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罗俊校长接受人民日报采访:基础研究有大用!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021-02-03 17:40 浏览量: 4304

日前,罗俊校长接受人民日报言之有理工作室的专访,就“基础研究有何用?”这一问题作了分析解答,访谈稿刊于2021年1月28日人民日报理论公众号。全文如下:

基础研究有何用?

有大用!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

如果没有发现电磁理论,电话、无线电通讯等就没有可能;如果没有提出细胞学说,生物遗传之谜就很难被揭开;如果没有相对论,卫星导航就有可能把我们“带到沟里去”……

基础研究并不遥远,就在你我身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加大投入,鼓励长期坚持和大胆探索,为建设科技强国夯实基础。”未来一个时期,科技界如何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言之有理工作室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来分析和解答这个问题。

言之有理:

目前,党和国家尤为重视发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鼓励加强基础研究。对基础研究的作用,您怎么看?

罗俊: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开创性、探索性。

加强基础研究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战略导向、目标引导、前瞻布局、稳定投入等方面下功夫,更加重视基础研究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言之有理:

加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推动基础研究?

罗俊:

做好基础研究,既要靠学科向纵深发展,更强调学科交叉融合;既要鼓励自由科学探索,更强调国家需求牵引;既要尊重科学发展规律,更强调科学技术工程的共通融合。

加强基础研究,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设定“硬目标”。这些目标要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落实国家任务,着眼于切实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言之有理:

从事基础研究,需要良好的科研环境。目前,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好科研保障工作,让科学家们潜心研究、厚积薄发?

罗俊:

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机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鼓励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在政策和资金层面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

此外,还要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体系,统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制度设计,为基础研究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言之有理:

科学评价体系对于科研工作具有“指挥棒”作用。未来一个时期,如何用好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

罗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让科学家潜心搞研究。”

要坚决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顽瘴痼疾,完善突出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基础研究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同时,科学评价体系要有宏观站位,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对青年人才评价考核周期进行科学设置,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的团队效应。

来源:人民日报理论公众号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fhz50XVFDvKKTpjeiYcFA

编辑:精卫

(本文转载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