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里的一抹红!刻在浙师人心中的DNA,动了!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2021-04-16 23:11 浏览量: 5102

启航于嘉兴南湖

中国共产党百年栉风沐雨

从一艘小小红船

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风雨兼程

浙江师范大学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

一路前行,一路奋进

历史的画卷缓缓展开

一幕幕岁月中的校史剪影

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红色缩影

今天

让我们聚焦浙师校史中的这一抹“红”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珍贵的书信文稿

烙印着岁月变迁的老照片

都镌刻着浙师一路前行的历史足迹

在此过程中

也涌现出一个个鲜活的党员故事

他们以自身的实际行动

诠释了信仰的力量

在浙师

便有一位这样的老党员

他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作为新中国首批外交人员奔赴巴基斯坦

在回国后坚守教育*

……

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谱写着“红色”人生

王行知

1928年出生在义乌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45年就读于国立英士大学土木系

1946年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物理系

1949年7月考入北京外国语学校(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部三年级

1979—1990年任教于浙江师范大学

岁月如歌

“爱国、爱党是我最深的信仰”

“这两枚勋章,一枚是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时授予的,另一枚则是在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时,由习近平主席颁发给我们这些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志愿军老同志的。”93岁的王行知将勋章的故事娓娓道来,言语之间流露出满满的自豪之情。两枚闪着金光的勋章,将他的记忆缓缓拉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

王行知的抗美援朝纪念勋章

王行知戴着所获奖章

方寸屏幕之间,一份“自传式”PPT影集缓缓展开,王行知精彩的“红色人生”也如同画卷般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梦岁月,似水年华”,他从旧中国的苦难岁月走来,奋斗于抗美援朝战争前线,跨越世纪之桥,见证着新中国几十年来的历史变迁。

王行知自己制作的“自传式”PPT影集

“开国大典的时候,我和同学经过主席台时高呼‘毛主席万岁’,这一幕我至今记忆犹新。”1949年,王行知作为北京外国语学校(现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参加了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激励了当时的大学生,以自身力量报效祖国的心愿也如同一颗种子,播撒在他心中。

王行知22岁时在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

这一机会很快便到来了,1950年6月,华夏大地的炮火刚刚熄灭,灰烬的余烟尚待消解,邻国却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危。一时间,有关朝鲜战争的消息传遍了学校。深受革命精神的感染,同年11月,他毅然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从北京到朝鲜,约250公里,大部分时间只能依靠双脚徒步行走。凛冽的寒风,飞机的黑影,“轰轰”的扫射声在耳边此起彼伏……由于白天随时会遭到美军飞机的扫射,王行知一队人躲在当地百姓的家中,焦虑地等待夜幕降临。“有信仰,就不害怕!”战争岁月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恶劣的环境、体力和精力的透支却从未动摇他内心的信仰。

训练多年的翻译能力终于派上了用场。战争中,王行知在志愿军九兵团俘管团工作,负责教化俘虏。“我们对待战俘完全是平等相待,他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即使战时的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但是志愿军们始终秉持着友好的态度,坚持奉行不虐待俘虏的政策。“有战俘甚至表态,愿意待在中国,不想回美国了。”

在志愿军九兵团俘管团时丁谷同志为王行知画的肖像

“我当时还负责《New Life》报纸的编辑工作。”王行知回忆道,“俘虏们很爱投稿,其中有一位还画了一整版的漫画,标题叫‘A Wised-up G.I.(一个觉醒了的美国兵)’!”一页页轻薄泛黄的油印纸,传递着人们对和平、对崭新生活的热切期盼。战争结束后,《New Life》报纸被送到了斯德哥尔摩世界和平理事会。从国内到国外,和平的声音被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

抗美援朝后的三年,王行知奔赴巴基斯坦,在大使馆的秘书组负责处理公文、翻译公文的工作。作为新中国的首批外交人员,他积极充当着两国间的纽带。为了和平的共同心愿,他一直在行动着。

王行知任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英文翻译

且知且行

求解人生价值的永恒命题

1959年归国后,王行知来到了辽宁无线电工业学校,开启了他的“教育之旅”。不料,次年却发生了大饥荒。“最困难的时候,一个窝窝头可以啃一天!上课时也经常饿得头晕。”窘迫的物质条件也并未磨灭王行知心中的革命信念,他依然坚定地相信党、相信国家,毫不懈怠地完成着教学任务。

摄于辽宁沈阳任教期间

精神的寄托是苦难时期最好的良药。岁月的疯狂一天天褪去,东方的天空重新露出了理性的光芒。时间终于来到了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一切美好即将被唤醒。

同年,51岁的王行知回到家乡金华,任职于浙江师范学院(现浙江师范大学的前身),教授近代物理、光谱分析和计算机等课程。从国外到国内、翻译到教育,他潜精研思,在物理和语言研究领域发表了《微积用于核物理领域》《谈谈科技英语的特点》等论文,在学术之路上留下了光辉印记。

1988年,精通英俄德日朝五国语言的王行知调入外语系转教英语。耕耘教育事业三十载,王行知在教学上练就了一套“独门秘籍”。“我的板书都是预先设计好的,每一块内容都必须工整清晰,并且会完整地保留到下课。”英语学习注重记忆和背诵,王行知在课上常常为同学们背诵整篇课文,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他也为社会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杨学明是王行知调入浙师大后带的第一届学生。“当时我教他近代物理,也辅导他学习英语,从刚入学时捧着收音机在小树林里边听边读,到了大三时,他已经可以阅读英文版物理学专著了。”谈到学生,王行知的语气里满是欣慰与骄傲。

王行知回忆道,2006年,他应邀参加浙江师范大学50周年校庆,远远地就认出了16年未曾见面的学生李潘,当时的她已是央视《半边天》栏目的主持人了。“从那之后,我们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像朋友那样互相分享生活近况。”王行知说,“第二次见面,是2008年去北京参观奥运会会场的时候。学生送的两件纪念品,我到现在还一直‘宝贝’着。”

回首在师大的日子,王行知细数着校园“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初来时的三个系增加到如今的十九个学院,校址不断扩建……讲到往昔岁月,他的嘴角浮着淡淡的微笑,眼睛里似乎透着记忆的光芒。“希望学生们都能‘常回家看看’。”

1990年离休后,王行知依然选择坚守教育*,先后在温州的钱库中学、龙港一中以及杭州的西子国际实验学校教授英语。“我认为自己还有精力,想把热爱的教育事业坚持到底。只要社会需要,我可以毫无保留。”

王行知在浙江省苍南县龙港一中任教

“我的年纪越来越大,总想着能再为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018年,王行知主动联系浙师大外国语学院,完成了他的心愿——捐赠发展教育基金人民币15万元,为学院设立了“行知红色奖学金”,并认捐“新东大”座位贡献给教育科研。一届届优秀学生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传承“红色基因”,勇担青春使命,也将“行知故事”继续书写。

屏幕里,照片黑白的底色渐渐披上彩色的外衣、染上了时光的斑驳,意气风发的少年步入耄耋之年,眼中的坚定却丝毫未减。

回望九十余载人生路,王行知无愧内心,更无愧祖国。携着爱党之心,他在信仰的引领下,求解人生价值的永恒命题。

砥砺前行,高歌奋进

一代又一代的浙师人

汲取党史智慧

感悟校史力量

悟初心,践使命

传递着时代的接力棒

以奋斗之姿逐梦新时代征程

编辑:刘锋

(本文转载自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