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语 | 公益路上的职场人 !

上海外国语大学MBA
2022-04-14 13:59 浏览量: 2801

“职场人语”栏目开设前言

栏目是应参与上外管院首期“心有梦行无疆”企业导师辅导项目的部分导师代表的倡议而设。学院职业发展与校友会办公室计划邀请有意愿的导师总结分享自己的职场经验和人生感悟,定期整理发布,给管院学子同学们连续、系统的职业指导。感谢导师们的热情和奉献。敬请大家期待。

简介

作者:唐宁(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首期“心有梦行无疆”辅导项目企业导师。上海市黄浦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监事,上海市“都市原点”剧社联合创始人。多年兼职从事公益事业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五星志愿者、上海市优秀志愿者、上海市公益先锋、黄浦区新长征突击手、世博会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级MBA校友。)

到底是把自己定义为职场里的公益人,还是公益路上的职场人?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干脆就套用“职场里最热衷公益的和公益组织里最懂职业经理人的角色”称谓吧。

公益,是快乐生活的元素

经常会有朋友问我,“工作已经这么辛苦,你怎么还有时间去做公益?“又或是人们经常喜欢问这句话,“你又不忙怎么还效率这么低?”

但凡去过高客流量鲜榨果汁店像长沙“茶颜悦色”的朋友,大概会发现里边的工作人员靠不停歇地高速运转来保持着欢乐乐观的营商氛围,既创造了美味果汁,又把欢快节奏带来的愉悦感、期盼感带给了顾客。与那些客流稀少的饭店,多个厨师一群服务员看似随时待命,一个简单菜品却要准备半小时的场景对比鲜明。后者不是他们自身能力的问题,而是外部的环境和周边工作伙伴单一导致的影响。西雅图的快乐鱼市的商业逻辑也和长沙的茶颜悦色一样,将欢乐融入生意中,吸引顾客越多,生意越做越大。人置身于公益活动中亦是如此,虽然忙碌,但一者自身的追求带来意义感,二者公益伴随而来的愉悦感,都令人无法忘怀。

所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会固定抽出一些时间投入到自身感兴趣的公益事业,将快乐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数天前在一场与在校大学生的研讨会上,与同学们探讨了斜杠青年的现象。我举了多年前报纸上看到的粤语里“周身刀 无把利”说法,就是形容一个人什么事情都会做,但又什么都做得不精。我觉得这个说法在目前的社会不应再是一个贬义词,而更应该像是一个褒性或是可以另外解读的词语。因为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多年前一个岗位做一辈子,一个企业待一辈子的故事会越来越少。

现在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不进则退也好,内卷也好,但这确实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是不是要更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人和事物,让自己做更好更全面的人呢?除了通常的工作、生活维度外,我们或许可以考虑从“公益”这个维度上来实现。

这些年公益路上的收获

∞遇见不一样的世界∞

术业有专攻,更多指的是个人在专业领域的建树和发展。除了固定的工作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公益活动来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在公益的世界里,人可以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为人处世。你会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你会踏入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你可能变身为博物馆的志愿者藏身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你查能化作激情澎湃而又平易近人的“远望号”探测船讲解员;你甚至可以作为身材娇小却蕴藏着巨大能量的社区志愿者,走入狭小的石库门,为疫情无法出门的老人送上一口可口的饭菜。

你,将遇见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结识不曾接触过的领域和人∞

很多人苦于没有社交圈,很难融入别人的世界。而亲身经历告诉我,加入到各种公益组织是大家快速融入小群体的最佳途径。

公益组织里会有律师、医生、公务员、警察、地铁工作人员、自由职业者等不同背景的人,有着与你追求一致的一群小伙伴。在这里大家相亲相爱,可以为了共同的目标贡献彼此的力量和精力。

看,遇见了不同的世界之后又遇见了一些好玩的灵魂!

∞打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社会在发展,公益事业同样在发展。当代的公益有个倾向,不再提倡完全的利他主义。像美国的联合之路、家族慈善信托等机构及运营模式早就实现了商业化和模式化。

我们现在的公益人尤其是已成为了一个公益组织负责人或公益项目负责人时,更多要考虑机构和体系制度的发展。是不是可以根据国内的情况做一些商业和公益的结合?是不是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给予公益事业的发展一些建议和思考?是不是可以用更加透明、务实、高效的管理模式来进行公益活动的组织和协调?……这些思考及相应的行动,不仅能让自己的各项能力得到锻炼,还能起到拓宽自己的综合管理视野,何乐而不为呢?

∞无心插柳柳成荫∞

如前面所言,我鼓励大家去练就“周身刀”,去尝试新鲜事物。这是在个人能力范围的变化和迭代,但绝不是让大家放弃对大目标的追求探索精神。我们可以在主线上约束自己,设立和坚持一个大方向长期主义的目标,同时不排斥其他有价值的小目标,就像在最终前进过程中道路两旁一定会伴随着各种五颜六色的花朵和繁茂绿植。

在我所在的公益组织里,不管是“海燕博客”还是“都市原点”,绝大多数人都是仅带着最初的“无心”来参加志愿者活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完美诠释自我、倾注心血、努力付出,猜一猜最终结果怎样?他们的“无心”付出的结果是,最终有人收获了爱情、有人收获了挚友,有人收获了新的工作等等美好的事情。

澳大利亚人朗达.拜恩提出的“吸引力法则”在公益事业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可能在过程中,不经意间你就登上了新闻,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也可能无心的你不知不觉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张荣誉证书,可能……。

人生有太多种解开方式,就看你用何种方式去激活。

我的一些心得

∞尝试战略性的“躺平”∞

在某些场景下,躺平不一定是一个贬义词。比如人们需要在疲劳的时候停下来做一些思考,做一些战略性的调整,当一个人工作忙碌得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的时候,这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所以我鼓励暂时的躺平,但这个“躺”只是战略性的“躺”,而不是一劳永逸的长期躺平主义。

在我从事公益的过程中,也有过委屈、得不到认可的无助时刻。这时不妨给自己放个假,放个长长的假,让自己停下来,想想你要做什么,要去往什么地方,这就是一个balance的过程。

我们不能没有理想,但也不能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一路走到黑。工作、生活可能无法暂停,但你的公益之路可以。何不在这条可自己把握节奏的路上做一些新的尝试,必要时也做一些停歇?

∞一起认真过,一辈子的朋友∞

作为上海第一家白领话剧社,“都市原点”剧社在2009年拍过一部名叫《面具》的原创话剧,里面描述的是大家在生活过程中带着各种各样的面具,有工作中职场人的面具,有家里贤妻良母的面具,有对外大义凛然在家抱头痛哭的面具,疲惫不堪的同时却发现唯独缺少脱下面具展示自己真实面容的时候。

如何能脱下面具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除了与好朋友友直接倾诉外,当大家自愿地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时候,很多时候自然地脱下自己的面具。因为选择的是她/他自己认可的有意义的活动,大家更容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尤其是在自己可掌控的时间、能力范围内(这个很重要)来进行的,所以大家更容易相聚、相知,也更容易敞开心扉地全身心投入去做一件事情。

作为“都市原点”剧社的联合创始人,我曾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的评委工作。我了解到,很多在校大学生可以为了一部剧,用近半年时间来朝夕相处进行排练。在如此深入共同协作之后,共事的小伙伴们怎可能不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呢?这段回忆不一定是完美的,但它肯定是难忘的。

在这个“浅阅读”横行的时代,难忘的经历对我们而言何尝不也是一种人生百态的体验。我们现在不管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都缺少了这样一些纯粹而又执着的时光,那就让我们投身项目制的公益活动,一起去探索这片新天地吧。

图为2022年4月1日晚,唐宁和在海燕博客相识16年的公益伙伴们线上庆祝机构的16周岁生日。

∞一同拼搏过,一辈子的回忆∞

“你怎么感觉整天那么潇洒?”那是因为有了背后拼命的努力,才换来了看上去的潇洒。每位成功的大佬和商业案例后边都是充满了这样的逻辑和努力。

还是以“都市原点”剧社某部话剧的出品为例。话剧社的成员都是兼职的职场人,排练也是利用业务的时间,克服了种种困难,从最初的晚上、周末排练,到了之后有人调去香港工作但凭着兴趣爱好和责任心,每周末飞回上海参加排练,甚至最夸张的一次演出是已退休的年长社员专程从美国飞回来参与了一场年度大戏复演。一位社员是武警部队的指导员,在一次训练任务中脚趾骨折,上场时硬是把脚塞进了皮鞋进行了登场。

有次排练,有一名全球500强公司高管参演,他的出差日程排的很满,演出前的彩排是半夜一点赶到现场排练好了已是凌晨三点钟,而兼职的导演和工作人员都是全程专业配合。

正因为有了坚忍不拔的付出精神,才有了台前一次次的精彩演出。而有了在活动中这样的拼搏努力,怎又能不影响到工作中的正向状态呢?

公益,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心态。让公益之路和职涯发展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同时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周身刀”,在公益前行的道路上做一名合格的职场人,又在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中保持自己那颗年轻的“公益心”。

“SISUMBA·职场人语系列”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上外MBA公众号

SISUMBA

上海外国语大学MBA

THEEND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上海外国语大学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