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十载,归来仍是当初那个热血少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1-01-07 09:04 浏览量: 3001

他是在加12年,充满情怀的理工男

他心系“助人”二字,对“科技”情有独钟

他是勇于突破个人舒适区想要助力祖国发展的热血海归

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

苗冬凯 Maxwell MIAO

中欧MBA2020级学生

中欧MBA学生大使

中欧MBA2020级班长

中欧MBA奖学金获得者

mdongkai.m22@ceibs.edu

探索的故事

我从小就对科学技术兴趣满满,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我在科技圈的涉猎从学生时代一直延续到职场发展。

本科阶段我在加拿大学习了电子工程与无线通讯,掌握了很多理论基础和硬核知识。为了探索这些理论知识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我申请了加拿大黑莓手机公司无线电芯片部门的实习,并在此期间目睹了手机芯片从3G到4G的通讯时代过渡。

RF实验室例图

单纯的基础硬件工作十分枯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互脱节。在思考如何能够通过硬件工作来给予大众更多帮助的时候,“医疗工程”引起了我的关注。我想要对它有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也因此申请了医疗工程研究生项目,重点探索光学和电气工程在医疗成像领域的应用。这期间最令我骄傲的莫过于自己成功地为温哥华眼科门诊部搭建了实验性临床视网膜成像仪器,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技术帮助眼科大夫通过考察眼底断层结构(比方说观察感光体或者眼底血管)预先判断病人是否即将失去视觉;通过额外细胞蛋白染色,可以帮助神经学大夫提供在病发前10-15年观测到阿兹海默症的发展。

OCT实验室原型

OCT在眼科诊所的应用

从大约5年前起,云技术是非常火的课题。研究生毕业后,好奇心趋势让我很想知道医疗技术是否有和云技术结合的可能性。当时我想:最好学习云技术的方式便是参与到其相关技术的开发中,那为何不考虑去这些互联网公司工作呢?当时我最大的挑战是:我之前所积累的都是硬件经验,软件经验几乎为零。大一时学的非常吃力的软件课让我一度认为自己与软件开发无缘。但内心对云技术求知的意念让我坚定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此后,我花了小半年的时间自学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然后开始了坎坷的“毛遂自荐”求职之路。

不出我的预料,一开始的努力并不顺利,没有几家公司愿意冒风险招聘一个没有任何软件开发经验的研究生作为全栈开发工程师。但我并没有放弃,记得当年执着的我直接跑到最想去的SAP公司大门口苦等招聘HR两天。然后HR被我的诚意所打动,给了我一次面试机会。然后我过关斩将,最终拿到了这份工作。作为全栈软件开发工程师,我在过去的几年专注于云数据分析的软件SAP Analytics Cloud的开发和企业本地数据向云服务的产品对接,做成了我曾认为此生都不适合的工作。

在SAP工作

与开发小组同事的团建

总结自己的学生时代,除了在科技领域进行了充分的探索,我还有一些关于“成长”的心得体会。我一直相信坚持的力量。在遇到自己想做但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这个过程也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不断努力,最终一定会有收获。探索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的过程。

选择的故事

在2018年一次自学汽车自动驾驶网课的时候,我首次认识到了中国在前沿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当时班级里优秀的项目展示多数都来自中国大学或者华裔的博士,且原创性都非常强。通过与这些博士的交流,我意识到当今的中国在前沿科技领域上已不再是以往的追随者(follower),而是领导者(leader)。那是我第一次有了选择回国发展的想法。

汽车自动驾驶项目截图

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我尝试了电子通讯,医疗成像,云技术开发和自学的人工智能,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该如何选择?我想起了乔布斯的那句话: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想到我助人为乐的初心,想到我对科技的热爱,想到2020年初武汉疫情爆发医院人满为患的景象,我把过往的经历连成一条线,得出的结论是“医用物联网”。我的梦想是能够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家用医疗检测仪器,通过分布式科技,人工智能和云技术提供原本需要去医院才能使用的检测服务。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而不论从人脉积累的层面还是自我能力的层面,我过往单一的技术开发经历是远远不够的,由此我萌生了就读MBA的想法。

就读MBA是职业发展一个重要转折点,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我面临着海外商学院VS中国商学院这一问题。坦白来讲,我前后已拿到几所加拿大知名学校的offer(像多伦多大学Rotman商学院,西部大学Ivey商学院,以及女王大学的Smith商学院),而我已习惯加拿大高品质慢节奏的生活,如果选择在加读MBA的话从生活上来讲会是非常舒适的。

我在温哥华的日常

但正因为工作节奏慢,感觉自己正逐渐与这样一个平稳的社会同化,已忘却什么是快速进步。我甚至可以看到20年后的自己,这不是我想要的。回想到2018年对中国的感受,目睹着在太平洋另一面每年都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我想:与其作为一名旁观者在加拿大见证中国的崛起,为什么不作为一个参与者,成为助力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一员呢?这次疫情让人们认识到了数字转型对企业,社会,教育乃至医疗的重要性。随着中国未来十年新基建的发展,无线通讯网的基础设施升级与发展,中国极有可能是第一个普及医用物联网的国家,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

在坚定了自己回国发展的意愿之后,我对MBA选择重点考量了两个方面:首先,所选的学校要能够提供给我之前在技术岗无法接触到的高质量人脉,特别是在医疗行业要有很强的联系和资源;第二,学校要能够帮助我深入了解中国商业发展。中欧MBA具有“中国深度、全球广度“ 的办学理念,对于像我这种常年在外想要尽快了解中国发展的海归来讲是非常合适的平台。同时中欧的校友资源是出名的强大,MBA学生在各种校友参与的活动中能够充分获益。

在新冠疫情对全球造成冲击的情况下,跳出确定的舒适区去到一个存在不确定性的挑战区,确实是一个冒险的选择。但我相信“Fortune Favors the Bold。”我相信在中国高速发展及变化的环境中,在中欧就读MBA能帮助我更快地达到目标。所以我选择中国,选择中欧

我与中欧MBA的故事

加入中欧MBA已有两个多月,事实证明选择中欧MBA的确没让我失望。我就读MBA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积累自己在医疗商业领域的高质量人脉,而中欧帮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通用电气医疗-中国来到中欧举办的高层论坛会中,我了解了通用电气医疗这样的跨国公司的业务核心,他们的企业使命,和他们对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像这样能与一个跨国企业的高管直接对话的机会在我之前的工作中是寥寥无几的。我还抓住机会与他们公司的HR进行了交谈,阐述了我曾经作为一名医疗仪器研究生的经历, 表达了我对未来医用物联网的想法,在一场非招聘宣讲的活动中提前与通用电气医疗建立了职业发展上的联系。

参与通用电气医疗的宣讲

短短一个学期,我也从中欧MBA的校友这边获得了很多帮助。学长们了解我在医疗科技行业的热情后,主动为我引荐认识他们在医疗领域内的人脉。在学长们的帮助下,我有幸与同样是中欧校友的一家生物医疗公司的总裁约见,参观他们的公司,了解他们的业务。

参观校友学姐公司的细胞储存设备

总裁学姐针对我的背景和MBA的学习做了一些反馈,分享了她的经验,为我将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这些都是我未来发展很重要的参考。我非常珍惜中欧给我带来了这些校友资源,依然与这些校友们都还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不断向他们学习。

除了人脉资源之外,中欧丰富的学习生活亦给了我挖掘自身潜力的机会,让我可以尝试新东西,而且在校园环境的“保护”下不用担心失败。来中欧MBA之前,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幕后技术人员;来到中欧之后,从在开学典礼作为班长发言到中欧MBA学生接待日活动作为学生大使与大家做分享,我才发现自己对于在台前公开演讲也能够做得很好。

在中欧MBA台前的演讲

对我来说,在中欧读MBA是一个新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磨炼的过程,更是一个实现自我改变的过程。在改变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困难,也许会遇到挫折,但一定坚持下去,不要放弃,直面挑战,然后不断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我在此想把中欧MBA2022届的行为准则作为寄语分享给大家共勉:

To be Unique, to be Novel, to be Inclusive, to be Tenacious, to be Entrepreneurial, to be Driven, and to be the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

致所有在读这篇文章的未来同学们,中欧校园见!

编辑:精卫

(本文转载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