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红:要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管理经济人才

MBAChina
2012-07-10 15:51 浏览量: 2048
 智能总结

2012年7月8日,由京津地区多家商学院院长提议,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参与倡导和发起,并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主办,蓝朗集团承办的2012 京津地区商学院院长论坛(FBSFBTR )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5所著名院校的商学院院长共同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商学院教育发展及变革,中国商学院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如何


 

    2012年7月8日,由京津地区多家商学院院长提议,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参与倡导和发起,并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主办,蓝朗集团承办的“2012 京津地区商学院院长论坛”(FBSFBTR )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5所著名院校的商学院院长共同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商学院教育发展及变革,中国商学院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如何做好MBA、EMBA项目等议题。MBAChina网作为本次活动的独家媒体支持,对与会院校进行了专访。


    以下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张继红访谈实录:
 


 
 

    MBAChina网:张院长您好,我们知道北外商学院也在做中国的商业企业案例库,把中国的名牌企业以英文的方式介绍给世界。这当然离不开北外的专业背景优势,北外建立中国商业企业案例库,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张继红:因为北外以前是外交部的学院,它和国外大学的交流非常密切,北外也有将近上千的留学生,当然北外商学院成立的时间相对其他语言学科是比较短的,我们02年才成立,至今十年。


    我们做商学院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和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人大的商学院去比如果做法一样,就没有自己的优势了,所以北外商学院的特点就有自己的特色。北外商学院主要的特点就是基于北外自己的语言优势,当然是双方的,一个是把世界介绍给中国,然后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商科这个也是一样,我们商学院现在有30多个国家二百多的留学生,还有很多合作交流的大学。合作模式是这样的,有很多大学把自己的MBA的学生送到中国来,想了解中国的商业环境,对中国的文化有个了解。我们做了十年也碰到很多的情况,这个情况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挑战。就像今天开这个院长论坛提到的,如果案例都是国外的就没有中国特色,人家到中国来不是为了学习国外的案例,他就想对中国的企业有个了解。但是中国的企业可以这样说我们案例一个是比较少,再一个是即使有也是中文的,英文案例比较少。我们做一个英文的案例库是为世界各地来华的留学生MBA、EMBA了解中国的商业环境服务。


    MBAChina网:我们知道北外有很强的外语背景优势,北外商学院如何把这种专业优势转化到商学院教育当中呢?


    张继红:北外是一个语言类的大学,它的外语教学和语言在国内处于领先的地位。大家知道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对全球化的商业人才,包括管理人才需求非常大,北外商学院有个目的就是要去建立最强外语背景的商学院。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基于北外的语言优势,我们的学生有这样一个培养目标,让我们的学生有非常强的商科的基础和专业的知识,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有最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大家知道,作为一个国际化的管理人才,比如和欧洲、英美国家的公司打交道,你的沟通、谈判,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北外商学院在强调专业和基础的同时对语言有很高的要求。换句话说,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或者我们也强调对中国的情怀,叫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管理经济人才。


    MBAChina网:谢谢张院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