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暨金融合作与创新论坛在深圳、香港两地举办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MBM
2022-11-08 13:40 浏览量: 3502

第十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

暨金融合作与创新论坛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巨大风险挑战,如何通过金融开放与合作创新助推产业创新升级,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下重要议题,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深港是我国金融合作与开放的窗口,亦是我国金融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站在二十大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由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深圳市深港澳合作创新研究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暨金融合作与创新论坛”于10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香港两地举办,近70位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论坛分为深圳主会场和香港分会场。与会嘉宾采取“线上+线下”形式,通过主旨演讲、主题演讲及圆桌讨论等方式展开交流与讨论。深圳主会场在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举行,设开、闭幕式与五项议题。

深圳分会场

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致辞环节由国际金融 3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金融前沿》执行总编王玉荣主持。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市长、国际金融30人论坛顾问屠光绍发表致辞演讲,围绕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对二十大报告做出五方面解读。第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了更强的导向性和时代性。第二,报告在完善金融体系方面具有更高的系统性和重点性,对金融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在扩大金融开放方面,报告体现了更深的战略性和层次性。第四,金融助力民生改善方面具有了更广的普惠性和基础性。第五,金融安全和风险防范具有更大的全局性和重要性。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原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在致辞中指出,这是在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大背景下,国内多家高端智库联合组织的一次学术盛会,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她对论坛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第一,“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等高端智库是观察和分析复杂重大问题的重要平台。第二,深港合作是金融合作与创新的前沿阵地,在深港金融合作向纵深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各位专家集思广益。第三,实体经济是金融合作与创新的新起点和终点,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最终是为了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原中央外办副主任、国际金融30人论坛顾问陈小工发表致辞,强调新时代复杂国际环境下的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进一步剖析了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并对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出若干建议。

开幕式主旨演讲

开幕式主旨演讲环节由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香港国际金融评论》总编肖耿主持。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基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合作陷入僵局,国际金融合作进展缓慢。未来,应推进多边金融机构发展,建立良好的长期结构安排,以促进跨境资本流动,通过增强流动性更好更快地满足各国的借贷和融资需求,增强各国通过合作和多边机构共同应对挑战的能力。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浦山基金会会长余永定发表主旨演讲,分享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看法。他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宏观经济政策尽管方向、力度大体正确,但是受防疫政策这一宏观经济领域之外的因素制约,也受扩张型财政政策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影响,此外,外部经济环境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施展产生约束。对此,在防疫政策方面,是否可以更多考虑以保护老人为中心的防疫政策,即以特定人群,而非特定行政区域为对象实行精准防控,从而尽量减少防疫措施对顺利执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干扰。在实施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方面,通过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带动经济增长,应尽量缓解基础设施投融资结构和专项债使用管理这两个操作层面突出问题对财政扩张政策的影响。在经济增速持续下跌,失业率特别是青年失业率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以中央财政状况的显性恶化换取经济增长的稳定可能是一种两害取其轻的无奈选择。在应对外部加息压力方面,为了维持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国必须允许人民币贬值。余永定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央银行的“善意的忽视”(benign negligence)政策是正确的。只要中国经济增长能够实现稳定,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就会改善,人民币就会实现稳定。余永定强调,尽管中国经济增长目前还面临众多困难,中国实现较高经济增速的基础还在。只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协调好各种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坚持实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中国就能实现稳增长的目标。

五项精彩议题

五项精彩议题

议题一“全球高通胀的结局: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多种挑战并存?”由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金融30人论坛执行理事、《国际金融前沿》执行理事乔依德主持。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国际金融30人论坛学术委员刘元春,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总经理、国际金融30人论坛学术委员黄海洲,中国社科院全球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何德旭,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宏观金融稳定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健,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金融30人论坛成员张礼卿,广州商学院校长、横琴智慧金融研究院院长李晓作主题演讲。

议题二“面向2035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及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建设”由深圳零一学院讲座教授、执行院长相韶华主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唐杰,中山大学副校长、高级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金融30人论坛成员李善民,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所研究总监徐良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发展局代理局长池腾辉分别从“深圳为什么特别能够创新”“合肥国资引导基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等方面发表主题演讲。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教授吴卫星,上海联合交易所董事长周小全,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金融30人论坛成员田利辉,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教授、国际金融30人论坛成员何平,香港金融发展局研究总监董一岳,渣打银行大湾区行政总裁林远栋作专题演讲。

(唐杰理事演讲并参与现场讨论)

议题三“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和全球金融治理”由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国际金融30人论坛成员宋敏主持。

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非常驻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历史系准成员罗伯特·麦考利做主旨演讲,分享了关于应对美西方金融制裁的研究。他指出,俄罗斯更多地使用了受国家控制的手段,如贸易多元化、官方储备多元化来应对制裁,而非那些不受国家控制的措施,如外汇交易、调整境内银行本外币负债结构。而且,上述措施在应对多边制裁时将不再那么有效,同时,大宗商品和工业投入品储备可能会增加货币吸引力,但是却不能改善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可投资性。

围绕上述议题和演讲主题,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总裁、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国际金融30人论坛成员王永利,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负责人、中金研究院执行院长彭文生,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金融30人论坛成员高海红,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国际金融30人论坛成员陈卫东展开了深入讨论。

议题四“中美金融合作:平衡与挑战”由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定定主持。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徐奇渊,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刘宗媛,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朱旭峰从“中美之间的金融合作”“全球化、美国政治与世界金融体系脆弱性的问题”“去美元化”“ESG作为中美金融合作的领域”先后切入,参与对话讨论。

议题五“面向2035的国际经济变局与国家安全”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金融30人论坛副秘书长杨盼盼主持。

外交学院院长、教授王帆发表主题演讲。王帆指出,今年地缘冲突升级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包括全球性的通货膨胀、能源涨价、国际贸易和多边贸易体系遭到重创,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债务风险等,已经对国际经济的复苏带来非常大的冲击。二十大报告对国际形势有深入客观冷静的判断,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共同发展、共同合作,坚持中国式的现代化,进一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推动经济全球化,坚持全球治理的国际化。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倪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高祖贵,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傅梦孜,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黄仁伟,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卫平,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检测分析中心主任、国际金融30人论坛成员苟文均,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冯绍雷等围绕相关议题展开讨论。

闭幕致辞

上述议程结束后,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与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学术院长熊伟发表闭幕致辞。何杰对论坛的主办方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表示感谢,他指出,深圳金融业在实现自身发展能级提升的同时,也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深圳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共生共荣。熊伟向各位领导、专家、来宾的支持致谢并表示:未来深高金将一如既往,继续支持和积极开展相关学术交流,通过共同探讨这些经济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为推动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建设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香港分会场

香港分会场于10月28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举行,设“全球化变局冲击下的国际金融中心再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与创新”两个分论坛,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院长周林,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李律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丛分别发表致辞。

周林代表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现在的国际形势变化下,香港吸收国际资金以及吸引更多外国企业前来上市尤其重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应有更多的研究和更好的发展。

李律仁强调,香港担当着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不但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有效连通资本市场,并作为内外循环交汇点,促进内地与国际的高水平双向开放,为国家和香港带来源源不绝的机遇。他还介绍了香港的主要优势以及改革上市制度、优化互联互通、更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和最新公布的招商引才计划等举措。

王丛指出,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如何引导这些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非常关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施政报告中提到加强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支持港交所推进与广州的金融机构在碳市场发展的合作,以及促进两地人才流动的措施。相信随着更多合作和创新措施的落地和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一定会成为一个金融创新的高地,真正为国家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助力。

香港分会场分别由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香港深圳联合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岑岭,花旗私人银行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经济分析主管刘利刚,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主持,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香港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洪雯,中银香港经济与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黎晨,全美华人金融协会香港分会会长、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特邀实务教授毛曙光,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胡一帆,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主任朱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校长讲座教授及执行院长张博辉,道朴资本总经理王红欣,高风咨询创始人兼CEO谢祖墀先后发表演讲,并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

“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中心、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协同发起设立,以期联合各界智慧和力量,建立一种广泛的合作对话机制。论坛旨在定期探讨和研究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以促进国际金融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和中国金融的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性、前瞻性的思想和见解,为我国建设金融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尚福林担任论坛顾问委员会主席。自2020年8月创设以来,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届,提出了众多具有建设性、影响力的政策建议,引起各界人士热烈反响,影响力不断增强。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为致力于打造在金融经济领域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国际高水平研究平台、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和高端决策智库。在深圳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陆续举办了两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四届大湾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等大型研讨活动,还在积极筹办大湾区企业家论坛和亚洲金融论坛深圳分论坛等高端活动。

(本文转载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编辑:商学院小编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