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BS斜杠青年 | 郑波:一位精通AI技术的脱口秀演员爱好者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2022-11-26 17:04 浏览量: 3901

引言

听到斜杠青年这个词时,郑波显得很高兴。倒不是因为“斜杠”,而是因为自己还能被称作“青年”。他用“喜欢吃同一种食物”、“喜欢吃不同食物”的人来比喻专才青年和斜杠青年。在他看来,专才和“斜杠”,专家或杂家,哪种选择都对,只关乎活法。

以最初的心

在擅长领域中服务社会

郑波来自广西沿海城市防城港,自诩“小镇做题家”的他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目前在上海移远通信担任产品经理。

2018年,郑波从重庆来到深圳,其时鹏城聚焦科技创新产业需求,AI产业链完善,“AI+应用”发展全国领先,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具有较好基础。他抓住机会投身于人工智能前沿领域。一方面是由于高薪的诱惑,另一方面则更希望能通过AI技术给社会创造价值。

AI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在AI为各个行业赋能创新的当下,更需要技术、数据和专业知识的深度结合。郑波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为公司寻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实现落地使用的AI业务场景,并孵化出相应产品或解决方案,为客户解决工作痛点,提高办公效率。例如通过图像视觉能力,能够对商场中各类商品进行自动分拣,精准辨别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实现劳动力的解放。

他在之前的公司也曾和团队一起,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让公安一线警员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嫌疑人、甚至是流亡的逃犯进行迅速辨别,精准有效打击犯罪。“有些犯罪分子已经潜逃了几十年,从当时的城市辗转流亡到不同地点。随着年龄增长,整体样貌产生改变,与警察掌握的十几年前的通缉照片差别很大,但当他出现在部署好AI系统的城市,机器可以马上根据样貌特征识别出犯罪分子的可疑身份,为民警提供相对可信的决策支持。”

同样的事情还有很多,AI系统也可以用在令人痛心的拐卖儿童案件侦破和对走失儿童的寻找中。“拐卖儿童案件使无数个孩子流离失所,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即使许多年后,当被拐卖的孩子出现,系统依然能够通过街头拍摄到的图像照片与家长提供的孩子小时候照片进行比对认定,虽然不能百分百匹配,但至少有机会给这些曾经受到创伤的家庭平添一个团聚的可能。”郑波觉得,能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当城市部署了我们的系统,算法设施趋于完善的时候,城市将变得越来越安全,AI系统项目也会相应减少。这将倒逼公司往更多偏远、欠发达地区拓展市场,为大部分地区构建起安全系统,减少犯罪行为的产生。从长远来看,这是有利于社会安全、社会进步的事情。”郑波和他的团队一起,向这个目标稳步迈进着。

“安防只是AI赋能万业的一个缩影,总体上,人工智能技术能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从容,让人们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去创新,这又推进了下一个技术革新。”郑波这样理解AI对于社会的价值。

爱好照进现实

“AI工程师”向脱口秀演员的蜕变

AI从业者与大部分计算机行业人员一样,自身岗位节奏繁忙、信息更新迭代迅速,郑波也是如此。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再继续脱口秀创作,无形中会增加自己的压力。“之所以选择上台表演脱口秀,是想创造一个和平时不同的自己,舞台上的人与我的精神内核仍然是同一个人,但一言一行表现出来的却是不一样的风格。”有趣,这是郑波尝试脱口秀表演最直接的原因。

早在大学时期,郑波就把老罗(罗永浩)当成段子来听,不管老罗本人承不承认,郑波都认为那就是对他启蒙最早的脱口秀:“他给了我很多启发。直到现在还记得他的许多段子。”

在之前就职过的几家公司的年会上,郑波都曾表演过脱口秀,效果不俗,“领导前天晚上刚给我鼓掌,第二天就找我,要求下次把他写进段子里,要兼顾现场效果和个人形象。”

郑波最喜欢的脱口秀演员是周奇墨。周老板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能将生活中本来平凡琐碎、司空见惯的小事表演刻画得细致入微,用不同视角和感受来解构同一件事情,常常能让人醍醐灌顶。

2020年底,郑波报名参加脱口秀训练营,授课老师是深圳演员里小有名气的大雄,“课程分为两部分,前期理论教学以及后期上台实践。每位学员都有三次登台表演开放麦的机会。相对其他报名渠道,俱乐部学员审稿要求宽松一些,大雄老师也会帮忙改稿,以保证上台效果,所以这个课程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一张绿卡。”和商业演出不同,脱口秀演员在台上表演并没有收入,观众只需花少得多的钱就能入场。且往往不知道当晚有谁在表演,仿佛开盲盒一般。

“在台下观看和在台上表演,感受完全不同。第一次表演后,根据现场效果及个人性格,有的人可能继续享受舞台,有人会就此放弃。但不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实现了从台下到台上的关键步骤。”2020年12月24日的平安夜,郑波以“小凡”为昵称,第一次亮相开放麦,完成线下脱口秀首秀。

胸怀热忱

在平凡中向往非凡

和另一位脱口秀演员孟川一样,郑波在平日里也会写些自己的小说。2013年,他参加“片刻.创”的征文比赛,凭借《入阵》拿下赛事第二名,获得2000元的赛事奖金,这是他第一次通过写作获取稿费。然而他第一次写小说,还得追溯到小学四年级。

“当时我们班有一个成绩特别好,受女生欢迎的男孩子。我成绩也还不错,却从没有这种待遇。于是我以这个男生为原型创作了一篇小说,为他赋予了许多主角光环和优点。但是那位“男主”并不买账,还以我‘不顾事实’为由向老师告状。随着老师当着他的面没收走我的小本子,第一次创作也就无疾而终。后来我在那位同学的抽屉里发现了我的本子,他很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写得很有代入感,只是人言可畏,有些事情不适合公开传播。”

郑波笔名叫王非凡。“其实也许是人越缺什么就越想要表达什么。”他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平凡普通,故事创作对他而言别有意义。“通过人物塑造,我可以让笔下人物去经历现实中不敢想的事,到达远方领略山河,体验在历史书里波澜壮阔的故事。这个过程极大地拓展了我的人生体验。通过阅读能感受不同的思维,我会尝试从自身理解出发重新解读这个故事。”

因此在他的小说创作时,往往会选择一个读者耳熟能详的事件,加入不一样的元素,创作与烹饪异曲同工,有时加入某些食材味道不错,但也可能运气不好,成为黑暗料理。”

对于写作,郑波希望自己能一直写到八十五岁。照这样推算,到那时就能写出几十部作品来。“到最后,比拼的都是身体健康,如何与腰肌劳损做长期斗争。”

他近期的目标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搬上荧幕。他常常想象自己身在电影院里,等到影终人散,大幕拉开,荧幕上显出自己的名字,离场观众从他身边走过,跟同伴讨论起电影的剧情。“我观察观众们的反应,他们也许认可我的作品,也许不知情我就是作者,问我如何评价这部电影,这时我傲娇地说:‘也就那么回事吧’。”

除了脱口秀,写小说外,郑波也会自己剪一点视频,他之前甚至还做过一个素人的访谈节目,记录普通人在这座城市的人生历程。“这些大多是和文字相关,比较安静的爱好。”在以前,郑波特别想努力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不断规划每天要完成的事情,但是后来他发现,人生最大的乐趣就在于不可知——“不仅人生不可知,我们自身也不可知。我放弃对自己寻根究底的探索,无论你对心中的‘他’究竟熟悉还是陌生,计划还是随性,‘他’都在那里。”

郑波没有一味追求事业、学业和爱好的平衡,他有一套自己的体系。想做某件事时,就在当下时间段投入全部的精力,尽量朝这个模块拼命跑,之后再把之前落下的部分拼命补上。“人不就是在失衡中曲折前进吗?”他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沉浸在乐趣中,不虚此行。

圆梦北大汇丰

整理行囊再出发

作为“斜杠青年”,郑波的“折腾”远不止于此。他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更多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渴望又开始了新的尝试:攻读MBA,他不断探索新领域,朝着不同方向持续努力、进步和提升,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

谈及在AI行业深耕多年,又重回到校园攻读MBA的选择,郑波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主道路车越来越多会造成拥堵,旁边的辅道跟原来方向相差不大,但路况良好,拥有更广阔的风景。所以你选择开往辅道,辅道结束时或许会回到主道,也可能沿着辅道切到另一条主道上。”MBA就是这条暂时还没有让郑波决定方向的辅路,留给他更多独立思考、歇下来的时间,规划以后的人生轨迹。

“北大汇丰是我最初的梦想,也是最终的选择。我没有想再去读其他的学校,北大汇丰就是唯一的答案。”郑波从小就对北大的人文传统和厚重思想有特殊的情愫,而北大汇丰作为世界一流商学院,不论是名气还是底蕴,都使他充满向往。他希望在这里结交更多的朋友,看到更广阔的人生。

在MBA课堂上,郑波体会到极大的包容性。“学生可以就想到的问题随时发言,老师不仅不会敷衍地给出答案,反而会顺着学生思路向更宽广的层次拓展延伸。”学识渊博、博古通今的教授们以专业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每一位MBA学子。课堂随性自由,老师与同学们各抒己见,在碰撞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让他联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课上老师和学生们席地而坐,围绕各自观点畅所欲言,便如“百家争鸣”的感觉。

令郑波十分敬佩的欧阳良宜教授,授课时不仅能把专业理论分析得透彻明了,而且能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引用大量当下的案例佐证探讨,将课堂变得轻松活跃。可能是来自于脱口秀演员的小心机,我常常惊叹欧阳老师怎么能随口把段子说得那么好!”郑波在这里尽情感受着MBA的魅力,也期待着自己的蜕变。

“在北大汇丰能与许多优秀的人一路同行,你和他未必相识,也无须相知,只是在同一间教室观其行,听其言,就能感受到对方思维、经历和阅历的不同。这些都能引发我在更宽,更广维度上的思考。”令郑波印象深刻的是,即使在外人看来已经足够优秀的MBA同学们,依然没有停止“内卷”,还是会为了一个纯粹的目标不断竞争,突破自己,而他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下,不断被带动着向前进步,“以前总会听说花这些功夫没必要,做这件事没必要,但其实人生没有什么一定不必要的事,只要认真对待,每一笔都是算数的。”

不拘泥于世俗,不局限于眼前。郑波永远追逐着心中的热爱,在多个领域的失衡中寻找平衡,感知生活,努力实现自我。纵使未来有千万种不同,也要做不被定义的种种。

“斜杠青年”栏目

对有些人来说,“斜杠青年”是一种很自然的人生状态,因为他们天生就喜欢折腾,还能把那些折腾的事坚持到开花结果,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会拥有不止一种身份。

开设“斜杠青年”这个新栏目的意义不在于告诉大家“要怎样”,而是想让大家知道人生有超越传统思维之外的更多可能性,在职业之外,我们还可以拥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也对MBAer这个难以被单一化定义的群体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