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导师在冬奥 系列报道(二):讲述城市故事,服务国际传播
冰雪之约,中国之诺,2月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落幕!中国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北京冬奥会良好的传播效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形象,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在这场举世瞩目的国际赛事上也留下了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师生们的身影。他们中有冬奥组委官方聘请的高级专家、主办城市委托课题组的首席专家和承担者,也有老师把自己的研究生带到冬奥传播实践的一线,一起服务和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新闻宣传和国际传播工作。即日起,我院将推出《我在冬奥·人物系列报道》,介绍我院专家学者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参与京冀两地冬奥会新闻发布和国际传播等专家工作的相关情况。
专家 | 公共管理系刘新鑫副教授
刘新鑫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专家团队为2022张家口冬奥媒体中心进行顶层设计与执行保障,刘新鑫老师作为专家团队成员主要从展示冬奥之城形象魅力的角度,参与设计张家口特色采访线,进行风险预测并提供解决方案。“设计特色采访线,需要勘蹋张家口不同区县,这是深入了解张家口的过程,也是践行城市国际传播理念的过程”。
在设计张家口特色采防线的过程中,刘新鑫老师实地走访调研,用专业眼光挖掘这座冬奥城市的独特魅力。她以张家口康保县为例,向我们讲述了专家团队的工作内容。
“从张家口驱车2小时,我们到达位于张家口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康保县。康保县虽地处偏远,但这里是世界濒危候鸟——被称为大自然‘精灵’遗鸥的主要繁殖地。每年全球现存数量一半的遗鸥会来到康保县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栖息繁衍。这其中发生过非常多人与自然相互守望的感人故事。从国际传播的角度看,这些故事具有人类共通的情感要素,是非常好的传播素材,怎样讲好这些故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从理念、内容、形式、风险等各个层面进行全面考量。冬奥期间张家口共有二十条采访线,每一条采访线的成行,都离不开团队成员们的辛苦勘蹋与智慧付出。过程虽艰辛,但当看到各个媒体对张家口的精彩报道中都体现了我们的设计与规划时,我们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
康保县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遗鸥
逢冬奥盛会宣传城市形象、讲述城市故事是别具意义的。刘新鑫老师身为一线服务工作者,秉承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挖掘、讲述张家口城市故事,她分享到“我们尽力设计好每条媒体采访线路,挖掘每条线路的独特故事,借助冬奥契机将这些具有人类共通情感的故事传播出去,展现张家口城市精神的同时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是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将国际传播理念与做法付诸实践的一次尝试。”
刘新鑫老师结合多年来服务城市传播治理的经验,就张家口的城市宣传和冬奥会国际传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在科技、人文、艺术领域的融合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这是对国际复杂形势的最佳回应,其中离不开国际传播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就此,她提出了几点国际传播建议:
第一, 理念先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为引领,是2022冬奥国际传播的重大突破。此次我们在传播中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表达,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融入全球人类福祉的共同议题中,观照各国运动员、观照其他国家与人民,从传播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品质。
第二, 叙事多元。在叙事符号的选择上,以中国文化元素为载体,融入现代科技与时尚表达,最为突出的是国际化审美设计与传统文化的隐喻叙事完美结合,堪称典范。叙事主体多元。2022冬奥会的传播中,我们不仅听到、看到不同国家运动员、各类保障人员、志愿者的声音与图像,也看到了以他们为主体发布的社交媒体内容,听到了来自外媒的声音,看到了两座举办城市的风采。叙事方式多元。通过新闻、报道、短视频、发布会、电影、纪录片等多元叙事方式,从不同维度不同面向进行传播,构建起了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格局。
第三,情感传播。世界人民虽然语言各不相同,但观看体育赛事时的情感是相通的,无论是对快乐、激动、遗憾、悲伤的表达,还是关于友情、亲情的感受,都生动地记入了2022冬奥的传播景象之中。通过对人类共通情感的观照,引发不同受众群体的情感共鸣与共振。可以说,2022冬奥会国际传播在情感传播领域的实践值得点赞。
第四,科技应用。智能媒体的发展,展现着我国坚实的科技实力。从开闭幕式的场景应用,到赛事转播、媒体服务的技术应用,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传播科技的创新实力。智能媒体的应用,不仅给来自全世界的媒体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也是我国传媒科技实力向全世界同行进行的一次润物细无声的形象构建。
第五,覆盖“Z世代”。2022冬奥会中,我们看到“Z世代”已经成为体育赛事的主要受众群体。“Z世代”需要更加时尚化、科技化的互动参与,此次传播中的“黑科技”“元宇宙”等创新元素的加入,极大提升了全球“Z世代”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他们在全球热门社交平台上的关注与互动,也构建起中国活力与现代的国家形象。
刘新鑫老师还表示“此次服务冬奥城市传播的过程中,也对城市国际传播工作有几点思考,期待与更多的学者交流”:
第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契机提振。冬奥期间主办城市高密度接触国外媒体,通过交流与接触进行双向了解,这是地方政府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机遇。
第二,国际传播体系建设需要机制体制保障。与2008奥运会不同,此次2020冬奥会举办过程中,中宣部作为指导部门给予了两座主办城市更大的自主传播空间,极大释放出鲜明的城市形象活力与魅力,这是国际传播机制上的重大创新实践。
第三,国际传播理念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做好国际传播,理念要先行,国际传播理念核心是要保持开放与自信。此次过程中个别地方政府不同程度显现出在面对国际媒体时的理念缺失,因此加强城市国际传播理念建设必不可少。
MPA导师在冬奥 系列报道(一)
MPAer@CUC|胡瑾
MPAer@CUC|郭钦利
END编辑:袁千惠
责编:王晓芳
统筹:周 亭
中国传媒大学MPA
中国传媒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依托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建设,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迫切需求,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立。我们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掌握系统公共管理理论,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传播、现代科技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部门及传媒、文化机构的行政管理、政策分析和传播相关工作。
221年中国传媒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类型,下设三个研究方向:公共治理与城乡智慧管理、传媒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危机与应急治理。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是学校直属的教学科研单位,在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的交叉地带开展具有鲜明“传媒与传播”特色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工作。学院以“勤政为公、学术并举”为院训,以“面向主流、突出特色、服务国家、培养英才”为宗旨,致力于推动中国国家治理的传播创新与国家传播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