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克裡斯滕森:聲譽管理的主要特征與比較案例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2022-05-23 浏覽量: 5045 [簡/繁]

2022年5月11日,我院通過視頻會議平台舉辦了求是學術講座第203講暨“公共管理理論”前沿系列講座第四講。挪威奧斯陸大學政治學系終身教授、我院特聘教授、挪威國家科學院院士湯姆•克裡斯滕森(Tom Christensen)作了題為“聲譽管理——主要特征與比較案例”的講座。馬亮教授主持講座,來自院内外的200餘位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公共組織的聲譽及其管理至關重要,是提高組織公信力與減少工作阻礙的關鍵。克裡斯滕森教授引入了聲譽管理的重點研究問題,包括組織聲譽與聲譽管理的典型特征、重要符号以及相互之間的平衡方式,并通過不同國家的案例比較,說明大學聲譽管理的特征。

組織聲譽是指“社會群體關于組織能力、矛盾關系、曆史和使命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聲譽管理則是系統性應對和處理聲譽的不同策略,既有明确的也有相對寬泛的适用範圍。聲譽管理來源于商業領域對品牌、形象設計、使命宣言等方面的建設,專注于利用這些特質在市場中獲利。公共組織為實現聲譽管理,應當借鑒商業經驗并創造性轉化。

聲譽管理與新制度理論密切相關,該理論認為:現實中的社會建設,是基于社會建構主義理論的;同時,聲譽管理依賴于組織社會學基礎,并應用來自政治科學的符号理論,強調在政治過程中使用符号的重要性;此外,關注公共組織的經驗,為其提供管理過程中的指導。

在新制度理論的基礎上,他談到聲譽管理的驅動因素。

首先是工具理性視角下的系統性領導策略。領導者使用聲譽管理來提高他們的合法性,主要利用工具符号來實現,這同時也為了消除工作中的組織分歧。

其次,組織運作的潛在文化特征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它與組織内部文化和傳統相聯系,塑造獨特的身份并且向外傳播擴展,推動組織展示出兼容的品質:嘗試進行一種變革——既可以使用兼容的符号,也可以發出中斷和開啟新方向的信号。

此外,全球化的背景也起到了催化的作用。在大環境下要适應錯誤的觀點、符号、潮流和時勢所帶來的壓力,減少特定語境的幹擾,接受非常抽象的想法和解決方案。但是,也可以通過一些含糊其辭的表達來增加合法性——通過一些簡單的外在表達以假裝适應環境。

在三大驅動因素的推動下,他提出了聲譽管理的四大維度。

第一大維度是績效維度,關注于公共組織是否展現出了應有的特質。在此過程中組織必須展示甚至渲染自身的成績,但是這并不容易,通常難以知道該展示什麼、與誰和什麼進行比較。

第二大維度是道德維度,主要考察公共組織是否被認為“富有同情心、開放、靈活、關懷和誠實”。從内部看,人們會願意在此工作;外部則體現為組織會受到外界的尊敬和贊賞。但是,在實踐中的挑戰是醜聞和危機會使得公共組織的道德陷入泥沼。

第三大維度是技術或專業維度,需要探明組織是否具有合适的能力、知識和勝任力,在專業知識指導下制定的公共政策是否會被認為是最佳選擇。盡管擁有知識技能相對容易,但是如果内部發生人員(包括專家)之間的分歧,就會顯得困難重重。

第四大維度是程序維度,無論是内部的程序還是處理外部公衆的公平問題,都要将所在的組織建設成一個嚴格遵守法律和規則的組織。但是,瓶頸是程序公正的形式與實際情況之間的權衡問題。

根據四大維度的特征和存在的挑戰,他提出了聲譽管理存在的問題:政治上應當如何突破既有模式的束縛?如何保持聲譽符号的一緻性?應當如何破解一些人沒有改善聲譽的影響力?許多想法如出一轍,沒有獨特的創新性,應如何化解?如何解決好大喜功的問題?這些都是聲譽管理的重點問題。

他還進行了一項大學聲譽管理的國際比較研究,認為大學是複雜、松散又耦合的組織,既從事教學與研究,同時關注于曆史、戰略、使命和時代的變遷,富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和結構特征。目前大學的社會化程度提升,與社會各團體間的聯系加深,同樣面臨着全球、國家和區域的壓力,逐漸成為具有新的标準化特征的組織行動者。盡管大學的内部結構趨同,但是也有區域和國家之間的差異。

他的研究方法是選取中國、美國和挪威大學的數據,通過其官方網站首頁上顯示的聲譽符号,收集與内部和外部特征相關的聲譽符号。最終的研究結果顯示,主要是中國和美國的大學更注重專業技術維度,而挪威的大學更注重道德維度的呈現。

  • 推薦閱讀材料

[1]Christensen, T. , Gornitzka, S. , & Ramirez, F. O. . (2019). "Chapter one:Reputation management, social embeddedness and rat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ies."Universities as Agencies Reput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Reput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pp.3-39).Switzerland: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

[2]Christensen T, Gavrila SG, Ma L, Ramirez FO. Reputation management by Chinese

universities: Primary profile and comparative features. Public Admin. 2020;98:1027–1043. https://doi.org/10.1111/padm.12679

[3]A Wæraas, & Maor, M. . (2014).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Reputation in

a Public Sector Context".Organizational Reputa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pp.1-13).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4]Busuioc, Madalina , and M. Lodge . "Reput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Relationships: Managing Accountability Expectations through Reput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17).DOI:10.1111/puar.12612

供稿:邊策

編輯:曾桢

編輯:劉蕊

(本文轉載自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 +1

  • +1

    收藏

備考交流


2022考研英語二備考群: 678595048

2022管理類聯考複試調劑②群: 814776983

2022海外碩士交流群: 895560072

2022年MBA/MEM/MPAcc聯考備考群: 769561411

免聯考調劑咨詢①群: 796631901

2022考研政治沖刺群: 863373153

海外碩士咨詢③群: 850595383

免聯考碩士入學咨詢群: 711046255

2022考研複試調劑交流群: 902176003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