MBA项目该如何应对其他管理类专业学位的兴起?
【MBAChina网讯】2015年5月28日,第四届中国MBA暨管理类专业学位招生经验分享论坛在湖北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盛大举行,本届论坛由MBAChina网主办,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淘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本届论坛以“共享招生成果 共对招生形势”为主题,是一个国内最强多专业的招生经验分享主题论坛,旨在分析中国商学院招生新形势、*策,共享MBA项目和管理类专业学位招生成果。
第四届中国MBA招生暨管理类招生论坛分论坛一举办,主题讨论:MBA项目该如何应对其他管理类专业学位的兴起?以下是分论坛一实录:
许嘉: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许嘉,来自于上海大学MBA中心,我们的部门现在主要是负责公共关系,当中包括几块儿内容,一个是招生,另外也包括国际企业校友的这些合作和联系,实际上我今天也是过来和大家学习的,坦率的讲,我不是处在招生*的同事,我们的同事今天有另外的安排,所以没有能够过来,因为我们是同一个部门的,所以也想了解一下这个招生工作的内容,所以今天也分享一些我们的情况和做法。
易晓颖: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招生办公室的易晓颖,我参加过两届招生论坛,我们部门和在座的各位老师有一点不一样,我们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将所有专业学位的招生都放在了我们办公室,我们办公室总共负责管理学院八个专业学位的招生,待会儿也可以跟各位分享一下。
寿涌毅:各位同行好,我是浙江大学教育中心寿涌毅,我们和中山大学有一点接近,我们叫MBA教育中心,实际上在浙大的管理学院里面,我们负责除MBA以外的所有专业学位,因为浙大管理学院,基本上不招收硕士学位,MBA中心从某种角度就取代了硕士,相当于是硕士教育中心,待会儿我们可以一起聊一下,刚才讲到的MEM,我们曾经也想过要不要办这个,这里面确实面临了很多的挑战和竞争,也包括一些合作的可能性,谢谢,我们待会儿一起分享、一起探讨。
李欣宇: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李欣宇,现在也负责MBA的招生工作,我们学校的MBA教育中心,是放在商学院里面的,等于说是“一个单位、两个牌子”,我们现在主要是突出我们的MBA办学特色,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北京市场有一席之地,实际上我做MBA招生工作的时间也不长,今年是第一次来参加我们的招生论坛,所以也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我们的各位同行、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学习,谢谢大家。
刘彬:谢谢各位老师,刚才听几位老师的介绍,特别是咱们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还有同济大学,MBA中心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这个专业硕士教育学位中心,几个专业学位都在一起,我想这个话题可能就有得聊了,管理硕士学位包括会计硕士、工程硕士,还有旅游管理,这两个离我们远一点,但是我至少能很深刻的感受到,比如说会计硕士,对这个项目的冲击非常大,我们这个学校有460个指标,这个指标在切蛋糕的时候,不得不切很大一块,给到会计硕士学位,我们目前还没有办这个功能硕士学位,在管理学院没有办,别的学院有办,但是这个冲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我想我们很多老师也能了解到这一块儿,下面我们想请老师们聊一下这个话题,面对我们现有的会计硕士和功能硕士学位,对MBA的项目冲击,我们有什么样的对策?
寿涌毅:我先抛几块砖,我大概介绍一下,在浙大的MBA中心,我们有一些项目,最主要的是MBA项目,在浙大我们除了这个项目,还有MPAcc会计硕士,在座很多兄弟院校都开了这个项目,MPAcc的招生量非常小,只招全日制脱产的学生,每年20个名额,原因很简单,名额是打通的,多招一个MPAcc的学生,就少招一个MBA的学生,院长站在财务的角度,那么在这个时候,他必须也要来核算,等于我多招了一个MPACC的学生,学校就少了十几万的收入,这个事情太直接了。
会计这一块很重要,从学院长远的发展来说,必须要做,而且MPAcc从长远来说是有价值的,我们最后设定了一个有限的名额,每年从大的蛋糕里切一小块出来,放在MPAcc,直接的后果就是MPAcc这个考分非常高,浙大的分数线是220分到225分的这样一个路线,今年很多院校会觉得教育部的MBA分数线比较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MPAcc、MBA是同一张考卷,大量的考生参加了MPAcc的报名考试以后,无形之中就调高了分数线,从这个角度来讲,间接的会和MBA的学生产生很多的竞争关系,这是浙大的一个项目。
我们还有一个做了很多年的项目,就是工程硕士,在浙大,最早有两类工程硕士,一类是项目管理,这个项目管理从创办开始就是由我们负责,做了很多年,实际上我们的招生规模一直在压缩,我在十年前开始做主任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的招生规模是100多人,但在去年,我们的招生规模是30人,为什么?其实并不是招不到学生,原因也很直接,有竞争的关系,第一个他的学费在浙大,相当低,因为工程硕士的管理在浙江大学工学院,我们大家多少对浙大有一定的了解,浙江大学工学院是非常强势的,工学院的教授和院长,根本不在意我这个学费是收3万还是30万,对他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直接的后果,就是我们没有办法把学费加上去,进一步的后果是,我不可能投放太多的优质师资,去做这个项目,直接的后果就是我们最后必须把这个项目规模压缩下来。实际上我们之前还做过另外一个工程硕士项目,叫做物流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基于非常类似的原因,我们把整个项目都做了。
在浙大MBA中心,我们还负责另外一个项目,叫农业推广硕士,理论上学位在农学院,大家都知道浙大的农学院也很厉害,校领导觉得我们要支持三农,在浙大我们还有一个单独的项目,叫农村区域发展领域的农业推广硕士。
每年,我们这个项目招10个学生,全部是招收保送生,所以理论上他们跟MBA项目不会产生直接的竞争,实际上我们在浙大管理学院这边,还有另外一个项目,就是MTA旅游管理硕士,我们的学院比较特殊,有旅游管理系,我们打算把这个点停点,为什么?因为也很直接,如果我多一个MTA的学生,就少一个MPA的学生,名额是在学校打通的,会有非常直接的竞争,很多兄弟院校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尤其是当这个蛋糕和盘子就那么大的时候,不管是院长也好、主任也好,都得考虑很多实际的资源分配的问题,这个时候我想竞争还是非常直接的。我先讲这些,同行们可以多聊一下。
刘彬:假设您是商学院长,也许不久将来就是了,站在院长的角度,也不考虑收入的问题,您手下有这么几个项目,假设收入不影响,你打算怎么样去分配这几个专业硕士学位的规模?
寿涌毅:第一个已经说了,你做院长不可能不考虑收入,要养活那么多人,实际的问题和压力太直接了。
刘彬:假设学费一样?
寿涌毅:假定学费一样,背后确实有很多问题,不同项目的战略意义上,是不一样的,不同行业发展的前景不同,浙大这边仍然会保留一些东西,整个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很快,将来会计金融的相关从业人员会越来越重要,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你希望有一些优质的同学,这些同学进入特定的大学,这样我们MPAcc的同学就会进入到其他的机构,我们希望从长远来讲,这对我们学院和项目都有好的反馈,有一些项目,比如说项目管理硕士,为什么会压缩?原因很简单,生源质量和MBA同学来比,项目管理硕士里面有一半同学是来自MBA,有一半觉得,其他的从业资质并不是特别好,没有办法达到MBA的标准,我们就会考虑到。这样的同学的发展会受到局限,哪怕不考虑我的收入问题,我单纯的考虑整个学院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分配,仍然要考虑这个资源也是有限的,我们把它投放在哪里,我想李院长会想到这个。
李欣宇:确实有这个问题,学院如果是有不同的项目,在权衡的时候,肯定有一个经费方面的考虑,我们政法大学的商学院目前只有MBA,在最近一段时间,我们MPAcc包括国际商务硕士,这些陆续都要上,在学校现在的办学范围内,有法律硕士、有翻译硕士、有MPA还有社会工作者,目前的存量大概是5个。接下来,我们会在近一两年之内,可能还要陆续的增加,但是从各个专业学位之间的比较来讲,包括我们在前期,在北京市的一些学校中进行过一些调研,无论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学院,他有多少个专业的硕士项目,有的学校包括浙大和人大等很多的学校,这个专业项目是有很多的,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从学院管理角度来件,或者从学校的管理角度来讲,MBA仍然是众多项目中最核心的项目,在学校或者学院管理者这个层面上说,他们在分配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把MBA作为龙头和重点的保障对象,这个应该是学院学校管理者的一个共识,或者说是一个基本的方法。
刘彬:有了李教师这句话,我们MBA从业者心里就暂时能缓一口气了,我们请易老师谈谈。
易晓颖:其实我们和寿老师他们也差不多,我们管理类的硕士,有MBA和MPAcc,MPAcc有全日制和在职,总共是80人,比寿老师他们的要多,因为我们在广州地区,或者从学院来说,我们的会计还是在全国排得比较靠前的,我们的大牌教授也是会计领域的,另外还有审计硕士,现在也是招收全日制,名额很少,招10个,我的兄弟院校都知道,因为我们广州地区被物价局限定了我们全日制的学费,包括我们MBA的学费都有限定,全日制不超过7万,所以这里我们再收费这一块儿,就会大打折扣,以前我们的MBA全日制会招收80人左右,从2015年开始,我们把它减掉了,只招收30人,是IMBA,有全英授课的,这肯定是和收入有关的。
MAud招10个,今年和去年两年的录取和考入比,已经排到了中大的第一位,甚至比医学还要高,今年的考入比是25:1录取,因为全日制可以是应届生报考,有很多人包括家长也不断地写信给校长和书记,因为从管理学院的总体考虑,我们也没有办法给这种全日制的脱产学习名额,所以这一块儿,我们也比较为难,现在我们还有别的专业,有金融还有MIB国际商务硕士,然后还有资产评估和旅游硕士,但是资产评估和旅游硕士是拿到了没有开,名额没有办法分配,我们今年想停掉这两个,包括MID就和中国政法大学的相反,他们要开我们要关,因为没有办法,我们很难分配名额,毕竟研究生院的盘子太大了,每一个学院都要照顾,我们开的是MTM,是单个的,我们学院每年在逐步压缩,最高招200人,今年招70个,分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一般的项目管理,一个是金融项目管理,这属于单证的,在明年国家教育部规定了,单证要取消,我们有MPAcc单证的也要取消。
我们有去了解过,这个名额取消以后,因为我们整个中大涉及到有接近400人左右的这个名额,他们也有说,可能会考虑到加到秋季去,至于加多少,现在没有人能够答复给我们,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去把这个名额进行分配,但是我们还是要逐步发展的,觉得说MBA是我们学院的一个重点。其他的是需要去均衡发展的,也需要有这些领域的学生,从我们学院出去,所以MPAcc和审计这两块儿,我们肯定是没有办法丢的,只能在全日制这里,招收得多一点,其他的招得会少一点。
刘彬:谢谢易老师,刚刚几位老师一讲,我就明白了,管理类的专修很多,有的项目,我们属于维持状态,有的是挡不住来得太凶,有的甚至要关掉。来得比较凶的,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有专业化的、职业化的,MBA的中国化培养就不一样了,关于这个问题,许老师你看?
许嘉:我今天在这里代表MBA能够相对更简单的立场,因为我们的MBA中心目前只做MBA项目,每年的招生规模大概在120到150个学生这么一个范围内,但是我们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我们从2004年开始,主要是以全英文教学为主,所以我们目前的三个项目当中,两个项目都还是全英文项目,第三个项目是一个双语的项目,也是一个中英文结合的项目,这是其中一个特点。两个英文项目当中,一个是没有专业方向的,第二个是金融方向的MBA项目,这是我们目前的状况。
前面寿老师提到了,管理类的商业硕士,对我们的间接影响是,提高了整体的MBA考试的分数线,所以我们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可能很多过线的MBA学生,他的背景尤其是他的工作经验等等这方面,可能不及一些没有过线的学生,这使得我们在招生生源上没有那么充足,这学院来说是一个大问题,一个是人数上的,第二个是质量上的。
另外一个是直接影响我们MBA中心,没有管理类的专业硕士,我们的学校是有管理类专业硕士的,包括像MPAcc,包括像工程硕士,而且像这两个专业,招生是招得非常好的,像我们的会计专业,也是学校的考分比较高的一个专业,无论是在学校或者是在国内来说,也是相对比较好的会计专业,所以这方面,确实也会对我们有一些影响,我们实际上是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了。第一阶段的我们也是严阵以待、很焦虑,我们负责经管的副校长也会说,管理类的专业硕士兴起,招生很好,你们怎么办,还有人说这个情况你们怎么应对,可见这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确实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问题。
这是我们的第一阶段,非常焦虑,而且在招生上,不知道有什么新招来应对,但是第二阶段,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阶段,我们发现,市场MBA的管理类硕士的兴起,是你不可能抗拒的一件事情,这是我们现阶段做的,主要是对内和对外的两个工作。
对我们的MBA招生来讲,对内的话,我们觉得可以调整一下心态,你会看到这个是一个MBA的内部调整的阶段,在这个市场上,就应该有MBA项目,也应该有其他的非MBA的管理类项目,这些项目是可以并存的,这些考生现在有更多的选择的权利,当这个市场足够成熟的时候,适合的考生会选择读适合他的项目。
怎么让你的项目在不同的项目当中,能够脱颖而出,吸引到考生?我们除了对外做一些市场宣传拓展等等之外,还要回过头想想,怎么让自己的项目内部,不管是从课程结构也好,或者是从学生组成也好,或者是从自己的项目内部建设也好,能够让它更加有特色、有竞争力,从而能够吸引到真正适合你这个项目的学生?所以这是我们的一个内部建设,对外来说,因为我们是英文的教学项目,所以我们除了国内市场的考生之外,我们现在也在向国外的市场去做这样的拓展。
因为在上海,相对来说,国际的资源会更多一些,过去十年我们和国际的学校和机构,包括一些领事馆,都建立了一些联系,比如今年下半年,我们会有一些海外的学生,他们可能来自于南美洲的学生,这些学生,一方面是我们给他们提供奖学金的政策支持,我们通过全额奖学金,或者是半奖的方式,来跟领事馆和一些机构合作,希望他们能够帮助去宣传,甚至推荐优秀的学生给我们,进入到我们的项目当中来。
这是我们另外的一种方式,来补足国内市场上招生不足的情况,因为分数线比较高,造成很多学生没有办法上线的问题。
刘彬:老师讲得非常好,特别是许老师非常有条理的提出来,我们对外如何、对内如何,还要突出特色的提升品质,甚至走出去,我想问一下其他的老师,包括下面的学校,也可以一起分析,有没有具体说,到底怎么弄?既然这个市场在不断的成熟和变化,我们也知道过去这些年,MBA整体是下降的,它的社会声誉是在下降,如果再这么降下去会不会停下去,我们怎么办?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招?请老师们聊一下。
李欣宇:在说招之前,我还是想就MBA和其他专业硕士项目的定位和区分上,分析一下,MBA和其他的硕士学位潜在的竞争,他们的目标群体,可能有部分还是重合的,MBA还是有它的优势和特点,它的优势:
一个是专业性不是很强,反过来综合性比较强,MBA强调综合的管理高端的领导能力,MBA不限本科专业,“择天下英才而育之”,不管你的背景是什么,都能融汇到MBA当中,我们输出优秀人才,MBA的人脉资源质量是比较高的,在他的周围,团结和交往的都是一些企业界的、现在和未来的中高端的人才。
反面它有不足之处,这也可能就是其他的专业硕士项目的优势所在,我想这个优势,不限于管理类,主要是管理类,其他的39个专业硕士项目,也都有这个,一个很重要的大部分的专业硕士项目,不是全部,它是可以接纳应届生来招考的,我们的本科生要等三年,专科要等更长时间,这样的时间长是一个落差,输在起跑线上,很多优秀的好苗子,潜在的我们的生源,他们一毕业,在面临着就业和升学的选择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学位摆他面前,他很难说NO,有可能他就去读了,这样的生源也许三年之后,就是我们的对象,我们的优质生源,但是是在三年之前,提前三年他们就已经被挖走了。
另外其他的专业硕士,他们的专业性比较强,现在有很多学生,愿意突出自己的专业背景,尤其是刚刚走出校门的、进入社会的这些初级的、接受完整教育的学生,他们没有更多的一套技巧,他们更看重的是希望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去谋生,他们更亲睐本科本专业的发展,对于我们MBA的项目来说,这对潜在的和现实的竞争和威胁都很大。举一个客观的数据,今年北京市的MBA市场,面临冲击很大,我们有很多北京的院校,上个月有一个小范围的北京市MBA招生的论坛,在这个会议上,我们互相交流了一下,其中有一个数据,我想是比较让人感到形势比较严峻的,就是今年北京地区我们的招生MBA,计划招生6千人,而今年北京地区上线的学生大概只有4500人,这一个巨大的空间,一部分是项目自身的问题,另外我同意刚才老师提的,管理类的硕士和其他的专业硕士,主要是管理类的拉高了分数,分流了潜在的人员,使得现在进入MBA的领域的考生,事实上在缩减。
刚才主持人提到的如何应对,在这个应对上,不是一年两年的应对,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应对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战略性的措施,应对的几个点:
一个点应该是创新,这个创新是今后MBA发展一个必须要走的和坚持要走的一条路,创新当然有很多方面,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创新,就是专业方向和特色方面的创新,以我们政法大学为例,我们是第八批院校,之前很多先行的学校已经有很多了,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也在考虑,如何突围,如何办出特色,如何独树一帜,我们现在主要打造的品牌,就是法商管理MBA,我们想培养学生具有法律和商业方面的才能。
培养法商技能,要有法商的智慧,成为有独特的知识结构、有通行的技术能力的MBA人才,在众多培养的项目当中,能够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烙印,有自己的声音。
类似于这样的创新和定位,这样的专业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强调了综合性,强调一般性的MBA项目,能够从其他的强调专业性的项目中,能够扳回一成,取得一点优势,巩固我们的优势。
创新的第二个,更根本的一点,还是要持续提高MBA的办学质量,今天上午很多院校都提到了这一点,我们今天的招生可能是一个环节,但最根本的项目生命力和影响力,还是在于项目的质量,还是在于:如果想要和其他的专业硕士取得优势,最根本的还是要取得我们的项目质量要下工夫,所以提高质量,我认为是第二个重要的特殊性。
如果有第三个的话,我想我们的MBA所有的200多所院校同仁的团结,形成一个强大的MBA联盟,我们在全国、当然还有全球,三大认证形成共同的联盟,这样的一个共同品牌形象,一个声音,形成一个强大的人才需求、人才供给的市场,这个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对于我们取得其他专业硕士的一种社会心理,品牌上的优势,也是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我主要谈这些。
刘彬:谢谢李院长,刚才李院长讲到MBA项目的一个负责大的优势,就是综合性,我们在应对这个形势变化的时候,往往也提出另外一个创新的举措,叫做特色化,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专业化,这个时候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了解到国外有些学校开了一些类似这样的,本来在我们MBA范围内的,比如说供应链管理硕士学位,有没有可能再出现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等等,时间所限,这个问题提出来,我想问一下几位老师,对这种硕士学位的开发,不断蚕食MBA的空间,你们的态度是支持还是抵触?表一个态。
寿涌毅:李院长讲得非常完善,我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讲,毫无疑问,现在那么多的管理类项目,肯定会对MBA项目造成恐惧,在不同方面上都有影响,对我们的学生来讲,对潜在生源来讲,他认为是MBA的替代品,能不能想过来,让我们的MBA项目变成MPAcc,如果将来有供应链管理硕士,在浙大里面,我们也在做尝试,今天跟复旦大学老师介绍得很类似,我们会有必修课,在这个之后我们会按照专业方向去设课程,比如说供应链在浙大就是方向,我们和浙大的大学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那么,将来我们开了供应链硕士,浙大的MBA,供应链方面的MBA会有成就。
MPAcc同样会很有价值和竞争力,它会有更多的适合,面向本科刚刚毕业或者工作年资还比较低的同学,对资深的同学,他考到225分以上很难,但是他可以念MBA,我们给他一个方向,念完了以后,还能拿到专业资格证书,这就有竞争力了,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思考,MBA还是更有可能的,但是需要创新,需要去调整一些战略。
易晓颖: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教务也是在统一管理,所以目前也在做一些尝试,这种方式已经开了三年了,我们会把MPAcc这些选修课全部打通,MBA的学生,包括MPAcc都可以互选,这样我们就有一些比较优秀的、从事会计的,但是可能以后要往更高的层次去发展的人才,他在管理上有一定的进步,我们会让他读MBA,但是我们会在会计硕士的这一块儿,你的选修课,可以选,把所有的选修课都打通,全部开放选修,包括工程硕士这些,你都可以选择这个,必修课就是公开。比如我现在是从事管理,但是我对金融有兴趣,我会选择金融类的选修课,这对他的晋升有帮助,这样学生的反映也比较好,这样MBA就可以吸收一些综合性全才,会计硕士、包括我们的审计硕士,这种全日制的,目前来说这种招生,其实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甚至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这是实话。
会计硕士,对我们自己学院的发展来说,毕竟现在的人数还很少,开放得很少,以前MBA只是30到40人,所以从它的名额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就是想说,更多的这种会计类,但是他又是有上升空间的这些人,如何去吸引他读MBA?因为会计的专业性非常强,他的人数基本上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每一个公司也好、企业也好,都需要这一块儿的专业行为。
刚刚各位老师说的是MBA的应对方式,他的硕士刚开始也会遇到没有人来,人数不够的情况,我们现在这种专业型的硕士,我们也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做招生,包括专业硕士和ACCA有合作的,它主要是英国的全球最大的会计师工会,如果在我们这里有读MPAcc的,拿到毕业证,他可以免修5门课程,我们可以跟他们谈,这样他也会输送一些比较优秀的人过来,因为他确实是基础比较强的,包括英文这些,那些人之前可能没有了解到,有MBA这些项目,但是通过这种交流会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了解你的项目,这是我们目前的一种说法。
刘彬:对专业化这一块,我们有什么计划?
许嘉:专业硕士在兴起当中的趋势和阶段,有不同类型的更多专业硕士和学校开放项目出来,一定是有这样的过程,但是刚刚当它放在市场上,会经过市场的检验,最后不管是学校也好,或者是考生也好,市场会更成熟,有一些合适的好项目,就会沉淀下来、留下来,所以这是一个情况。
另外,对我们自己的MBA来说,我们也考虑做专业硕士,我们觉得以MPAcc为例,我们也有金融的MBA项目,我们也想做MPAcc项目,这里面第一个,我们觉得,这个学生其实还是可以有一些区分的,这个区分是MPAcc这个项目要更专更精。
如果你是从一个金融方向或者财务方向的,或者其他的投资类不同的方向来说,我们关键还是要培养一个懂得财务或者会计的、运营的管理人才,或者是一个领导人才,这个是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一个技术型的人才,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还是可以来做这样的一个区分的,包括我们的学生,我们现在的市场学生不是很成熟,他们有时候会觉得这没有太大的区别,包括他们上会计课,会觉得学会计怎么可能几天时间,就把四年本科专业的东西学会?我们也是要去让你的考生理解,这个MBA最终要学会管理,只是一个管理的语言工具而已,财务或者某一个专业。
另外我们未来考虑过要做MPAcc项目,可能这个项目需要做出一些自己的特色,前面几位老师也提到,第一个要和ACCA这样的机构做一个结合,因为我们英文教学,会和国外的院校合作,做一个英文的ACCA的项目,一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资源,另一方面和我们原来的MBA项目做一个区分。
刘彬:刚刚几位老师谈的问题,都已经比较的清晰了,不管怎么样,也不管市场怎么变化,MBA一定要不断的创新,提升自己的品质,在具体的做法上,我们也可以一方面发挥我们的综合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去与专业化的方向相结合,开发出更多更有特色的MBA项目,我们所有的同仁,全体的高校一起努力,共同为国家,培养各个方面的专业特色人才,非常感谢各位嘉宾,感谢大家。
更多MBA行业资讯推荐:
精彩推荐:
欲了解更多MBA行业资讯请点击:http://www.mbachina.com/html/hyxw/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