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频道|MBA调剂中心|《MBA周刊》

酷播迷你(CuPlayerMiniV2.0) 提示:您的Flash Player版本过低,请点此进行播放器升级
 
本期导读:2012年7月8日,“2012京津地区商学院院长论坛”在京顺利召开。论坛主题围绕“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商学院发展:机遇与挑战”展开,本土商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模式是怎样的?国内商学院如何在国际化发展中树立自身特色与优势?MBAChina网专访嘉宾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张维。

本期嘉宾

张维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

张维,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全部文字实录】

访谈预约MBA项目详情
热点问题

国内MBA教育缺陷

张维:不管是中国也好,还是国外的商学院也好,我们很多教育比较死板,重技能,对一些领导力的培养,对品格的塑造还很差。

中国MBA教育需考虑的问题

张维:你不要光去听老师讲或者听别人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你亲自去参与这个东西,去感受。就跟我们现在讲体验式消费一样,教育也是一种体验。

学院需要做的国际化改进

张维:首先是师资的水平应该得到更进一步的增长和改进,应该有更多的国际师资或者是有更多国际经历的师资,从研究,从教育方面都要有一些革新。

国际化其他的考虑

张维:另外一方面是我们的管理人员,过去我们这方面注意的不够,作为一个行政管理人员他怎么样促进商学院国际化,这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MBAChina网:张主任你好,近十年来全球商学院都在对MBA教育进行反思,其中一些思考已经体现在众多商学院的改革当中。那么您认为这些改革对MBA教育有什么意义?


  张维:我想不管是中国也好,还是国外的商学院也好,确实是这些年一直在不断的对MBA教育进行反思。上午蔡洪斌院长也谈到这样的问题,高建也谈到这样的问题,我想如果你确定好了你MBA教育的目标,比如清华提出来说我们要建立有综合管理素质的领导,假定以这样为目标的话,我们现在确实有一些问题。我们很多教育比较死板,重技能,对一些领导力的培养,对品格的塑造还很差。


  另外一个从综合角度来看我们做的不够,现实总是复杂的,不像我们教科书上很片面的东西,因此无论从教学内容上,还是从教学的方式上都应该有很大的改进。


  前一段时间我们要美国参加了一个Workshop,那个上面关于MBA的教育有很多体验式的,我觉得这个对我们未来的教育很有启发,你不要光去听老师讲或者听别人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你亲自去参与这个东西,去感受。就跟我们现在讲体验式消费一样,教育也是一种体验。


  MBAChina网:国内商学院与国际一流的商学院还有一定的差距,你觉得我们应该提升哪些方面的素质以实现更快更好的国际化。


  张维:国际化现在是一个趋势,这次论坛有一个很主要的主题就是这个。我想从学院的层面来看,当然首先一个就是师资的水平应该得到更进一步的增长和改进,应该有更多的国际师资或者是有更多国际经历的师资,无论从研究,从教育方面都要有一些革新。


  另外一方面是我们的管理人员,过去我们这方面注意的不够,作为一个行政管理人员他怎么样促进商学院国际化,这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除了这些商学院本身考虑的事情以外,我觉得商学院毕竟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它是在一个大学里存在的,我们现行的大学教育体制还有很多的障碍,这些障碍恐怕也需要有一定的突破才能够真正的让商学院走上国际化的道路。


  MBAChina网:好的,谢谢张主任接受我们的采访。

精彩访谈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 伊志宏

从1991年9所大学试点MBA教育开始,中国MBA教育已有20余年,,从照搬外国的课程设计、教材引进,人才培养模式,到逐渐本土化,很多人认为”中国模式“在逐渐形成。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 孙选中

2010年11月,中国政法大学正式提出了“法商管理”的概念,今年的法商管理高端论坛上,”“法商智慧“这个概念引起大家了关注,何为法商智慧?二者如何结合?

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 李京文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化、全球化已经成为各个商学院的发展关键词,国内商学院应当如何借鉴国外的办学经验?在学习借鉴的同事我们应如何审视自己?

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 赵红

2012年京津地区商学院院长论坛成功举办,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作为这次的主办方,可以说为各个名校的院长提供了一个共同探讨的平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