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净增长48万,创60年新低!40年来男性人口首次下降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MBA(FMBA)
2022-01-24 20:46 浏览量: 3901

来源:凤凰网财经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我国人口变化情况。

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数据显示,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我国人口总量未来一段时间保持在14亿人以上,三孩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从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21年的43%左右。

人口增加48万人

男性比女性多3362万人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制图:新京报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以女性为100)男性比女性多3362万人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822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5%;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835万人,减少1157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

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50429万人,比上年增加115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8467万人,比上年增加885万人。

1062万的出生人口,创下了近年来新低,比2016年下降了43.6%。

出生率方面,2021年人口出生率为7.18‰,连续两年跌破10‰(即1%)。

图片来源:新京报

同时,相比2020年,2021年净增长人口为48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对1949年以来历年人口净增量梳理发现,2021年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近60年来(1962年以来)的新低

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变化来看,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当年净增人口达到了906万人,随后几年,年净增人口不断下降,2017年至2021年分别为779万人、530万人、467万人、204万人、48万人。

据第一财经,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分析,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人口总量增加的动力缺乏,出生人口越来越少

出生率下降主要原因:

育龄妇女减少、生育水平下降、新冠疫情

宁吉喆指出,人口增速放缓是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老龄化、少子化也是发达国家乃至一些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

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人口出生率下降。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比上年减少约500万人,其中21-35岁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减少约300万人。

二是生育水平继续下降。近年来,生育观念有所变化,婚育年龄也在推迟,加上其他一些生育成本提高方面的因素,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是有所降低的。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迟了年轻人的婚育安排。国际上多项调查研究发现,疫情发生以来,多个国家和地区生育水平有所下降。2020年,日本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韩国出生人口也比上年减少,中国还是增加的,就是增量在减少,总量没有减少。

宁吉喆表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人口总量将保持在14亿人以上

一是育龄女性总量还是较多的。中国人口基数大,目前仍有3亿多育龄妇女,每年能保持1000多万人的出生规模,人口总量将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

二是三孩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从过去十几年看,“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等生育政策均取得积极成效,出生人口数量增加。

三是人口的预期寿命在持续提高。中国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死亡人口一直少于出生人口,有助于人口总量保持增长态势。一些被推迟的生育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释放,这些因素都将对人口总量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综合来源: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图表)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F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