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燕继荣教授主讲“反贫困与国家治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20-05-14 11:10 浏览量: 3115

5月12日,复旦大学制度建设研究中心第110期主题演讲在线上成功举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燕继荣教授做了题为“反贫困与国家治理——中国‘脱贫攻坚’的创新意义”的主题报告。讲座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苏长和院长和陈明明教授共同主持,来自院内外的两百余讲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燕继荣老师在介绍了自己关注贫困问题的起因后,重点从学理上阐述了反贫困的一般理论、贫困治理的政策导向、中国贫困治理的实践成效、有效措施和创新意义等问题。

燕继荣老师首先谈到,贫穷及其导致的社会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治理难题,长期存在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因而,反贫困问题也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形成了平等主义、功利主义等两种主要的反贫困观念,而无论基于哪种观念,贫困问题都被看作是需要共同解决的议题。同时,燕继荣老师指出,学界对于贫困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贫穷的本质和原因、如何认识贫富差距、如何实现脱贫等三个方面。

在介绍了反贫困的一般理论后,燕继荣老师从历史发展的纵向时间维度回顾了贫困治理的政策导向。贫困问题首先作为“穷人问题”被道德哲学和社会学家所关注,直到17世纪,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困问题才被纳入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范畴。为解决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模式下由于贫富悬殊而造成的贫困问题,不同形式的“积极政府”逐渐兴起,并形成了解决贫困问题的两种思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案、政府干预资本主义方案。在两种方案的较量和互动中,最终促成了福利国家的普遍到来。而福利国家制度和社会保障政策的普遍推广,标志着贫困问题的解决超越了社会“道德情操”和慈善事业的层面,提上了政府政策和政府管理的议程,成为国家的任务。

然后,燕继荣老师又聚焦到中国贫困治理的实践中,总结梳理了新中国扶贫减贫的历史发展脉络。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经济基础极端薄弱,生产能力低下,中国成为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新的阶段,特别是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后,开始实施精准扶贫的脱贫攻坚战略,中国的扶贫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按照现行的贫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下降至1660万,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1.7%,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议程。

针对中国贫困治理所取得的成效,燕继荣老师指出这应归功于经济高速增长与扶贫开发政策的共同作用。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大量的财政投入是扶贫成功的首要前提。在保障财政供给的前提下,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采取了有效的扶贫手段: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以党建促脱贫”,“对口支援”等,构筑了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最终形成了全党全国全社会扶贫脱贫攻坚合力。最后,燕继荣老师谈到,中国贫困治理的认识和实践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反贫困理论都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它丰富了“发展型国家”的内涵,现代国家和政府不仅要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和积极的产业政策来引导经济发展,还要运用社会分配政策和贫困治理专项工具促进共享发展。

主题报告结束后,陈明明教授主持了问答交流环节,并就本次报告进行了评论和总结。

编辑:刘晔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