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为你解密“浙师第一楼”?听我说,那是一个个动人心弦的“秘密”,定能撩到你!| 浙师云校庆!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2020-04-16 23:59 浏览量: 4301

最近,听说浙师红楼和人气偶像胡一天、张云龙

一起在浙师人的朋友圈刷屏了?

没错,这正是网剧《民国奇探》中的镜头

也是最近一次来浙师大取景的电视剧剧组

提起红楼,浙师人再熟悉不过了

可作为校内标志性建筑

你又真正了解她多少?

只有红楼称得上“浙师第一楼”

你知道为什么吗?

今天,就为你揭开那些动人心弦的“秘密”!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

“浙师第一楼”之争

其实,在绵延的校史里,斯人、斯楼都是学子的记忆。

对老浙师人而言,建于1958年的老文科楼是记忆中鲜活的存在。校友的很多回忆文章、很多老照片都是以老文科楼作为背景。“新西大”“新东大”,高高的讲台、可活动的黑板、阶梯排列的座位,这里有很多精彩的师生对话、这里有很多激烈的课堂辩论、这里有很多温馨的同学情谊,这里有很多值得回忆的过去……特别是对于刚刚南迁金华的浙师学子来说,这里毫无疑问是他们心中的“第一楼”,特别对于那些年毕业的文科学子,更把老文科楼作为浙师全部的精神寄托。

但对于1980年后的校友和同学来说,红楼却是他们眼中实实在在的“第一楼”。因为按建筑历史算,1954年竣工的红楼堪称浙师最年长的楼。

很多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认为,红楼之于浙师,恰如未名湖之于北大,荷塘对于清华园……闪烁着人与物、情与景、诗与志的光芒。

红楼的文化叙事,缘起金华二中(浙师大附中),后因儿童文化研究而闻名。

1953年,省教育厅决定在金华新建一所仿苏联式的现代完全中学,也就是现在的浙师大附中(金华二中)。当时,学校采用苏联专家设计的图纸建设,红楼于1953年开始动工,1954年12月完成。建成后,它就是校内的标志性建筑。

少有人知的“秘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在红楼演讲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散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脍炙人口,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篇文章的由来。其实,这是叶圣陶先生在1957年春游览金华北山所写的游记。

叶圣陶时任教育部副部长,他来金华调研教育改革,共计四天。期间,在游览双龙洞回来的路上,他还专门来到金华二中(浙师大附中)考察,而红楼是当时二中的办公大楼。

历史的时钟回拨63年,也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那是1957年的4月14日,叶圣陶与时任校长楼静远在红楼会晤,并在二楼阳台上对全校师生发表演讲。演讲的内容已经消散在浩渺的历史时空里,不过,伫立在红楼前,却可以有了一段生动的历史想象。

叶圣陶在红楼的停驻,不仅留下激情演讲的身影,也赋予金华二中(浙师大附中)“集美第二”的美誉

两年后的夏天,也就是1959年,刚刚高小(相当于现在的小学五六年级)毕业的义乌乡下娃刘宏球被70多岁的祖父领着来金华探望在二中暑期“集体备课”的哥哥。他对当时二中的种种都印象模糊了,惟有对初见红楼时的“震惊”记忆犹新。他回忆道:“一幢我从没见过的漂亮大楼:青砖、黛瓦、翘檐、红漆门窗,这是我这个乡下孩子看到过的最漂亮的学校建筑,这种震惊几乎与许多年以后进入紫禁城、俄罗斯冬宫的感觉类似。”

多年之后,这个被红楼震惊的孩子成长为浙师人文学院的教授。他说,每每穿过红楼走向它身后的教学楼时,第一次看见红楼的情景便常会重现。

人所共知的“秘密”:

红楼因“童话”而得文化之新生

历史行进到20世纪80年代,红楼历经了一次“身份转换”。1980年起,红楼由浙师院金华分校(浙师前身)接管,“浙师红楼”由此而来。曾经,它是艺术楼,妙笔丹青、余音绕梁;如今,它是儿童文化研究院和国际儿童文学馆所在地,因编织“童话世界”而别有一番诗意。

在音乐系杨加力教授的记忆里,红楼前的台阶是富有生气的舞台,天然布景,多了一丝浑然天成的浪漫。“红楼门前有两棵紫藤,开花的时候在楼前蔓延成一扇拱门,风一吹就摇晃起来,洋洋洒洒落下些许花瓣,我们就站在这样的场景前跳舞。天然的落花背景,比现在的舞台特效不知要美多少。”她说,“以前楼内的木质地板,踩起来咯吱咯吱地响,非常独特的伴奏,不管跳什么舞都感觉像在跳踢踏。

浙师被国际儿童文学界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重镇”,而其标志性的建筑就是红楼。草木深处的红楼“将故事的森林和自然的森林融汇交织”,并焕发出新生。这就不能不提我们的老校长、国际格林奖中国唯一获奖者蒋风教授

蒋风先生是新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浙江师范学院升格为浙江师范大学也是他就任校长时期。先生对儿童文学的爱,炽热而纯粹。为鼓励年轻后学深造发展,壮大儿童文学研究事业,一个大学校长为一位中学老师写信的故事曾在安徽桐城传为美谈。

那是1984年,一位名叫韩进的大学毕业生未能如愿考上蒋风的研究生,他只好回到家乡安徽桐城中学任教。此后,每次有招生计划时,蒋风都会第一时间给韩进写信,鼓励他继续报考。让韩进铭记一生的是每次都在信的末尾写下的这句话“理想的琴弦只有扣动奋斗的琴键,才能奏出美妙动听的乐章。

理想主义闪耀的光芒,终于在1990年照进韩进的生活。好事多磨,当时韩进任教的中学并不同意他继续报考研究生。蒋风知悉情况后,亲自给县教育局局长写信,希望能够同意韩进报考。他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说,儿童文学事业需要像韩进这样热爱儿童文学又坚持不懈的年轻人。

韩进如愿成为了先生的硕士研究生,1993年毕业,而先生也在1994年离休。退而不休,如今95岁高龄的蒋风依然笔耕不辍,继续从事他热爱的儿童文化研究事业

一栋楼,一个人。先生梦想着“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博物馆”未来也建在红楼,红楼里的童书,红楼里的童话,红楼里的童真……那些学问研究之美好都在红楼里珍藏。

红楼,留下那么多诗意与美好

需要珍藏,更需要传承

未来,让我们沿着这些足迹

一路成长,续写华章!

编辑:刘晔

(本文转载自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