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好中国式养老之路?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64亿,约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人口比例已达到13.5%,接近深度老龄化水平(14%)。根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将突破3亿,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从养老服务到养老生态,再到养老服务模式……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会给服务业带来很多机遇。在近日举行的中欧卓越服务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员汪泓表示,我们要正视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要抓住其提供的机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相信中国必将走出一条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特色之路。
1
2050年,全球将有21亿老年人口
目前,全球范围内老龄化趋势快速加剧,据估计,60岁及以上人口将从目前的9.62亿(占全球人口的12.3%)增加到2050年的21亿(约占全球人口的22%),增加一倍以上。到2100年将增加两倍,达到31亿。
此外,可以明显看到,由于人口基数大和老龄化程度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老龄化人口增速比发达国家的更快,老龄化的重心也正从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人口增长率变化
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人口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82.9%,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的增长率仅为14.3%。
未来,约有81.5%的老年人(16.3亿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8.5%的老年人(3.7亿人)生活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大幅度下降,而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又特别高,有些地区的经济差距比较大,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压力又截然不同,造成了全球养老水平差异较大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很多国家的做法是延迟退休年龄。老龄人口比例上升大大增加了养老支出的压力,养老制度可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延迟退休年龄几乎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尽管延迟退休、提高缴费率等措施会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议,但依旧成为了多数国家的改革选择。欧洲、北美、大洋洲的大多数国家已经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3岁甚至66岁以上。
此外,有些国家利用退休金杠杆缓解养老问题,如66岁到68岁退休,能领取100%的退休金;而如果60岁退休,则只能领取70%的退休金。
2
什么是中国式养老?
当然,解决老龄化问题也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中国的老龄化趋势有如下特征:
❶基数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占13.5%,其中年轻的老年人(60-70岁)比较多,约占55%。
❷速度快。未来20年,中国老龄化将进入加速期,预计203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将接近30%。
❸趋势猛。根据联合国统计,从老龄人口比重由7%到14%所需要的时间来看,中国只用了27年,而德国用了42年,美国则用了69年,法国用了115年,中国所用时间与目前老龄化最快的日本相接近。
近年来,中国老年抚养比(注: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呈现上升趋势。随着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抚养比将快速攀升,导致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❹差异大。全国范围来看,东北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最深(老龄化比例为24%),西部地区则相对比较年轻(老龄化比例为10.7%)。
❺“银发贫困”。在这一特征下,出现了三个问题:
未富先老,发达国家一般是在GDP达到人均5000-10000美元时进入老龄化,而我国在GDP人均1000美元时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
未备先老,养老服务体系和老龄产业发展滞后,养老难题困扰几代人。
未老先退,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活力老人人数增加,养老金负担加重。
❻需求强。2020年,我国独居和空巢老人数量达到1.18亿,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达到2900万。如果10%的老人需要养老服务,则最低的养老服务岗位也需要超过1180万个。
03
养老供需结构存在矛盾
基于上述特征,中国式养老也面临着重重挑战。
首先,多层次、立体化和智慧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建立。目前,我国老年人多数选择居家养老,形成了“9073”的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依托社区支持养老,仅有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然而,由于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呈“橄榄型”结构,养老机构的供给呈“哑铃型”,供需结构之间存在矛盾。需求最大的中端养老机构由于床位不足,尚不能满足选择社区和机构养老人群的需求。
养老供需失衡其次,养老保险三支柱结构失衡,“一支独大”问题突出。2020年,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占比70.02%,“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占比29.98%,“第三支柱”商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养老保险融资过多地依赖基本养老保险和现收现付的融资方式,导致了“第一支柱”责任过重,结构性问题突出。
第三,养老产业发展面临体制性和观念性的障碍。这具体表现为竞争行业与非竞争行业区分不明确,缺乏政府、市场介入对其进行边界划分;民营机构在财政支持、土地使用、医保定点方面先天不足,无法与公办机构公平竞争;以及行业管理上仍处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局面。此外,人们对福利化养老、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误区,影响了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进程,老年人重积累、轻消费的传统观念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也直接影响了养老市场的消费增长。
第四,养老金融体系需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二、三支柱发展滞后,养老金的充足性、可持续性令人担忧。2020年底,我国第二、三支柱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仅相当于全年GDP的3.48%,而美国第二、三支柱市场规模,则达到了其全年GDP的1.54倍。此外,在养老金融市场,无论是机构参与还是产品供给,商业银行经常处于“缺席”状态,我国居民个人储蓄向养老产品的转化效率也因此较低。
第五,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人才队伍“三高三低”。由于养老服务人员普遍呈现社会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和学历水平低的特征,加上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调、老年人力资源利用率较低,以及缺乏系统政策和保障机制,导致了该行业人才流动性、劳动强度和平均年龄都处于较高水平。
4
如何走好中国式养老之路?
中国当前的老龄体系分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老年健康保障体系、老龄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应采取“事业+产业”、“政府+市场”、“保障+服务”的新模式发展养老产业。
中国老龄体系“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优化生育政策等三大举措,这将具体表现为:
❶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养老服务体系
这需要引进需求评估机制,以年龄、身体状况、经济收入状况、家庭特点为维度,对老年人建立长效的需求评估机制,提供不同特点的养老服务。在供给层面上,则实现由政府主导,家庭和自助为基础、市场与社会协同支持、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此外,还应建立统一的经济状况审核体系,严控行业准入标准,规范公办养老机构供给标准,以完善严格规范的监督体系。
目前,我国已把老年人健康管理体系纳入国家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老年医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全国约有2000家医院开设了老年护理服务。
❷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据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8万亿-10万亿。第一支柱带来了极大的财政负担,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企业年金的覆盖率低(2020年三季度末为5.94%)且难以提升,但这也意味着我国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空间广阔。随着税收商业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试点依次落地,“养老保险+养老社区+养老服务”产业链整合保险企业的资源,商业保险的发展阻力将下降,产品竞争力也将不断提升。
❸优化人口结构,实施“全面三孩”政策。目前,“三孩”政策的推行面临传统养育观念过于精英化、教育成本过高、女性就业歧视等难点。
要想逐个击破,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新型教育人才观,保持教育政策的稳定性,实现一个家庭三孩之间教育资源获取的平等性;需构建完善的托育体系,降低养育成本,深化住房体制改革,制定多子女家庭购房贷款优惠措施;积极倡导女性就业平等,注重对以女性就业为主或女性员工较多的企业进行监督和考察,增强女性维权意识。
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我们要正视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要抓住其提供的机遇。
例如,目前我国老年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还不高。特别是经验积累型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教师等,这些领域的年轻老年人是很成熟的人力资源,可以发挥余热,为社会贡献才华。
又例如,年轻老年人中有不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40余年的成果,积累了个人财富,有一定能力负担有尊严的养老。他们的休闲娱乐时间也比年轻人更充裕,是体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重要消费力量和推进力量,而非社会的包袱。这一定程度上是“人口老龄化的红利”。
探讨养老问题,需要重新审视人的价值和生命质量,因此,社会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因此,虽然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快、趋势猛、程度深,但也蕴藏着养老行业从起步到成熟发展的重大机遇,相信中国将走出一条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特色之路。
文中创意图片已获海洛图库授权,如需转载使用,请联系其授权。
编辑 | 张子胥
你对自己的养老有何计划?欢迎在文末留言分享。
也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中欧官微君进入社群,获取更多中欧官方活动、讲座、报名信息。
关注中欧官方视频号,获取更多教授洞见
推荐阅读
点击咨询中欧课程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