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融、精、品:2018校园媒体大会举行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8-12-28 19:13 浏览量: 1669
12月27日下午,以“因融而生,融和万象”为主题的2018年度校园媒体大会在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B座报告厅举行。学校各党政管理服务部门负责人、大学生新闻中心各团队成员及新媒体联盟成员各单位骨干等150余人参加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刚奇出席会议。大会现场在回顾融媒体走过的五年光阴后,短片《因融而生,融和万象》以大数据形式回望了融媒体2018年的工作。大会颁布了2018年度大学生新闻中心先进个人、2018年度十佳新媒体、2018年度十佳新媒体原创作品、2018年度十佳新媒体工作者、2018年度优秀教工通讯员、2018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获奖代表依次上台领奖并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大会还宣布张启发、陈炳来、刘珺、华农“五老”、艺术设计系师生、国交团队获“2018校园媒体关注年度人物”,郭刚奇为他们颁奖。至此,校园媒体关注年度人物已评13届。2018校园媒体关注年度人物大学生新闻中心先进个人年度十佳新媒体代表十佳新媒体工作者优秀教工通讯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获奖代表在大会分享环节,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斌教授分享了与媒体交流互动的经历,并以“融”为主线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说,“融”字既可理解使人未食其食而感其气息;也可理解使人真切感受;还可理解为“治大国若烹小鲜”,通过调和鼎鼐而知味天下的和谐、和乐、通流、长久、愿景。他以自己讲授的“新时代背景下食品产业发展”党课和“食品、产业、人生”专业导读课为例,讲述了通过“融”字将空洞的文字细化到产业发展、瞄准到方向指引,把“思政的盐融入到喝的汤中”的启示,提出了校园媒体应把情感融入到新闻报道中。他表示,要继续与媒体合作,发挥媒介优势,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李斌分享融媒心得理学院辅导员、“华农鑫巴”创始人祝鑫分享了新媒体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中守正创新的三点思考。首先,要创新内容,突出思想引领。拼数量更拼质量、聚流量更聚人心、比广度更比深度,坚持自己的价值定位和精神追求,聚焦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其次,创新话语,突出多形态和声共振。注重创新话语体系,用微视频、漫画、手绘等图像化方式加强多形态、多语态的图像叙事创新。第三,创新手段,突出线上线下虚实共生。打造集以文化人、实践育人等一体的综合性育人场域,实践“网上有思想动员、网下有实践对接”虚实共生的育人模式。祝鑫分享“华农鑫巴”成长历程大学生通讯社记者吴毅博以“体”为主线讲述了自己的三张记者证的故事:“每一张记者证都让我有不同的体会,失误也是一个不断改进和进步的过程。”他讲到,我们通过媒体呈现真相、倡导正义、张扬理性,宣扬美好;我们运用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南湖之声播音员、校史馆讲解员武昕艺以“成长”为主线分享了自己做访谈节目时的经历。“虽然过程很失败,但给我之后的访谈开了一个好头。”回忆起校庆期间采访校友所听到的感人故事,她越来越愿意去搜集素材讲述好华农故事。吴毅博同学、武昕艺同学畅谈感言党委宣传部部长程华东发布了2019年校园媒体工作要点,包括一条主线、四个关键字、十项重点工作。一条主线即着眼“新甲子、新征程”,聚焦“双一流”建设,构建“一体两翼三品四力”格局:以“融媒体”发展为一体,“求精”和“求变”为两翼,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未来导向,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聚力锻造育人品性、学术品貌、文化品位等“三品”,着力提升媒体队伍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媒体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等“四力”。2019年还应围绕“变、融、精、品”四个字展开工作:“变”要求守正创新、激越有为,更新思路、转变作风;“融”即融通理念、融合发展,促进资源整合、方法聚合、媒体融合;“精”则需要精耕细作、精雕细琢 ,为“文化兴校”注入源流活水;“品”应贯穿“更高标准、更高品质、更高品位”要求,是价值追求所在。程华东发布2019年媒体工作要点程华东发布了2019年校园媒体10项重点工作:做好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专题宣传; 做好学校“双一流”建设主题宣传;讲好学校育人故事;讲好学校科研故事;讲好学校服务社会的故事;讲好学校开放办学的故事;讲好华农人奋斗故事;建好校园媒体工作队伍;健全媒体沟通机制和平台;加强融媒体机制建设。郭刚奇对我校校园媒体一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了祝贺。他指出,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创新传播方式,实现融媒发展。他说:“当前,学校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希望大家进一步开拓思路,在媒体融合发展上继续施力施策;希望大家进一步守正创新,深入探索融媒体发展新机制,适应学校高质量发展;希望大家进一步提升本领,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推动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掌握主动权。”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际,他对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即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营造“三全育人”的舆论氛围、以“品”为价值追求做好宣传文化工作、着力提升华农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郭刚奇寄语2019年新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据悉,一年一度的媒体大会是校园媒体人年底的重要活动,旨在总结过去、表彰先进、分享收获、探索新知、畅谈感想、共话未来,迄今已经举办5届。2014年的“新媒体沙龙”主题为新媒体、新起点、新途径、新征程;2015年“微韵狮山”聚焦“做华农故事的传颂者”;2016年以“盘点、分享、携手、启航”为主题;2017年以“站位、拓新、赋能、激越”为主题。2018年媒体大会分享发言摘录:李斌:今天活动谈论的的重点是“融”字,以“十九大”报告来讲,它就像一个完整的科研标书,所谈及的背景、现状、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支撑条件等都说的很清楚,这些报告起草人虽然文字高度精练,但确实是超高水平,是指南性的东西,所以我讲报告重点就突出一个“融”字。怎么把看似空洞的文字,细化到我自己这个产业,如何瞄准报告中的方向指引,细化到我们科研工作者自身的实践,做到感同身受。对基层媒体工作者来说,涉及这样大格局的东西,要是能够抓住选题角度,能够与工作生活联系起来,鲜活起来,融合起来,应该更有实效性。上专业导学课——“食品、产业、人生”时,我想把食品讲得更加全面一些、视野更加宽阔一些,甚至想将食品行业发展和思政教育融合一下,为食品新生为的未来注入更加系统的主流价值观。所以我介绍了食品的前世今生、介绍了食品美味健康的表象和文化生态的内涵,介绍了产业的背景、困难及激动人心的挑战,介绍了我们在这些背景下的应该秉持的个人奋斗、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思政教育尤其是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真的就要“把思政的盐,融入到喝的汤”中去,昨天看了一个莫言的文章,青年小孩的两种文风确实是个大问题,朋友间的交流灵活生动有趣,上交的东西僵硬刻板公式化,这样真不行。所以我个人以为,在融合中对媒体工作者来说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也是适用的。今年参与了学校的校庆工作,参与了食科学院成立华食会的筹备。我深深体会到离开学校的学子对学校的感情,我想新闻宣传能否从触及心灵的角度,力求打动人,我个人以为校友工作有利益的相互,但更多的是情感的交融,很幸运最后媒体的报道把这个会议的组织工作、会议状况、会议效果等事实放入到三幅图景中,这种融合我自己感觉在当前状态下很有必要。很多时候我们的阅读陷入疲惫,我们把事情融入情感或许也是我们媒体要加强做的。“融”这个字可以理解成为炊气上出,通过温度、湿度和香气散发,使人未食其食而感其气息;也可以理解成为固体的巧克力融化于舌尖,变成柔软和温情,使人真切感受;还可以理解为“治大国若烹小鲜”,通过调和鼎鼐而知味天下的和谐、和乐、通流、长久、愿景,我作为一个专业老师希望继续在这个融上下功夫来研究育人。祝鑫:新媒体要创新内容,突出思想引领。做新媒体就是做内容,无论传播技术、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如何变化,“内容为王”始终都是不变的“恒量”。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较好的内容输出机制,我们力争抓好时间节点,围绕热点策划关注点,围绕学生需求点提供内容供给点,以小见大,以近致远,有效实现价值引领。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媒体日渐社交化、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来传播,而这中间只有优质内容才能最终赢得师生,所以我们力求做到拼数量更拼质量,聚流量更聚人心,比广度更比深度,不媚俗,不盲从,尊重师生而不刻意迎合,坚决杜绝以降低文化品位和育人价值为代价换取关注;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定位和精神追求,聚焦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网络所带给我们的心灵诗意的虚无感,关注缺乏价值理性、深刻思考和生命追问的现实,我们希望在彰显大学特殊品性、守护精神家园,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效激发因网络世俗而逐渐丧失的超越性追求,重燃精神抱负和理想主义。虽然我们离这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但心中所怀热忱,即便如今日寒冬,也依然相信可以引燃。新媒体要创新话语,突出多形态和声共振。图像化时代,我们注重创新话语体系,用微视频、漫画、手绘、动图、文创等图像化方式把文字文本转化为同学们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图像文本,加强多形态、多语态的图像叙事创新。鑫巴设计了公仔、毕业戒指、校庆挂件、手机壳等系列校园文化周边,用表情包漫画手绘打造的网络形象,创作了一系列的“我看中国”“华农一分钟”等视频作品。我们注重个性化表达、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但我们知道话语表达可以轻松但不可以轻佻,可以形象但不可以浮夸,可以通俗但不可以庸俗。以新媒体之器,载立德树人之道。我们不是专业的团队,没有专业的技术,有人评价我们作品有创意,我觉得这除了有鼓励的意味之外,更多的指的是我们爱华农的情怀以及笨鸟先飞的勤奋。新媒体要创新手段,突出线上线下虚实共生。我觉得网络育人应该是贯通同学们的每个成长环节,网上教育动员要有,网下实践锻炼也要有,网上网下虚实共生无缝对接才有可能让学生把想法变成说法,把说法变成做法。我总感慨,别只抱怨互联网带来的“麻烦”,有“麻烦”的地方才有可能成为我们工作创新发力的沃土,让学生从网上走下来,我们必须创新手段,充分采用当下流行元素,体现“跨界”“融合”的思维,努力打造这样一个集以文化人、实践育人等一体的综合性育人场域,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全覆盖,有效实现认知性引导和实践性锻炼,努力实践出“网上有思想动员、网下有实践对接”虚实共生的育人模式。吴毅博:去年记者节,我拿到了我的第一个记者证。会议上说:学通的明天会因你们而更加优秀。面对一个优秀的团体,自己显得格外普通,突然成为学通人的自己,肩上便有了沉甸甸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自己对摄影,对新闻的不了解,更来自于记者证上那四个字:摄影记者。当时的我可能还并不知道记者的意义和分量,但是我清楚,我要对得起记者的身份。期间不断失误,却也不断进步,因为出错就意味着能改进,就意味着有进步。毕业典礼上,我拿到第二张记者证。这次只有两个字——记者。可能那是我真切的感受到毕业典礼的氛围,校长发言时的一声声嘱托,那是学校对学子的留念。笑着大喊“毕业快乐”,眼角却是晶莹的泪花,这是学生对母校的不舍。从摄影记者到记者,它让我不只是局限于学通社,更认识到自己是学校新闻中心的一员。记者,它并没有文字与摄影的界限,在那天,我明白了拍照是有温度,是有感情的。一张照片,可能什么都不用说,就能让读者潸然泪下;一篇文章,仅仅是文字,也能让画面生动形象,历历在目。这次经历让我感受到人文的力量。校庆前夕,我拿到第三张记者证。这次只有两个字:媒体。媒体,作为学校历史的记录者,学校理念的传播者,更是外界看华农的窗口,是把华农展示给外界的平台。校庆,是华农人的新年,也是媒体人的战场,当所有人在观看节目的时候,摄影们奔赴各自的*,尽着自己的责任;当深夜所有人熟睡的时候,文字与编辑们还坚守在岗位,一次次地改稿。作为媒体人,它让我学会了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虽然也会有失误,虽然也会有小遗憾,但是作为敢于担当的媒体人之一,我为自己而骄傲,更为现场的所有媒体人而感到骄傲。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去坚持一些东西。我们通过媒体呈现真相、倡导正义、张扬理性,宣扬美好;我们运用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理想让我们积极向上,现实让我们脚踏实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一定会在这个时代留下属于我们媒体人的篇章。武昕艺: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其实一直接受着新兴媒体的冲击,因为播出的时间受限,很多信息的传播并不够及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广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的来说,校园广播的作用就是传递各种不同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并且对大学生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一句话来讲就是知识和文明传播的载体。不可否认,现在的信息获取越来越便捷,但是大部分人所聚焦的是有关娱乐、体育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科学研究、政治事件等的主动了解都很少,而校园广播就可以很好填补这一部分的空白。广播作为强势媒体,会使人们“被动”的接受信息,也就是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的了解到时事政治,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了解了这一些才能够掌握最新的发展动态,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联系社会,更好确定我们的努力方向。两年多的播音经历,让我渐渐学会了与陌生人进行交谈,学会了从他所讲述的话里去找到不在计划之中的故事,也学会了去安抚别人的紧张情绪,这些改变都在我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悄然发生,我成长了,但这成长的背后是我一次次提前一星期的准备和几小时不间断的录制,还有数次的返工制作,这事儿,真不简单,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听众带来好的感受,也是我们心甘情愿的付出,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我们的责任。两年多来,我收获更多的是感动,来自华农的感动,听过很多人在华农的青春记忆,也听到了在略微哽咽的声音背后那份放不下的深深的爱和眷恋。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个故事都很长,我不能完整的讲述,但是他们每一个人,讲起与华农的故事,脸上都带着很幸福的笑,之后眼眶却又都红了,我知道他们说的把华农当成自己的家这一句话是他们最简单也最真挚的一句表达,也就是这一份情让我也无比的感动。讲好华农故事,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去努力做的事情,也是这里所坐的媒体人努力在做的事情,希望我们能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将华农故事讲述的更好。文字|学通社记者 孙长虹 薛清云图片|学通社记者 段智为 唐璐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