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轩:用标杆性项目引导国内MBA教育行业乱象

MBAChina
2015-05-07 14:16 浏览量: 1884
 智能总结

5月5日下午,“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 2015级开学典礼在有着“金融黄埔”美誉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行。原央行副行长、学院理事长兼院长吴晓灵女士、常务副院长廖理教授、康奈尔大学约翰逊学院院长Soumitra Dutta教授等人均出席开学典礼。

MBAChina网讯】5月5日下午,“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 2015级开学典礼在有着“金融黄埔”美誉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行。原央行副行长、学院理事长兼院长吴晓灵女士、常务副院长廖理教授、康奈尔大学约翰逊学院院长Soumitra Dutta教授等人均出席开学典礼。此次活动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张霄岭、1号店董事长于刚等多位嘉宾应邀出席,共同见证两大国际著名院校的深度合作,及国内正规金融教育实质性步入国际化轨道的历史性时刻。


在开学典礼结束后,记者采访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昆吾九鼎讲席教授田轩,就金融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他认为,现在国内金融教育行业有一种野蛮需求,也就是各类金融MBA的项目良莠不齐的趋势。对此应该树立标杆性的项目来引导这个行业。


金融领袖亟需全方位的视野和不同金融工具


关于金融领袖应该怎么定义和理解,田轩认为,金融领袖不是一个两个,不是说一定要当人民银行行长就是金融领袖,或者一定要长财政部部长就是金融领袖了,我们对金融领袖的想法是非常宽泛的,可以在一个行业,或者在一领域,能够提出一个新的想法Idea,或者想法在金融业界能够改变别人的想法,或者改变我们的生活,或者是在一个公司或者金融机构,能够有一些改变,我就认为他是金融领袖,当然我国的MBA项目愿意培养出顶级的对国际、世界的金融发展,对国家金融改革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金融领袖,毫无疑问这是我们最终的培养目标,但是我们也不只是重点在一个两个非常局限的、狭义的金融领袖定义,我们是有很广泛的定义。


对企业界来讲,从事金融的人们需要金融的视野。在我们国家这么多年改革开放以后,产业界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实是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一个国家的最终的发展,不是一个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是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是提供支撑的作用,不能本末置。 “现在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就是产融结合,怎么能够让金融业回过头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一种支持的作用,实体经济怎么依靠金融的工具、金融的产品、市场,来对他们的发展进行一个促进,这是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越来越实业界的人士意识到的问题。希望未来越来越多学生能够来自于实体经济,能够通过掌握不同的金融知识,国际视野,掌握不同金融工具,能够为他们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支撑的作用。”


用标杆性项目引导教育“乱象”:需要冷静和思考


这里所说的乱象就是现在国内金融有一种野蛮需求、野蛮生长,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质量不高的金融MBA的项目的趋势,这个是任何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既是在西方现在很的MBA教育非常成熟的国家(美国、英国),他们也经历过这个阶段,因为这个基本上属于人傻钱多快来的情况,这是任何一个高等教育,一个产业发展的必然阶段,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我们整个社会的沉淀,一个冷静的思考。大家可能脑子都很热,说我读一个MBA很时髦,尤其最近几年更是。


田轩说:“我在读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也是满大街都是各种各样金融MBA,或者手册、书,总经理学教你如何当经理,这种乱象我觉得很自然,是一个必然发展的阶段。” “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关键是我们这个社会要沉淀,要冷静地思考,就是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的MBA,别在北京掉一块砖头,打到10个,9个是MBA,你这么多MBA供给和需求一定会达到一种均衡,你超过了供给一定会导致效率下降,需要社会的冷静和思考。我们确实需要标杆性的项目来引导这个行业,毫无疑问,我认为五道口金融学院,就责无旁贷地起到这个作用,这个项目的目的就是要树立这个标杆,就是要告诉我们社会,对金融MBA狂热的这些同学,如果你想读 MBA没问题,MBA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但是不要乱投,要申请就要申请含金量非常高的,有非常深刻的底蕴,开放式办学,有强强联手、国际化的视野,国际性资源的MBA,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一个、两个标杆性投放,作为金融黄埔就是要做这个事情。” MBA教育在中国未来新的发展趋势:大众化更明显中国MBA教育总体来说是从精英教育现在到大众教育,以前说读一个MBA,那真的是了不起的人物才能读MBA,现在MBA有一种乱象,都开始读MBA,开始变成大众教育。


“中国MBA教育未来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开始分层次、分专业,必须得有一个方向,因为MBA总体来说是通才教育,什么都要学一点。我觉得未来发展方向需要重点到某一个行业,比如我们现在金融MBA,你只要重点在一个行业里,你才能够把这个行业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起到一个放大的效应,能够携手一个顶尖的世界院校,能够有国际的视野和国际化的资源,做成一个标杆性的项目,这个可能是未来MBA发展的方向。”


建议想涉足金融的朋友:本质是经济学的直觉


金融本身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任何金融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做解释。有些学生可能误入歧途,他数学很好,知道很多高等数学,非常复杂的方程都能解,但是他脱离了本质,他忘掉了本身金融学背后经济学的原理、实质、直觉,你完全陷入到数学的东西,全去玩数学的话,这就是本末倒置。


田轩说:“从事金融行业你的IQ要够用,数学要好,数学是工具,数学好是必要条件,你数学不好,你真的是学不到金融,可能金融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数学本身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我感觉对于想学金融学,想涉足金融学的年轻朋友们,第一是要足够聪明,要能够掌握很好的数学工具。第二不要忘了本质是经济学的直觉,经济学的原理。我在美国的很多学生,他们MBA毕业以后都是去了投行,大家都是非常用功的学生,他们去做投行做非常基础的工作,最低层,非常辛苦,前两三年回家凌晨三点,四点又出家门了,所以连轴转,毫无疑问生态系统就是这样,要想做金融这个行业要聪明、掌握技术,还有不要迷恋技术,要掌握它的经济学直觉。”


更多教授观点推荐: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院长:大量中国学生毕业后直接回国


SAIF张春教授:亚投行下阶段应放弃“博弈思维”


精彩推荐:


共享招生成果 共对招生形势


欲了解更多教授观点请点击:http://www.mbachina.com/html/jsgd/

编辑:

(本文转载自光明网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