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优秀不止一面!| 在浙师,你也能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2021-11-03 21:02 浏览量: 3201

三年综合评价、发展评价、

能力评价专业第一(1/243)

大三学年绩点4.43

她是学习上辛勤的耕耘者

跨学科参加比赛

收获80余项各级各类奖励

她是竞赛中创新的实践者

从校学生会办公室成员到校学生会执行主席

参与组织“挑战杯”等校园活动20余场

她是工作中细致的服务者

眼里有星光,心里有火光

在西部编织教育梦想

她就是——

浙江师范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刘涵

锤炼专业技能,寻求跨界突破

“我可能不算成绩特别好的学霸,如果要说学习方法,可能就是把每件事情尽力做到最好!”刘涵表示。谦虚的她在大三学年达到了4.43的均绩,并以品德素质评价满分、能力评价满分的成绩斩获国家奖学金。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刘涵始终记得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刘涵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备忘录摘录句子,写诗表达情绪。一闪而过的灵感,日积月累,成为一篇篇刊登的文学作品。在空闲时刻,她偶尔也会看知乎、刷微博放松,但她并不会让自己深陷进去,在其中耗费过多时间。

刘涵也会抓紧机会锻炼师范技能。她在实习和支教时认真备课,观摩优秀课堂案例,微格练习讲课与调整仪态,获得了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设立的叶圣陶奖学金。在浙师大附中实习结束时,两个班的同学都给她写了信。

刘涵在浙师大附中实习

浙师大附中学生们给刘涵写的明信片笔尖的文字让刘涵记录下生活的许多美好,也帮助她打开了文化交流的大门。2019年11月,刘涵曾作为中国大学生友好交流访日团浙江代表团的一员,在东京的各个便利店里穿梭,在静冈看富士山,在顺天堂大学与日本学生一起上课。回国后,她写的《你去我留,两个秋》以中英文双语编排的形式发表在《文化交流》杂志上。

刘涵赴日交流

不拘泥于本专业的内容,刘涵通过参加各类竞赛拓宽视野、锻炼思维。与不同学院的同学合作,从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到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她涉猎的领域很广阔,斩获了“互联网+”国赛金奖、“挑战杯”省赛特等奖等多个奖项。一次次推翻重来,一遍遍打磨修改,睡在实验室的日日夜夜,与蚊子斗争的场场战争……刘涵的记忆仿佛是个过滤器,留下的总是美好,“当时的痛苦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每一个一起奋斗的深夜,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氛围很美好。”

永远不要忘记为什么而出发

大学刚入学的始业教育,刘涵偶然间听到时任校学生会主席胡馨文分享的学生工作感悟,学姐对学生工作的热爱深深感染了她,“我当时就想成为像学姐那样的人”。后来,胡馨文学姐支教归来,指导校学生会工作,她们一起为热爱的事业奋斗,让刘涵不禁感叹“缘,妙不可言”。

大学期间,刘涵曾参与组织校庆游园会、新生演讲赛、十佳歌手大赛等校园活动20余场,吸引万余人次参与,累计工作文件达80GB。刘涵回忆起学生工作的点点滴滴,过程中的疲倦与烦恼都随风逝去,留下的都是温柔与美好。“一个人也许能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刘涵认为自己在学生工作中学到最重要的一课,也许并不是如何变得“出色”,而是如何团结合作把一件事做到最好。

刘涵很享受一群人一起努力工作、有笑有泪的生活,“每次回到大活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在这里刘涵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在演讲赛前夜与负责人逐条核对注意事项,“百团大战”前时一起在黑夜里看守物资;认识了许多亦师亦友的老师,在迷茫时给予方向,支持她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在晚会结束后陪伴他们到最后……在刘涵眼里,学生工作本质就是一个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和伙伴们并肩前行时,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我们不能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服务本色永远最重要。”除了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以外,刘涵还坚持做志愿活动的服务者。刘涵有多次大赛的志愿者服务经历,且大多负责联络对接工作,以灿烂的微笑、热情的姿态接待各大高校的师生。

令刘涵印象最深的是大一时参与的“信好有你”志愿者活动,他们通过定期书信为西部的孩子送去温暖。刘涵对接的是一名初二的男孩,书信很慢,一月一封,但他们的情谊却很绵长。两年的书信来往,刘涵用文字替他解答疑惑,帮他勾勒大学的生活图景,孩子懂得感恩,有时会回赠一支笔、一块巧克力或者别的小玩意。谈及如何在工作和学业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刘涵认为学生工作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学生工作,我的时间很可能消磨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学生工作促使我安排好时间,提升效率。”刘涵分享了她大三的一个短期时间表:8.16-8.18在杭州参与全国学联二十七大浙江分会场会议,8.18-8.21在江西井冈山参加井冈山论坛,8.22-8.24参加浙江省“互联网+”大赛,8.28-8.30参加浙江省“挑战杯”竞赛。十五天,刘涵的时间被分割成了许多块,而这只是她大学生活的一个缩影。

给祖国教育事业的“专属浪漫”

“我们将时刻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刘涵曾在2019年和2020年浙师大新生入学典礼上庄严领誓,而她自己也是如此践行的。

为何放弃普通保研的机会?为何在这个时间节点选择去西部支教?这些问题,自从刘涵选择支教保研后,身边人曾无数次问她。事实上,选择的犹豫和困惑也曾盘旋在刘涵的脑海里,但在前往江西井冈山的颠簸的绿皮火车上,看到研究生支教团的招募通知的那一刻,周边人声嘈杂,刘涵却是前所未有的平静与笃定,内心一直问询的声音终于有了掷地有声的回响。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一时兴起,它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早早地在刘涵的心里生根发芽。大学三年多来,她支教的足迹曾覆盖浙江衢州、浙江义乌、江西上饶等多地,累计教学实践达4个月。

宁波梅山,是支教的一个起点。大二暑假,刘涵带队去宁波梅山支教,为300余名学生带去了30余门课程。除了常规的教学活动,他们还拜访抗美援朝老兵,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完成“诗路文化”调研,为这座安静的海岛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有的梅山学校的孩子们至今仍与实践队队员保持着联系,刘涵笑称他们是“儿童电话手表的好友”。

2020年7月,刘涵参加完西南大学夏令营后,顺利地收获了优秀营员的称号。但她的心里却始终有一个声音在问询,“究竟什么是我真正想做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参加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过程中渐渐明晰。分享交流会上,刘涵仿佛遇见了知音,他们的话题一直紧紧围绕着“西部”“支教”展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他们所有人的共识。

刘涵参加全国学联二十七大参加全国学联二十七大后,刘涵便决定去准备研支团选拔,并放弃了所有的夏令营与预推免的机会,最终以第一名的综合成绩顺利入围,并竞选为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用一年不长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这是刘涵给祖国教育事业的“专属浪漫”。去广西龙州支教,对刘涵而言,既是一个深植于心的梦想,也是一种对传统的追随。浙师研支团,自组建起就和距离1800公里之远的广西龙州结下不解之缘,浙师学子在扶贫支教路上二十余年的薪火相传,让从浙师出发的刘涵更加坚定地选择了这片土地。

龙州县第一中学浙师班科任老师合照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数。”刘涵用这句话概括自己的大学时光。努力不是徒劳的,冥冥之中总有回馈。大学四年的忙碌,不仅仅丰富了刘涵的履历,更让她在尝试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

此刻千里之外的龙州县第一中学,刘涵不断经历着人生中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完整尝试班主任工作、第一次以正式教师的身份站上讲台、第一次作为主持人参与节日庆祝活动……她也渐渐融入龙州,把异乡当作故乡。教师节,学生们给她精心准备的惊喜黑板,小朋友温暖治愈的拥抱,一中老师们的照顾与帮助,都给了刘涵家的感觉。

接下浙师研究生支教团的接力棒,刘涵将在八桂大地上继续发光发亮,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心怀教育理想,脚下足音铿锵跟随光,追寻光,成为光刘涵用行动践行青春誓言我们在“浙”等她归来

“总书记金句”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金句共鸣

文字| 张冰

图片| 来源于本人

今日编辑| 邱慧婷

责任编辑| 朱慧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