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神一般的预警致敬,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外国财税动态公众号推送了一系列相关文章。单独来看,这些文章都是不错的研究素材。然而,将这些文章串起来读更有意思,它们可用同一个逻辑串起来:风险。
TOP 5
世界经济论坛的神预警
(点击图片回看)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的前夜,外国财税动态公众号推送“一个动荡的世界——世界各地的卫生系统面临着无法满足需求的风险”一文(点击标题回看),介绍了2020年1月15日,世界经济论坛在伦敦发布的《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1月15日,新冠疫情还没有被广泛知晓,但是这篇报告貌似长了后眼,“神预测”了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风险和危机。报告写道:
世界各地的卫生系统正面临着无法满足需求的风险。不断演变的社会、环境、人口和技术模式带来了新的脆弱性,这可能会使卫生体系在上世纪所支持构建的健康和繁荣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逐渐瓦解。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已取代传染疾病成为首要死亡原因,而寿命的延长和慢性病管理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成本使许多国家的卫生保健系统面临压力。疫苗接种的犹豫不决和耐药性也正在破坏抗击流行病的进展,使得人们在对抗某些重大疾病上更加困难。随着现有卫生风险的反复和新型卫生风险的出现,人类过去在克服卫生挑战方面取得的成功并不能保证未来的结果。从当前全球疫情形势来看,世界经济论坛的“神预测”不幸言中,新型卫生风险(新冠疫情)的出现,正在快速挤兑现有的医疗资源,人类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的公共卫生灾难,过去的成功在病毒面前不堪一击。
可惜,世界经济论坛的这种风险思维并没有被大家所接受,其预警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全球出现当前局面。这一切表明,风险是不能证伪的,一旦证伪,就是灾难性的。
TOP 4
世界卫生组织的焦虑预警
2020年2月13日,外国财税动态公众号推送“世界卫生组织为何深感焦虑”一文(点击标题回看)。当时,中国处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全球其他国家疫情状态相对较好,但就是在这个时候,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发出了焦虑的预警:
我们最担心的是,这种病毒有可能传播到卫生系统较弱、并且没有做好应对准备的国家。
当时病毒已经蔓延到亚洲、欧洲和美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少确诊病例。这令人担忧,因为疾病爆发若发生在医疗系统薄弱的国家,其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对此专家表示:
世界仍然没有为一场危险的大流行做好充分准备。一旦有重大危机发生,我们现有的医疗和公共卫生系统将迅速不堪重负,各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计划也没有明确的说法。
回头来看,世界卫生组织的忧心预测也不幸言中,我们的世界确实没有为一场危险的大流行做好充分准备。全球社会没有足够的风险思维来应对这场危机,但愿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TOP 3
港大专家的最坏打算预警
(点击图片回看)2020年1月28日大年初四,外国财税动态公众号推送“港大公共卫生专家的预测:做最坏打算,做万全准备”一文(点击标题回看)。当时,中国疫情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港大公共卫生专家梁卓伟教授发表的预警报告可以说对于提高大家的风险意识具有很大的帮助。他说:
主要城市的病例数量可能在5月中旬或4月中旬达到高峰。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需要“早而不是晚采取实质性严厉措施限制人口流动”。人们需要为疫情成为全球流行病做好打算,尽管“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这样……但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做最坏的打算,做万全的准备,这是全球流行病带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港大公共卫生专家梁卓伟教授的这一预警言论无疑是对风险思维的最好诠释:警笛长响,警钟长鸣;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TOP 2
关于经济流行病的预警
2020年3月7日,外国财税动态公众号推送“警惕经济流行病”一文(点击标题回看)。当时,世界卫生组织还没有宣布新冠肺炎为全球流行病,但一些机构和人士已经充分认识到这将引发一场经济流行病。例如,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警告:
考虑到“更可怕的情景”,即疫情被证实是“更持久、更广泛”的。
早在三月初,专家们就意识到,新冠疫情将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限于公共卫生领域,对经济领域的影响更为广泛: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大央行通常会动用大量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衰退,但现在货币政策的空间不足,全球债务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些因素可能会限制全球政策制定者的反应。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黛安·斯旺克2月24日在推特上表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为了应对新冠病毒,美联储可能最早于3月降息。她说:“冠状病毒可能还不能被称为全球流行病,但它已经是一种经济流行病。”
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一个领域的公共风险会加速放大、蔓延,转化为其他领域的公共风险,如果没有这种风险思维和意识,就可能非常被动。这表明,未来不仅要防止卫生流行病,更要高度警惕经济流行病,甚至全球政治动荡流行病,切不可掉以轻心。
TOP 1
风险思维的理论预警
(点击图片回看)
2020年3月5日,外国财税动态公众号推送“以风险思维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一文(点击标题回看),内容为2020年1月14日全国政协委员、财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为财科院党员、职工讲授党课的速记整理稿。比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1月15日发布的《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还要早一天,新冠疫情还没有被广泛知晓,刘尚希院长从理论上对风险思维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他说:
风险思维是一种根本思维,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如果没有风险思维,我们就无法在这个风险社会中生存。整个世界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如果我们中国没有这种风险思维,在这场大变局当中我们就不能抓住机会,就可能白白丧失这个机会,就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他还说: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再到一个单位,再到个人,没有风险思维意味着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只有具备风险思维,才可能做最坏的打算,才会做充分的准备,调整自己,充实自己,壮大自己,发展自己。这个“自己”既可以指国家,也可以指企业,可以指一个单位,也可以指一个人。从这点来讲,风险思维应当是我们适应风险社会,并在风险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思维。
刘院长还解释了为什么风险思维被大家忽视:
有些人平时嘴上挂着“风险”的概念,可能并没有正理解风险。他们讲防范化解风险,可能把风险仅仅当成了一种对象,但是并没有想到它是一种思维方式。风险都是源自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思维是基础。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机会,也可能带来损害。一般来说,我们应更多考虑的是这种不确定性带给我们的损失和损害。对人类来讲,其实天生就会有风险意识。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把我们的风险意识和不确定性思维给遮蔽了。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教给我们的一切都是确定性的,认为整个世界是确定的,给了我们一套确定性的知识体系。这种情况下,人本来具有的不确定性思维、风险思维和风险意识就被压抑了。
从这点来看,由于风险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所以我们很难理解,所以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地忽视它、轻视它。风险是一种思维方式,风险理性是一种虚拟理性。人和人类社会只有具备这种虚拟理性,才能穿透未来,达到自由的彼岸。
上述5篇推文,总结一句话:风险思维的前提是转变思维方式,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当前,我们没有理由不转变思维方式。
审稿:程瑜 闫晓茗
整理:外国财政研究中心
撰稿:李成威
编辑:李雅煊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原文链接。(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