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读华农】抗战风云中的华中农大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8-08-03 16:44 浏览量: 2229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巍巍学府,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来读华农,带你走进华农的“前世今生”。今天我们讲述的是风雨中的华中农大。

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在辛亥革命中解体后,仅过了几个月,湖北省教育厅就在汉阳门李祖荫公馆开办了湖北省甲种农业学校,由高等农业学堂毕业生田古泉任校长。此后又谋划在宝积庵高等农业学堂校址改建农业专科学校。这期间,经历了各种纷繁复杂的变故,直到1937年夏天,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才得以成立。1938年春,留学英国学习渔业,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不久的刘发煊带领一个4人小组,接替上任不到一年的校长冯紫岗,主理学校的各种日常事务。眼看办学即将步入正轨,抗日战争爆发了。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学校与国家和民族一道,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

1937年底,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继续沿长江溯流而上,向中国腹地推进。1938612日,日军在安庆登陆。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以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的广阔地域大会战,奋勇抗击日军进攻,史称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况最惨烈的抵抗侵略的大战役。国民政府当时虽已西迁重庆,但军事统帅部和大部分政府机关还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日军为了攻下武汉,总计投入了35万兵力,从水、陆、空对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发起全方位进攻。武汉三镇笼罩着战争阴云,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每天空袭警报此起彼伏。为保存国家精英,国民政府决定武汉的大专院校撤离,疏散到西部较为安全的大后方。19386月的一天,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校长刘发煊接到命令,要求他立即着手准备内迁恩施山区。这位水产专家只能放下正在准备招考新生的事宜,组织学校员工进行搬迁的准备,将所有仪器、图书打包。

怎样将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图书和教学实验设备运走,是让人头疼的问题。从湖北省甲种农业学校开始积累下来的图书有8 000余册,而大大小小的实验仪器设备也很多,分类打包就持续了一个多月。战事日益迫近,新学期快到了,开学已经无望。到9月中旬,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湖北省主席陈诚下令将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等中等以上47所学校合并,称为“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陈诚亲任校长,教育厅长陈剑修任副校长,尽快西迁鄂西各地。

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变成了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农专分校,刘发煊任分校主任。西迁的校址选定在恩施东门外的五峰山。学校决定,大部师生员工自行向五峰山转移,留下少数师生护送仪器、图书,寻找船只装运。

10月下旬,武汉沦陷。艰难寻到的船只满载仪器和图书,溯长江而上到达了宜昌附近的小城宜都。此时的宜昌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长江水路极其繁忙拥挤。中国最大的内河航运企业民生公司,投入了所有大小轮船,在西陵峡的南津关抢运西迁的政府机关、大专院校、厂矿企业的人员和财产。数不清的船只密密麻麻铺满了整个江面,等待着进入狭窄的西陵峡口,震耳欲聋的汽笛声回荡不息。农专的船只能一等再等。在等待过程中,日机每天频繁轰炸,有一枚炸弹击中了农专的船只。参加护送的师生虽然竭尽全力,仍只抢救出50余册图书和41件仪器。为了避免更大损失,他们决定另觅船只,改变转运路径。

逆水行舟走三峡是一段艰难的行程。载着图书和设备的木船从宜昌出发,过清滩、泄滩后,到达巴东。他们从巴东换乘汽车,改走旱路。当时能源紧张,所有的普通货运车都改烧木炭,速度之慢,犹如牛拉车,从巴东到恩施不过一两百公里,却要走一个星期,还很难买到车票。就这样走走停停,一行人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经过茶阳坡、六重坡、建始县,辗转于鄂西的崇山峻岭中,向恩施五峰山迤逦前行。11月底,师生大部分已经到达五峰山。学校在五峰山借第七区农场的部分房屋,又租用小垭口一处民房,这才安顿下来。接着,学校挂出省立联校五峰山农专分校的牌子,在校长刘发煊的奔走下,12月初,学校终于开学。

配音|阿斯儒

来源|《漫游中国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