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一场文化苦旅,追寻屈原游踪,浙师奇人带你走进不一样的行者天空
有这样一个人
他读书时沉迷于楚文化
毕业后醉心于越文化
他于政界积淀,经商海沉浮
行迹几遍全球
他热衷于古籍收藏
曾建造古籍藏书楼
他潜心研究
出版《王阳明绍兴事迹考(亲属编)》
《王阳明绍兴事迹考(名胜编)》等专著
发表专业论文《释句读》
《中关于绍兴的几处史迹辨正》等
汪柏江回校接受采访
他是汪柏江,浙师大人文学院中文系82级校友。金秋时节,他以浙师大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的身份重回校园,给浙师学子带来了从文献学、史学、哲学角度解读王阳明和《读兰亭》的专题讲座。
汪柏江于图文信息中心作讲座
人生不设限。三十多年间,他在不同的身份中切换,用“问学”“为师”“从商”“环游”“收藏”“研究”的经历拼凑出了独属于他自己的那片“行者的天空”。
汪柏江与商业伙伴
其实,一切早就埋下了伏笔。在学生时代,汪柏江就有异于常人的勤苦和孤勇。他求学的种种,都与宋濂笔下“东阳马生”的经历不谋而合。浪漫《楚辞》大学生活的关键词1982年,汪柏江结束高考,成为浙师大中文系的一名学生。走出农村生活,汪柏江形容当时的自己:抓住一切机会,如饥似渴地读书。“那时我是年级里读书最快的学生,一个学期里,我的借阅记录填满了两本借书证。”
汪柏江在浙江师范大学求学
大二时,汪柏江接触到先秦文学,由此开启了对楚辞一发不可收的热爱。在老教学楼前的小花园里,他用整整一个月的早自修时间将长达373句的《离骚》完整地背了下来。在一字一句的注释,一次复一次的吟咏中,他似乎抓住了读书的玄妙之处,对古典文学的爱也越发深沉。此后的三年里,他沉浸在楚辞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汪柏江在浙师大老图书馆前留影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当时学校里所有和楚辞有关的本子我都看完了”,上世纪80年代,图书借阅还是“有痕的”,凭着对楚辞近乎“疯狂”的热爱,汪柏江在所有相关书籍的借书卡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毕业后我曾短暂执教,我的学生来浙师读书后,还特意去图书馆求证过我的这段经历。”汪柏江笑着回忆道。
汪柏江作为年龄最小的代表参与屈原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二届年会
楚辞研究专家萧兵先生与汪柏江通信
通读校内的楚辞相关书籍后,汪柏江萌生了撰写《楚辞研究史稿》、考察屈原流放踪迹的念头。在陈兰村等老师的支持下,他走出校园,参加了1985年中国屈原研究学会在杭州富阳举办的年会,也正是在此次会议上,汪柏江见到了国内的楚辞研究专家,也见到了早已通讯但未曾谋面的萧兵先生。萧兵先生和专家们的指点和鼓励,不仅解了他的学术困惑,更提升了他的学术层次。节衣缩食开辟校外问学新天地借书求师,饥寒奔走,为了求知,多难的路汪柏江都走过。1985年暑假,汪柏江读大三,得知位于杭州孤山的浙江省图书馆古籍部有楚辞研究相关的古籍,他下定决心前往。“当时只能借宿在杭州南山山坡一个破旧的棚子里,高温阴湿、蚊虫肆虐。我就搭了一块木板当作床,每天餐食就是几个淡面包。”
位于杭州孤山的浙江省图书馆古籍部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汪柏江都雷打不动地依照固定行程:清早从南山出发,沿着西湖湖滨,转入断桥,径往位于孤山的省图书馆古籍部,手抄笔录,将馆内的文献资料整理记录下来,中午休馆时,他便坐在门口台阶上啃着自己带来的面包。这一幕被当时的图书馆馆长看在眼里,于是破例允许他中午在馆内继续看书。
汪柏江在浙江省图书馆古籍部所做笔记
“夏季浙江有台风,有一次归途遇暴风雨,刚好走到西湖断桥,一阵狂风袭来,由于多日高强度学习,餐食简朴,体力不支,险些被狂风刮入湖中。”在双手攀住栏板的那一刻,汪柏江恍惚了,只觉万千感慨奔涌,热泪夺眶而出。
浙江师范大学报编辑部陈顺宣老师给汪柏江回信
杭州孤山之行后,汪柏江随即动笔起草《楚辞研究史稿》有关章节。经指导老师陈兰村肯定,序中的一节《文思之奥府》成了他的毕业论文,又经师大学报编辑部陈顺宣老师认可,该论文刊登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四期上。一腔孤勇探寻屈子行吟遗踪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986年,向专家学者请教,阅读大量文本后,刚刚毕业的汪柏江逐渐不满足于书中所讲,他想沿着当年屈子行吟的足迹走一走,在古迹中体悟屈原的心境。
屈原出生地乐平里
“不仅是因为生来的探索欲驱动,还因为只有身临其境,聆听楚音,才能体会楚地的风俗,找到屈原的视角,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屈原的作品。”汪柏江说。
汪柏江所做“屈原游踪”考察计划及考察日记
那是国人探索自然、探索人文的时代,饶茂书的长江漂流、萧涤非教授的杜甫行踪考察,都激荡着当时青年的一腔豪情。汪柏江的屈原行踪考察也感染着身边的人,在月薪普遍只有二三十块钱的年代,听闻汪柏江要探寻屈原流放足迹的消息,陈兴伟老师捐助一百元,其他师生自发捐资累计近千元。也正是这份沉甸甸的支持,让汪柏江得以背起行囊,只身一人赴湘鄂考察。
屈原游踪考察路线图
一路上,军医大同学精心准备的医药包、专家们的指点探讨、当地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给汪柏江的考察活动层层加持。“整整44天,我走过武汉、纪南城、宜昌,到了屈原的出生地秭归,经由岳阳、常德、辰浦、溆浦,回长沙,最后抵达汨罗。”时隔34年,汪柏江对考察路线记忆犹新。
浙师大与中国屈原学会为汪柏江考察所做证明
屈原的出生地乐平里是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汪柏江徒步前往,攀爬崎岖的山间小路,通过摇摇欲坠的吊桥,才终于抵达。在鲜有人至的纪念馆里,他与独自一人坚守在纪念馆的黄清廉老先生相谈甚欢,抵足而眠。历时三天,老先生陪着他走遍了屈原幼时生活过的每一个角落。百转千回政商归来觅初心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命运给了我们可以尝试各种角色的机会,能亲历其间,品尝个中真味,方不枉亦不悔吾等人生。诚然,‘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离骚》的浪漫最终止于故地,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到那个曾经的地方。”
大学时代的结束是汪柏江的另一个开始,被分配到诸暨师范教了两年书之后,因缘际会,他进入了机关单位工作,一待就是十八年。“这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十八年,训练了我观察错综复杂事情的洞察力、点面结合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部署大活动的运筹组织力。”
不拘于一隅,不为人生设限。2006年,他离开政府机关下海经商。此后行迹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深入的产业考察和风土人情体验,最终在南太平洋一个风光迤逦的岛国——斐济,他和朋友们开辟了开发、酒店、贸易等新产业。
为安放藏品所建藏书楼
2006年12月底,汪柏江第一次进入了古籍拍卖市场,那是天津今古斋古籍拍卖场,他刷完了卡上所有的钱,扛了一捆古籍回来。此后的十几年间,已陆续购回了上万册古籍。
部分木活字藏品
在收藏过程中,他不断学习积累古籍版本知识,提升鉴定水平;对某些地方文献作集中专题收集,如越中金石专题、越中诗文集专题、近百万颗木活字等;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相互交流,虔心问学;从文献学、历史学、版本目录学等传统考据学角度,对有所积累的领域进行较为严格的论证与研究。已在王阳明绍兴事迹挖掘,越中汉魏阴地契、兰亭序研究等方面成果频出。
汪柏江进行田野调查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