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研究生颂百年(125)|秉承怀贤学术之思想,弘扬济世扶伤之精神


★ ★ ★ ★ ★ 今天,百校研究生接力讲述“四史”活动走进成都体育学院,我们接过@成都医学院的接力棒,为您讲述成都体育学院的郑怀贤教授的故事 一、校史故事 成都体育学院诞生于1942年,原为四川省...
★
★ ★ ★
★
今天,百校研究生接力讲述“四史”活动走进成都体育学院,我们接过@成都医学院的接力棒,为您讲述成都体育学院的郑怀贤教授的故事
一、校史故事
成都体育学院诞生于1942年,原为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当时正值抗日战争艰难时刻,创建之初附设于重庆大学体育科。翌年,学校迁回成都,在战争环境下办学条件简陋,学校的开拓者们因陋就简,开始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1950年1月9日,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军管字第一号令批准“省立体育专科学校为接管学校”。同年10月23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文秘字第3048号文通知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2年以前,成都体育专科学校为新中国唯一一所体育高等学校。时任领导人有:程登科,张洪沅,刘昌合,袁浚,李德炎等人。
1953年至1977年,学校的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
1956年3月,贺龙元帅亲临学校视察,并将学校的中医骨伤科和武术称之为“两枝花”。同年12月,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到校视察并在全体师生员工大会上讲话。其后,高等教育部杨秀峰部长来校视察。1964年春节周恩来总理接见学校中医骨伤科创始人、武术家郑怀贤教授。1965年4月,贺龙元帅在成都军区亲切接见学校领导,并就学校的发展作了重要指示。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各方面发展迅速,倡导“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并开展了体育新学科研究,办学层次得以拓展与提升。在各届领导人与革命先烈的共同努力下,使得成都体育学院有了今天繁荣的模样。
二、人物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聆听中医骨伤和运动创伤专家,被后人尊称为“武医宗师”郑怀贤教授的故事。
1
传奇之始
郑怀贤(1897.9-1981.10)又名郑德顺,河北省白洋淀安新县安新镇北辛街人。郑怀贤出生于安新县新安镇北辛村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幼年时,按照父母意愿,到私塾念了两年学。因天资聪颖,塾师所教的书,他过目不忘,颇得塾师喜爱。只是后来因缴不起学费而未能继续念书。
1907年的正月十五,新安城里“出会”,其叉会表演让童年的郑怀贤感到震撼,从此,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13岁,跟新安号称“飞叉大王”的李洱庆学飞叉,兼学接骨治伤本领,学习骨伤科8年。18岁那年,郑怀贤跟李洱庆边卖鱼边耍叉,同时兼卖跌打损伤的药。
1918年被武术名家魏昌义看中,经过师傅李洱庆的同意,被魏昌义收为弟子。他跟着魏昌义学习了3年的戳脚翻子,后又向魏金山学习鹰爪翻子和接骨。经魏金山介绍,郑怀贤又拜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武术家孙禄堂为师,继续深造、务工兼习医术。在师傅的精心教授下,不但在太极、形意、八卦、擒拿、飞叉等方面造就了一身过硬武艺,而且其医术医理得到系统完善。
2
发扬国术
1928年,郑怀贤南下上海,经孙禄堂推荐,郑怀贤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术。其先后在上海中华体育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西江体育师范学校担任武术教员。
1936年在赴柏林11届奥运会的国术表演队的队员选拔赛上,郑怀贤以总分第三名的成绩成为去奥运会表演的国术队员之一。这次表演是中国武术第一次集体展现在世界体育大会面前,其所表演的飞叉是当时最为轰动的节目之一。从奥运会归国后,郑怀贤名声大振,被当时的黄埔军校聘任为国术教官。
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怀贤教授被中央军官学校聘为教官教授实战技击术。期间,郑怀贤教授与朱国福、朱国祯、张英振、张英健、周剑南、李雅轩等人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砥砺。台湾的孙氏太极拳主要就是出自郑怀贤教授传下的一系。
郑怀贤教授的八卦拳活步推手、八卦拳散手、快摔、擒拿为西南武林中的技击绝技,尤其八卦拳控人技艺,是孙禄堂先生独创的太极、八卦融合之技,郑怀贤教授得到真传,运用起来闪赚腾挪随心所欲,走沾控人得心应手。郑怀贤教授又善卸骨、打穴、擒拿、摔跤和戳脚翻子,与八卦拳合用,其实战技术非常全面,技击实力超群。1944年,郑怀贤教授在成都体育专科学校任教,以孙氏八卦拳的技击功夫享誉西南。被同道称赞为西南五省八卦拳之第一人。
1953年,郑怀贤教授作为西南代表队武术总教练率队参加全国民族形式运动会。
3
骨伤圣手
1956年,郑怀贤教授把研究的重点转到体育医疗保健方面。1958年,郑怀贤教授创建了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亲自担任院长,先后达23年之久。1960年,郑怀贤教授又创办了运动保健系和运动医学研究室,亲自讲授凝聚他毕生心血的正骨、按摩和伤科用药的经验,全身心地投入到伤科诊疗、中药、按摩的研究、教学和临床等工作中。在他的带领下,成都体育学院逐步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以传统骨伤科为特色的全国运动医学基地。
郑怀贤教授对中医骨伤科造诣很深,人称“骨伤圣手”,疗效如神。如治疗急性腰损伤患者,片刻功夫,就可使背进来的病员恢复如初,自己走出去。再如难治之症痛风,经其辩证施治,运用加味舒活酒,外敷二妙散,内服三妙丸,患者恢复很快。1957年曾为贺龙元帅治疗右手拇指损伤,并在1964年为周恩来总理治疗右手陈旧损伤。
郑怀贤教授所创郑氏伤科学术是博采诸家之长,结合多年临床体验而成。归纳出郑氏正骨12法,摸捏按提拉顶,再加端送搬摇旋挂;郑氏伤科按摩13法,抚摩、揉、捏、揉捏、搓、摩擦、推压、摇晃、抖动、提弹、振动、叩击和按压;独创经穴按摩8手法,摩推按拿,分合揉掐,总结了郑氏伤科经验穴位55个。
4
毕生著作
郑怀贤教授品德高尚,鄙薄金钱名利,正直善良。医术卓绝则济困扶危,悯恤病患,不愧为一代良医。其一生主要著作有《正骨学》、《伤科诊疗》、《伤科按摩术》、《运动创伤学》、《实用伤科中药与方剂》等;参加编写《中国中医百科全书·运动医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伤科学》部分条目并任编委,共130多万字,曾获1978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其中《正骨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已被译成外文,传播到海外。
此外,郑怀贤教授治伤,重视功能,强调治筋。指出骨为主干,节为枢纽,筋肉为动,若骨折脱位不治筋,十治八九难屈;重视综合治疗,强调外治;重视医患结合,强调治“心神”,倡导医者练功力、手法,熟记解剖、方药等基本功。其所创《一号新伤药》、《舒活酒》、《铁弹丸》、《三七散》、《抗骨质增生丸》、《一号活络膏》、《虎骨木瓜酒》等郑氏良方。
几十年来,我校医学院为体育系统和卫生系统培养了大批中医骨伤科和运动医学人才,已遍布祖国四面八方。有的还远涉重洋,在异国他乡宏扬中华医术,造福全人类。
5
继往开来
“为人师表,武医精湛”,正是因为一代代成体学子对郑怀贤教授武学与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使得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为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14年3月,我校武术系教师刘涛带领香港武术队参加第五屆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賽取得佳绩,此次比赛共获得8块金牌、6块银牌、6块铜牌(共20枚奖牌),此次比赛也是香港青少年武术队参加世界比賽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同年,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武术比赛于9月20日至2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经过激烈角逐由我校武术系教师刘涛带领的香港武术队运动员耿晓灵获得女子长拳银牌,冯泳施获得女子剑术、枪术第四名。
2016年10月,武术学院教师刘涛带队参加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第二届世界太极锦标赛,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胜会!香港队最终在竞赛项目中以10块金牌、13块银牌的优异成绩排名金牌、奖牌榜首位。得到了国际武联的肯定,为香港太极发展争得了荣誉!
2016年10月,武术学院教师刘涛带队参加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第二届世界太极锦标赛,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胜会!香港队最终在竞赛项目中以10块金牌、13块银牌的优异成绩排名金牌、奖牌榜首位。得到了国际武联的肯定,为香港太极发展争得了荣誉!
2019年9月,我校武术学院三位教师参加“上合组织”国际武术散打争霸赛裁判工作。此次比赛,共有来自“上合组织”一带一路成员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中国七个国家30多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参加。通过此次比赛的执裁工作,进一步彰显了我校在武术散打项目上的国际话语权,为我校开展武术对外交流工作奠定了基础。
郑氏骨科,为骨伤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长期为国家运动队训练及各级各类重大赛事医疗保障。为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竞技体育事业、群众健康事业等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
2016年,国家短道速滑队新赛季集训开启,运动医学系联合附属体育医院专门成立了运动医学专家团队,根据项目特点和每个队员的个体化差异,量身定制体检和体测的方案。
2018年,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运动康复系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和管理的要求与安排,选派我校康复治疗学同学,赴国家乒乓球队湖北黄石和福建厦门两个训练基地,通过辛勤工作,得到了国家乒乓球队全体同仁的一致认可,广泛赞誉。
2018年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共有4名教师与1名研究生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全程参加了亚运会的医疗保障工作。
2019年,我校科技攻关服务团队赴国家残奥冰球队进行伤病筛查,由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副院长胡毓诗带队的科技攻关服务团队一行7人,赴山东青岛国家残奥冰球队、国家短道速滑三队进行伤病筛查和科技攻关。
同年,成都体育学院医疗康复团队助力国家射击队再创佳绩。
郑怀贤教授作为中医骨伤和运动创伤专家,德艺双馨的不平凡人生的历程。郑老穷尽一生心血创立的郑氏骨科已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省骨科医院一直将继承和发扬郑老的学生思想为己任。学校将继承、发扬和创新以郑老先生为典型代表的武学、医学精髓,以创新求变、奋发有为的胆略和智慧,乘势而为,携手共进,不辱使命,继往开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成体梦”的征程中写下绚丽灿烂!
★
★ ★ ★
★
建党百年之际
青年学子们将继续
铭记红色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发扬武学精粹
继承医学精髓
胸怀成体精神
勇担时代重任
行健不息,积健为雄
走过不平凡,开启新征程
下一段党史故事由你们讲述
来源 |“成体团学小微”微信平台
编辑 |马亚男
责编 |雅琨
转载 |中国研究生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