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巴曙松:直视金融业中的深渊
【MBAChina网讯】3月9日晚,“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系列第五十六期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举办,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先生带来题为《金融的本质与监管的逻辑》的精彩讲座,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出席并点评。
巴曙松丨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谢谢肖远企首席的精彩演讲。在讲座开始时我查了一下网上的报名参会情况,当时报名人数准确的数字是1127位,这使得本次讲座成为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迄今为止举办的56场讲座中最受欢迎的讲座之一。今天的会场除了主会场,还专门开了分会场,谢谢大家的踊跃参与。
在金融界,大家可能会在其他场合看到肖远企先生以其他的身份跟大家交流,比如说在中国银保监会各种定期或不定期的新闻沟通会议,以及一些重大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常常代表中国银保监会发言。但今天他是作为一名学者、作为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顾问委员会的委员来给大家梳理金融监管的逻辑、演变,我听完之后很受启发。
在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启动第一讲时我自己对这个系列讲座做了一个比喻,希望我们这个讲座以较高的专业水准持续举办下去,这样在将来连续起来看各期讲座的时候,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活页版的紧跟金融市场前沿的金融学的教材。根据我们自己的观察,一种金融新动态,从其在金融实践中出现到逐步为大家熟悉,然后经过研究者的各种总结、系统梳理,再写到教材里,基本上需要至少5-1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讲座,一期一期地更新金融不同细分领域的最新的进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肖远企首席今天的讲座,又为我们更新了关于金融监管的很重要的一章内容。
一、金融市场需要理解金融监管的逻辑,避免无端的猜测与想象引发的市场波动
星期五(3月8日)的时候,有两家券商发布了2份看空个股的研究报告,结果引起市场非常大的波动,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市场现象。显然,仅仅这样两份研究报告本身是远远不足以引发这样大的波动的,市场通常的判断是猜测在这两份卖出评级的研究报告之后,是否隐含着监管部门的指导意见,要不然这么火爆的市场,怎么会有人写卖出的研究报告?所以部分投资者就因此产生出对于监管者政策导向的许多想象,然后在想象的基础上作出误判。这也说明我们现在的这个市场,在理解监管者的逻辑,理解监管者和金融机构、市场的互动上还需要积极改进。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在主会场、分会场这么多同学一起来听肖远企首席系统梳理金融监管的逻辑会不虚此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肖远企首席在讲课的时候,我也同时想起另外一个故事,和最近中国证券市场氛围转得特别快颇为相似。德鲁肯·米勒是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年轻时(1978年左右)加入到匹斯堡国家银行。1968-1978年期间美国股市一直疲弱不振。他刚入职没多久,让他志得意满的事情出现了——他被提拔为研究所的所长,虽然在研究部他是8个人里最年轻且学位最低的一个。所以他当时认为自己很成功。后来老板专门跟他讲,为什么我提拔你呢?因为其他这几位基本上都工作了10多年,在疲弱不振的市场上已经把脾气磨得差不多了,已经非常谨慎了,如果牛市来临,他们这些人是不太合适牛市的市场氛围的,所以我就换上你,这就和将军换上一个18岁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人替代老兵上战场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市场每一次大的波动,牛熊之间的转换;或者金融机构一次大的业务创新转型,会阴差阳错地涌现出一批没有经历过牛熊变化的,或者没有金融机构周期业务经验的人,这些人被有意无意地利用缺乏风险管理的经验的特点,放大其贪婪、莽撞,整个市场就可能会周期性地出现类似的剧烈波动,形成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负外部性。刚才在来的路上,一家基金公司的高管跟我说,他们的一位基金经理2019年以来的最高收益到50%多,我冒昧猜测一下,这位基金经理估计是个新手。历史不会重演,但常常押着相同的韵脚。市场波动往往也是如此,风险往往在不断重演,必然就需要监管的专业介入。
因此,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需要理解监管,理解监管的逻辑,理解监管政策的形成及其效果。
二、监管常常需要不断反思金融中的人性深渊
刚才在讲座中,肖远企首席提到一句在金融危机中常常用来批评金融界的一句话:“金融是人性的深渊”。与农业、工业等其他产业相比,金融行业往往看起来需要等候的时间很短。例如,农业通常需要经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等四个季度的循环。对于股市来说,四个季度似乎太长了,涨跌往往来得很快,大幅缩短了等候的时间,叠加上放大杠杆的高强度刺激,确实容易形成人性的深渊。
刚才讲座中反复提到的两任美联储主席,也是很有意思的对比。保罗·沃尔克是在任的时候饱受批评,退下来之后,才被逐步认为他坚定的反通胀措施奠定了美国接下来经济繁荣的货币基础。格林斯潘则是在任的时候被视为金融界的神一般的存在,退下来之后大家认为他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格林斯潘有一次在关于金融危机的反思的研讨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我们能避免经济周期和这个大的市场波动吗?他的结论是不能。为什么?因为人性使然。
刚才肖远企首席提到金融危机时强调金融是人性的深渊,我就想起格林斯潘的这个反思,我记得他在报告中谈到,大家都喜欢繁荣、繁荣、再繁荣,不断上升、盈利、扩张,都不愿意付出调整的代价,货币当局往往也在压力之下有意无意地去顺应这么一个公众的预期。但是,当繁荣难以持续下去的时候,调整就必然难以避免,而且用人为手段刺激导致繁荣的时间越长,将来可能付出的调整代价就越大。所以,监管者在面对这样一个放大了人性的深渊面前,要保持清醒和独立是不容易的。
关于深渊,我也想起了尼采在他《善恶的彼岸》里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大家一般引用下半句,其实前面的半句对照起来看也很有意思:“与恶龙缠斗过久,自己也会变成恶龙;当你凝视深渊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你关注市场的弱点,你在想战胜这个弱点,获取市场上的盈利,但是最后,很可能你也会变成你自己试图去战胜的恶龙那样。这实际上对于市场上的参与者,以及监管者,都具有风险警示的作用。
明星年年有,寿星不多见。在资本市场的不同阶段,一年翻三倍的人在牛市里很多,三年翻一倍的人却不容易找到。可持续的业绩,取决于可持续的逻辑框架,就像刚才的讲座中提到的,你需要怎么去观察金融业的本质,形成一个对金融体系运作的合乎逻辑的一致性判断,形成有理论支持、有逻辑架构支持的决策体系,同时要去理解经济周期、社会文化等对市场的影响,清醒地意识到人性的弱点会在金融市场上被放大,因而需要警惕其中的深渊。
三、基于风险的监管框架
刚才肖远企首席讲,说现在从事金融业需要勇气,因为会受到各个方面的指责;同时,金融也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现在不少人喜欢滑雪,滑雪是不是危险的活动?一般来说非常危险,年年各个滑雪场都有摔断胳膊、摔断腿的,还有的摔出人命的。但是你如果掌握了基本的滑雪技巧,特别是风险控制,例如无论在什么山坡上能站停得住,那么,滑雪似乎就风险没有那么大。真正风险大的,往往是那些最猛的新手,直接从高高的雪道上平行往下冲。
因此,强调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强调金融监管应当基于风险,也同时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业发展,已经过了仅仅靠胆大、靠冒险、靠盲目扩张就能获得快速发展的阶段,开始真正进入需要专业能力,特别是需要风险控制能力的阶段。
借用肖远企首席刚才引用过的一句话:“真正让我们恐惧的,其实是恐惧本身”。那怎么克服对金融体系风险的恐惧?我想,我们需要了解金融业的逻辑,理解它波动的特点,所以肖远企首席刚才从一个监管者的角度讲的这些,我也受到很多的启发。
刚才肖远企首席举的一个例子,就是英国的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交易员尼克·里森在交易日经指数期货的过程中不断掩盖亏损,最后导致这家银行倒闭的故事。在这个风险事件背后,其实新加坡和英国的监管机构也难逃其责。因为这么大的被掩盖的风险敞口,监管机构没有发现。实际上尼克·里森是利用了风险管理制度上一个严重的缺陷,具体来说,就是为了节省成本,他做交易员,他的太太做中后台的记账和核查,这明显是违背最基本的金融监管的风险控制要求的。新加坡监管机构没发现,英国的监管机构也没发现。所以,风险没有暴露之前,市场会觉得这个金融机构好神秘、盈利能力好强,风险一旦暴露,大家就会意识到原来它违背了基本的风险管理原则。
就像刚才肖远企首席在讲座中推荐的《这次不一样:八百年金融危机史》,这本书在反思全球金融危机时强调,每一次在金融危机酝酿和形成阶段,大家都觉得这次不一样:这次我们有铁路,这一次我们有互联网,这一次我们有生物科技,等等。但事后从金融市场的专业分析、从金融监管的逻辑来看,每一次实际上都是一样的风险逻辑。所以我自己研究金融监管的规则,研究时间越长,越觉得每一条规则背后都是金融风险的血泪史。如果你到交易部门工作,读风险手册,上面说,前台、中台、后台要相互分离,形成相互制衡,读起来似乎没有任何感觉。但是仅仅就因为这一条不遵守,就足以把一家百年老店巴林银行弄倒闭了。
刚才肖远企首席把金融监管涉及到的不同理论与原理,以非常简洁的框架给大家进行了梳理,一个一个单独看起来,似乎也不是很深奥,但是,这些监管规则,实际上都是基于大量的风险事件总结出来的,需要我们把这些监管规则融汇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监管的逻辑,比如金融业的高杠杆性、负外部性、脆弱性、信息不对称等特点的形成及其影响。你理解了监管的行为逻辑,监管的出发点,那金融机构该怎么经营,该怎么判断这个监管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分析这些问题时就会更为客观。
四、从金融监管看金融业的未来发展
刚才在讲座中,我们看到肖远企首席因为他监管官员的身份,有意回避对一些具体实例提出具体的意见,但是我仔细听下来,其实他还是在讲座中含蓄地给大家提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我总结下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同学们将来如果要从事金融业,必须要积极拥抱新科技的进展,要主动应用这些新科技,才能保持金融业的活力;
第二,金融从业者要注重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特别是现在金融业日趋复杂,专业能力变得更为重要;
第三,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金融机构的许多功能可能会被替代,但是,风险管理领域和监管机构的人才需求还是很大的,可能原来需求比较多的是市场营销人士,未来需要多的则是专业产品设计、风控以及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
第四,中国金融机构即将面临着国际化布局的客观需要。中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竞争已经到了相当激烈的程度了,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未来应当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虽然我在海外出差的时候机场偶尔见到ICBC的广告,但是多数还是HSBC,但是在座的同学们走上职业岗位后,很可能在海外的各大国际机场里面,见到ICBC广告的比重会稳固上升,在这么一个国际化布局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第五,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中需要建立一个坏机构要受到惩处、并退出市场的机制;
第六,一些创新性的金融形式,无论是以什么形态出现,都应受到一致化的监管。当前,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领域在监管方面有很大争议。一边是认为数字货币这些创新,天生就是颠覆现有监管体系的,追求的就是一种完全自由的、无政府的金融形式。而另外一边的观点认为,数字货币的未来在于主动拥抱监管、主动理解监管的诉求,然后根据数字金融在不同的业务形态针对性地拥抱监管:该是存款类的,参照银行的标准接受监管;该是证券类的,参照股票和债券来监管;如果是基金等资管类的,就按照资管类的去监管。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被监管和整个金融市场接受的新的金融形式。
总之,刚才肖远企首席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我听下来收获很多。肖远企首席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专程从北京来到深圳,系统地给大家就金融监管问题进行梳理,是很难得的。我也代表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以及我们1127位网上报名参加讲座的同学和听众,再一次感谢肖远企首席今天晚上的精彩讲座。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