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之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MBAChina
2012-11-25 11:23 浏览量: 2502

  2012年11月22日,第三届商学院信息化建设主题论坛于广州成功落下帷幕,结合当前国内外信息化环境,以及商学院信息化建设情况,围绕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与分享。MBAChina网作为主办方之一,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全程报道。


  以下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叶之红演讲。

 


 
  刚才徐院长说自己是门外汉,其实我也确实是个外行,尽管刚才陈总纠正我们的说法,但我确实是个外行。但是参加这个会不能不做PPT,从我这个PPT大家就能看出我这个专业的程度,很初级很初级,就会用到这个程度。

  非常感谢会议的主办方给我这次来学习、聆听、感受的一个机会。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就是对商学院的教育我从来没有研究,但是我一直在呼吁人们来研究。我见到很多人我说你们为什么不去研究MBA教育,这么重要的领域为什么没有人研究。

  信息化也是一样,信息化的教育也是一样。从我个人来说,因为在这方面没有研究,所以我今天和大家交流只是想提供一个简单的框架,很多内容是我在做一个传声筒的作用。我想把一些更新的声音能够传达到这次会上来。

  另外我讲一下中国高等教育这个框架,这样的话我们不管是什么学校,什么学院,什么岗位上的教师,我们都知道我们自己的这份努力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它有一个什么样的意义。我想可能也就是这样的一个想法。

  大家都知道十八大刚刚胜利结束,大家都很关心十八大的信息,一定都是对新的主席,新的总书记讲话有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会见中外记者的讲话,我想这个讲话也是被全社会广泛的赞颂。那么在这个赞颂的同时,我们做教育的可能会感觉到很多事情,很多说法实际上是和我们自己的责任也有关系。尽管这个简短的讲话说的是新一代的领导集体要负的责任。

  讲话中主要说的是新一代领导集体要负的责任是对历史负责,是对人民负责,是对党负责。那么对人民负责特别强调详细列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个期盼主要是这么几个期盼,一共是十个更。那么十个更里边,最后三个又回归到教育,第一个开场就是教育,就是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前面七个更之后,又重新概括了一下。那么这三个概括依然又回到教育,就是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我们的教育不好,我们孩子没有办法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我们的教育如果不指向工作,孩子也无法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如果我们没有给孩子一定德智体全面发展,感受美,感受生活的心,也很难说生活的更好。

  所以新一代的领导在全国人民面前作出的这个承诺,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奋斗目标,就是我们领导、党做的奋斗目标。这样一个奋斗目标应当说是给教育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十八大报告大家都看到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对整个教育事业全部工作的最高的要求。

  规划纲要大家也都看到了,也都学了很长时间了。那么它主要强调的是教育要为建立人力资源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那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就实际成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大要务。

  那么对我们做教育的来说,对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我想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建设人力资源的强国历史责任面前,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有所担当。我想这也是本次论坛最重要而特殊的现实意义之所在。所以很高兴参加这次论坛,也非常感谢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也借此机会预祝本次论坛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

  从建设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成就看,尽管刚才徐院长讲了我们现在和国际比,我们还有很多的差距。但是从60年来、30年代我们所作出的努力还是有所成就并做出了一些成绩。那么对中国高等教育来说,主要的贡献是为共和国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我们过去一直说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口多,第一句话就是人口多,那么现在就是我们可以说是人力资源大国,就是这个人口文盲越来越少了,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了,劳动力人口中的受教育的平均年限越来越高了。高等教育在此是功不可没,尤其是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从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之后,应当说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实现了由精英型的教育向大众化的教育历史转变。那么明显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成就。

  这个成就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从99年扩招之后,02年我们国家就迅速地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当时99年国家有一个振兴计划,在这个教育振兴计划中曾经规划到201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能够实现毛入学率15%,99年公布的振兴计划到了02年,三年就达到了这样一个目标。当然当时这个目标定的比较保守一些。

  到了11年,经过十年多一点,我们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5%,部分城市地区已经率先进入了普及阶段,就是毛入学率在50%以上,今天的北京、上海其实已经进入了普及阶段。那么受益于高考*不断提高,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压力在降低,越来越多的工农子女作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个成就恰恰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的背景下实现的,每年我们适龄人口都是在增加从99年之后,一直增加到08,18岁的人口已经增加到了2600万。那么适龄人口逐渐增长的情况下,我们毛入学率还有这么大的提高,应当说我们过去的发展成就是很了不起的。今天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社会作出历史性的贡献,是什么贡献呢?就是突然我们发现劳动力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时候,社会都在惊呼中国的劳动力人口红利消失了。

  但是胡鞍钢这时候说了,中国的劳动力人口红利消失了,但是中国拥有的人力资源的红利实际上正在逐步的显现出来。这就是高等教育作出的最大贡献。

  在这里过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的贡献中,中国商学院的教育改革发展也是这个教育成就中的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刚才几个老总也都说了。

  过去的成就确实是有明显的发展成就,那么未来的目标又是怎么样?在纲要的研究和宣传的时候,我们非常惊喜的发现,就是2010年到2020年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什么这样说呢?是09年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年年下降,2016年到2020年逐渐进入低谷,2016年是适龄人口最低的年份。那时候18岁人口将在1600万。

  08年18岁人口增加到了2600万,16年我们18岁的适龄人口将在1600万左右,差了一千万人。这样一个机遇恰恰给高等教育提供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就是今后的十年我们不需要再大幅度扩招,只要我们坚持内涵式发展,坚持稳定规模,就可以顺利实现毛入学率达到40%的战略目标。这个在政治局汇报的时候只有这个指标是做了一个特别的说明,为什么说高等教育要坚持内涵发展,指标反而从20%多增加到40%,实际上主要是靠分母减小实现的,并不是大幅度增加招生。

  纲要公布以后,全国各省市公布的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规划的目标是甘肃、西藏、广西等西部十个省市宣布高校毛入学率要达到40%。就是纲要提出来的目标实际上成为西部十个省市,西部困难的十个省市他们发展的目标。而中部11个省市的高教毛入学率规划目标都在40%到50%,而东部9个省市的毛入学率都要在60%以上,上海和北京没有公布毛入学率,因为他们可能将达到80%以上,所以他们用另外一个指标劳动力人口中的高等教育受教育人数。

  由此测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全国的平均数到2020年就有望接近50%,而不是现在规划纲要的40%,就是我们依然可以提前完成40%的目标,能够达到50% 。如果各省都能完成所公布的发展目标,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就有把握进入普及阶段。就是普及的指标是毛入学率在50%,这是全世界公认的。

  我们测算的一下,全国高等教育招生数每年增长4%以下,那么就是每年大体增加招生20万左右,到2020年高校招生数就将达到850万左右,现在是将近七百万。这就是18岁人口的半数还要多,刚才说1600万是18岁人口。这样的话,另外800万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现在我们现行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计划规模就是八百万人接受职业高中教育。如果他们直接就业,普通高中的毕业生还剩八百万就可能全部升入高等学校,这就是2020年我们高等教育发展形势。

  可以预见,在世界金融经济危机需要加快人才培养和储备的机遇面前,在2009年后适龄人口持续下降的自然条件下,2020年极有可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阶段的重要里程碑。从而使50%以上的适龄青年接受各种形式、类型的高等教育。

  规划纲要颁布之后,教育财政投入成倍增长,今年有望实现教育财政性投入占GDP的40%规划目标。由于发展重点明显转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薄弱地区,只要我们平稳推进结构上的优化,中国高等教育有望稳步而且更加均衡的走向普及。

  展望202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很有可能由大众化走向普及,从而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亮点。这就是我们未来十年我们做好高等教育工作一个意义。

  那么为什么我们纲要没有公布50%,而是公布40%的发展目标?就是能否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实现教育的初步普及,最大的潜在的障碍在于能否推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先行国家的经验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众化后期和普及的前期,质量保障的任务极为严峻,毛入学率接近普及的指标之前最有可能成为质量滑坡,出现发展上的波动和徘徊。就是很多国家是在大众化后期,普及阶段前期发展出现很大的徘徊,都是因为这个质量保障出现问题。

  所以未来十年为什么我们坚持内涵发展,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其实提高质量和数量的发展真的成为一个完全相互关联的重要因素。

  这里有一个资料可能不是做高等教育的不太了解。马丁特洛大众化阶段的理论解释了高等教育量的增长和质的变化的规律。就是说40%和50%有质的变化吗?有,有很大的变化,有明显的变化。那么变化在什么地方?在十个方面,马丁特洛的理论受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公认。

  第一是在高等教育目标上,精英阶段就是毛入学率15%以内的时候,我们教育的目标培养的是政府和学术专业的精英。今天我们进入大众化了,那么大众化时期我们主要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社会技术领域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就是除了政府和学术专业的精英之外,我们又增加了培养社会技术领域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

  八年以后,如果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阶段,那个时候我们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将变为为大多数应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做准备。

  高等教育的功能就由此成为从精英阶段的机会和特权到大众化阶段的资格与条件,到八年之后上大学就等于是一种义务和选择了,而不是为了简单的脱离劳动世界,而是更好的在劳动力世界中掌握主动权。

  相应的高考大家最关心的,入学和选拔制度也要有很大的变化。从精英阶段单纯的以考试成绩来选择学生,到大众化阶段引进非学术标准,我们今天知道高职的院校很多学校开始尝试探索注册入学,不仅注册入学,更多的要写职业愿望。就是你的职业愿望和你想选的学校、专业相关,这是不是你能不能上学很重要的条件。

  到了八年之后,大众化的时候,上大学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其实我们看今天很多很多的普及阶段的大学高中生,都不是高中毕业以后马上进入大学。他们很多是选择在社会工作两年,然后再进入大学。发达国家很多情况都是如此。

  第四是学生求学的经历。精英阶段是不间断的学习,一口气读到尾,我们今天大众化的阶段是大多数直接入学,到了八年之后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延迟入学。所以今年高考安徽有一个高考论文,高考的命题叫时光再流逝,命题作文。零分的作文,这个学生写了这样一篇,我们搞教育的人看了以后觉得这篇作文非常好,通篇在批判我们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他用了排比的句子写了几大段,第一时光在流逝我心在纠结,我为什么纠结呢?我为此而努力的高等学校,我这么拼命的要去读的学校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这样的学校我要不要去上。然后每一个自然段都以时光在流逝,我心在纠结开题。实际上纠结的结果是他这篇作文得了一个零分,当然高考这次也就是让他说我是不是要放弃这样的大学去读。现在已经开始有这样的苗头了。

  从学校类型和规模这个很简单。

  课程教学形式比较和我们相关了。课程教学形式从精英阶段高度的学术概念和专业的概念,到今天我们大众化阶段是增加更多更灵活的教学板块和课程。我们的高职,包括MBA教育,多数都增加了很多板块。

  那么到了八年之后,大众化阶段的课程之间的界限,学习和生活之间的界限将逐渐被打破。大学的学术标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对我们转变理念非常重要。精英阶段的时候我们有共同的学术标准,今天我们还经常强调我们共同的学术标准。其实我们进入大众化以后,我们更多的要考虑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标准。

  到了八年以后我们更多的考虑人力资本的价值增值为你办学的标准。这是很重要的说法。

  从领导到决策来说也是一样,从学术管理和内部管理制度都是一样。精英阶段、大众阶段和普及阶段都要有大的变化。所以未来八年既是我们教育发展速度最快的八年,也是我们的改革,实际上我们改革的要求提出来最高的八年。如果你不改革,完全用适应精英阶段所有的制度来适应大众化,甚至很快就要到来的普及阶段的高等教育,那实际上你要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就越来越多。

  我们今天的改革是必须要主动改革,否则就会出现刚才徐院长说的十年之后可能更多的优秀学生不是选择中国的大学去上,而是走出国门。

  所以把握教育规律,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快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任务。这个大家都知道了。

  十八大报告我们看到的最初版本和18号公布的版本是有改动的。最初的版本只是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8号公布的版本在讨论的基础上,在我们教育界很多十八大代表参与的基础上把它更完善了,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加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这已经是对我们教育提出来非常高的要求。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达成这样的目标,其实在提高质量上我们要做很多很多的工作。

  服务于这样的需要,我们提高质量在教育部的层面上做了一系列战略部署,规划纲要颁发之后应当说大家都注意到教育部最近紧锣密鼓在高教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而且现在正在抓紧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制定。可能是政策文件出台最密集的一段时间。这可能也反映我们现在急需加快改革的现实要求。

  大家都知道,3月份教育部已经召开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会议,这是第一次把高等教育工作会直接命名为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会议公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若干意见,简称30条,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教育创新能力计划,简称2011计划。

  从教育部出台政策之后,最近在十八大之后上周周六、周日教育部开了两天的党组扩大会,分管高等教育的杜玉波部长他提出来,我们现在可能要抓紧的是三级政策体系的建设,就是国家出台了很多东西,但是地方怎么办,高校怎么办,地方和高校都应该有相应的政策支持,配套的政策支持,那么国家的政策才能实现。

  还有一个2011计划,在这次务虚会上,袁贵仁部长就提出来,2011计划是高等教育领域最大的综合改革,是促进产学研用深度结合,转变教育增长方式,运行模式的根本举措。那么亮点在于扶强扶优扶特色。其实关键在于什么?产学研用的深度结合。

  提高质量最核心的要求应该是什么呢?主管研究生教育和科技工作的杜占远部长他提出来,教育质量的最核心的要求是主动满足社会需求,只有满足了社会需求,才能明确发展的目标,改革的方向和你的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我第三个部分就是战略部署叫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战略部署。那么服务需求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可能在咱们商学院不用说,商学院历来在服务需求上走在前面,很好理解。有些学科真是要反复讲。

  那么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路和部署主要指导思想要抓四个转变,在发展方式上要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在类型结构上要以学术学位为主转变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那么今后增加的就是我们研究生增加招生部分,增量的部分要全部用于发展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这对我们商学院,对我们MBA教育是一个很好的信息。

  评价方式由注重在学培养质量转变为在学培养质量与未来职业发展质量并重,这也是我们商学院走在前面,我们会前还讨论过这个问题。

  具体的研究生工作是我们计划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明年上半年。现在教育部正在抓紧研制关于深化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以及配套文件,争取在3月份以前基本出来。还有抓紧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试点。

  讲了那么多研究生工作,杜部长说了一个具体的事项,我想带到咱们这次会议上来。会议希望通过我也请研究生司的同志参加我们这次会议,能够做一个观摩,小孙跟我说我们这是一个有亮点的地方,但是我请的时候他们说了这样一件事,说我们现在有一件重要的工作要做,就是加强规范管理和标准制定对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就是MBA、EMBA的招生培养工作以及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进行专项检查。

  现在马上就要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完善有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因为有一些负面的反映,我们自己认为我们这一块国际化程度最高,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我们贯彻的最好,着眼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我们也力度最大,但是传达到上面还稍微有一些问题。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部署,大家都是做这个工作的,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刘延东同志的讲话大家已经都看到了,最近办公厅已经发文解密这个讲话,9月份讲话之后做保密文件下发,最近办公厅已经解密这个文件,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文件。有关的信息我在这里就不说了。

  工作部署都有了,实践和探索的任务还依然很重,所以这次会议我们在座的都是来自于实践的,我特别希望能够听到大家在实践探索中最宝贵的意见,这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政治局的学习讨论会上特别说,我们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好,才能上升到制度建设,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的模式。所以现在我们的任务很重,我们大家的任务很重。

  我对这次会议充满了期待,也和大家一样会认真聆听我们这次会议的报告,谢谢这个会议给我这次学习机会。谢谢大家。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