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S两会热评】赵福昌 孙维 | 加快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规范发展须从供需两侧发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2-03-08 18:55 浏览量: 1401

CAFS两会热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在此之前,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商业养老保险,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养老金融产品。2022年3月1日开始,我国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在原有6家试点保险公司基础上,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试点。上述举措有望促进“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丰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赵福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孙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由“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计划(养老储蓄存款、专属养老保险、养老理财、养老目标基金、养老信托、住房反抵押等养老金融产品等)组成。目前“第一支柱”占绝对主导地位,“第三支柱”发展相对不足,能体现养老金长期性、安全性、收益性特点,具有领取约束性的养老金融业务发展还存在短板。

作为以自愿为前提的个人商业养老计划,“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采用完全市场化的方式运营,其能否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取决于其供给产品的属性和参与主体的能力。因此,加快推动“第三支柱”规范发展,需从供需两方面同时发力。

一是完善养老保险产品供给,强化养老保障属性。首先,增强产品的养老保障属性。现在市场上已有各类不同的养老产品,但是大部分养老产品是打着“养老”的旗号,仍然混同于一般的短期投资,养老保障产品属性不鲜明。未来养老金融机构在设计产品时有必要更加突出产品的养老属性,注重收益性,还要兼顾安全性、稳健性、长期性,等等。其次,增强养老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充分发挥银行、保险、理财等各类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投资能力、市场渠道等方面的相对优势,为不同风险收益偏好、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年龄人群、不同家庭结构、不同投资习惯,甚至是不同性格特征的城乡居民设置投资策略差异化的养老金融产品,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购买需求。另外,还可以考虑把发展“第三支柱”与提供更周到、更人性化的养老服务联系起来,从而使“第三支柱”得到更快的发展。

二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增强民众的参与意愿。推动“第三支柱”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民众参与意愿,这不仅需要市场机构在产品设计、投资策略等方面进行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更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保障投资者权益,以及适时适度给予有效的激励政策。首先,尽快出台“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的政策框架,加强养老理财产品监管。发展“第三支柱”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尽快出台“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的政策框架有利于明确各方责任、促进市场有序发展、保护投资者权益。如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基于个人账户进行缴费、投资和待遇领取,在账户内形成资金和信息的闭环,税收优惠直接给予个人,同时也便于随个人工作变动携带和转移,实现二、三支柱之间的接续等。健全符合养老金特点的监管政策也是迫在眉睫,包括明确养老金融产品的长期性、安全性、领取约束性等“养老”属性,及时清理规范那些短期的、波动性高的所谓“养老”金融产品,合理确定养老金投资范围,并加强对养老金运作的监管等。其次,更好发挥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调剂功能,适时适度给予有效的激励政策。此前商业养老保险个人所得税递延试点方案中的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不佳,与政策受众面窄、难以有效激励民众参与有较大关系。建议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其收入调节功能。未来在制定促进“第三支柱”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时,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考虑个人所得税税制、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增长情况、商业养老保险预期替代率水平等因素。同时,考量政策实施效果及时动态调整政策内容、根据政策对象需求设计政策组合,才能最大程度拓宽受惠人群范围,更好实现激发公众参与“第三支柱”意愿的政策目的。再次,重视并广泛开展长期养老投资教育。一方面,加大养老理念和长期投资理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积累个人养老金的认同度。另一方面,培养民众根据自身养老需求理性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长期养老投资,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的能力,同时还要提醒参与民众关注养老金融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选择风险情况相匹配的产品进行投资。

- END -

审稿:程瑜闫晓茗

编辑:李雅煊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