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育评价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聚焦“评价愿境中的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化之路”


2021年11月25日,以“评价愿境中的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化之路”为主题的教育评价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会议聚焦教育“十四五”规划,围绕“教育评价愿境与考试机构专业发展”“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建设路径”“教...
2021年11月25日,以“评价愿境中的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化之路”为主题的教育评价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会议聚焦教育“十四五”规划,围绕“教育评价愿境与考试机构专业发展”“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建设路径”“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发展之技术”“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发展之数字信息化建设”四项专题开展交流和分享。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举办,为配合疫情防控要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院内职工在现场参会,各省市考试机构、相关高校和中学、科研部门的专业人士线上参会。会议邀请美国ETS、ACT,和英国Cambridge ASSessment、澳大利亚维州教育委员会等国际著名专业考试评价机构,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国内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做主旨发言。
大会开幕式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玉祥主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致欢迎辞。他代表教育行政部门热忱祝贺国际研讨会顺利举行,并希望与会者借助这一学术交流平台,共享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成果。倪闽景指出,中国考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正在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考生规模不断扩大和考试组织愈加复杂带来的挑战;二是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中,如何针对性开展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准确评价带来的挑战;三是应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给考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要思考的新挑战。站在新的起点上,他希望通过这次国际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在交流中激发共鸣,并通过共同研究来共享和深化认识,推动教育考试专业化发展。他和与会者共勉,新时代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携手前行继续奋斗,为共同推进新时代考试综合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第一场专题围绕“教育评价愿境与考试机构专业发展”展开,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周勇主持。
教育部考试中心常务副书记、副主任于涵做题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考试机构》的主题报告。报告聚焦教育部考试中心“十四五”规划,从规划编制背景、规划文本解读及规划实施工作三个角度,对规划进行了阐释、解读。于涵在报告最后向各省级招考机构发出倡议,希望大家携起手来,通过“十四五”规划编制加强协作交流,共同研究、共同建设、共同参与,最终实现共建、共赢、共享的目标。
原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现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校长郑方贤做题为《专业机构与机构专业化》的主题报告。报告中他分享了如何以规划编制的方法科学、有效地进行机构专业化建设。同时他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实践为例,解读在“十四五”新形势下,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是如何发挥评价指挥棒的作用,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核心理念,从考试组织向考试评价转型,坚持深化改革、坚持评价引领。郑方贤在发言中总结了专业机构的三大发展路径,提出了四个发展瓶颈,引发参会人员思考。他希望,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以数字化赋能,到2025年初步建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上海特色、体现国际水平的专业化考试机构,有效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徐广宇做题为《谋篇“十四五” 扬帆再起航》的主题报告。报告从“十四五”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十四五”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十四五”时期招考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等方面内容展开。他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他认为未来主要有五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深化改革,着力推动选人育人取得新突破;二是质效并重,着力推动命题工作获得新进展;三是创新驱动,着力推动评价服务拓展新领域;四是统筹谋划,着力推动信息技术赋能招考新动力;五是优化布局,着力推动终身学习构建新体系。
会议第二场专题围绕“考试机构的专业建设路径”展开,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常生龙主持。
江西师范大学涂冬波教授做了《基于反应过程的项目反应树(IRtree)建模与应用研究》的主题报告。他从教育测量理论中的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出发,创新研究混合格式项目,从模拟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着手,结合2015年高考语文重庆卷实例,解析混合格式项目的特点、优势、建模方法等。为教育考试数据(尤其是含有混合式试题数据)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念,提升了考试评价的多样性和精准度,对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化建设和考试命题改革起到了指引作用。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徐雯做题为《高考英语听力:纸笔考试与机考一致性研究》的主题报告。自新高考改革落地以来,上海高考英语主要考查说(机考)、听、读、写四项技能以及相关语言知识(纸笔)。徐雯指出,在笔试中考查听力面临考务压力、听与说无法有机结合等困境。通过对一千余份有效样本的听力测试结果分析表明:与纸笔考试相比,机考并未对考生的答题表现有负面影响;虽然参加试测的考生在此之前并未有过任何相关适应性练习,但无论是适应程度、紧张程度还是答题时间,大多数考生都有正面反馈。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王居儒做题为《基于多科混排的机考设计与组织》的报告。基于多科混排的机考设计与组织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前瞻性的应用研究,以全计算机化考试为目标进行设计。王居儒以高中学业合格考为例,具体分析了不同界面的使用方法:在考生端界面,考生若参加多科目考试可以自主选择开考科目,考好一个科目后再次登录实现连续考试;在监考端,监考教师可以查看考场所有考生的开考科目及考试状态等信息,整个研究过程具有简化考试组织,提升考试安全性,提高考试数据再利用等多项优点。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教育委员会课程专家Glen Garden 通过线上分享的方式,为与会者带来了题为《Crossing the bridge from curriculum to assessment(连接课程与测评)》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Glen Garden 介绍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课程及测评的历史及变革——一项旨在提供一个更为尊重学习者的学校教育和测评环境,培养学生的韧性和同理心的改革——包括在维多利亚课程与测评院成立后高中学业与大学入学两个环节的分离、对是否完成学业的判断标准加以改革,构建更加合理的大学入学最终依据等。Glen Garden还分享了如何把项目化学习中的一些经验植入考试测评过程,以及他在教授国际学生及培训外国教师过程中,在考试评测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及研究。
会议第三场专题围绕“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发展之技术”展开,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章波主持。
美国教育测量服务中心测量创新部主任、“国际教育评估协会”主席Randy E.Bennett做《Are There Distinctive Profiles in Examinee Essay-Writing Processes(考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是否有独特的特点)》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探讨如何将数字化技术与测试相整合,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考试机构专业化水平。他以高中英语写作机考测试中同等水平的考生为研究者,为美国 23 个州的3万余名考生提供了 12 套测试卷,发现考生机考过程中敲击键盘的快慢、停顿、删改等与他们的作文得分存在关联,以此建立模型并进行研究能帮助考生提高写作能力。由这一示例可以看出,基于数字化技术,考评人员可以更加科学地开展考试工作。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周云做题为《上海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与测评研究》的主题报告。她主要从研究背景、上海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构建、上海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以及课程与测评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通过多次调研,发现学生在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环境安全等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在信息基础知识、信息整合技能、信息展示、信息问题解决方面还有欠缺。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今后还将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不断优化各项指标。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闪德龙做题为《跨学科案例分析试题的开发与实践——专业化命题路径探索》主题报告。跨学科案例分析是落实国家关于考试内容改革的具体实践,也是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学科案例分析试题内容主要涉及地理、生命科学等学科,侧重对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他从如何在考试测评中寻求专业化的路径、跨学科案例分析研究组在专业化的研究路线研发流程、队伍建设、命题实践、阅卷把控等环节展开分析,探索考试开发的新模式。
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通过录播形式,为与会者带来了题为《下一代教育评价: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报告。张治从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出发,向大家展示了从古至今教育评价的发展脉络,并聚焦现代教育评价现状,阐述了教育评价面临的三大时代挑战。他在报告中展望,随着新技术手段及大数据应用的普及,通过数据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等一系列科学手段,“下一代教育评价: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一目标将有清晰的实现路径,并将在考试测评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会议第四场专题围绕“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发展之数字信息化建设”展开,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汪成辉主持。
南昌市教育考试院院长熊彪发表了题为《智能时代教育考试机构发展路径探究——以智慧招考为例》的主题报告。他从四个方面对南昌信息化考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分享。一是设施现代化,招考机构专业化发展新支撑;二是招生智能化,招考机构专业化发展新引擎;三是考试信息化,招考机构专业化发展新动能;四是评价多元化,招考机构专业化发展新方向。南昌市自2013年首次试点历史科目机考以来,通过8年探索实践,在提高组考效率、多重应急预案措施、维护学考权威性和公信力、促进学校机房运维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产生了实践理论成果。
ACT高级学习解决方案设计师,PISA 2022创新领域创造性思维首席评估设计师克里斯汀·斯托弗勒(Kristin Stoeffler)报告的主题是《创新思维:PISA考试及其他》。她主要介绍了如何测量21世纪技能,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这一高阶技能。她以PISA考试为例,阐述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构念,可以用于测评这一能力的方法,设计和开发相关测评任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取得的进展。她提到,可以通过可靠和有效的方式测评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技能,也需要在课堂中融入这些技能的培养,以便能够确保学生获得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改变生活和推动经济发展所需的熟练度。
欧洲语言测试者协会主席、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与思想领导部主任Nick Saville博士通过现场连线的形式,与参会人员分享了他的研究结果《链接大规模考试与课堂练习:促进语言学习》。如何将大规模考试和学生的课堂练习联系起来,促进语言学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挑战。Nick Saville博士通过CEFR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这一工具,以接收、产出、交流、介质四大板块,作为不同语言的教、学、考的参考框架,强调学习者中心化的特质,将学习和测评有机结合,达到寓教于乐和实时监测的教育功能,为教育考试机构数字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玉祥做大会总结发言。刘书记表示,这次评价会议形式虽然简单,但内容非常精彩。14位报告者围绕“评价愿境中的教育考试机构专业化之路”这一主题,或展示国际考试最新思考,或摹绘教育测评发展蓝图、或关切评价改革共识经验,或扎根具体实践生动案例,为与会者打开了考试发展的全新视窗。他提到,考试招生是教育重镇,评价研究是发展抓手,应遵循《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指引和要求,充分利用学术交流平台,吸纳国际智慧,凝聚共识,携手奋进,继续深入探究新时代招生考试,为中国教育和中国考试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多省市考试院云端参会
(左右滑动查看)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职工云端观看
(左右滑动查看)
END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