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前沿观察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ESG评级?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MBM
2022-08-15 16:22 浏览量: 3102

资讯聚焦

7月,深交所正式推出国证ESG评价方法,遵循“立足本土、借鉴国际、特色鲜明、动态完善”的原则,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目标。

近日,中国成功发射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该卫星将用于碳储量监测、生态资源详查、灾害监测评估等;支持获取植被高度、植被面积、大气PM2.5含量等数据,有助于提高碳汇计量的效率和精度。

澳大利亚最大投行和资管公司麦格理集团近日收购多个位于北海的海上风电场和传输管道。这些设施适合清洁氢气的生产、加工与储存,有望取代天然气成为英国的主要供暖途径。

新加坡政府近日表示将首次发行绿色政府基础建设债券,期限50年,规模为19-24亿新元。

(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前沿观察

孙明春·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管理学理学硕士项目客座教授

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副主席

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ESG评级?

虽然评级机构声称,ESG评级可以衡量企业在E、S、G三个领域的“整体表现”,但“整体表现”的涵义很模糊,评判也很主观,评级的质量也很难验证,导致各家机构各持己见,评级结果不具可比性,也缺乏实用性。

ESG评级的用途并不清晰,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ESG评级是ESG投资的基础。当前,全球ESG评级体系繁多,评级结果各异,给投资者带来很大困惑。理论上讲,ESG评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可满足各类投资者的不同需求,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各评级机构并未明确其ESG评级的目标方程,ESG评级的实际用途并不清晰,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众所周知,ESG包含环境(E)、社会责任(S)与公司治理(G)三个领域,每个领域之下又涉及数个主题、数十乃至上百个分项指标。若将这些指标综合成一个单一的ESG评级指标,首先需要确定评级的目的,然后才能根据这一目的将分项指标进行加权,形成最终的ESG评级。

以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为参照,不管评级机构使用多少财务指标或非财务指标来构建其评级体系,最终目的都是衡量受评对象的违约风险。信用评级不但目标清晰,而且可以测度,并可通过受评对象的实际违约情况来验证评级的质量(即预测的准确性)。

类似地,券商对股票的评级(如买入/卖出/持有、超配/低配/中性等)是为了预测股价在未来某个时段(如12~18个月)的绝对表现或相对表现,并可通过未来这个时段的股价实际表现来验证评级的准确度。对基金的评级(三星、四星或五星)也是类似的逻辑。

ESG评级衡量企业在三个领域的“整体表现”,但其涵义很模糊,评判也很主观。

相比之下,ESG评级的目标并不清晰。虽然评级机构声称,ESG评级可以衡量企业在E、S、G三个领域的“整体表现”,但“整体表现”的涵义很模糊,评判也很主观(例如,如何给不同的分项指标分配不同的权重?),评级的质量也很难验证,导致各家机构各持己见,评级结果不具可比性,也缺乏实用性。

不少机构宣称,投资ESG评级好的企业,既可实现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也可降低财务风险、取得更好的股价表现,一举多得。这听起来很美好,却恰恰反映了ESG评级目的的模糊性。

应设计多种不同用途的ESG评级标准和体系,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不同需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思考ESG评级的目标方程及其相对应的投资者需求,进而设计多种不同用途的ESG评级标准和体系,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不同需求。作为抛砖引玉,笔者提出以下方向性建议。

对那些甘愿承担更大社会责任的负责任投资者来说,我们需要承认他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主观性,承认我们无法设计出一个单一的、符合所有负责任投资者价值理念和投资需求的ESG综合评级指标。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针对不同投资者对不同社会责任议题的关注度,设计出多个聚焦于单项主题的ESG评级指标。

例如,欧洲评级机构CICERO推出的“绿色股票”评级,聚焦于公司收入与投资中的“绿色”比例,目标清晰,方法客观透明,与把E、S、G分项指标囊括在一起的综合评级“黑箱”相比,也许更符合那些专注于气候风险的投资者的需求。

对那些把ESG视为风险因素、关注企业长期财务稳健性的可持续投资者来说,ESG评级的目的是衡量ESG风险因子给企业中长期财务表现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

这有点类似于信用评级,因此应关注企业因ESG表现欠佳而产生的额外财务损失(或违约风险)。评级公司可将此类ESG评级的目标设为ESG风险对企业中长期盈利的影响,或对企业信用违约风险的“额外”影响(类似惠誉的ESG相关性评分)。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ESG投资获得超额回报的机会主义投资者来说,ESG评级最好是直接预测股票取得超额回报的概率。

针对这类需求,与其做一个目标并不清晰的ESG评级、然后再去验证ESG评级与超额回报的关系,不如直接设计一个类似于股票评级的ESG评级体系,将标的企业的各个ESG分项指标作为普通因子,纳入到传统的多因子模型(multifactor model)中,并根据回归结果,将模型中的ESG因子的系数合成一个综合的ESG评级,用以衡量该企业的ESG实践对股价带来的潜在影响。

不过,在后两种评级方法中,有可能出现ESG评级结果与企业社会责任背道而驰的现象。为防止背离ESG投资的初衷,在后两种评级方法中,应考虑对某些关键分项指标(如温室气体排放量等)设置“最低标准”,对不能满足“最低标准”的企业,在该指标上给予“惩罚性评分”,甚至将其排除在评分体系之外。

来源:原文于2022年7月27日首刊于第一财经

原文标题:ESG评级的目标/明言ESG

►►►延伸阅读

是否要统一ESG评级标准?

在ESG投资生态体系中,ESG评级机构承担着重要功能,为资产管理者和投资机构进行ESG投研分析、设计ESG基金/ETF等产品提供决策依据和量化支持。

国际上,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等机构都建立了各自的ESG评级体系。中国也有本土的ESG评级服务商。然而,不同机构的ESG评级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对有些标的的评级结果甚至大相径庭。

是否统一ESG评级标准?孙明春教授表示,ESG评级的多元化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也有利于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推动ESG评级体系和工具的创新与完善。

应鼓励类评级机构去探索、试错,然后由投资者在使用中择优选择。人为地统一ESG评价体系,或对某类体系做强制性推广,有可能扼杀创新和竞争,不利于ESG投资的长远发展。

来源:根据孙明春教授公开观点整理

编辑:商学院小编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