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期嘉宾 |
---|---|
孙选中 | |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 |
孙选中,教授、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访谈全部文字实录】
访谈预约MBA项目详情![]() |
本期嘉宾 |
---|---|
孙选中 | |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 |
孙选中,教授、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访谈全部文字实录】
访谈预约MBA项目详情孙选中:我们现在管理教育应该是按照这两个大背景,一个是国际化的背景,一个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来定位我们未来管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孙选中:我认为未来中国管理教育培养应该是综合素质很高的管理人才,而不是一种技术类的管理人才,他应该具备讲政治、懂法律、有思想、懂经营。
孙选中:这种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在这两个转变过程中就意味着我们未来的管理发展要更加理性,我们的决策要更加的关注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则。
孙选中:我认为每个学校它要有明确的定位,要找准未来市场对高端管理人才的需求点,结合自己的优势做,而不是同质化的竞争。
MBAChina网:孙院长,你好,现在的管理教育在中国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请您谈一下中国管理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呢?
孙选中:这个问题非常好。其实我们也在思考中国现在整个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转型,我们就说最典型的一个是国际化这样一个大背景的改变,另一个就是中国自己发展方式在改变,所以我们现在管理教育应该是按照这两个大背景,一个是国际化的背景,一个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来定位我们未来管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这样一种转变来说,我认为未来中国管理教育培养应该是综合素质很高的管理人才,而不是一种技术类的管理人才。从我们中国政法大学来说,我们提出未来管理人才的特点,他应该具备讲政治、懂法律、有思想、懂经营。我们要培养只是一种综合素质很高的管理人才,这对中国的管理教育是很大的挑战。中国的管理教育以及管理人才他们在经营方面的智慧和经营方面的能力还是很好的,但是他的综合素质方面和国际上著名管理者和企业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最简单的说,我曾经就提出整个中国在转型过程中要培养的是能够去带领和塑造卓越企业的管理者,甚至是领袖企业的管理者。而这样的管理者不仅仅是有基本的管理技巧和经营的智慧,还需要有一种法商的智慧和能力。意味着我们未来的管理教育一定要从综合素质角度去下手,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技术管理层面。这是我的一种观点。
MBAChina网:中国政法大学一直在坚持做法商结合教育的管理,你认为这种行业结合管理教育优势在哪里?
孙选中:法商管理这样一种教育就我刚才讲的是在国际化的新的转型背景和中国自己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背景下提出来的新的管理教育。这种管理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因为在这两个转变过程中就意味着我们未来的管理发展要更加理性,我们的决策要更加的关注整个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则,包括相关的法律来作出我们的决策。中国过去的很多管理也有很成功的,但是很大程度依赖的是经验,一种特定的人脉资源,或者在某个方面就是有一定的魄力和胆量。当然这些方面在未来的管理中也是需要的,但是仅仅有这些已经显得不够,因为未来我们的经济,特别是我们和世界接轨过程中,在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越来越讲究合规性、规范化和稳定持续性。那么这些都要讲规则,所以我们现在法商管理教育就强调在传统或者过去我们的经验基础之上要结合一种新的探寻,去把控规则的能力进行管理。所以我们现在提出我们培养的是具有法商智慧的新时代的管理者,就是要转变一种管理的方式。
中国未来的商学院管理教育来说,我认为每个学校它要有明确的定位,要找准未来市场对高端管理人才的需求点,结合自己的优势做,而不是同质化的竞争。包括我们有些是处在行业的独特优势,它就可以在行业发展范围内选择自己有优势特色的管理教育,我认为以后中国的管理教育应该有差异化,有特色,特别是要满足社会对各类管理人才需求的定位来进行管理教育,而不是现在统一的、同质的管理教育,这样未来肯定是不适应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