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憶東最新演講:躺赢型商業模式會被打破,信用風險下階段加速釋放,科創長牛現在是“底部的頂部”

香港中文大學金融财務MBA(FMBA) 2021-07-30 浏覽量: 4180 [簡/繁]

來源:聰明投資者

“中國經濟現在有點像中年人,可以練耐力跑馬拉松、健身健身,不需要搞特激烈的活動。中國現在要注意的是把一些存量問題化解掉,把一些提高效率方面的增長點培育好,這是宏觀的重點。”“三季度信用風險的釋放一定會是加速的;從短期的角度來說,這是個風險,但長期而言,化解存量風險帶來的陣痛,更像是一個有驚無險的擾動,總體來說,系統性風險并不大,因為未雨綢缪降準了,三季度整體是寬貨币緊信用,甚至有可能再次降準。”“在政治經濟學的框架下,中央立足于大國博弈的宏觀趨勢背景下,對于這種影響社會不穩定因素、長期的結構性風險,是下定決心要進行治理、進行出清。”“8月份可能是改變中國過去30年房地産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式的時刻,房地産的發展模式正在被颠覆,最終将徹底樹立房住不炒的産業基礎。過去的30年,房地産開發商是立足三高“高毛利、高周轉、高杠杆”的盈利模式;而未來,新房價格受計劃調控,房地産進入低毛利的時代,融資又收到“三個紅線”的硬約束,傳統的房地産盈利模式怎樣能夠生存下來?”“大家要深刻地理解這一點,現在跟過去改革開放40年相比,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路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這個變化就是走共同富裕之路。在未來,長期而言,國内大環境最重要的是,經濟發展的道路是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而共同富裕是共同在前,富裕在後。不同于西方過度強調效率優先的路,我們更強調公平同時兼顧效率。

這個發展戰略思路的變化,已經并将繼續在各種産業發展政策上不斷顯現。這幾年的監管政策,無論是對互聯網,還是對教育,對醫藥,對金融,對房地産,乃至于未來,對一些消費類的公司都在發展變化,甚至颠覆原有的行業模式。”“經過了改革開放40年,特别是,過去5年的供給側改革,強者恒強,優勝劣汰,很多的行業形成了“躺赢型”的賺錢方式,在未來,這些都可能面臨要被打破,或規範治理。就想一想,這些躺赢型的商業模式是不是會妨礙社會公平?是不是會造成社會焦慮?會不會導緻社會階層的固化深化?會不會引發貧富差距的拉大?會不會妨礙共同富裕?如果是的話,都要小心。

““我們傾向于在共同富裕的指引下,共同富裕不是共同貧窮,公平優先,反而可以兼顧效率。從效率的角度,未來鼓勵效率,最确定的方向,就是提高中國核心競争力的方向。而這個方向就是科技、先進制造和内需新消費”“要收獲周期,收獲大盤龍頭,去轉向擁抱小而美的科創“小巨人”;

從前幾年供給側改革“做減法”階段,推崇萬億市值、千億市值的大盤龍頭型“核心資産”,轉向擁抱100億到1000億特别是100億到500億市值的“未來的核心資産””“以長打短,大智若愚,耐心布局優質成長。這些優質科創成長,說實話短期也不便宜,我認為未來一兩個月有可能也會調整。

我把它形容為2004,2005年上海靜安區的房子,如果漲多了也會短期調整,但這一類的東西跌下來敢滿倉,敢繼續加,現在回頭看05年的房子其實是在底部。拉長來看,科創長牛現在也是處于“底部的頂部””以上,是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7月20日在财通基金主辦的“資管行業新趨勢高峰論壇”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觀點。張憶東重點談到了下階段國内和海外可能面臨的幾個風險,分析了美股市場後續走勢,同時,對A股市場上中短期、以及更長時間維度上存在的投資機會,給出了非常明确的判斷。聰投整理了演講全文,經憶東總授權,分享給大家。

大家好,跟大家分享一下對于中短期、中長期資本市場的一些思考。我們還是先自上而下分析下半年市場的一些關鍵變量,包括中國宏觀經濟、海外市場的分析,以及會影響短期風險偏好、資金面的一些信用風險。

中國經濟就像一個中年人

不需要搞特激烈的活動

第一部分,平淡中尋找新奇。什麼平淡?宏觀平淡、大盤指數平淡;什麼新奇?微觀新奇,朝氣蓬勃。而且新和奇是兩個不同的方向,它反映的是中國一些新的增長點,一些還沒有被市場充分挖掘或認知的機會。平淡,下半年宏觀經濟總體來說是偏弱的,三季度GDP增速 6~7%之間,四季度很可能要考慮保五,5%左右的GDP增速。看上去趨弱,但事實上足夠了。中國經濟就像一個中年人,他的生活狀态和年輕人不一樣,年輕人朝氣蓬勃,活力十足,可以百米競跑,中老年人則是優雅的生活。中國經濟現在有點像中年人,可以練耐力跑馬拉松、健身健身,不需要搞特激烈的活動。中國現在要注意的是把一些存量問題化解掉,把一些提高效率方面的增長點培育好,這是宏觀的重點,GDP增速(今年)剔除基數效應以後,如果未來5~10年能夠維持這個4%、 5%的狀态,已經很不錯了。宏觀經濟增速更多是一種數字意義上的,今年一季度二季度超高增速是基數效應,到了三季度四季度5%是一種常态。

流動性總體不會太緊

下階段信用風險釋放加速

但更像一個有驚無險的擾動

如果下半年經濟增速回落,但是流動性還非常緊,那就麻煩了,比如2018年;但事實上,下半年流動性總體來說不會太緊,因為要化解存量風險。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2021年要抓住機會,化解存量風險。現在我們也陸陸續續看到了某些大型房地産公司,甚至不止一個,最近遭遇一些困境,特别是債務違約越來越明顯,跟二季度不太一樣。二季度為了百年七一,宏觀金融環境整體還是比較祥和的,沒有出現銀行抽貸和凍結資産。但是,現在來看,三季度信用風險的釋放一定會是加速的;從短期的角度來說,這是個風險,但長期而言,化解存量風險帶來的陣痛,更像是一個有驚無險的擾動,總體來說,系統性風險并不大,因為未雨綢缪降準了,三季度整體是寬貨币緊信用,甚至有可能再次降準。年内不排除繼續降準甚至降息,從而保證下半年不出現“處置風險而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同時,在政治經濟學的框架下,中央立足于大國博弈的宏觀趨勢背景下,對于這種影響社會不穩定因素、長期的結構性風險,是下定決心要進行治理、進行出清。所以下半年,無論是房地産相關的信用鍊條收緊,還是圍繞着地方融資平台相關的基建,總體來說都是信用收緊。

如果三季度信用風險釋放猛烈

四季度很可能出現雙松

當然,我們也傾向于,如果三季度信用風險是以一個比較猛烈的方式釋放,四季度很可能會出現雙松,就是寬貨币、寬信用。而那時候信用的寬,一方面,無論是地産這個鍊條還是基建這個鍊條,因為三季度的風險釋放之後,到四季度告一段落,喘口氣。同時,更多的體現在新型基建。所謂的新基建,無論是5g、智慧城市、網絡安全,還是說跟智能駕駛相關的,跟十四五規劃裡邊提到的自主創新、科技進步相關的這些抓手,會成為釋放寬信用的領域。總體來說,三季度是寬貨币、緊信用,但是,四季度有可能“雙松”。

未來一個半月是有風險的

七一之後已經在加速了

所以站在現在,去看三季度,特别是看未來一個半月,是有風險的;這個風險七一以後已經在加速了,集中體現在某些行業監管風險以及信用風險。比如,互聯網和中概股的監管風險,7月6号《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性活動的意見》加強海外上市的監管,再往後,對互聯網的治理進一步加碼,對于某公司,七部委入駐。再比如,部分地産商債務違約,甚至是中型的還算是不激進的房地産商開始債務違約;以及某大型的、過去幾年相對比較激進的房地産開發商,最近遭遇到了某區域型銀行支行的法律訴訟。這些都顯示,後面的信用風險的釋放、存量風險的化解是在加速了。

房地産的發展模式正在被颠覆

房地産債務風險、地方政府債務将密集釋放

8月份還有一個事情,土地出讓金在8月初開始由稅務部門征收,因為以前的土地出讓金都是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征收,這個征收單位的變化,對房地産開發商資金面也是一個壓制,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8月份可能是改變中國過去30年房地産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式的時刻,房地産的發展模式正在被颠覆,最終将徹底樹立房住不炒的産業基礎。過去的30年,房地産開發商是立足三高“高毛利、高周轉、高杠杆”的盈利模式;而未來,新房價格受計劃調控,房地産進入低毛利的時代,融資又收到“三個紅線”的硬約束,傳統的房地産盈利模式怎樣能夠生存下來?未來,房地産商要麼是進入到長租房、廉租房的領域,拿到低成本的融資,這些可以生存。要麼還有就是像海外的模式,就是收租的模式,偶爾做一些開發,這種收租為主,加上少量低周轉高毛利的開發。以前我國多次調控房地産,但是每一次遇到經濟困難,在利益的驅動下,房地産開發商、地方政府、銀行圍繞房地産開發的整個鍊條,多多少少都希望能把地炒熱,把新房炒熱;但是現在,整個格局特别在新房方面,越來越明顯,政府管理的手在引導。如果房地産風險釋放,對于地方政府相關債務也有階段性的沖擊;特别是4月13号,國務院發文,要在今年做好清理整頓地方融資平台的工作;三季度推進也會加速。近期15号文是個重要的信号。總體來說,未來一個多月是一個風險釋放期,國内信用風險的密集釋放。而上次降準,我判斷是打麻藥動手術,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避免像2018年或者2011年這樣大的沖擊。國内信用風險釋放,是使得我們長期競争力會更好,短期它也更多的是個局部的結構性風險。這種情況下,無論對資本市場,還是對于國民經濟而言,還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動手術的那個地方還是會疼的,隻是疼的不至于休克,不至于對全身的機能形成影響。

目前海外風險也是有驚無險

美國2%以下的低利率可能是未來數年常态

海外的風險也是有驚無險,不是系統性風險。對于海外的風險,國内很多投資者對于美股老早就看不順眼了,覺得美股已經牛了10年,憑啥還那麼牛?估值又那麼高,處于曆史的高位。會不會美股崩了連累A股?坦率的說,從去年以來包括到現在,我對美股一直都不悲觀,因為它對應的是一個低利率的時代;就好比說2012年歐債危機以後,歐洲開始深陷負利率,當時大家覺得負利率很荒謬,不符合我們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同樣,為什麼美國近期的通脹數據又很高,經濟的高頻數據也很好,但是美債收益率蹭蹭地向1.2%走?當然,我判斷,到八九月份,美債收益率可能從1.2%反彈到1.5%左右,這是後話了。總體來說,隻要2%左右或者2%以下的這種低利率是常态,對應的目前美國的股票并不太容易出現熊市,優質股票不算太貴。比如說它的主心骨, Facebook、谷歌、蘋果、亞馬遜、微軟這些公司的增長動能非常之強,甚至它不受庫存周期的波動影響,而美國指數主要是這幾家優質成長龍頭帶動的。隻要你判斷,如果美國的低利率在未來三五年是個常态,你就不要老是為美國人操心,操心他的股票會不會崩盤、經濟會不會崩盤。美國沒有那麼脆弱,就像中國沒有那麼脆弱一樣,作為全世界兩大經濟體,大國博弈的背景,誰都不願意把自己給玩爆了,同時雙方誰都不可能把對方給輕易玩爆,這是一個持久戰。明白這個道理,對于我國的貨币政策的微調就能有很好的判斷,跟以前不一樣,以前我們有時候一踩刹車就踩過,一定出了點事兒以後,才進行對沖,而現在更明顯是在預調微調。

我們正面臨很多從來沒有過的經濟現象

過去的規律都是被打破的

反過來說美國也是一樣,美國現在的所作所為,已經從我們曾經以為的自由經濟燈塔,赤裸裸地回歸到了叢林社會。90年代上大學的,經濟教材基本上全都是學習美國的經驗。但是現在,我們面臨着一個無人經曆之地,面臨着很多以前從來就沒有的經濟現象,所以,隻有邏輯能夠引領我們前行的道路,而過去的規律都是被打破的。以前我們會覺得債務率高了以後一定會有經濟危機,來一把經濟危機,就像手機關機power off、 然後power on再重啟來解決問題。我們經曆的有限曆史,就有2000年互聯網泡沫,2008年次貸危機;但是,更遠的過去,無論是1942年到1951年,美國搞YCC,就是收益率曲線控制那個階段,還是70年代美國滞脹的時候,當美國自己不自信的時候,它未必用出清的方式來解決債務問題,而是用它能主導的規則來“玩”全世界。領導在阿拉斯加講得很明白,我們并不承認所謂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我們所強調的是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高債務是全球之痛

誰都無法承受泡沫刺破的痛苦

2020年3月23号之後的美國行情是新的邏輯

從美國的角度來說,它的債務率是曆史之最,美國總的債務率是296%,中國的總的債務率是268%,連日本、歐洲債務率都是曆史之最。高債務是全球之痛,這是一個硬約束。美國在2020年已經是MMT新的經濟邏輯,除了新的經濟邏輯,又疊加了一個政治邏輯,是大國博弈。我們在分析經濟政策要有一個重要前提假設,就是中美大國博弈,而且是持久戰。這種情況下,誰都無法承受把債務泡沫刺破的痛苦,以防止被競争對手壓制。我一直跟很多的投資者講,美國的十年牛市其實去年已經結束了,不是沒有結束,它在去年的2月、3月,以一次巴菲特都覺得是活久見的流動性危機結束了2008年底至2020年2月份的十年長牛。而2020年3月23号之後的美國行情,是新的邏輯,是一個MMT(财政赤字貨币化)(的邏輯),是一個無節操的放水、用規則洗全世界的新格局。MMT其實不是個新鮮事物,雖然過去幾年,财政赤字貨币化以一個新的經濟理論、金融理論而出現,但它的實踐在過去幾十年也是比比皆是了。比如說80年代的中國央行獨立性不足的時候,更不用說津巴布韋、委内瑞拉以及拉美在債務危機之前都是這樣子,就是弱貨币國一旦搞MMT,一旦央行沒有約束地給财政部印錢用,就會出現惡性通脹疊加本币的瘋狂貶值,形成了貨币危機。而這次美國,充分運用了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币體系,MMT實踐效果較好,刺激了經濟,而且,過去一年,每一次美國開始放水,擴大它的債務規模的時候,美元反而是反彈的。去年一個季度,從3月23号到7月初,美聯儲擴表3萬億美金,12月21号财政纾困釋放8700億美金,今年3月12号财政纾困放了1.8萬美金,所謂的拜登基建計劃本來3月份說8年2.3萬億美金,後來6月24日打折了還有1.2萬億美元。。這背後是什麼?美國财政擴張型的經濟刺激之路還是覆水難收,上瘾了,還是會繼續。

當高債務、高失業率、高通脹三高并行時

對于美國貨币政策,高通脹并非最優先考慮的

現在美國财政部現在跟聯儲打默契球,維護低利率環境

所以,不用對美國操心,不要覺得美國會傻到因為短期的通脹高一點,就把利率蹭蹭蹭地不斷提高,以至于把美國債務危機給拉爆。不可能的。看看曆史,曆史告訴我們未來,當高債務、高失業率、高通脹的三高并行的時候,對于美國貨币政策,高通脹并非最優先考慮的;真正重要的是高債務率,然後是高失業率,高通脹常常是可以忍受的。所以,去年(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宣布,美聯儲提高通脹容忍度,很多人沒有理解;今年6月份,鮑威爾說今年核心PCE有可能到3,但言下之意,就算核心PCE到3,也不收縮。現在美國的貨币政策跟财政政策的配合度非常強,财政部現在跟聯儲打默契球,打得非常好,維護低利率環境。6月底之後,美國國債長端收益率蹭蹭蹭向下走,因為很明顯,美國下半年要加大債務的發行數量。而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剛開始的時候,發債壓力不大,而通脹預期和經濟複蘇預期很強烈,日本等海外投資者抛售美債,那時候财政部美聯儲沒有明顯幹預,所以,2月初開始,美國長債利率從1%左右蹭蹭蹭地幹到3月中旬的1.77%。但是,3月中旬之後,随着美債發行量增加以及美債收益率飙升,我們可以明顯看到财政部和美聯儲在聯手幹預,所以,之後,雖然每個月通脹數據都超預期,經濟複蘇動能也在增強,但是,3月中旬之後美債利率一路走低。下半年美國有發債的訴求,哐哐哐就把美債收益率給硬摁下去了,一方面打嘴炮引導收縮預期,把大家對通脹的預期、對經濟複蘇的預期給壓下來。另外,從數據上看,6月28号至今,TGA賬戶(美國财政部在美聯儲的一般賬戶)明顯在放水買債;美國現在每個月還有1200億美金的購債規模,其中800億是直接購買國債,可能改變了期限,加大了對長債的購買規模。所以,美國是長債利率先下來,而短端利率後下來,長債利率下的更陡。可以說,美國對美債市場是在進行幹預,甚至說操縱,但憑借其在全球金融領域的主導地位,可以吸引資金流向美國,特别是西方各國資金,幫助美國解決自身的問題。

大國博弈持久戰

中美都不會輕易出現系統性風險

下半年到明年甚至後年

進入平庸的新常态

結構性的分化越來越強

我講這些是告訴大家,大國博弈這是一場持久戰,在經濟金融領域裡邊更是長久之戰,最終是依靠我們練内力,而不要期望畢其功于一役,不要輕易覺得中國馬上要出系統風險,或者美國要出系統性風險,不會的。但是,階段性擠泡沫,是完全有可能的,為了之後的放松,防止系統性風險。包括,今年中國解決存量風險,之後,有需要就可以放松,但是,如果放松多了,可能再收收。在産業領域也會有政策導向的松松、緊緊,一旦出現過剩産能就趨緊。甚至現在我們最推崇新能源車産業鍊,也許幾年以後一些細分領域也可能出現過剩産能,那時也有政策風險。很簡單,這是曆史告訴我們的。比如像新能源,光伏,現在是香饽饽,當年也有過大起大伏。2008年那是政策鼓勵的新興産業,但是,2008年之後一直到2015年,那時成過剩産能,死的不能再死了。所以,在沒有宏觀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大家要安心于精選結構性的機會。而這個結構性的機會一定要立足于微觀的發展前景,不要對于宏觀政策寄予過高的期待。現在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經濟都進入了一個窄幅波動,去年挖了一個深坑,去年大幅今年大起,這就是一個數字遊戲。經過這輪數字遊戲以後,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甚至後年,會進入一個平庸的新常态,經濟又進入到一個相對低位徘徊,貨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空間也不大,這個時候,平庸的新常态裡,反而是結構性的分化越來越強。

未來核心競争的三大高地:

科技,先進制造和内需市場

講完了對于中國和美國的中短期展望以後,我們再講一下中長期的分析。從中長期來看,真正能夠赢得未來的制勝法寶不是去賭政策進行博弈,而是圍繞着政府的底牌去擁抱最好的資産。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未來核心競争的三大高地,就是科技,先進制造和内需市場。從中期的維度來說,下半年乃至于明後年又回到長期的邏輯,優質成長的風格再次回歸。2020年全球“大放水”所帶來的庫存周期,到了今年的二季度,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都已經過了高潮。所以,從下半年,乃至于展望未來更長的時間,擁有内生增長動能的方向,才能夠選到“赢得未來”的資産,或者說,财富持續保持增值的方向。

國内大環境最重要的是

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路是共同富裕

躺赢型賺錢方式的行業

在未來如果妨礙共同富裕都要被打破

再引申一點。除了中美大國博弈的國際大環境以外,我們再看看國内的大環境。國内的大環境,就是經過了2018年至今的三年中美大國博弈,我們越打越有信心,越打越有自信,堅定地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大家要深刻地理解這一點,現在跟過去改革開放40年相比,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路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這個變化就是走共同富裕之路。在未來,長期而言,國内大環境最重要的是,經濟發展的道路是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而共同富裕是共同在前,富裕在後,不同于西方過度強調效率優先的路,我們更強調公平同時兼顧效率。這個發展戰略思路的變化,已經并将繼續在各種産業發展政策上不斷顯現。這幾年的監管政策,無論是對互聯網,還是對教育,對醫藥,對金融,對房地産,乃至于未來,對一些消費類的公司都在發展變化,甚至颠覆原有的行業模式。從公平的角度,如何衡量産業發展的政策風險,都要考慮什麼?經過了改革開放40年,特别是,過去5年的供給側改革,強者恒強,優勝劣汰,很多的行業形成了“躺赢型”的賺錢方式,在未來,這些都可能面臨要被打破,或規範治理。就想一想,這些躺赢型的商業模式是不是會妨礙社會公平?是不是會造成社會焦慮?會不會導緻社會階層的固化深化?會不會引發貧富差距的拉大?會不會妨礙共同富裕?如果是的話,都要小心。

未來鼓勵效率

最确定的方向

就是提高中國核心競争力的方向

擁抱100億到500億市值的“未來的核心資産”、科創“小巨人”

另外,我們傾向于在共同富裕的指引下,共同富裕不是共同貧窮,公平優先,反而可以兼顧效率。從效率的角度,未來鼓勵效率,最确定的方向,就是提高中國核心競争力的方向。而這個方向就是科技、先進制造和内需新消費為什麼還講内需呢?因為要穩定基本盤。考慮到貧富差距,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邊際傾向是高的,國内的穩定性表明,在中美大國博弈的背景下,我們這條共同富裕之路是有效的。落實到資本市場,就會顯示出投資風格的變化,以及行業趨勢的變化。我從5月份就跟大家講,要收獲周期,收獲大盤龍頭,去轉向擁抱小而美的科創“小巨人”;從前幾年供給側改革“做減法”階段,推崇萬億市值、千億市值的大盤龍頭型“核心資産”,轉向擁抱100億到1000億特别是100億到500億市值的“未來的核心資産”。這些公司也不能太小,因為,注冊制時代,小公司會越來越多,魚龍混雜,投資的勝率反而會下降。而100億到500億市值的公司,基本上已經初步具備了核心競争力,是細分行業小巨人,兼具高勝率和高賠率,未來從100億到1000億,甚至到1萬億,則是一個大的機會。大幾千億或1萬億的公司,未來将越來越強調社會責任,能否肩負起社會責任,對它的考核越來越重要,如果不是處于科技創新的大方向上,那麼,它們将很難維持高成長性。在中國資本市場,我們追求的是高成長,推崇細分行業成長的爆發性、持續性。這是從國内的大環境給大家介紹的一些内容。

未來,高成長最确定的方向是圍繞着科技跟制造的結合

硬核科技、新消費、先進制造業是三個主要的細分方向

在這種情況下,未來,高成長最确定的方向是圍繞着科技跟制造的結合。進一步細分,有三個主要的方向:一個方向是科技,科技裡邊,重點是我們要“補短闆”的硬核科技,比如說,操作系統、高端芯片、核心工業軟件、核心算法、大飛機核心零部件,甚至包括生物科技等等,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算力為智能制造賦能。涉及到鴻蒙、網絡安全、大數據、雲計算以及5G等新基建、智能制造,落實在企業上集中于TMT行業,再加上智能駕駛、人工智能,和汽車、機械、後來和生物醫藥都有結合。這些領域在下半年,以及未來兩年,會以“新基建”的方式,或者說以防止“卡脖子”的方式,形成一個朝氣蓬勃的發展格局,進入一個科技創新的高增長期。第二個層面就是新消費,和人口結構相關。新消費是廣義的消費,大國博弈下,最确定的高成長方向是生物醫藥。其實,不隻是生物醫藥,應該叫做生命科學,還包括農業種子。但是,種子行業,坦率的說,現在中國資本市場沒有特别好的标的,但成長方向是确定的。總體來說,無論是種子安全關系國家安全;還是生物醫藥為代表的生命科學,它是要服務于中國人口老齡化、服務于未來的人工智能;還是醫美、國潮文化等持續受益于Z世代的新消費需求,都具有高成長性。第三個方向,先進制造業的朱格拉周期從2019年已經開始了,無論是半導體、新能源車、新能源,可以看到這些領域的資本開支明顯在加快。從去年開始,軍工為代表的高端制造也開始加大了投入,加大了資本開支。

科創長牛現在處于“底部的頂部”

短期不便宜也會調整

但跌下來敢加

就像2005年上海靜安學區房

最後,投資策略,我的建議就是,面對短期三季度的一些風險因素,以長打短,大智若愚,耐心布局優質成長。這些優質科創成長,說實話短期也不便宜,我認為未來一兩個月有可能也會調整。我把它形容為2004,2005年上海靜安區的房子,如果漲多了也會短期調整,但這一類的東西跌下來敢滿倉,敢繼續加,現在回頭看05年的房子其實是在底部。拉長來看,科創長牛現在也是處于“底部的頂部”。

不會把互聯網徹底打廢了

互聯網的問題一定會分化

這輪科創行情未來的長牛,我更看好科創硬實力相關的那三個大方向。而過去很多年科創行情的龍頭是互聯網,今年很慘,便宜,能買嗎?我不認為(監管政策)會把互聯網徹底打廢了,這是我們的優勢,從全球的角度來看都是,畢竟,互聯網圍繞着大數據、雲計算以及算法、算力産業鍊,能夠為實體經濟賦能的。但是,對于互聯網的發展,現在是規範治理,要防範資本的無序擴張。互聯網資本擴張到哪兒算是無序?很明顯,擴張到金融領域,擴張到傳媒,擴張到民生領域并形成壟斷的風險。如果沒有壟斷的風險,隻是為人民服務也沒大問題。怕的是這些互聯網巨頭的擴張形成了潛在的社會不安全感、數據安全問題、以及加劇社會的内卷風險,或者,大樹底下寸草不生,影響力中小企業的創新甚至生存。互聯網公司未來的引導方向,應該是科技創新、為實體經濟賦能。人民日報有篇社論說,不要老是惦記着老百姓菜籃子裡邊的蘿蔔白菜,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加令人心跳澎湃。所以,我們判斷,互聯網行情一定會分化,但是,在分化之前都是被先摁倒在地的,哪怕有些公司按照以前的邏輯,未來有很強的成長彈性,可以現在充滿不确定性。比如,數據問題怎麼辦?以前數據流量是互聯網業務發展的核心競争力,但是,未來數據是不是國有化?互聯網平台拿到的數據能不能自己用?政策如何規範,依然是不确定性。一旦互聯網監管政策進行了合理的規範,比如數據哪裡可以用,哪裡不可以用的,資本哪裡投是無序擴張,哪裡投算是鼓勵發展,那麼,互聯網行情就會有明顯分化。其中,有些(互聯網公司)還是會恢複成長股的估值和成長動能,但就算恢複,可能也到今年年底了,現在建議卧倒裝死,跟蹤基本面的變化,等待政策明朗。這是科技股行情方面的投資建議。

先進制造角度

現在性價比還行的是軍工

最看好的是軍工耗材領域的細分小巨人

從先進制造的角度來說,基本都已經炒了一輪了,比如,新能源車、新能源、半導體都炒了一輪。相比較而言,現在如果說性價比還行的,就是軍工了。軍工,本來去年的四季度大家心潮澎湃,宏觀邏輯講得非常順,結果到了年報、一季報,業績不達預期,狠狠的踩了大家的自尊心,到後來,就矯枉過正、持續低迷;但最近,看到了一些新的變化,無論是大國博弈、外部大環境的變化,還是現在民參軍的公司以及軍工的主機廠的中報業績,呈現反轉的趨勢。這些(民參軍的公司)也是我認為的先進制造裡邊的軍工産業鍊的代表。因為一提到軍工,大家老想的是主機廠、純軍工,但是,我們更推崇軍工産業鍊裡“民參軍”的優秀民企,比如說軍工耗材領域的細分小巨人。我最看好的是軍工的耗材,跟化工相關的、跟機械相關的、跟金屬材料相關的,其中很多上市公司不是純軍工公司,而是民企,未來它們的業績彈性反而更強,估值更容易提升。

高性價比的方向是“價值股+X”

傳統領域的企業家去擁抱新的方向

有望被給予高估值

最後我們說是“價值股+X”。不少傳統行業中的優質公司,估價低迷,給它原有業務的估值,給的是周期的估值,給的是傳統公司的估值,所以,向下的風險小,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同時,這些公司已經在改變、轉型,擁抱新的科技、布局新的需求、順應新的政策變化。中國的企業家還是令人很自豪的,特别是經過了過去五年供給側改革,活下來的企業特别是中國制造業相關的,這些企業家值得欽佩。經過了2020年疫情的考驗,更加證明了中國有大批全球最牛的企業家。中國這些企業家,已經提前轉型去擁抱新的方向、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布局先進制造特别是半導體、新能源車、新能源、智能駕駛相關的新賽道。從大方向,其實做的還是制造業老本行,比如說以前做的是化工,現在介入到半導體的産業鍊做了光刻膠,它還是做材料,或者跑去做軍工設備,智能駕駛相關的設備,這些東西可能剛開始是沒有利潤的,但是,收入增長非常快。一旦大家發現這些傳統産業的公司“老樹發新枝”,它們就有望被給予更高的估值。最後,我就是一句話跟大家共勉。我們目前所在的這個大時代,是一個科技創新的時代,科創長牛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雖然會有短期的波折,但是,不妨礙我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與大家共勉,謝謝大家。

由FMBA曆屆校友推薦的文章集錦,版權屬于原作者

(本文轉載自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FMBA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 +1

  • +1

    收藏

備考交流


2022考研英語二備考群: 678595048

2022管理類聯考複試調劑②群: 814776983

2022海外碩士交流群: 895560072

2022年MBA/MEM/MPAcc聯考備考群: 769561411

免聯考調劑咨詢①群: 796631901

2022考研政治沖刺群: 863373153

海外碩士咨詢③群: 850595383

免聯考碩士入學咨詢群: 711046255

2022考研複試調劑交流群: 902176003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