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招生活动 | 9月27日交大安泰陆铭教授体验课堂预约中!精彩文章抢先看:新型城市化,如何实现“聚人气”?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4-09-05 09:26 浏览量: 1703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与结构转型有何关联,

又将如何影响未来的产业布局?

报名9月27日交大安泰MBA体验课堂,

著名经济学家陆铭教授现场解读!

9月27日 交大安泰MBA体验课堂

时间

2024年9月27日(周五)

18:30-22:00

活动地点

华山路1954号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安泰经管学院

主讲人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活动内容

18:30-19:00

现场签到

19:00-19:30

MBA项目介绍

19:30-21:00

体验课堂:陆铭

《中国式现代化和结构转型》

21:00-21:30

招生政策详解

21:30-22:00

答疑与交流

识别二维码,预约参加

*本次活动为面向考生的招生活动

教授简介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曾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工作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作为兼职(客座)研究员受聘于复旦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学术畅销书《大国大城》的作者。担任《经济学(季刊)》副主编,Asian Economic Papers (MIT出版社)编辑和《世界经济》等期刊编委。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劳动经济学。近年来的研究主要是对城市和区域发展政策进行评估,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和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来自空间政治经济学的战略思考。

08.15星期四

各地现阶段的重点应该是少“抓”不“抓”,很多行业门类一“抓”就死,不“抓”反而好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何以进一步推进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统一大市场,从而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本文刊于2024年8月15日解放日报01版要闻

公共服务供给配套须跟上

当下在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过程中,怎么进一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陆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也是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现阶段来看,全国范围内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之间存在缺口,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原因不一样。导致大城市缺口的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的思想观念不够解放,长期以来以“管人口”的思维治理城市,导致相应的公共服务也不足,比如中小学教育。户籍进一步放开的话,公共服务供给配套必须进一步跟上。中小城市的缺口则是因为“户口”在市民认知中的作用不大。我去一些中小城市走访,发现有没有户籍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相反,很多外来人口还认为,如果在城市落了户,原先在农村地区享有的权益就没有了。此次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对农民原本在农村享有的“三权”,即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需要依法维护,也就意味着,放不放弃农村户籍,跟个人是否享有农民权益没有关系,老百姓完全可以放下在城镇落户的后顾之忧。

目前来看,许多大城市也面临着进一步“聚人气”的难题,怎么解决?

陆铭:搞清楚大城市为什么还有大量没有户籍的常住人口,实际上办法也就清楚了,关键就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大力度放开户籍政策;同时,加快公共服务供给配套,为户籍人口增加做充分准备;此外,也要强化政策宣导。此前我在一些沿海省份调研发现,很多新就业群体明明可以办户口、办居住证,但他们不知道这个政策,或者不知道办了有啥用,未能实现应办尽办。所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还需要两头发力,这也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

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有条件的超大特大城市要探索取消积分落户年度名额限制。当前,一些大城市老龄化程度高,同时又承担着重大的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职能,迫切需要“人力资源”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

2构建服务行业统一大市场

城乡要融合发展,势必要通过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扩大乡村市场规模,改变生产要素与资源由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状态。

陆铭:没错。目前我国城乡间各类生产要素在流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限制,劳动力、土地、资本、数据等要素难以在城乡间顺畅地双向流动,进而影响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不少大城市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土地的高效盘活和开发利用的问题。此次中央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了方向性的制度安排,实际上对于大城市郊区发展,是非常好的契机。加快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关系到城市的未来空间。此外,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一公里范围的开发强度是不是可以增大。目前不少城市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还有农田,应该通过跨地区的耕地占补平衡,强化TOD(公共交通导向型发展)模式下更高效率的开发,让轨交周边的居住、办公、商业消费发展更充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现在商品市场的统一程度是比较高的,生产要素市场的统一可能是下一阶段改革的重中之重。

你说商品市场的统一,我基本是认同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下中国已经进入到以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了。服务行业的统一大市场恐怕还有一段路要走,各地的管制手势也仍有很大差异。我前不久调研外卖行业发现,某省对于外卖骑手申请电动车牌照都有较严格的管制,这不是一个小问题。不少城市服务行业管制较多,政府手势相对较紧,这是需要我们去反思的,说明“市场经济”还是不够充分。大城市既需要通过自己的生产性服务业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并且辐射带动全国,又需要充分发挥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不能光重视生产性服务业,而不重视生活性服务业。例如,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全国患者跑到大城市来看病,就觉得带来了城市的治理负担,而应该看到这座城市因此有望成为全国的“医疗中心”,应该看到服务业进一步高水平发展给人民带来的生活改善。《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日前印发。应该紧跟中央的步伐,给予服务业更高的自由度、包容度、开放度,这对提升经济是有好处的,对促进消费是有好处的,对吸引人才、解决就业更是有好处的。城市最终还是要靠“生活留人”,市场活力也不是管出来的。

3梳理政策条例为市场“松绑”

要素畅通,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现阶段该怎样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

三中全会始终强调,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各地现阶段的重点应该是少“抓”不“抓”,很多行业门类一“抓”就死,不“抓”反而好了。我建议本着让市场发挥更好作用的宗旨,应该对现行的政策进行充分梳理,废止一批不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条例。特别是中央层面已经有了明确信号和制度安排的,不再支持的政策条例应该加强对标对表,尽快为市场“松绑”。这两年,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违背市场配置调节的现象。比如某两市之间边界森严,一边是工厂,一边是农田。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国与国的边境是可以理解的,但发生在一国内部的大城市和毗邻地方之间,其实是不应该的。再比如某市通过查税等方式,防范自己的工厂迁移到隔壁城市,这也是不符合从8月1日起施行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区域要协同发展,一定要破除恶性竞争的思路,让市场充分配置资源,发挥不同城市之间的比较优势。“弟弟”的业务做大了,对“哥哥”来说难道是坏事吗?纽约绝不是通过控制新泽西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拥有独一无二的地理条件和功能地位,如果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包括制造业)也做大了,更有利于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企业总部集聚地,反过来又能更好地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上海交大安泰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