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故事 | 鄒至莊:中國現代經濟學的播種人

MBAChina 2018-01-22 浏覽量: 5316 [簡/繁]

MBAChina網訊】鄒至莊(1930- ),祖籍廣東番禺,曾就讀于嶺南大學,後移居美國,是一位享譽中外的經濟學家。他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首任名譽院長、現任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董事會名譽主席。


他是享譽中外的美籍華人經濟學家,他是著名“鄒氏檢驗”的發明者,他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教授,他牽線搭橋開辦“福特班”,把西方經濟學首次引入中國,他一生跟嶺南結緣,是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成立的重要推動者……他,就是鄒至莊教授,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首任名譽院長,現任學院董事會名譽主席。


嶺南求學:It feels like a family


1930年,鄒至莊出生于廣州市。他兩個哥哥都在嶺南讀書,6歲的他就來到了康樂園看他的哥哥。他的父親鄒殿邦(Tin-Pong Chow),曾長期擔任廣州商會主席。


時隔70多年的歲月,85歲的鄒至莊教授仍清楚地記得和父親在一起的畫面。“1942年香港淪陷後,全家人從香港搬到澳門。我從小愛遊泳,每天爸爸坐黃包車,我騎着單車,兩車并行來到遊泳場。”


從父親身上,鄒至莊學到了一生受用之不盡的寶貴财富。“第一,做人。父親教我跟人打交道要考慮到對方的利益,‘易地而處’,所以我從不做人情,我追求雙赢。第二,做事要有恒心。想做什麼事,我一定要費盡一切努力去做成。第三,重視健康。小時候,父親就請南方最有名的太極拳名家董英傑老師到家裡教我太極拳,我6歲就學會了整套太極拳。”


已是耄耋之年的鄒至莊教授身體非常好,依然每天堅持運動,早上打太極拳,當日還要遊泳、打網球或高爾夫,從三種運動中選其一。


6歲從廣州到香港,再到澳門,入讀嶺南附小、到嶺南附中。1945年回到廣州讀嶺南高中。1947年入讀嶺南大學。1948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鄒至莊的整個童年、少年都跟随着嶺南。“我離開嶺南隻有一學期,是要跳級的原因。初二時我想升高一,但是嶺南不允許跳級。我便在澳門培正中學讀了高一的第一個學期,後來就回嶺南繼續念高一。”



1947年鄒至莊入讀嶺南大學


在嶺南,鄒至莊有許多一塊念書、運動、玩耍的好朋友。“胡守為,他是我的好友、中學同班同學,是我在高中和大學一年級的‘同房’。”(胡守為教授,陳寅恪先生的弟子、曾任中山大學副校長。)


“我非常幸運,能在嶺南讀書,沒有學校比嶺南好。”“好在什麼地方?”“嶺南精神獨一無二,我非常懷念那時候的時光。It feels like a family.”在美國生活了半個多世紀後,鄒至莊教授說到激動時刻,英文脫口而出。


聲名鵲起:鄒氏檢驗(Chow Test)


“她果然問起Chow Test。”當筆者提到鄒氏檢驗時,鄒至莊先生親切望着身旁相伴六十載的鄒太太,笑了起來。


著名的“鄒氏檢驗”(Chow Test),來源于鄒至莊的博士論文《美國汽車的需求:一個關于耐用品的研究》,論文在1955年寫完,1957年整理成書出版。 “我的論文用1921-1953年的數據估計了一個美國汽車需求量與美國消費者的收入和汽車價格的關系。我想知道這個關系在1953年後的四年是否不變。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發明了一個統計學的檢驗方法,它後來被命名為鄒氏檢驗。”


“鄒氏檢驗”讓鄒至莊在經濟學界聲名鵲起。如今,“鄒氏檢驗”已經成為計量經濟學中的重要工具。“鄒氏檢驗可以解釋經濟現象 ,也可以預測經濟規律。從數學的深度來說,鄒氏檢驗的創新并不大,但是它的應用範圍很廣。”在經濟學領域、醫學行業和各種引用統計學的領域,都可以應用到鄒氏檢驗。(鄒至莊的汽車需求函數,可用于對汽車需求的預測,1950年代後期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作預測也應用它。)


“我的女兒行醫,大概一年多前,她說與她合作研究的同事用了鄒氏檢驗做研究。比如,醫師需選擇藥劑以降低病人體溫。鄒氏檢驗可以用來确定用兩種藥後病人的體溫和用藥日數的關系是否相同。”


由于“鄒氏檢驗”的應用甚廣,每一本計量經濟學的教科書都把它包括在内。差不多所有經濟學的研究生和多數三、四年級的本科生都讀過。


中國現代經濟學的播種人:福特班和鄒計劃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從1980年代開始,鄒至莊把關注的目光聚焦于中國的經濟改革問題,他頻繁回訪中國,應約成為中國國家體改委的顧問,對雙軌制改革、控制通貨膨脹、外彙改革等重要議題着力良多。此外,他親自牽線搭橋促成的“福特班”和“鄒計劃”更是把西方經濟學首次引入中國,并為經濟學領域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1984年,國家教委的王澤農、外事處王複孫來到我美國的家裡,找我談要把西方經濟學引進中國。我一聽,共産黨領導的中國也要搞現代經濟學了,這是好事啊,當時就答應促成此事,答應在1984、1985和1986年的暑期分别邀請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到中國講述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


鄒至莊當時任“中美經濟學教育交流委員會”美方委員會主席,在他的促進下,得到美國福特基金會的資助,原國家教育委員會和美國福特基金會1984年達成協議合辦中美經濟學教育交流項目。可以想象,在那個人們用不解的眼神審視一切“西來之思”的歲月,破冰之舉勢必需要當事人格外的智慧與膽識。


1989年,中美經濟學教育交流委員會主席黃達教授、美中經濟學教育與研究委員會兩主席鄒至莊教授和德懷特·帕金斯教授

在中美雙方委員會第三次聯席會議上的合影


“福特班”全稱“中美經濟學研究生培訓班”,是屬于中美經濟學教育交流項目的其中一項。1985-1996 年,“福特班”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了10期,先後有417名學生參加了培訓;1987-1992年,“福特班”在複旦大學開辦了5期,培訓學生201名。“福特班”的618名學生來自全國各重點高校經濟學和管理學專業的在校碩士生或青年教師,他們經過嚴格的考試進入福特班,接受為期一年的英語、經濟學、數量分析和計算機等方面的強化訓練,由外籍教授直接講授現代經濟學理論。一部分同學得到美國教授的推薦到美國留學,得到博士學位。


福特班作為當時中國國内最為系統地講授西方現代經濟學理論的培訓項目,其學員至今已經成為經濟學界、業界的中堅力量。今天,人們甚至戲稱“福特班”為中國現代經濟學教育的“黃埔軍校”。鄒至莊也被譽為中國現代經濟學的播種人。


姚益龍是1989-1990年複旦大學“福特班”的學員,他現為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的金融學教授。當初他的同班同學包括現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複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時隔25年,對于福特班的老師和同學,姚益龍仍感覺曆曆在目。“教我們班的四個教授分别來自美國肯塔基大學、舊金山大學、夏威夷大學,英國蘭卡斯特大學,他們的教學方式給我完全不同的體驗,跟國外經濟學名家的直接接觸加深了我對經濟學的理解,也讓我們第一次系統地享受到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

1989年11月,複旦福特班Hualman教授夫婦及部分同學在上海嘉定合影。(前排左一為姚益龍。此圖為姚益龍教授提供)


鄒至莊還與國家教委(後教育部)合作安排中國研究生到美國和加拿大留學,攻讀博士學位。鄒至莊親自出經濟學試題,國家教委出面組織,命名為“鄒至莊經濟學留學計劃”,在全國重點高校中選拔佼佼者。李稻葵、周林、方星海、許小年、胡祖六、李山等人均受益于此。鄒至莊改變了這些人當年的命運,這批人大多成為中國經濟學界的重要人物。


促建嶺院:搭建橋梁,連接世界


鄒至莊教授在嶺南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盡管他早已定居美國,但他鄉梓情深,始終牽挂着祖國和嶺南母校。


1952年國内院校調整,嶺南大學停辦,但是數十年來慈母的背影,從沒有在嶺南人的腦海中淡化或消失。20世紀80年代,嶺南校友四處奔走,希望重建母校。鄒至莊教授不遠萬裡回國。1986年中山大學給鄒至莊授予名譽博士,當晚宴時他與時任中山大學校長的李嶽生先生建議由李校長向國家教委提出在中山大學内建立嶺南(大學)學院的申請。1988年正當嶺南大學成立100周年,國家教委批準學院成立。1989嶺南學院正式在中山大學安家。嶺南學院建立後,鄒教授出任首任名譽院長,着手嶺南學院的各項改革工作。


1992年6月,由我院與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聯合主辦“廣東外向型經濟發展國際學術研讨會”。

會議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孫商清教授和我院名譽院長鄒至莊教授擔任主席


在學院建立初期,師資力量不足,鄒至莊教授十分重視對學院師資的培養,不僅通過各種渠道聯系海外培訓,還邀請世界一流的教授來院交流。


20世紀90年代初,鄒至莊想邀請一位美國教授來學院擔任客座教授,但是有個别領導反對。“後來那個領導想去美國,希望我給他寫邀請函。我說您同意邀請美國教授擔任客座教授,我就給您寫邀請函。”筆者笑道:“您的這一做法很有勇氣啊!”“嘿,這個不算什麼,我做的有勇氣的事還多着呢。”老年變頑童,鄒至莊教授也笑了!


建院初期,鄒至莊名譽院長建議經濟學系王則柯教授開設《微觀經濟學》,最早将現代經濟學普及到大學校園。“我當年所用的教材都是鄒教授指定的。”在旁的王則柯教授補充道。鄒至莊教授與王則柯教授亦師亦友,每年鄒至莊教授回到嶺南,王則柯教授都親自陪同。


鄒至莊教授做客嶺南大講堂,與師生探讨經濟知識


為了進一步提高師生的研究水平和培養質量,鄒至莊教授一年多次回國。當訪問嶺南學院時,與青年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座談,做客嶺南大講堂,與嶺南學子共同探讨經濟的奧秘,幫助他們在經濟學的路上越走越遠。


漂洋過海,他用畢生所學為祖國的經濟發展建言獻策;教書育人,他盡教授之責為社會的文明進步培養人才。鄒至莊教授将嶺南學院“作育英才,服務社會”的精神發揮到了極緻。


版權聲明:

本文轉自中大嶺南MBA項目,如原作者如不願意本網站刊登使用相關素材,請及時通知本站,我們将在最短時間内予以處理,聯系010-53572271。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 +1

  • +1

    收藏

備考交流


2022考研英語二備考群: 678595048

2022管理類聯考複試調劑②群: 814776983

2022海外碩士交流群: 895560072

2022年MBA/MEM/MPAcc聯考備考群: 769561411

免聯考調劑咨詢①群: 796631901

2022考研政治沖刺群: 863373153

海外碩士咨詢③群: 850595383

免聯考碩士入學咨詢群: 711046255

2022考研複試調劑交流群: 90217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