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贡献奖!这个专业方向的名字正是出自于他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22-08-08 09:38 浏览量: 2201

他是改革开放后

我国比较政治研究的引领者和开创者

“比较政治学”一名正是出于他的译作

他是复旦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首席教授

和首位博士生导师

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学人

他曾担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系主任

为推动复旦政治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日前

他因“对改革开放后

中国政治学学科恢复与发展

尤其是比较政治学研究等领域作出重大贡献”

荣膺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学术贡献奖

他是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曹沛霖

“比较政治学”的名字出自于他

阳光洒落的窗前,一位身穿衬衫的老人端坐在家中的藤椅上与来访者侃侃而谈。他声音洪亮、目光炯炯,说话时还不时翻阅着身边摆放的各类书籍。很难想象,这位精神矍铄的教授曹沛霖已90岁高龄。

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比较政治研究的引领者和开创者,他提出的通过经济看政治、制度分析擦亮政治分析的眼睛等观点,有力推动了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的开展与深化。

“比较政治学”一名正是出自他主持翻译的阿尔蒙德的《比较政治学》,该书引进现代西方政治分析方法,成为当代政治学人了解世界的入门之作,影响几代政治学人。“‘比较政治学’这个名字是我们定的,前面没有人翻译过,我们做了一个起步的工作。”

曹沛霖主张在做研究时尤要以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外国人站在西方的立场看中国,而我们研究比较政治学要立足中国,站在中国的土地上看世界。”做学问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所著所述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

在研究过程中,他还提出“政治知识化”的重要论断,对超越西方政治学知识体系、构建中国的政治学知识体系有着重要启示。

“当时讲‘政治’很多,但是没有‘学’,要讲‘政治学’,那就要知识化、系统化、哲学化。”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学最早从“知识化”角度反思西方政治学的学者,他认为要让中国的政治学在世界享有一席之地,就要将政治经验进行总结,他提出的三个走向——走向理论、走向实际、走向世界,为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代议民主制,到行政集权民主制,再到道德集权民主制,在西方政治制度的制度形态演化规律中,他提炼出了西方政治制度的两大传统——共和和道德、民主和科学,总结出了四大原理——人民主权原理、代议制原理、分权制衡原理和法治原理,如今这一高屋建瓴的理论建构已成为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知识体系。

“在我看来,曹老师一直提倡的‘制度背后的制度’‘制度的精神’,为我现在研究中外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所谓学术的薪火相传,我想就是这样。”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唐亚林说。

1995年,曹沛霖担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当时的国际政治系下设三个专业——政治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

“我当系主任的时候已经63岁了,一做就是4年,我是全心全意办好我们这个系。”

在任期间,他积极推动专业间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后来学院政治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融合发展、协同发展的大政治学学科基本格局;同时始终坚持公正办事、不谋私利、在政策许可范围内为老师们谋福利的做事原则,这也为他在师生间赢得广泛认可。

在当时,“打基础”与“搭平台”,是曹沛霖带领院系发展的两个重要“抓手”。“要把系建起来,首先要搞教材。”在他看来,教材就是学科发展的基础,要培养出好学生,没有好教材是不行的,即使在退休后回学院看望时,他给出的希望同样是要抓好基本教材建设。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专业发展平台,他不遗余力地推动学位授权点建设,“我们当时花了大力气建博士点、硕士点。”,他认为要保持复旦政治学科的发展势头,就必须后继有人,培养好自己的博士、硕士人才更是重中之重。

在担任国际政治系主任期间,他还积极推动复旦与兄弟院校在政治学学科方面的共建交流,在高校之间营造浓厚的学术合作氛围。

不同于“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作为复旦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首席教授和首位博士生导师,曹沛霖主张对博士生采用“群体培养”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接受不同老师的培养,从而吸取各自优点。

为了让学生们拥有多元视野,他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以前出去开会的时候,我常把硕士生带着一起去,因为开会的时候都是专家,学生可以随时向他们请教。”

他也从来不用自己的东西限制学生的发展。“有时候学生做的东西我不懂,我就会去请教其他懂的教师。”曾有学生的博士毕业论文涉及许多哲学观点,为了理解这些想法,他主动请教哲学学院教授俞吾金,最终在他们的共同指导下,该论文还获得了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作为老师,曹沛霖始终将“责任”记于心头,“我这辈子上课从来没有迟到过”,他这种负责的态度也同样体现在对学生论文的指导上。

“他看论文看得很仔细,每一章都做很多批语,包括里面的一些用词,他都帮你改过,有时候会有很多的问号,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写。”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明明是曹沛霖的第一批博士生,他说在论文开题前,曹老师都会反复多次修改学生的提纲框架;在论文写作时,他还会主张学生写完一两个章节就给他看。

对学生,曹沛霖总是爱护有加,学生经常去他住的宿舍,边吃边聊学问、聊国家大事。“学生到我的房间随便跑。”不仅自己带的博士生和他很亲近,不是他带的博士生也因他的一视同仁和他关系很好。

“自己这辈子无非就是‘三书’——读书、教书和写书。”即使是耄耋之年,阅读依然是曹沛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里至今仍订阅着六份报纸。

尽管平时也喜欢看《红楼梦》,也爱读巴尔扎克,但更多时候他说自己是为了教书而读书。由于成长于战争年代,加之家里困难,所以基础并不好,因此他每教一门新课前都会通过读书来给自己“补课”。

“每次讲课,不管讲过多少遍,我都要更新材料,要换更好、更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在他看来,当老师的,“肚皮”空空是不行的,因此读到重要文章时,他总会反复地读,并写满密密麻麻的笔记;报纸上的文章他也会看,精彩的还会把它们剪下来,整理成一本本剪报本。“这些材料在讲课的时候大有用处,你要讲课讲得好,没资料是不行的。”

“听他的课特别有感觉。”陈明明说,曹老师学术上的融会贯通与课堂上的启发式教学让他受益匪浅。虽然一直有自己详尽的教案(后被学生收录整理于《制度的逻辑》一书),但他从不照本宣科,上课就像是在和作者“对话”,娓娓道来中充满着理性的思辨。

“曹老师对话式的上课风格,我印象很深。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东西?他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他想达到什么?他的逻辑在他整个思辨过程里会碰到什么问题?碰到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

耄耋之年,尽管耳背有些严重,视力也不太好,但曹沛霖的依然思维清晰敏锐。他常会把自己阅读时所思所得以及疑问详细记录下来,每当有学生来探望他时,他与学生谈论最多的也是最近看的书。

曹沛霖常说,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在学术的传承与创新中,他甘为人梯、无私奉献,乐为教书匠,愿为铺路石,“我们是踏在别人肩膀上上来的,我也希望学生们能踏着我的肩膀上去。”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