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上海共81个!教育部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2021-11-11 15:47 浏览量: 2208

来源丨上海发布 教育部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共1011个。其中上海有81个项目入选,包括上海体育学院的“武以立德 术在育人:中华武术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项目、同济大学的“大数据驱动的设计...
来源丨上海发布
教育部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共1011个。其中上海有81个项目入选,包括上海体育学院的“武以立德 术在育人:中华武术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项目、同济大学的“大数据驱动的设计学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等,具体名单详见↓
1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名单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单位 |
2021010011 | 武以立德术在育人:中华武术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 | 郭玉成 | 上海体育学院 |
2021020014 | 大数据驱动的设计学建设与发展研究 | 徐江 | 同济大学 |
2021030004 | 基于交叉融合导向的理工类高校文科建设模式及支持机制研究 | 周玲 | 华东理工大学 |
2021030005 | 构建“医文融通”的中医药院校“中医+”新文科体系 | 张亭立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2021040006 | 数智时代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与实践 | 陈信元 | 上海财经大学 |
2021040007 | 新文科背景下海关特色专业的建构研究与实践探索 | 丛玉豪 | 上海海关学院 |
2021050036 | 智慧社区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文工融合的改革与实践 | 李正东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2021050037 | 社会学类专业多学科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研究 | 张文宏 | 上海大学 |
2021050038 | 面向新文科范式的应用型大学财经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 杨力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2021050039 | 交叉融合——新文科背景下商科类专业提升与再造 | 熊平安 | 上海商学院 |
2021060027 | 在交叉融合中创新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战略研究 | 徐蓉 | 同济大学 |
2021060028 | 新媒体传播新兴文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 李本乾 | 上海交通大学 |
2021060029 | 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 胡开宝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021060030 | 对标新文科对接新海关——海关国门安全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 黄胜强 | 上海海关学院 |
2021060031 | 音乐人工智能专业探索与实践 | 于阳 | 上海音乐学院 |
2021060032 | 基于电影科学院和电影商学院发展导向的电影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 厉震林 | 上海戏剧学院 |
2021060033 | 金融科技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 顾晓敏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2021070036 | “中国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 米博华 | 复旦大学 |
2021070037 | 基于“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主题的政治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 门洪华 | 同济大学 |
2021070038 | “科艺融合”背景下设计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研究 | 汪军 | 华东理工大学 |
2021070039 | 构建中国戏剧表导演学派及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 卢昂 | 上海戏剧学院 |
2021070040 | 基于交叉、融合、应用为特征的艺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实践 | 黄昌勇 | 上海戏剧学院 |
2021080015 | 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以复旦大学为例 | 田素华 | 复旦大学 |
2021080016 | 全球化语境下中文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改实践 | 朱刚 | 复旦大学 |
2021080017 | 中文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查清华 | 上海师范大学 |
2021080018 |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周亚虹 | 上海财经大学 |
2021090033 | 基于学科交叉的金融科技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研究 | 阮青松 | 同济大学 |
2021090034 | 智慧司法领域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 | 杨力 | 上海交通大学 |
2021090035 | 国际新闻传播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 严怡宁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021090036 |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 张明军 | 华东政法大学 |
2021090037 | 心理学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 贺岭峰 | 上海体育学院 |
2021090038 | 档案学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研究 | 金波 | 上海大学 |
2021100032 | “一带一路”土木、交通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创新模式构建 | 孙宜学 | 同济大学 |
2021100033 | 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井润田 | 上海交通大学 |
2021100034 | “双碳”背景下能源电力经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实践 | 符扬 | 上海电力大学 |
2021100035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全媒体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 吕新雨 | 华东师范大学 |
2021100036 | 新文科理念下海关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黄丙志 | 上海海关学院 |
2021110038 | 涉外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王志强 | 复旦大学 |
2021110039 | 西班牙语世界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程弋洋 | 复旦大学 |
2021110040 | 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 | 陈志敏 | 复旦大学 |
2021110041 | “五融·四化·三优”模式的高素质行业人才多语能力与全球胜任力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吕培明 | 同济大学 |
2021110042 | “文理交叉,一专多能”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李少远 | 上海交通大学 |
2021110043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素质涉外航运法治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 王国华 | 上海海事大学 |
2021110044 | 新文科理念下服装设计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崔志英 | 东华大学 |
2021110045 | 服务“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合作战略外语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潘卫民 | 上海电力大学 |
2021110046 | 全球海洋治理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唐议 | 上海海洋大学 |
2021110047 | 新文科背景下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袁筱一 | 华东师范大学 |
2021110048 | 基于学科融合与文化对话的英语专业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 王欣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021110049 | 基于“多语种+”和“HAG+”理念的新时代全球治理卓越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杨成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021110050 | 新文科引领下的亚非涉外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程彤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021110051 | 基于交叉复合与产教融合的财经类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姚玲珍 | 上海财经大学 |
2021120013 |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许涛 | 同济大学 |
2021120014 | 行动学习驱动的理工科院校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 | 阎海峰 | 华东理工大学 |
2021120015 | 面向新文科大学生的“双创”教育与实践体系研究 | 王金凤 | 上海海事大学 |
2021120016 | 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决策能力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 张科静 | 东华大学 |
2021120017 | 文创师大,大师创文——以“能力素质提升”为中心的文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 | 阮平章 | 华东师范大学 |
2021120018 | 数智时代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平台建设 | 刘志阳 | 上海财经大学 |
2021130007 | 世界古代文明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 黄洋 | 复旦大学 |
2021130008 | 以“哲学+”为核心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 | 孙向晨 | 复旦大学 |
2021130009 | 以“文科平台”为依托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王宁 | 上海交通大学 |
2021130010 | 基于新文科建设的文史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和路径探索 | 钱旭红 | 华东师范大学 |
2021140050 | 新文科背景下“法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蒋惠岭 | 同济大学 |
2021140051 | 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社会学类专业新文科建设推进与实践研究 | 何雪松 | 华东理工大学 |
2021140052 | 新文科背景下基于“强基—融新”的管理类专业升级与改造 | 潘煜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021140053 | “五新五融”全面育人的新法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叶青 | 华东政法大学 |
2021140054 | 体育管理领域新文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 李海 | 上海体育学院 |
2021140055 | 数字技术赋能经贸类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 | 唐海燕 | 上海商学院 |
2021150013 | 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育人价值实现机制探索 | 柯政 | 华东师范大学 |
2021150014 | 新时代国际一流上海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 李晔 | 上海师范大学 |
2021160023 | 文化遗产保护再生新文科建设与实践 | 常青 | 同济大学 |
2021160024 | 科艺融合背景下的艺术与设计核心专业课程群建设 | 韩挺 | 上海交通大学 |
2021160025 | 可持续时尚创新研究与教学改革 | 李峻 | 东华大学 |
2021160026 | 时尚与科技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王朝晖 | 东华大学 |
2021160027 | “中国戏剧故事工厂”创新实践与探索 | 陆军 | 上海戏剧学院 |
2021160028 | 新文科视野下的综合性大学美育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 金江波 | 上海大学 |
2021160029 | 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雕塑教学拓展 | 曾成钢 | 上海大学 |
2021160030 | 深化艺教协同拓展多维融合建设综合性大学一流环境设计专业 | 程雪松 | 上海大学 |
2021180012 | 融合现代金融工程技术的“以学为中心”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 陈荣华 | 复旦大学 |
2021180013 | 面向拔尖财经人才培养的“数智驱动文理融合”数学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 徐飞 | 上海财经大学 |
2021180014 | 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研究 | 李江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2021210005 | 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联盟的建设与探索 | 姚卫新 | 东华大学 |
通知明确——
一、新文科项目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聚焦人才培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质量、课程质量、教材质量、技术水平,加强理论研究和规划总结,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实现文科教育真改、实改、新改、深改。二、中央高校主管部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所属高校项目的指导,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和经费保障。各高校要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场地、人员等保障,由教务部门对项目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三、教育部将加强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指导和检查,适时组织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对推进不力的项目作撤项处理,被撤项高校不得参与下一批次立项工作。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建设期、建设内容等原则上不得变更,特殊情况须由实施高校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教育部备案。四、各专业类教指委、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要跟进指导项目实施,组织开展交流研讨,总结推广项目实施的优秀经验和典型做法,引领带动新文科项目建设质量总体提升。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名单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2025年度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
展开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