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百科

MBAChina 2021-09-07 浏覽量: 39211 [簡/繁]

#一、MBA的含義

#二、MBA的起源

#三、MBA學位特點

#四、MBA的類型

#五、MBA課程體系介紹

#六、報考流程及考試内容

#七、備考攻略

#八、MBA招生院校

#一、MBA的含義

MBA是(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的英文縮寫,中文稱工商管理碩士。MBA是市場經濟的産物,培養的是高質量、處于領導地位的職業工商管理人才,使他們掌握生産、财務、金融、營銷、經濟法規、國際商務等多學科知識和管理技能,有戰略規劃的眼光和敏銳洞察力。MBA注重複合型、綜合型人才的培養,要求能力培養重于知識傳授。它教授的是面對實戰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學”。它要求其畢業生有應變能力、預測能力、綜合能力、組織能力,并能在風雲變幻的世界市場和國際化競争中不斷發展,不斷取勝。其課程内容涉及管理類、經濟學類、金融、财務、法律等等,能力訓練不光講究組織、領導才能,也涉及以口才為依托的溝通能力、把握全局、進行敏銳思考、判斷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199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MBA專業學位和試辦MBA教育,1991年,首批9所試點院校開始招生,這成為中國MBA教育的起點。

目前,包括7月26日教育部公布的26所新增MBA院校,中國MBA培養院校共有282所。

#二、MBA的起源

1908年誕生于哈佛大學的MBA教育項目,到現在已經有103年的曆史。但在創立初期,由于過于脫離企業實際,市場對MBA反應較為冷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随着管理教育的全面複蘇,遂開始蓬勃發展起來。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明顯分離所産生的對企業管理人員迅速膨脹的要求。此外,戰争結束後,戰時經濟轉變為和平時期經濟,人們的消費能力大量釋放,為企業帶來了大量擴充機會。同時,許多退伍軍人進入大學就讀,其中很多又都選擇了商學院的MBA學位。哈佛大學輝煌的1947屆,就是這“出類拔萃的一代”中的佼佼者。但需求的驟增,最終暴露了美國的管理學院在目标、手段和教學水平上的諸多弱點。

1958年,卡耐基基金會和福特基金會各自的綜合研究報告,不約而同地明确了管理教育的實務性質,主張加強學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并基本形成了後來影響頗廣的結構化的課程體系。這之後的六七十年代,美國管理教育的重點便放在了MBA上,美國每年授予的MBA學位數量達到授予碩士學位總數的20%以上。MBA教育的春天終于來到。

但好景不長,進入1980年代,以1984年《哈佛商業評論》批評“管理學院不能令人滿意的管理教育,應對美國工商業國際競争力下降負有一定責任”為代表的聲音,引起管理教育界長時間深刻地反思。但這一次并未形成統一的模式,而是走向各自的探索,這就形成了1980年代末至今的管理教育創新,包括:國際化,課程的整合,加強對領導才能、團隊意識和管理技能的訓練,強調豐富學生的科學技術知識,對企業和企業家倫理的重視,網絡大學與遠程教學的實踐等等。而這場徹底的改革在20年後終于充分爆發。

2002年斯坦福商學院的JeffreyPfeffer和ChristinaT.Fong發表論文《商學院的終結:差強人意的成功》,指出商學院的課程主要依據教授的學術興趣和學科特長設計,與商業實踐之間相差很遠。2004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明茨伯格出版專著,批評MBA教育在1959年美國福特基金會報告之後過于偏向學術化,脫離管理現實。2005年南加州大學商學院的WarrenBennis和JamesO’Toole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論文,尖銳地批評商學院正在失去方向。

2010年4月哈佛商業出版社出版了由三位哈佛商學院學者合著的新書《重新思考MBA:管理教育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這些論著都反映了同樣的一個事實:國際知名商學院的教授和管理者都在認真思考MBA教育的未來。這些來自學院的聲音以及金融危機的沖擊,促使全球商學院在2008年左右開始了大範圍的課程和理念的全面改革。而随着全球化趨勢加強,這股改革的風潮也吹向了中國,并且在2011年中國建立MBA項目20周年之際,給予人們全新的沖擊和影響。

#三、MBA學位特點

MBA它教授的是面對實戰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學”,技巧和思維的培養重于理論分析能力。它要求其畢業生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管理經驗(應變能力、預測能力、綜合能力、組織能力等)。

其課程内容涉及管理類、經濟學類、金融、财務、法律等等,能力訓練不光講究組織、領導才能,也涉及以口才為依托的溝通能力、運籌能力,MBA教授的是面對實戰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學”,技巧和思維的培養重于理論分析能力。它要求其畢業生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管理經驗(應變能力、預測能力、綜合能力、組織能力等)。其課程内容涉及管理類、經濟學類、金融、财務、法律等等,能力訓練不光講究組織、領導才能,也涉及以口才為依托的溝通能力、運籌能力、判斷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四、MBA的類型

(一)全日制MBA(the Full-time MBA Program)

全日制MBA項目的申請人需要選擇辭職或暫停他們目前的工作10-24個月,來接受MBA全日制的學習。具體又可分為兩年制、一年制和短期制三種。

(二)在職MBA(the Part-time MBA Program)

在職MBA是相當于一個時間期限較長的全日制研究課程,它通常比較靈活。學生可以繼續工作,隻需要在周間的晚上或周末學習相關的課程,以選修學分的多少作為收費标準。最适合想在全職工作同時進修,且生活在學校附近的學生。因為可以不用脫離工作,近些年國内的在職MBA項目的申請競争會比全職的項目激烈。大部分商學院都會在開設全日制MBA的同時開設在職MBA項目。

(三)國際申請制MBA(the International MBA)

國際MBA是指國外學校在國内招生,畢業後取得國外學校的工商管理碩士,并且此學位得到教育部認可。MBA項目和國際MBA項目培養方式有所不同,就讀人群也存在一定差異,預審會針對項目的特點分别進行。如國際MBA項目傾向于招收Young&Smart的考生,預審評估将在工作背景上略有放寬,側重培養潛質等方面的因素。

(四)EMBA(the Executive MBA)

高級管理工商管理碩士EMBA面向更多的是高級管理人士,他們通常在管理崗位已有10年以上經驗,國外如加拿大的EMBA學員平均年齡都在38歲以上。EMBA的課程相對靈活,實踐性質更強,基本利用周末時間進行集中學習。盡管近年來自費的候選人有所增加,但尤其在國外,一般會有公司贊助,由公司推薦入學。

#五、MBA課程體系介紹

課程體系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各種課程類型及具體科目的組織、搭配所形成的合理關系與恰當比例,是由各類課程構成的、有機的、完整的統—體。一般課程體系包含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

(一)基礎模塊

公司金融

組織行為學

管理經濟學

市場營銷

會計學與創業财務分析

關鍵性及明辨性思維

戰略管理

(二)微觀模塊

投資學

行為金融學

數據分析與決策

融資工具運用

運營管理

商業銀行學

(三)宏觀模塊

金融沿革與金融市場

貨币政策與宏觀經濟

國際貿易與全球經濟

外彙改革與對外投資

(四)高級進階模塊

國際商業談判

高級金融學

高級會計學

金融行業職業規劃

金融科技

(商業倫理)

來源: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2022MBA招生簡章,僅供參考,每個學校課程體系都有院校自己的特色。

#六、報考流程及考試内容

(一)提前面試申請及面試:2021年4月-11月

1. 網上注冊

2.填寫、上傳申請材料

3.評審申請材料

4.查詢背景評估結果及面試時間安排

5.參加提前面試

6.查詢提面結果

(二)研究生統考

1.網上報名時間:2021年10月5日-10月25日 每天9:00-22:00

2.網上确認(現場确認)時間:

網上确認(現場确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确定和公布。

3.下載準考證時間:

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間,考生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

4.初試時間:2021年12月25日 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12月25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論/管理類綜合能力

12月25日下午:外國語

5.成績查詢:2022年2月

初試成績公布時間雖然各省不同,但一般來說,都集中在2月份。

6.國家線公布:2022年3月中旬

34所自劃線院校會提前公布複試線,随後國家線公布。國家線是直接決定是否有調劑的機會,所以國家線很重要!

(三)複試/調劑:2022年3月、4月

複試:通過報考院校複試分數線即可參加複試,複試一般包括政治理論,外語口語與聽力考試,綜合素質及能力面試。

調劑:過了國家線,未過院校線,或者進了複試但錄取無望,就可以申請調劑。

(四)錄取

(五)考試内容

筆試包括英語和管理綜合能力,英語100分、管理綜合200分(數學75分、邏輯60分、寫作65分),總分300分。每科考試時間是3小時。

#七、備考攻略

(一)提前面試備考攻略

面試禮儀:穿戴整潔幹練,提前達到面試場地,準備充足,回答條理清晰,自信大方。

個人面試:

自我介紹簡練有條理,面對提問時平心靜氣,随機應變,多角度認識事件,客觀認識事件,系統分析問題,用事例和數據增強說服力,概括自己的結論(突出重點和思維的清晰性)。

小組面試:

在小組面試中要懂得合作,不過考生也需要謹記,合作不代表放棄自己的利益。小組面試的時間是有限的,争取到更多時間來表現自己,是小組面試中核心的競争點。保證足夠的發言時間和發言頻次,對于每一位面試者都很重要。懂得配合,因此需要迅速地判斷團隊中不同隊友的角色。因為小組面試不僅是自己的努力,也需要靠團隊的通力合作,因此,對于想在小組面試上拿到高分的同學,盡可能參加專業的小組面試實戰培訓課程。相較于自己組織而言,參加面試培訓課程能夠節省很多時間成本,當然提升效果也是顯著的。

小組面試三原則:

1.角色互動原則:響應領導者、聯系響應者、幫助沉默者、屏蔽攪局者。

2.發言時長原則:控制單次發言時長,争取更多發言次數。

3.團隊配合原則:有效回應、禮貌打斷、正确引導、管控分歧。

(二)筆試備考攻略

英語考試時間為3小時,滿分100分,試題分為英語知識運用、閱讀理解、英譯漢和寫作4個部分。有的院校也開設了小語種供學生報考。管理類綜合能力考試時間3小時,總分為200分,其中包含數學占75分,邏輯占60分,寫作占65分。

學英語最重要的就是基礎知識的積累,在複習階段,考生首先要對自己的水平有清醒認識,是語法薄弱還是單詞薄弱等,并據此決定自己主攻的方向。在平時備考時,每天抽出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背單詞,拓寬自己的詞彙量。

數學重要的還是對定理和知識進行把握,多做習題,掌握習題中涉及的知識點。學會總結規律,對于一種題型,考生可以熟記解題思路和涉及的定理、公式去把握題型特點,這樣下次遇到類似題型,就可以從容應對了。

邏輯主要考察考生的思維是否嚴謹、是否具有邏輯性。考生可通過做題去提高,多做一些曆年的考題或者是一些邏輯訓練題,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其次要總結做錯的題目,通過對這些題目進行分析,找到思維不嚴謹的地方,發現遺忘的細節。

對于寫作,一般隻要理解能力沒問題,都能考個不錯的分數。但是也不能因此大意,在平時備考時要對課本上的内容多做分析,加強自己的理解力訓練,另外,還要進行一些不同風格和類型的寫作方法的訓練,以便在考場上自如應對寫作題材。

最後,備考要有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備考初期首先要打好基礎,進行學習能力評估,針對不同的知識薄弱點進行備考。備考中期,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大量習題訓練,在做題中鞏固知識,如果效果不明顯,建議進入輔導班進行強化訓練。備考後期,冷靜分析,有的放矢,根據考試大綱,總結知識重點難點,并要重視真題的作用,多做真題,提煉出易出題型,易錯題型。

(三)複試備考攻略

MBA複試一般複試内容包括政治理論考試、外語口語與聽力考試、綜合素質及能力面試。MBA複試一般未參加過提前批面試或提前批面試成績不理想的同學要格外重視。MBA複試政治會采用閉卷或開卷形式,題型包括選擇題、簡答題和綜合論述題。綜合素質面試通常采用小組面試(50分鐘左右)或個人面試(20分鐘左右)的形式考核。

1.了解院校考察内容,心中有數

由于各錄取院校在複試方式和内容上各有不同,考生應事先了解自已投考院校複試基本形式,可查閱這些學校曆年複試内容,有的放矢的做準備。複習相關政治理論,英語口語外,也複習一些管理學的基本知識。同時關注企業改革、企業管理相關的各種熱門話題,并對這些問題有自已明确的觀點和看法。

2.态度認真,把控好時間

政治答題時,一定要有端正的政治立場和态度,一些基礎的政治常識要記牢。

在考試時,時間有限,所以要安排好各部分的答題時間,避免出現答不完題的 狀況。

3.服飾得體,注意言行

面試官在不了解考生的情況下,第一印象很重要。考生面對複試,應特别注意自已的言談舉止。在着裝和形象上要塑造管理者的特色。服飾樸素嚴謹。男生宜穿西服、領帶。女生最好着職業套裙,突顯職業女性特色,避免濃妝。回答問題聲音洪亮自信,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4.不緊張,放穩心态。

面對重要的考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感到緊張。但考生不要被緊張情緒束縛,在複試前要特别注意心理調整。考前要保障充分的休息,放輕松,相信自己,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已應有的水平。

#八、MBA招生院校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長江商學院金融/中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中央财經大學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北京建築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物資學院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北方工業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北京外國語大學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
複旦大學管理學院 華東理工大學
複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東華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财經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大學MBA教育管理中心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深圳大學
廣東财經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汕頭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廣州大學 中央财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陝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
西北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西安工業大學 西安石油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郵電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 西安财經大學
延安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 武漢大學
湖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北工業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三峽大學
長江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大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師範大學 浙江财經大學
甯波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甯波(中國)供應鍊創新學院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
南京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南大學 揚州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南京财經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 東南大學
河海大學 西交利物浦大學國際商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審計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财經大學
四川師範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 西南民族大學
天津商業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财經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中國民航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
山東大學 青島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山東财經大學
聊城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師範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建築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西北工業大學(青島)
海南大學 澳門城市大學
澳門大學 蘭州财經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蘭州大學 甘肅農業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 青海民族大學
青海民族大學 甯夏大學
石河子大學 新疆财經大學
新疆大學 内蒙古大學
經大學内蒙古财 内蒙古工業大學
内蒙古工業大學 武漢大學蘇州
西北工業大學蘇州 西南大學蘇州
南京大學蘇州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
華中科技大學蘇州 西安交通大學蘇州
吉林大學蘇州 香港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利物浦大學在線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管理大學
義安理工學院 淡馬錫理工學院
共和理工學院 新加坡理工學院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 南洋理工大學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廣西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
廣西師範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 華僑大學
福建師範大學 閩江學院
山西大學 山西财經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大學 河南工業大學
河南财經政法大學 中原工學院
鄭州輕工業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河南師範大學
黑龍江大學 哈爾濱商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黑龍江科技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商學院 長春工業大學
吉林财經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吉林大學管理學院 延邊大學
遼甯大學 東北财經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遼甯工程技術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沈陽大學
遼甯科技大學 沈陽理工大學
遼甯石油化工大學 雲南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雲南财經大學
雲南民族大學 雲南師範大學
貴州大學 貴州财經大學
重慶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西南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師範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
江西财經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
南昌大學 江西财經大學深圳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 湘潭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南華大學 湖南大學
湖南工業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财經大學
安徽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 河北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燕山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 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地質大學 石家莊鐵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河北科技大學
暨南大學深圳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深圳
北京大學彙豐商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深圳
同濟大學深圳 武漢大學深圳
蘭州大學深圳 西北工業大學深圳
中南大學深圳研究院 西北工業大學深圳
中南大學深圳研究院 武漢理工大學深圳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深圳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深圳
西安交通大學深圳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深圳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MBM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班
大連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 浙江大學深圳研究院
大連海事大學深圳研究院 燕山大學深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編輯:淩墨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 +1

  • +1

    收藏

備考交流


2022考研英語二備考群: 678595048

2022管理類聯考複試調劑②群: 814776983

2022海外碩士交流群: 895560072

2022年MBA/MEM/MPAcc聯考備考群: 769561411

免聯考調劑咨詢①群: 796631901

2022考研政治沖刺群: 863373153

海外碩士咨詢③群: 850595383

免聯考碩士入學咨詢群: 711046255

2022考研複試調劑交流群: 90217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