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铭暄:教育是我的事业,科学是我的生命


编者按自本期起,《中国研究生》新设“大师说”栏目,展现学界泰斗的思想魅力和人格风范,助力研究生拓宽科研视野,提升人生境界。本期推出“人民教育家”高铭暄教授关于研究生教育及中国法治话语权的相关论述。 ...
自本期起,《中国研究生》新设“大师说”栏目,展现学界泰斗的思想魅力和人格风范,助力研究生拓宽科研视野,提升人生境界。本期推出“人民教育家”高铭暄教授关于研究生教育及中国法治话语权的相关论述。
高铭暄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高铭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2019年9月25日,高铭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获得“人民教育家”称号后,高铭暄表示:“荣誉越高,责任越重。我是一名教师,捧着一颗爱心,站在三尺讲台,不求姹紫嫣红,切盼学生成才,共筑中华美梦!”
教师应当把上讲台当作最喜欢的事高铭暄一生未离开大学校园,目前仍然身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两个职位。他是新中国刑法学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也曾是年龄最大的博士生导师。他传道授业,奖掖后学,为我国培育了大批优秀法学精英。2020年8月18日,高铭暄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谈他对教育和教师的认识。
大学教师,既是学者也是师者,从严治学、教书育人是本职。教师应当扎根教学第一线,把上讲台当作最喜欢的事,履职尽责,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一份力量。
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养。比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具备更高的学术水平和更强的学术创新能力,更好地传道授业,提升学生能力。还要有能力从书本中走出来,积极汲取社会实践中的养分,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之外,大学教师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指导自己的学生。我提出了“三严、四能、五结合”的方法。“三严”就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提高计划。“四能”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翻译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五结合”是指让学生做到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掌握和重点深入相结合、研究中国和借鉴外国相结合、个人钻研和集体讨论相结合。
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学习是高层次学术训练,要在科研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获取各种知识、完善思维框架,不能无的放矢,追求不着边际、与实践脱节的所谓“学问”。
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重要保障,加强师生交流是提升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
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学术水平,给学生做好榜样,学生就会感到教师可亲可近,长此以往必定会形成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当好大学教师,还要摆正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如果没有科研做后盾,教学就不可能深入,也不可能使学生获得更精深的知识和更开阔的视野。但如果单纯强调科研,不注重教学水平提高,不研究教学艺术,不了解教学对象,不掌握教学技巧,不探索改进教育方法,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再前沿的知识和理论也难以被学生接受。
中国法治的话语权必将越来越大 作为唯一自始至终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制定的学者,刑法典的修订,部分刑事立法解释、刑事司法解释的出台,都包涵着高铭暄的心血以及追求法治的梦想。他曾在《人民法治》杂 志2015年1月号撰文《如何提高中国法治话语权》,表达他的认识和展望。他认为,提高中国法治话语权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国民经济不断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是基础,法治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为经济服务,法治引导、规范和调节着经济。因此,两者的互动,既能促进经济秩序健康地发展,使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又能不断提升法治的水平。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立,但还需不断完善。比如,规范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还在编纂起草之中,应当加大力量,加速进行 ;“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事关国家安全,也亟须制定,尽早出台 ; 刑法虽基本完备,但根据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修正完善,如此等等。
第三,不断推进司法制度改革。人民司法为人民。如何做到以民为本,真正使人民相信我们一切司法制度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设置的,使人民从每一个办理的案件中都感到公平正义,这是一篇做不完的大文章,不下大功夫、不花大力气、不坚持不懈地去做,是绝对完不成的。
第四,要做好法治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外的宣传工作。……最近 30 多年来,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是伟大的,对这些成就和业绩,我们要多做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干部和群众了解,让国际朋友了解,让全世界人民了解。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假以时日,中国法治的话语权必将越来越大,越来越高,越来越受欢迎。
2019 年,高铭暄在中国人民大学新生开学典礼致辞中讲道:“自1951年8月,我就与中国人民大学结下不解之缘,直到现在,我始终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分子。国家和学校给了我很多荣誉和奖励,这些都是党和国家给我的恩典,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给予我的恩典。这个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是终身牢记,永志不忘的。”虽是鲐背之年,高铭暄至今仍坚持工作。他道出了影响自己一生的三条座右铭:一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二是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就是力量;三是教育是我的事业,科学是我的生命。内容 | 《中国研究生》2021年12月刊
作者 | 高铭暄图片 | 网络,可侵删编辑 |王斯后责编 |雅琨转载 |中国研究生(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