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l 新经济时代下的MBA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陈德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2021-07-16 11:29 浏览量: 8863

作为国内最早开设的专业硕士学位项目,中国MBA教育在2021年迎来了三十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30载的教育耕耘,通过培育大量精通现代管理知识、熟识商业社会运行规律、具备前瞻视野和思维格局的管理英才,MBA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国内最早设置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之一,自1993年成为全国第二批次MBA试点院校并开始招收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已积累了二十八年的MBA办学经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陈德球教授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一至四批MBA培养院校管理学院院长工作交流会议上,做了题为“新经济时代下的MBA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主题分享,与各参会商学院院长共话商学教育发展新趋势,共同探讨推进MBA教育创新与引领发展。

如下为陈院长观点实录整理。

商科教育如何面向未来

在谈及商科教育的走向话题上,陈院长提及技能重塑与商学院人才培养息息相关。数字化革命和智能化变革对国内商科教育带来的更多是课程内容更新、产业变革,以及对教学、研究都提出重大的挑战。面对数字化变革,商学院需要研究怎么把握现代产业,竞争形势,组织构架,技术进步的形式以及管理技能、管理能力,特别是数字时代的领导力的培养。

谈及人才问题,陈院长指出未来将从物资资本雇佣人力资源逐渐转变成从人力资源雇佣物资资本,业务模式竞争背后更多反映的是人力资本的竞争。针对企业决策者,真正学习和更新自我成为当前企业决策者持续提升的长期需要。

商学院应该搭建新的平台模式,吸纳各界精英企业家以及他们的实践经验融入到课堂,让课堂成为创造管理知识的地方,不断地夯实和提升打造共生平台。这将对商学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谈到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实现,陈院长提出教育要有大情怀、大格局,大情怀源于爱,大格局源于开放和包容。培养学生要爱党、爱国家、爱教育、爱学校,同时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立足本土、放眼全球,教育要有前瞻性的眼界,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的人才。

MBA人才培养的持续赋能

作为教育从业者要重新审视已有的教育体系,要了解商学教育服务的学生,以及所涉及的一系列利益相关方的真实诉求。未来的MBA人才培养,应从商学教育体系、学生人文素养、实践教学、跨学科整合等方面进行持续赋能。

陈院长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其一,重构商学教育体系和模型。MBA应为企业培养并输送“一宽一专”理想型人才,即在管理上有极大地提升、负责任的带领团队,在知识上扩大宽度的综合性人才。

第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要教会学生正视人心的同时,树立理想、不短视、不骗人、做正事、走正道。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要避免让学生成为精致利己的单向负责人。

其三,持续挖掘整合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加由教授主导的前沿商业和政策问题的研究项目,并且提供丰富的实地考察和沉浸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界定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四,实施“商学+X”理念。商学教育需要建构更加开放的课程架构和体系,要积极探索寻求商学院MBA教育和其它学院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MBA+X”新的培养体系理念,打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知识生态环境。

MBA30+迭代版建设思路

中国MBA教育作为国内首个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已走过30年历程,其发展路径和建设思路为其他专业学位项目可提供借鉴意义。谈及当前和未来MBA教育的发展思路,陈院长认为应做好学科夯实和学术涵养,注重高质量的教学以支撑人才培养,坚持“实践为本、创新引领”的培养模式,可探索"MBA+X"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

在迭代版的MBA建设过程中,商学院肩负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应落实“五育并举”,全面提升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应以培养对国家、对社会和对企业有意义的人才作为商学教育成功的检验标准。

编辑:温玖

(本文转载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