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读书会 | 政府管理学院“专著精读”第二期思政读书会成功举办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021-11-19 22:24 浏览量: 2618

为扎实推进我院思政实践育人内涵式发展和品牌化建设,系统性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公共政策研究性学习与实践基地”本年度面向学生开展思政读书会活动。2021年11月3日,政府管理学院思政读书会之“专著精读”第二期于主教417举行。政府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行政管理系副教授李宇环担任本期读书会导读老师,李珒老师参与了本次读书会。

01

本期内容介绍

第二期思政读书会阅读的是《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第四至第八章。该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现代社会结构变迁趋势、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以及经济分层、“整体型社会聚合体”与“碎片化”利益群体、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向大家集中展示了我国从成立至今所经历的社会分层结构变化。

本期读书导读

02

读书会开始,李宇环老师首先介绍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第四至第八章内容,她提到前三章分析了社会分层的概念以及我国成立以来在社会分层方面的四个实验,第四章至第八章作者从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趋势出发剖析了我国社会分层的四个实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以及当代中国社会分层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通过阅读本部分内容,同学们可以对我国从成立至今所经历的社会结构变迁历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丰富专业知识,夯实理论基础。接下来,李宇环老师提出了本期读书会的导读问题:1.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较,我国现代社会结构变迁过程呈现出了什么特点?2.我国当今的社会分层结构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哪些挑战?

李宇环老师讲话

03

本期读书分享

1

和宇航同学

和宇航同学主要介绍了现代社会结构变迁趋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他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结构变迁的趋势入手,总结分享了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八个特征,同时分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趋势,即改革开放前从固有阶级体系转向身份制,改革开放后身份制逐步衰落。之后他介绍了改革开放前我国存在的主要两种身份关系——干部工人身份和城乡户籍身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身份制变迁的5个特点,分别是农民突破户籍身份限制、以单位级别和干部级别为基础的分层机制发生变迁、突破档案身份、先天身份指标取消和产权排他性更加明显。最后分析了单位制变迁过程中社会中心群体与社会边缘群体关系的变化。

和宇航读书分享

2

何华伟同学

何华伟同学分享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的“不平等”问题和社会群体特征的变化问题。他首先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不平等”,进而解释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不平等的情况。社会不平等是一种深藏在社会结构内部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的不平等取代了政治上的不平等。同时,政治分层差距的弥合,对经济分层差距的拉大起到了一种补偿或平衡的作用。在社会群体特征的变化问题上,他系统解释了中国由“整体性社会聚合体”演变成为今天的“碎片化”群体的原因和过程,当个体色彩浓厚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传统的身份群体标签交织在一起,加上地域、户籍、阶层分化、体制变迁等原因的催化,使得社会形成了体系复杂的碎片化利益诉求群体。同时指出碎片化的利益结构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局部,有利于社会整体的稳定。最后他介绍了社区碎片化的现象,和该现状下对的社区管理问题。

何华伟读书分享

3

王浩名同学

王浩名同学主要围绕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概念提出的原因、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首先分析了第八章写利益群体的原因,即笔者之所以从利益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是因为改革开放的过程必然有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为保证改革的持续推进,必须要分析把握每一项政策究竟对哪一部分人群有利,又会损害哪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把中国社会群体进行一个清楚的划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改革过程之中存在的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他进而又阐释了使用“利益群体”而不是“阶层、阶级”的原因。阶级、阶层在含义上是指利益分化已经完成、物质利益地位已经相对稳定的集团。然而在当今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的变迁十分迅速,各个社会利益群体正在分化、解组、重新整合。许多利益群体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阶级和阶层,因而使用“利益群体”一词更加合适。

王浩名读书分享

交流总结

04

在三位同学分享结束后,同学们围绕我国身份制、社会分层以及社区治理等角度进行了讨论交流。最后,李宇环老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发言与讨论,总结到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趋势符合现代国家转型变迁的特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趋势更为明显,改革前社会分层的“整体型社会聚合体”向“碎片化”变迁,具体表现为“群体的碎片化”和“社区的碎片化”。这种碎片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大社会冲突的隐患,但同时也带来基层的失衡和不和谐。在这一认识下,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部署。从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角度,我们可以就“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会稳定风险”等议题开展探索研究,为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贡献学术力量。

交流会现场

主编 | 杨榕真 郭思宇 范佳伟 覃皓月

责编 |杨榕真美编 |马 斌

出品 | 政府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新媒体中心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