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BA教授觀點 | 張陶偉:全球化視角下的中國經濟發展雙循環模式及影響

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2021-10-15 浏覽量: 4212 [簡/繁]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2008年次貸危機和2020年新冠疫情下,美元信用擴張是如何影響中國經濟金融的?

為什麼國内目前存在限電限産?

2021年10月10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張陶偉教授用全球化的視角分享了他對中國經濟發展雙循環模式以及時下經濟熱點話題的獨到見解和分析。

内容來源:2021年10月10日,張陶偉教授在清華-港中大FMBA2022級招生政策發布會上的教授公開課。

本文約6269字| 19分鐘閱讀

Highlights

經濟内循環與外循環是相互嵌入、互為發展的:

内循環是指生産、消費、服務等由主要在國内進行,而外循環是我們利用外國資源(外資、技術和大量原材料),在國内生産加工後,向外輸出商品。内循環與外循環是相互嵌入、互為發展的。

過度外循環導緻内循環出現困境:

中國用消耗大量資源生産的中低端工業品換來的美元,并沒有拿回來我們所需要的高科技技術和産品,隻能買到美國國債。生産加工過程中,中國央行大量擴張貨币,引起企業部門和家庭部門的負債率大大提升,中國進入了一個債務驅動型的經濟狀況。

國内限電限産政策解讀:

目前國内限電有國外國内多方面原因,國外因素是由于新冠疫情美國貨币大放水引起大宗商品價格例如煤炭價格上升,國内因素主要是一方面疫情全球供應鍊紊亂,大量海外訂單湧向中國,引起電力需求大幅上升,低價電在變相補貼出口加工業;另一方面由于在發電、供電系統結構性扭曲,煤價市場化而電價管制僵化,在電力需求大幅上升的同時,發電企業出現虧損。

以下為演講文字稿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裕?

這個問題與我們今天講的内容相關,從中國内部講,這個問題與中國發展模式、增長方式有關;從外部講,與20多年來的國際大循環美國經濟、金融、貨币等環境有關。

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我們的生活有巨大改善但中國人卻不富裕,這裡肯定存在某種“内外雙重剝削”,即财富流失問題,例如全球化時,一方面我們經濟在大發展,另一方面中國财富也在向外流失,而外循環在此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國人勤勞卻不富裕,因為中國人還需要為資産泡沫而透支的未來買單。

今天,我們要用更高的全球化視角來理解中國經濟發展雙循環模式以及影響。

01

雙循環模式及中國勤勞而不富裕的原因

内循環是指生産、消費、服務等由主要在國内進行,比如IT企業服務國内客戶,房地産企業為居民提供住房。而外循環是我們利用外國資源(外資、技術和大量原材料),在國内生産加工後,向外輸出商品。

外循環和内循環不是分割的,是相互嵌入、互為發展的。

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國内就開始大讨論“國際大循環”的理論和實踐,在那時被很多人批判。沒想到,中國真正進入國際大循環,是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開始的。2001年是個永載史冊的年份,美國經曆了911,中國加入了WTO。

先講講近幾十年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有什麼顯著特點?簡言之,中國是典型的政府主導投資的經濟發展模式。在省與省競争、市與市、區與區之間競争的前提下,地方政府用工業園區優惠土地價格進行招商引資,由于是官員是幾年提拔的任期制,所以,地方招商引資項目絕大多數都是以短平快、立竿見影的加工項目為主,各地一窩蜂上項目,産生非常嚴重的短期行為。

這種比較惡性競争條件下的短平快項目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各地企業産品同質化嚴重,缺乏獨特性和核心競争力。由于出口企業以中小型為主,産品的技術含量低、産品同質化嚴重,企業沒有出口議價能力,在互相競争條件下,在出口端,企業出口産品互相壓價,出口價格普遍較低。在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各地産業園建設大大加速,商品出口大大增加,但價格始終難以提升。

國内大幹快上,帶來大宗商品緊缺,中國一些關鍵大宗商品對外依賴度很高,在進口端,同樣由于惡性競争,國内同行大量去搶購海外的原材料,帶來了進口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這次由于新冠疫情,美國貨币開閘放水,操縱金融期貨市場價格,更加加劇了大宗商品價格上升。

綜合以上兩個方面,出口方面,國内企業互相惡性競争,沒有出口價格話語權,低價出口;進口方面,中國沒有大宗商品價格話語權,進口價格大大上升。進出口兩端一齊擠壓,國内企業被迫隻能壓低工資和福利。

這可以解釋中國人勤勞不富裕的第一個原因。

過去四十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得益于改革和開放兩件事情,改革就是市場化的機制,開放就是引進的國外的技術并利用了國外的市場。

總結來看,這是一個加工制造業+出口驅動型的模式。但是這個模式下國内企業出口缺乏核心競争力,進口大宗商品價格沒有話語權,帶來一系列問題。

為什麼這20多年來美國和歐洲可以源源不斷的從中國進口商品,而中國又願意去生産商品出口給他們?

這要從美元紙币信用講起。簡言之,美國用美元紙币換取中國有形商品,加劇中國有形商品資源緊張,降低了中國人的福利。這可以解釋中國勤勞不富裕的第二個原因。

在20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後,美元就變成了信用紙币,不再與黃金這種等價物進行挂鈎。而到如今,美元已經建立起了一個貨币霸權體系,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和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美國不斷進行量化寬松政策,并進行巨額财政赤字,在加劇透支了美元的未來同時,通過全球化,也加劇中國有形商品輸往美國。

今天的美元貨币霸權的内在邏輯與過去有很大不同:第一是美國财政赤字貨币化,第二是美元主權貨币全球化。所以美國可以用印刷增發美元“欠條“的方式把美國對商品的需求釋放到全世界去,同時把它的通貨膨脹傳遞到全世界去,當前就是傳遞到了中國。

新冠疫情後,美國聯邦國債已經達到了28萬億美元,美國這些國債基本用來發放工資與福利了。隻要美國信用不破産,美國就可以繼續近乎零成本發行貨币。

因此就回到這樣一個邏輯,美聯儲可以不斷通過發行各種“欠條“,美國的企業和個人就拿着美元,來買中國商品;表面上看是中國的商品去到美國,美元流到中國,而實際上中國獲得的僅僅是美元信用而已。中國企業拿到美元能做什麼呢?如果中國企業可以買一點美國的先進技術還好,但美國不讓中國買任何先進的技術,所以企業隻好把美元交給商業銀行,銀行再把它交給中國央行,央行拿到美元隻有買美國的國庫券,仍然是一張“欠條”。這就形成了美元循環。在這樣的循環當中,實際上中國是很吃虧的。中國有形商品減少,換取美國“欠條”。加劇中國資源緊張。

經過我們20年的辛苦,如今中美之間經濟狀況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第一,20年後中國的貿易地位開始翻轉。在2000年,美國是全球80%國家的第一貿易夥伴,而當時與中國的第一貿易夥伴隻是一些非洲的國家。而20年後的今天,中國是世界80%的國家的第一貿易夥伴。

第二,現在中國鋼鐵産量世界第一。2020年鋼鐵總産量占世界總量的55%,而且還在擴大。而鋼鐵是工業的重要基礎,1949年全中國的年鋼産量16萬噸不到,發展到今天的年産11億噸,中國工業化發展十分明顯。

第三,2020年中國GDP占美國GDP比重達到72%。自1900到2000年,整個二十世紀100年,中國GDP占比就沒超過美國的10%。過去一百年,曾經的德國、蘇聯和日本,他們經濟最好時候GDP占美國比重也隻是到50%左右,不超過60%。但2000年之後中國飛速發展,2020年中國的GDP已經達到美國的72%。我預計最早2026年最遲2028年中國的GDP會超過美國。所以美國對中國的态度也在這20年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在美國信用向全球擴張,美元循環獲得巨大利益的同時,美國最典型的問題就是産業空心化。在2000年以後,美國的制造行業從業者比率急劇下降。美國GDP總量中80%是第三産業,制造業占GDP的比重10%左右。制造業比重的下滑,它産生的後遺症很嚴重。比如,大量的工廠消失後,美國高校相關的專業基本上就萎縮了,因為大學生畢業以後找不到美國的工廠去就業,所以美國本土學理工科的學生大量減少。此外,産業空心化會把一個國家的底子全給掏空。會導緻貧富懸殊,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等。

還有,在外循環過程中,對中國影響最大問題,是大宗商品對外進口的依賴度。2019年中國棕榈油對外依賴度是99%,鐵礦石是85%,大豆是84%,原油是76%(所以我們國家現在特别強調新能源)。以大豆為例,中國一年進口最高峰的時候是9700多萬噸大豆,接近1億噸。實際上,中國城裡人吃的大部分蛋白質都是進口的,因為老百姓吃的雞肉、魚肉、豬肉幾乎都是進口的大豆蛋白轉化的。這麼多東西依賴海外,是很危險的事情。

02

中國經濟外循環

外循環下,中國在大宗商品進口端沒有話語權,在産品出口端由于産業結構、地區競争的問題也沒有價格話語權,疊加美國新冠疫情、美元貨币寬松放水,隻換些美元信用,中國的經濟發展會出現問題。由于中國外循環規模體量非常龐大,重要的大宗商品對外依賴度比重太高,可是我們又沒有話語權,最終會産生輸入型通貨膨脹。比如鐵礦石我們不用不行,國外的鐵礦石就是成本低、品質好;大豆也不能少進口,大豆減少将會導緻通貨膨脹,糧價便會上來;原油也是如此,因為中國開采油的成本高。

此外,由于美國貨币寬松,又控制大宗商品的期貨交易,在新冠疫情下,由于中國大量的進口商品非用不可,大大提升了我們進口的“通貨膨脹”,中國的生産價格指數PPI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持續上升,導緻今年上半年中國的通貨膨脹開始變得嚴重。

舉個例子,從鐵礦石來看,突然間鐵礦石價格就漲到了220多美元/噸,原來僅120美元/噸。由于新冠病毒,全球隻有中國是正常生産,隻有中國在進口鐵礦石。2020年全年,中國進口鐵礦石11.7億噸,同比增加9.5%;對應金額8228.7億元人民币(約合1189.44億美元),同比增加17.4%。兩者均創下曆史新高。2021年1-7月前7個月,中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64,902.5萬噸,同比下降1.5%,進口均價每噸1116.1元,但是價格上漲69.5%;金額為7,244.1億元。這個數據就告訴大家鐵礦石的價格暴漲,中國的生産需要額外付出很高的代價。

不過2021年7月20日以後,因為中國取消鋼材出口退稅,中國所有的鋼鐵廠不出口鋼材了,鐵礦石價格就暴跌50%,回到了原來的100多美元/噸。因為很多企業生産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國家的出口退稅,政府一說不給鋼鐵出口退稅了,馬上對進口鐵礦石産生巨大影響。

下面我們看看金融危機等事件,對大宗商品價格有什麼影響?

我們再深入地來看,如果把五年來的鐵礦石價格拿來做對比,就會發現在正常生産的時候鐵礦石價格大多數在60美元到100美元以内,那為什麼在新冠病毒的時候突然飛漲到220美元一噸?是今年對鐵礦石需求突然巨額增加嗎?不是。

2008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美國人開閘放水,中國已經上一次當。美國大幅度擴張信用,一方面擡高大宗商品鐵礦石價格,另一方面用印刷的美元換取中國商品,把開閘放水的風險都轉移到中國來。

這次新冠病毒疫情,世界各國生産暫停了,中國鐵礦石需要基本穩定但是鐵礦石價格上漲一倍多。這就是因為美國開閘放水,用期貨操縱控制鐵礦石的價格。

簡言之,每次美國出現類似金融危機的時候,美國就開閘放水,美國一開閘放水就預期了中國這樣的國家是需要大量進口的,利用期貨市場先把大宗商品價格拉上來,收割中國。

2008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而開閘放水,所以中國也開始對美國放水,中國到今天所有經濟金融方面的後遺症,都跟2008年之後信用擴張有很大關系。中國的央行M2增加,中國企業加杠杆、中國銀行業資産瘋狂增長,中國經濟發展出口也增長,表面看一片繁榮。2008年時候中國M2貨币供應量比美國、歐洲、日本都要低,M2是47萬億人民币,但是現在2021年中國的M2增長量已經非常高了,達230多萬億人民币。2008年後貨币供應量急速增長,這是金融行業好日子的來源。過去的房價上漲也全是來自于此。2008年全中國銀行業總資産62萬億,經過4年以後2012年底133萬億,4年漲一倍。2008年-2018年十年,中國銀行業總資産增長了4倍,2020年低達到319萬億人民币,這個增長量是非常快的。可以說,中國經濟實際上是貨币債務驅動的增長,中國也在加杠杆,好處帶來了經濟高增長,壞處就是中國經濟結構大大地惡化,過去國内金融自由化、混業經營、影子銀行帶來巨多的問題,帶來很多的後遺症。才有今天的去金融杠杆,進行各個行業的清理。

03

過度外循環引緻内循環出現了問題

由于外循環兩頭中國沒有話語權,過度外循環透支中國有形财富,内循環的中國整體債務比率現在非常高。

居民部門現金不多,消費出現下滑。現在中國企業和家庭部門債務比率都一直在上漲。房地産金融化,醫療市場化,大資本進入基礎教育,居民部門在幾座新的大山的壓力下,中産階級老百姓負擔巨大。

中國企業的債務餘額占GDP比也比日本企業高。簡單而言,中國進入了一個債務驅動型的經濟狀況,企業和家庭部門的債務占GDP的比重持續上升,這其中不包括金融機構。次貸危機之後,2012年中國加杠杆,到2020年中國繼續往上加杠杆。

前幾年開始我們已經提前在去杠杆,沒想到新冠疫情出現,許多企業和個人,收入沒有了,但是債務是剛性的,所以,杠杆比例就又上升了。

政府為了新冠病毒的治理,需要進行政府支出,這個債務比例也是升高了。所有這些,最後導緻老百姓的負擔太大,這也造成了為什麼拼多多這麼熱,為什麼奢侈品的電商都銷聲匿迹了。

此外,中國的金融資産“脫實就虛”很嚴重。金融業占GDP的比重在2015年達到曆史的最高8.4%,比美國的比率還要高。經過去杠杆現在比重下降到7.4%左右。金融行業的利潤非常高,中國前20名最掙錢的企業,除了四五個阿裡騰訊互聯網公司和中石油大國企,賺錢企業都是銀行、金融機構。而美國前20名的最掙錢企業隻有4家是金融機構。實業經濟比較難賺錢,這也是導緻内循環受阻的一個原因。

04

近期國内限電限産政策解讀

中國并不缺煤,不缺發電能力,不缺輸電能力,但是為什麼要限電呢?

先看20年來,中國的電力和美國電力的對比了。中國在2001年用電量隻有美國的60%不到,但是今天2020年中國的耗電量已經是美國的1.7倍。但現在中國的GDP隻有美國的72%多,但我們耗電量是美國1.7倍,中國單位GDP耗能太高,這有中國經濟結構問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天天跟中國談低碳。

其實過去20年中國電力增長非常快,中國不缺煤,不缺發電的能力,也不缺輸電的能力,中國有超高壓,輸電能力都是世界上最強的,電力在理論上是不愁的,那又為什麼會出現限電呢?

其他各方面專家,講了限電的各種理由原因,我這裡隻簡單說幾個:

第一,是發電用電出現了結構性的扭曲。中國發電量中約60%多來自煤炭發電廠,前幾年各種改革,市場煤,計劃電。但今年在需求方面,由于疫情,印度、越南等地的供應鍊訂單都轉移到中國,中國生産性需求大增,前面講了美國在金融期貨市場操縱大宗商品價格,由于資源緊張使得煤價上漲,但是中國計劃特色,電價不漲,應對價格變動的彈性不夠。煤價一上漲,電價不漲,電廠越發電越虧損。所以在沒有明确發電虧損如何分攤時,電廠不願意發電。

第二,是由于中國資源的不平衡導緻的。中國西部的煤和電多,而東部的電和煤很少,可是東部的生産能力又最強,中國一直全國一盤棋,都有西電東送,可是因為剛才講的發電是虧錢的。所以西邊也不樂意發電了也不送了,那整個中國的用電結構就被破壞了。正常情況下西電東送是沒大問題的,但是現在虧損很多,就可能斷電。再其次,新能源、風電、光電結構不合理,我們還是主要依靠火電煤電,一斷煤,價格不合理,馬上就出問題。

第三,是由于今年上半年訂單超多,沿海加工貿易企業超負荷運營,中國生産廉價的電去做高能耗的生産,用電量指标能耗指标提前用完了。今年上半年我國鋼鐵同比增長5%,水泥同比增長8%,電解鋁同比增長9.5%,三大行業的産量都超過了全球的55%;此外,過去中國的比特币采礦耗電巨大,上半年也停了;另外,又有一個運動式的減碳政策過度壓制,就進一步扭曲了今天的電力結構,帶來了限電。總而言之,主要是中國電力的結構還沒有完全理順,中國主要的問題煤是市場價格,電是計劃價格帶來的。

今天講了中國經濟外循環和内循環以及對我們經濟帶來的各種影響,主要的目的是想大家站在全球化角度分析中國經濟問題。中國今天所有的經濟發展、金融穩定,和過去20年,利用國外資金市場、大宗商品市場和外貿出口的市場都是密不可分的。中國作為全球産業鍊當中非常重要的加工基地,我們兩頭的話語權都較弱。進口大宗商品部分沒有話語權,出口産品部分由于惡性競争也沒有話語權,在疫情下矛盾就爆發出來了。

緩解的辦法其實是有的,個人覺得,現在可以減少對美國的出口,沒必要用中國有形商品換美國的“紙片”。可以緩解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緩解國内資源緊張。

因此理解中國經濟金融的問題,一定要站在全球的角度。

END

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金融财務MBA 2022級招生正式啟動,首輪招生宣講活動開始接受報名。歡迎預約參加,掌握最新招生政策,獲得入學先機。

2021年10月21日(周四)

19:00-21:00

北京 · 金融街地區

2021年10月28日(周四)

19:00-21:00

北京 · 國貿地區

報名入口

活動采取邀請預約制,席位有限

(報名後通知具體地址)

1

國内首創的金融MBA

2

與時俱進的課程設置

3

遍布全球的校友網絡

4

兩校業界的優秀師資

5

豐富優質的教育資源

6

靈活自主的招生方式

招生政策

招生對象

  • 金融行業專業人士

  • 企業高層管理人員

  • 多元背景、有金融+跨界需求的優秀人才

學制學分

  • 學制兩年,按需求修滿48學分方可畢業。

授課方式

  • 中文教學,輔以英文原版教材案例。

課程時間

  • 2022年秋季入學,每月兩到三次周末授課,時間為周六、日兩天

授課地點

  • 北京、深圳

項目學費

  • 43.8萬

授予學位

  •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

    *可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辦理學曆學位認證。

點擊“閱讀原文”,登錄清華-港中大FMBA報考服務系統,2021年9月16日起開放2022級申請。

編輯:劉蕊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 +1

  • +1

    收藏

備考交流


2022考研英語二備考群: 678595048

2022管理類聯考複試調劑②群: 814776983

2022海外碩士交流群: 895560072

2022年MBA/MEM/MPAcc聯考備考群: 769561411

免聯考調劑咨詢①群: 796631901

2022考研政治沖刺群: 863373153

海外碩士咨詢③群: 850595383

免聯考碩士入學咨詢群: 711046255

2022考研複試調劑交流群: 90217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