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于立宏:双碳目标之下,中国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将如何转型?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2022-04-19 11:23 浏览量: 2302

在2022年3月21日举行的【商院云讲堂】芳华·理想·远方系列公益讲座上,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于立宏博士,以“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中国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为主题,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出发,深入分析了未来中国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转型路径,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洞察未来的参考与借鉴。

1实现碳中和目标:坚持1.5℃减碳发展路径

通过对双碳目标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进行解读,于立宏指出,截至2021年,全球已经有54个国家的碳排放实现达峰,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阶段。而中国碳排放居世界首位,2019年碳排放总量为113亿吨,占全球的27%;从结构上来看,最主要的来源是能源生产和工业用能领域。

她表示,为了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中国须即刻起坚持1.5℃减碳发展路径,包括推动以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转型、通过改变现有设备、工艺的运作模式来完成节能减排的模式升级、通过设备节能、提升能源效率实现能耗整体提升、在利用化石能源发电以及工业部门中推广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等等。

也正是在这种迫切的形势之下,我国一系列碳减排行动方案密集出台,在迅速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的同时,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研究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谋划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保障方案,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2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高技术产业比重和产业绿色化程度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于立宏认为,提高高技术产业比重和产业绿色化程度至关重要。

以钢铁行业为例,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占全国的15%左右,其中传统的高-转长流程炼钢工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电炉炼钢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整体能源结构高碳化,工艺流程结构调整压力大,绿色产品供给不足,产业集中度不高。

为了实现钢铁行业2025年前碳达峰目标,未来严控产能总量并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兼并重组、布局低碳发展、加快节能提效,将会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减碳举措。

近些年,随着国际社会对碳排放问题的日益重视,汽车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强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打进国际汽车市场,汽车产业实施碳中和战略的必要性已然迫在眉睫。也正因为如此,新能源汽车很快在国家政策支持之下迎来了大发展。

尽管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基本结束,但在于立宏看来,双积分政策有望接棒补贴政策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成长期的重要支撑。而整个汽车产业的减碳路径则离不开建立汽车碳足迹统计体系、建立汽车碳强度管理制度体系、加快汽车供应链低碳化转型、加快汽车行业循环经济等关键举措。

3能源结构转型:努力实现供给端清洁化、消费端电气化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于立宏认为,其关键抓手还是在于努力实现供给端清洁化、消费端电气化,包括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风电和光电、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推行再电计划等等。

她特别指出,中国作为煤炭资源大国,短期之内大幅度清退煤炭不切实际,更可行的出路还是需要致力于通过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优化煤电机组结构、依托超低排放技术来不断推动煤炭利用的高效化与清洁化,而非“一刀切”。

讲座结束之后,同学们进一步针对双碳目标对产业和能源的影响问题展开了深度思考与热烈交流。本次讲座通过于立宏的全方位解读,为有志于投身绿色低碳领域的企业管理者和行业精英们把握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转型机遇提供了极其有益的思路启迪。

讲座回看,请扫二维码

华理【商院云讲堂】芳华·理想·远方系列公益讲座邀请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代表相聚云端,结合学界与业界智慧,共同探讨前沿理念、洞察行业趋势、多维度解读经济趋势,铸就商界发展新动能。

信息来源 | 商学院品牌部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