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 | 挥洒斗志,成就梦想

华东政法MPA
2021-06-25 14:30 浏览量: 4304

SUMMER

在夏天遇见的就在夏天告别

HELLO JUNE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离别时。在这美好的时节,让我们一起听听优秀毕业生的故事,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

刘悦

2018级公共管理硕士

华东政法大学优秀毕业生

学无止境、“永”攀高峰

离校十年再征战

不由感叹,考取华政MPA,可以说是我近十年来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也是我人生中最引以为傲的成绩之一!2018年,已是我离开大学校园的第十个年头,在MPA联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是的,我将再次踏入校园,去圆我的硕士梦。

“笃行致知,明德崇法”,华政以其领先的法学教育水平、鲜明的办学特色吸引了如我一样的莘莘学子。工作后再次进入课堂,很多朋友都曾笑我,在社会多年已被生活琐碎拖累,如何再保持平静的学习心态?我则更喜欢用荀子的话来回应,“学无止境”。

当下,可供在职人员选择的专业并不多,我也曾徘徊于MBA与MPA之间,犹豫不决。

而今,如果有人问我在职人员学什么专业更有益?我一定不由分说的回答“MPA,公共管理”。并不是因为我毕业于这个专业,而是它涵盖了太多我们平时很难接触或自学的专业类目。而华政,则开启了我在公共管理学领域的大门。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样都是源自西方的管理类学科,也是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它融合了公共政策与行政管理相关知识,让我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可以深入的了解国家在公共服务、城市规划等领域所作出的努力,这是在以往的学习和工作中无法企及的。

在华政三年的学习生涯中,我最感兴趣的莫属“中国政治体制”、“公共经济学”、“宪法行政法”、“司法管理体制与改革”等课程,老师们善用西方公共管理学理论结合中国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求知若渴的我如同掉入书海,不忍游到岸边。往往短暂的周末学习时光并不能满足我对知识的追求,校内的学术沙龙一定不能错过。虽然平日工作不能及时赶来松江校区,从老师们分享的“读书活动”朋友圈也能获益匪浅。

勤学苦练钻学术

如果用“温馨”形容在华政的课堂时光,那么对于论文写作的要求,用“严苛”来形容则并不过分,身为毕业生的体验,简直“惊悚”。回望当初,我似乎更庆幸自己经历过华政的论文审核,而使自己的文章达到更高水平。

提前一年选择导师、确定选题,我已经开始感受到压力。选题过于陈旧不行,无研究价值不行,偏向企业管理不行,单纯法律法规不行……这些要求并不是下马威,而是导师们一致的态度——于华政致知,溯本求源,一丝不苟。华政的导师们有的和蔼可亲,有的严肃犀利,风格可能迥异,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们的论文专业、标准、成为优秀范本。多少次,我已想放弃,论文的压力与课堂的轻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着自己第一次勉强拼凑出的三万字,我苦笑着问导师,该怎么办,感觉自己差距太大,却已才思枯竭。我的导师赵庆寺则鼓励我道“你选题很新,写出来已是不易,加油!”这让我一下来了精神,在导师的建议下开始了一稿又一稿的优化。

同学间互相打气形成了一种风气,在我们班,有疑问只要在群里吼一声,定会有同学鼎力相助。分享知网登录技巧,图书互换,写作交流成了常有的事。在预答辩阶段,我和同组的同学兼好友一同被老师批评指点,化悲恸为力量,互相鼓励着熬夜修改,令人难忘又感动。感谢指点我论文写作的每一位老师,我的导师、预答辩组老师、以及盲审阶段给出我重大修改意见的老师们,每一句点评,都给与我新的撰写思路,是我的论文最终被评选为优秀的莫大支撑。

工作学习两不误

我的本职工作是中国东方航空信息部业务主管,主要负责东航与国际联盟航空公司之间的信息化合作项目。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疫情前的我需要经常出差和跨时区工作,加班也是家常便饭。正是因为学习时间极为有限,我更加珍惜每周末在学校的课堂时光。课堂学习的知识为我理解国家在民航领域的治理措施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让我在工作中更得心应手。我的论文选题也是从工作中的案例出发,工作与学习结合,相辅相成。

我同时也是部门的带教老师,为应届学生引路,将稚嫩的大学毕业生带入到复杂的民航系统,是我热爱的挑战。自己也曾在懵懂时感觉到航空公司业务的复杂、业务的分化,如何让新人理解这一领域又迅速投入激情,是我课件设计的主要考量。而今,即将从华政毕业的我,又在“老师”的工作中有了新的思路,自己可以在从业十余年后再赴考场,是否也可以给新人以启示?考取华政,已经成为我的学员们的一份渴望。

人生格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礼记·学记》

魏天仁

2018级公共管理硕士

华东政法大学优秀毕业生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明确目的

我们选择在职学习,一定有其目的。这个目的非常重要,它几乎决定三载春秋中我们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学习。或许是想通过学习在书本中开拓眼界、在实践中增长见识;也或者是想通过学习在课堂中觅得良师、在放学后寻得益友;再或者是想通过学习对个人提升能力、对单位精进业务。但唯独我们不可以将学习看作是一场简单的交易,只想着用三年的时间去兑换一纸文凭。

因为如果学习的目的不正确,我们就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迷失和放弃。今天上课应付一点,明天作业应付一点,看似应付了老师和学校,实则完全是在应付和浪费自己的大好年华。如果将这样学习习惯带到家庭中,那就是耽误家庭;带上工作岗位,那就是贻误社会与国家。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可以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时光,学术能力也许有强有弱,但学习目的一定要正。如果方向错了,跑得越快反而偏得越远。

态度端正

社会发展的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心态也随之变得浮躁起来,但学习是急不得的。我看到身边很多年轻人在面对“佛系”、“咸鱼”、“躺平”等论调时的纠结与苦恼,我想如果大家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端正的态度,明白当年青年承担着怎么样的社会责任与国家使命,大抵不会是受到这些消极论调的影响的。

我们学的是公共管理专业,按理说以后都是要承担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我们应当让自己静下来心来对待学习,以严谨的学风约束自己,以严格的要求磨砺自己。为提升社会公共管理水平、引导社会公众良性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学会感恩

研究生学习期间,我荣获了静安区优秀团干部、静安区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公安局岗位能手、静安分局优秀团干部、静安分局嘉奖等荣誉。一方面要感恩自己,是自己一路以来的积累与坚持,让自己能够登上更大的舞台,得以有机会去挖掘身上存在的每一种可能性,有能力去选择自己所理想的道路。另一方面我也想说在职参加MPA的学习并不容易,我们不仅要完成好学习任务,更是要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生活。不少同学在读研期间经历了结婚、生育、岗位升迁或是部门调动。可以说我们不单单是一个人在奋斗,更是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在奋斗。我们今天所取得成绩与荣誉,不仅仅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更离不开学校的培育、家庭的支持和单位的帮助。借此机会,我也想对一路上给予我支持与帮助的人说一声谢谢!

人生格言:“今天许多做出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是在黑暗当中坚持下来的,他们靠的是信念,信念其实就是对未来前景的想象。

潘萍萍

2018级公共管理硕士

华东政法大学优秀毕业生

勤学当趁早,莫负好时光

备考:一个契机,一个历练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或财富,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学习就是我们丰盈自身灵魂的最好法宝。在当下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是必需品也是消耗品。在忙忙碌碌的工作间隙,继续读研深造的念头时常萦绕在脑海中,却总觉得生活与工作已经占据了太多的时间。直到2018年4月偶然得知一朋友已经顺利通过研究生毕业答辩准备拿毕业证了,在我犹豫的时间里别人已经在行动甚至成功了。彼时的我才真正有了考研的决心,然后是紧张的备考。得益于以往的知识积累和英语基础很大程度抵消了备考的压力,还使我在全新的角度审视了自己这几年的收获与成长:不同于纯学生时代时刻紧跟着老师的节奏,我从容地安排好学习计划并自主执行;不同于很多同学在图书馆与书桌前的奋战,作为工作与生活双重重担下的“大龄青年”,我的备考是午休时的模拟卷和孩子睡后深夜耳机里的网课。自律的过程固然难熬,但结果往往很美好,我顺利通过了研究生考试,拿到录取通知书。在这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我愈发感知到学习的意义,并从中找到了重塑自我的愉悦。

学习:求学之心,艰难长跑

虽然是在职研究生,但课程要求一点都没有减少,我知道所有的课程都是围绕公共管理经过精心设计的,不论是对下阶段的毕业论文撰写还是今后的工作都有很好的意义,这也是我最初攻读MPA的初心。所以纵使周末被满满的课程排满,原本的生活安排不得不相应做出调整,我坚持每次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也做到了认真预习准备,课中认真听讲,重视与老师的交流学习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后勤于思考,高质量完成学科作业。长达两年多的学习无异于一场长跑,坚持到最后并不容易,唯一的秘诀是“常用常新”,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我尝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各种公共管理理论和工具方法来进行分析研究,为自己打开了更多的视角,保持学习的活力与动力。在正式工作以后,学习获得如何解决一个问题的能力比我们获得具体一项专业知识更加重要,这也是我研究生学习期间的重要收获。在职学习过程固然辛苦,但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让人激动。

写作:个人战斗,集体帮助

毕业论文是一道难过的坎,但是翻越的过程,正是将各种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吸取选题再三变动延误的教训,在论文的撰写阶段,我主动把握了一个“早”字,及时与导师保持联系,在选题、初稿与修改完善阶段都做到了尽可能往前赶、向前靠,提前半年完成了初稿,为更好地接受指导提升学业水平留足时间准备。期间也有很多的障碍与挫折,但身边同在华政学习的同学很多,既有家人也有同事,都在18级华政MPA台州班,这种妙不可言的缘分使得我求学路上从不孤单,彼此间互相督促与互相勉励是我一路坚持的最大动力。在论文研究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困难能够得到导师的指导,通过网络资源以及与同学们的讨论交流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有灯下伶仃的自己,键盘敲出的每一个文字都有苦苦思索的痕迹,也有很多人的支持,给了我力所能及的帮助,论文的字里行间都浸润着家人的理解、同学的鼓励、老师的教诲,还有很多不知晓名字的陌生人的善意。

三年来高质量的学习实践,我深深感恩学校与老师的呵护与栽培,使我各个方面的潜力和认识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和质的飞跃。从一个渐渐被日常琐事和机械工作麻痹了的社会人,重新找回了少年求学时期的初心,更加坚定而清晰地明确了今后的发展道路,要更好地成长为一个具有理想、有抱负、有职责、有时代使命感的社会一份子。站在即将毕业的节点上,我也有百般的感慨和不舍,既有对新征程的期待,更有即将再次远离校园的感伤,但不论走得多远,我都将身负华政学子的荣耀,以满腔热血投入到工作中去,直面挑战勇于拼搏,漫漫长路尽头我相信会感谢当初选择读研深造的自己。

人生格言: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爱因斯坦

谈佳寅

2018级公共管理硕士

华东政法大学优秀毕业

中年大叔求学记

初来乍到

人到中年,在家翻书,一则话击中了沙发上的我——“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经典总能让多数人找到自己的影子,每天游走在单位家里两点一线,每周相似的家庭和工作节拍,刚过而立之年的我,看到了罗曼罗兰这则话后幡然醒悟,不论结果如何,试试改变一下吧?于是在排除了家中有矿并且确定自己发量还有富余的情况下,我选择了在职深造——复习、迎考、等成绩、进复试,经过一番努力加之冥冥中的缘分——18年我被华东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专业录取。

怀揣着录取通知书,怀揣着新的大学梦想,我踏上了来到华政的旅程。华政是一所有历史底蕴的高校,至今我还记的清楚,九月上海天气依旧炎热,伴随起起落落的蝉鸣声,我踏进了华东政法长宁校区,穿梭入两边密密的梧桐,古雅的红楼、韬奋楼、小白楼相继出现,幻想与现实相遇,历史凝聚、沉淀又再浮现,厚重是学校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富有历史气息的建筑是学校长宁校区一大特色,作为一所名校,学校里自然不会少了人文气息:林荫道下偶遇温文儒雅的教授,教室廊间随处朝气蓬勃的学生,风采碰撞青春;挥汗如雨的篮球场,座无虚席的图书馆,熙熙攘攘的大食堂,当然还有幽期密约的小花园,谁在拨弄琴弦,谁在敲打我窗。久违的校园生活开始了,是一种陌生而又熟悉的味道,似乎新生了,仿佛年轻了,初来乍到感觉很好,虽然增大的腰围在学校有限的桌椅间残酷地提醒自己已是一名中年大叔。

发挥余热

虽说是在职,但是回到校园有一个很大好处,就是仍旧还能像大学生一般参加各类学(tao)校(bi)活(dai)动(wa)。作为一名研究生,平时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必不可少,同时身为一名社会人,也深知交流联系、社会活动非常重要,于是乎班级活动、运动社团、学术活动统统积极报名。如果说,三年华政学习生活什么事让我印象最深刻,我想应该是跟随学校参加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的经历。我参赛所在的队伍是研值爆表队,队伍初期尚无此名,老师集合队伍后,在队内小伙伴们优秀颜值启发下,大叔我一拍脑袋迸出谐音梗,寓意队伍研究能力的出色发挥同时让大家关联到我队伙伴们的颜值,一石二鸟,老师和小伙伴们欣然同意。现在想来之后势如破竹,队名一定是起到了重要的心理暗示,嗯,深以为然。当然,仅有一个队名是肯定不够的,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带队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小伙伴们的不懈努力才是取得全国一等奖的真正原因。在此首先非常感谢领队权瑞松老师,高大绅士的外表下藏着许多耐心、细致和高效,您以最短的时间有效组合分配我等“乌合之众”,各司其职全力以赴方能研值爆表。此外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领导和其他老师也给与了各支参赛队伍强有力的学术支持和后勤保障,这是获取佳绩的幕后功臣。当然,也非常高兴认识了如此多优秀且俊美的小伙伴,有全日制的学弟学妹、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同学,学习到很多,之后大家也有成为更好的朋友,收获了知识和师友,作为队内大叔队员,很开心。

此行,廉颇老矣,尚能饭。

研途坎坷

都知道研究生学习与之前的学习不同,更多需要自主,但只有亲身经历这段研途时光,我才真真切切地明白什么是自主学习,更感受到知识的浩瀚和自身的渺小。摄取全新领域的知识,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必然伴随着压力与痛苦。我相信每位同学都经历过选题与设计方案时的迷茫,项目实施与分析结果时的困惑,兴许还有成稿前一改与再改的沮丧。对于我等上班有娃之人,学习似乎更加艰难——白天交给工作,回家奉献家庭,能够相应学习和研究的时间,几乎只有靠半夜和业余时间。调研实施伴随着各种困难与挫折,前方是柳暗花明还是悬崖峭壁,心中没底,暗自感叹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科研世界丰富多彩,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不努力肯定没有收获。撰写论文的那些日子,作为打工人结束无数报表、会议的案牍劳形,到家继续对付上蹿下跳的小娃,娃渐睡,夜也已深,焚膏油以继晷,开电脑写论文。不巧在科研上我又绝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撰写文献综述,我曾在知网中沉浮,为了设计调查问卷,似懂非懂看了几本专著,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如果你认为此时的我已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又会让你失望,科学研究总是充满不确定性,而在不确定性中拨云见日,需要极强的功底和许多的积累,看到真理与事实,或许是科研极大的成就感之一,但作为科研小白如若没有导师的点拨和帮助,都很难从科研泥潭沼泽中脱困。吾之导师郭秀云教授,博学笃志、严谨求实。论文从无到有、从粗到细都得到了教授悉心指点,研途中的困难与迷茫,终是在郭教授的帮助和指导下化作了柳暗花明。导师严谨治学的态度令我受益颇丰,为人师表的风范也令我深深敬仰,能师从郭教授,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此也向我的导师郭教授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研途的坎坷,导师指引加之个人努力使我拨云见日。

收获季节

转眼来到了毕业季,收获的季节最难忘耕耘时流过的汗水,回首华政这三年,有过笑、有过痛,更有快乐和收获。临近毕业之际,“华东政法大学优秀毕业生”的荣誉为我的硕士研究生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人生海海,聚散有时,凡此过往,皆为序章。感恩在读期间每一位老师、领导、同学以及同事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我将带着华政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回到岗位中继续奔涌向前,前路虽然漫漫,但我相信,只要心怀热爱,不忘初心,终有一天,所热爱的会融汇在自己所做中。三载芳华,事多不可细表,情深难以俱奏,愿山河无恙,人间无难。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祝愿各位MPA毕业生

一路顺风,前程似锦

- END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华东政法MP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