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伟:百年复旦校史,是独家记忆,也是中华民族奋斗史 | 君子知道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021-07-10 20:01 浏览量: 4902

导读: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日子。复旦116年来走过的艰难而辉煌的道路,既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目标一致,又反映了海派文化、上海特色,具有复旦人的独特印记。

7月1日,“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讲堂请到资深媒体人、《相辉:一个人的复旦叙事》作者“读史老张”张国伟,请他讲讲消逝的校园风景、远去的人物背影,去拼接、描述一段独特的复旦记忆。当天开始,复旦大学EMBA在复旦管院打造“向前在复旦”微展,通过复刻复旦校史馆的历史图片,分批讲解校史,让企业家同学深度了解复旦在历史中的成长经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微展内容

以下为根据讲座整理的部分内容。

百年复旦校史,是独家记忆,也是中华民族奋斗史

- 张国伟-

资深媒体人、复旦大学档案馆特聘研究员

张国伟,笔名读史老张,资深媒体人。复旦大学历史系1978级校友。原《新闻晨报》副主编,《界面·财联社》副总编辑。现为复旦大学档案馆特聘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相辉:一个人的复旦叙事》,有考据,有义理,篇篇见奇闻轶事,书中的人和事虽在校园,却是中国现当代历史的缩影。

《相辉:一个人的复旦叙事》一书,是我近年来研究复旦史料后写的文章的集结。为什么取名“相辉”呢?因为复旦有两个伟大的校长:一个是复旦创办人马相伯先生,另外一个是校长任期最长、为复旦做出杰出贡献的李登辉先生。两个人名字中,一个有“相”,一个有“辉”,相映成辉。因此,“相辉”一词,也可以说是百年复旦校史的代名词。

至于“亲近复旦”,有多重视角。而且每个人的视角都不同。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的、大历史的视角;一个是具体的、人文地理的视角。

百年复旦校史与百年中华民族奋斗史,高度重合

从大历史的视角来看,可以把复旦校史归纳到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奋斗史中。

复旦成立于1905年。巧的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也在这一年成立。同盟会有一个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复旦的名字,实际上也与“恢复中华”契合。当年震旦学院被教会劫夺后,马相伯等人在吴淞创办新校,于右任提议以“复旦”命名。“复”就是恢复、复兴的意思,“旦”就是指震旦。放大来看,“震旦”又是古印度人对于古中国的俗称,因此,“震旦”就是指中国的意思。所以,“复旦”之意,又有振兴中华之意。从本质上来说,“复旦”和同盟会口号“恢复中华”是一致的。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复旦是上海最先响应的高校之一。5月6日,复旦的国文教员邵力子(他也是《国民日报·觉悟副刊》的主编)赶到复旦,号召全体师生走出校门,声援北京的爱国运动。因此,在五四运动中,上海最早走向街头的是复旦学生。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现在的《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就在我们管院隔壁,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我这里要说的是,就在这一年,陈望道就来到了复旦任教,历史又一次出现了巧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复旦又冲在前列。当年上海高校学生组成请愿团到南京请愿。请愿团总指挥叫陈传纲,他当年是复旦新闻系学生,后来参加了地下党,1958年以后到复旦,担任过副校长和党委副书记。

1932年“一二八事变”,复旦组成了自己的学生义勇军,奔赴抗日前线。学生军在复旦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1920年,复旦就开始了“兵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军训),复旦是最早在高校当中开展军训的学校。复旦兵操最早的一个操练者叫萨镇冰,是中国海军元老。一二八事变后,一位朝鲜义士尹奉吉趁日军在虹口公园(今天的鲁迅公园)举行庆祝活动时,用炸弹将日本大将白川义则等炸死了。这就是著名的虹口公园爆炸案,现在在鲁迅公园,还有一个尹奉吉义士纪念碑。我这里要问的是,大家知道尹奉吉的炸弹是谁造的?这个也与复旦有关,制造炸弹的,是当年复旦大学理学院长、化学系主任、军训委员会主任委员林继庸教授。

1949年5月,复旦回到了人民手中。大家知道吗?复旦当年的学生地下党有多少?有199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要知道,当年复旦学生才一两千人。

回溯上述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复旦总是站在民族解放和斗争事业的前列。一部复旦百年校史,是和百年来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自由和幸福的奋斗史重合的。

复旦与交大,本是一家人

与其他近代学校相比,复旦也有可比性。比如,多年来,复旦和交大一直“相爱相杀”,有合作也有竞争。但从校史的角度来说,实际上他们两家原来是一家人。

交大的前身是南洋公学,创办者盛宣怀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他认为,中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落后,要振兴中华,必须“作育人才”。于是,他在1896年创办了南洋公学。1898年,盛宣怀又在徐家汇购地120亩,确立了今天交大的校基。1902年11月,南洋公学发生“墨水瓶事件”。有个南洋公学老师讲课水平比较差,某同学就在讲台上放了一个空墨水瓶,讽刺他“腹中无墨水”。老师看到勃然大怒,问这个是谁放的?学生都说不知道,这个老师就发火了,说你们如果不互相揭发的话,全部开除。结果,南洋公学就发生了很大的学生退学潮。

南洋公学有一个著名老师是蔡元培先生,他和马相伯关系很好。那时候,马相伯曾在南洋特班做拉丁语老师。南洋退学风潮后,蔡元培找到马相伯,说,我这些退学学生怎么办呢?都没书读了。于是,马相伯于1903年在徐家汇开办一所学校——震旦学院。震旦学院创立之初,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来自南洋公学。后来,震旦学院领导权被教会劫夺,马相伯愤然出走,于1905年到吴淞办了复旦公学。可见,复旦校史和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的校史是连在一起的,复旦和交大,本来是一家人。

复旦有许多杰出校友都来自南洋或与交大有关。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数学家胡敦复、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洪深等,都曾在南洋读书。洪深是著名戏剧家,"话剧"这个词就是由他倡议而"出世"的。现代的话剧过去叫新剧,复旦剧社原来的名称叫复旦新剧社,洪深后来提议改为复旦剧社的。洪深长期担任复旦教授,但在交大校史中,则是称他为南洋校友的。做过复旦中文系主任的朱东润,也就读过南洋外院和中院,深得南洋公学唐文治校长器重。我们如果到复旦燕园,还可以看到朱东润手书的“燕园”篆体字。还有我们的谢希德老校长,谢希德1952年回国,先分配到交大物理系,后来院系调整,她就到复旦物理系了。华中一校长则毕业于交大物理系,后来调整到了复旦物理系。

1905年复旦公学创办时,借吴淞提督行辕作为复旦校舍。辛亥革命后,吴淞提督行辕被光复军占领,复旦一度到无锡办学。1912年,马相伯向上海都督庄蕴宽提出申请,希望借徐家汇李公祠(就是李鸿章祠堂)办学。这个李公祠,原址就在今天的复旦中学华山路校址。

当年,复旦公学与南洋公学隔路相望,作为非教会办的近代学校,在徐家汇双雄并立,远近闻名。

复旦校名,漂亮且从未变更

以上说的是“亲近复旦”的大历史视角。下面谈谈具体的人文地理视角。

先说复旦校名。

“复旦”来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是很漂亮的校名。

在全国以非地名命名的大学中,校名不曾变更过的大学极少。以上海高校为例,交大最早叫南洋公学,后来又变成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部工程学校等,名称多得不得了,现在定名为上海交大;同济,校名也非常好,寓意“同舟共济”,但它最早的名字叫德文医学堂;沪江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解放后我们和教会一刀两断,沪江校园改成上海机械学院,现在叫上海理工大学;圣约翰大学也是教会学校,解放后它的校园变成了华东政法学院,现在叫华东政法大学。

光华大学,校名出典和学校身世与复旦有点相像,它是与圣约翰大学决裂的结果,最早的校基在现在的东华大学延安西路校区(原来的华东纺织工学院),但是这个地方上世纪30年代就被日本人炸平了。解放后,光华大学也没有了;大夏大学,原址在华东师范大学这一块地方,大夏就是“大中华”的意思,名称也很好,后来也不办了;暨南大学解放后也停办很多年,改革开放后在广东重新办了一所新的暨南大学,实际上和上海的暨南没有什么承继关系。另外,上海还办过大同大学、持志大学、劳动大学,这些不是以地名命名的大学名称,后来都没有了。唯有复旦大学,不仅保留了学校,还保留了校名。

当然,复旦也曾经经历过改名风波。1946年复旦从重庆回上海的时候,原拟先在江湾立足,然后主体部分迁往无锡大雷嘴地区,那地方很大,望出去就是太湖,风景很好。有人说,如果在那里建复旦大学的话,校园是可以和武汉大学媲美的。还有人建议,复旦也可迁往徐州……不管是无锡还是徐州,都属江苏管辖,那就不妨把复旦大学改名为江苏大学。这一提法,让复旦学生很伤心,章益校长也坚决反对,他说,无论如何,“复旦”两个字决不能更改。上海解放以后,各大学合并的合并、调整的调整,又有人建议,可以像南京大学一样,把复旦大学改名为上海大学。据说当时陈望道老校长说了一句话:“‘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光华已经没有了,复旦还是留着吧。”因此,复旦这个美丽校名能够保存至今,我们应该深切感念章益、陈望道两位老校长。

“江湾复旦”很资深,五角场很年轻

再说复旦地理。

1917年,复旦正式改组为大学,设文、理、商三科。当时李鸿章后裔屡兴词讼,想把复旦逐出徐家汇李公祠。1918年,李登辉老校长赴南洋各地向华侨募捐,募得了15万银元,在江湾购地70亩(今邯郸校区西部)。1920年正式破土动工,1922年江湾复旦建成。

关于“江湾复旦”一词,实际上是和战时迁址重庆的“北碚复旦”相对应的。现在,我们从上世纪30年代初的老地图中,还能依稀看到江湾复旦最初的样子。

1922年江湾复旦校园初建时,只有三幢建筑:第一宿舍、简公堂和奕住堂。第一宿舍,位于今天相辉堂原址,八一三事变时被日军炮火炸没了;简公堂,坐西朝东,我读书的时候是新闻系、哲学系办公楼,几年前造十八号地铁被拆,今天正在复建中;奕住堂,就是现在的校史馆,位于今相辉堂对面,由华侨实业家黄奕住先生出资捐建。奕住堂最早造的时候,只有中间一个部分,到1930年又增添了两翼。最初它是行政办公楼兼图书室,据说李登辉老校长就在上面办公。所以我们现在参观校史馆的时候,到二楼可以去感受当年李老校长的气息。奕住堂扩建后,改名叫仙舟馆,以复旦商科教授薛仙舟先生名字命名,作为校图书馆使用。奕住堂(校史馆)是复旦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没有之一!这三幢楼,实际上是围绕河流建筑的,三幢建筑旁边,有两条河流,一条是东西向的界泓浜,还有一条是蜿蜒的走马塘,它们把三幢楼围成一个“C”字,成为复旦校园的护城河,因而有“走马塘旁立黉宫”之说。

至于“五角场”概念,它是后起之秀。五角场的广义范围是东到军工路,西到大柏树,北到殷行路,南到走马塘,地域肯定要比复旦大,但是它比复旦年轻。复旦1922年在这里立校;五角场则要晚得多,五角场的名称源于五条马路,这五条路最终修筑完成,要到1930年代了。但是有了五条路,这里还不叫五角场,叫“新上海”或“新中国”。著名画家赵无极小时候就住在这一带,他的故居今天还在,就在政通路五角场街道办事处内,在赵无极的回忆录里,没有“五角场”三个字,只有“新上海”和“新中国”。这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大上海计划”有关,当年这一带,为了区别于租界,被称为“新上海”“新中国”,但从来也没有五角场概念。五角场概念的广泛应用,是在解放以后。因此,我们常说“江湾复旦”,却不会说“五角场复旦”,因为五角场比复旦年轻得多。

复旦门前马路,见证复旦百年沧桑

复旦门前马路,是复旦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复旦百年沧桑的见证者。由于时间关系,我就简单介绍两条马路,一小一大。

小的是国福路,国福路是一条非常不起眼的马路,全长仅300余米。它以今天的邯郸路为界,原本分为南北两段,南段路名为“协仪路西二街”(一说西三街),即今天的国福路段;北段名为“同化路西四街”,直达界泓浜(今复旦“本北高速”北侧)。所谓“协仪”“同化”,实际上是日本占领军打着“日中协同”旗号,行殖民之实。抗战胜利后,赶走了日本人,南北段路名沿用“大上海计划”路名命名原则,统称为“国福路”。上世纪50年代,复旦校区东扩,国福路北段融入校区,南段就成了最短的“国”字头马路之一。

国福路上,因为有了三幢别墅,使它显得与众不同。国福路51号,原是陈望道校长寓所,现在是陈望道旧居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这幢楼是西班牙式的,据说原是华兴铁工厂老板所建,他后来卖了这栋楼,在其美路(今四平路)国权路口又造了工厂,就是后来解放后的“上海机床附件二厂”。另有一说,说解放初,这栋小楼曾做过“血防站”(血吸虫病防治站),1956年,复旦把它买下,供陈望道校长居住。起初陈望道校长不愿意,后来学校做他思想工作,把底楼作为语言研究室,他才答应入住。

51号北面,另有两幢小楼,61号与65号。这61号与65号的门牌,不称为“国福路61号”“国福路65号”,而是属于国顺路650弄(复旦第九宿舍)61号、65号,为什么呢?国福路51号原有开在国福路的单独小门,61号、65号没有,它们属于九舍。61号是苏步青旧居,65号原来是陈建功旧居,后来由谈家桢入住。苏步青和陈建功两位老先生都是院系调整后从浙大来的“大咖”——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数学大家。那时候,为了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复旦党委书记杨西光决定,另造这两幢别墅给他们两位住。所以,这三栋楼,见证了一个时代。过两天,修缮一新的61号、65号,将和51号一起,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对公众开放,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复旦门前的大马路叫邯郸路。邯郸路原来就叫翔殷路,从地图上看,今天的翔殷路和邯郸路是一条直线,实际上原来就是一条路。这条路建造的时候碰到很多困难。1922年江湾复旦校园落成后,在南侧建了古典牌坊式的老校门(这个门在2005年百年校庆的时候重新复原建造了),但是这个门从来不开,因为翔殷路一直没有完全修好,前面都是农田,造造停停、造造停停,一直没有通到校门。复旦人出行都是走后门,后门跟前有一条路,就是我们现在的政民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邯郸路曾一度改名叫魏德迈路。魏德迈原是中国战区参谋长,据说和蒋介石关系很好。魏德迈曾建议中国马路全部靠右行,因为蒋介石需要美国的军事援助,要进口大量的美式装备,而美国的汽车就是靠右行的。这个建议得到蒋介石的首肯,其影响一直到现在——我们现在道路就是靠右行的,可见蒋介石对魏德迈的话言听计从。魏德迈有一次访问上海,上海军民在翔殷路(今天的邯郸路段)夹道欢迎他,不久,这条路就被改成“魏德迈路”。上海解放后,就把它的名字改了,改为邯郸路。它是以1945年8月的一个重要战役“邯郸战役”命名的,当年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击退了国民党军的进攻,这是一场关键性胜利,所以,与其说邯郸路是以地理名词来命名的,不如说它是以军事和政治名词来命名的。

邯郸路上,曾经有过三所高校。一所是复旦;上世纪30年代,在复旦西侧有过一所两江女子体育学校;解放后,在复旦东侧,也就是今天的新闻学院区域,原来是“轻专”(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现在好像已并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已经搬到奉贤去了。

上个月,复旦发生了意外事件,有媒体报道称“邯郸路某校”,这就有一点“犹抱琵琶半遮面”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邯郸路,只有一所高校,就是复旦大学,你要避讳,不妨就说杨浦区某高校或者上海东北部某高校,你要不避讳,就直接说复旦大学嘛!实际上,说了复旦,也没什么。复旦一百年的沧桑,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

发生那样的事件,我们作为复旦人都感到痛心。网上因此而出现一些谣言或诋毁复旦的言论,对此,最好的驳斥是什么?我以为,就是“讲好复旦故事”。复旦是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学校,从历史长河来说,时而飘过几片乌云、几层阴霾,是不可能遮住“日月光华”的。

总体来说,复旦校史,是和百年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一致的。作为新复旦人,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讲好自己的复旦故事,或在复旦创造自己的故事。

一句话,如果讲好了复旦故事,“亲近复旦”就不是一句空话。

# 互动福利

欢迎在本文下方留言,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可获得张国伟教授亲笔签名《相辉:一个人的复旦叙事》一册。

作为对管理学专业课程的补充,“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讲堂秉承“商道人文,融汇贯通”的目标,让学生从人文中汲取力量,拥有大智慧、大视野、大情怀。依托复旦大学强大的名师资源,“君子知道”人文商道讲堂目前已邀请葛剑雄、陈思和、沈志华、许纪霖、吴晓明、哈继铭等校内外名家,为EMBA学生校友分享商道、人文和政经等热门话题。

2002年国内首批获国家批准开办的中文EMBA学位教育项目

商道人文融汇贯通,以致胜之道育将帅之才

为企业决策层传授全球领先的管理思想,为校友搭建高端交互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申请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