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毕业展 | 景德镇陶瓷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06-09 21:08 浏览量: 3072
 智能总结

重塑·景象/REINVENT IMPRESSION↘犹记去年彼时,疫情使我们相处的物理距离变远,但通过“云上观景” 的相聚,让我们的精神距离变近。今年我们再次迎来毕业季,线下展览的回归让毕业生能更好的...

重塑·景象/REINVENT IMPRESSION犹记去年彼时,疫情使我们相处的物理距离变远,但通过“云上观景” 的相聚,让我们的精神距离变近。今年我们再次迎来毕业季,线下展览的回归让毕业生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才华与理想,我们无比感激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重塑·景象 意为对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自身及其所代表的陶大设计的一种再出发,旨在重新塑造外界对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的印象。一如经过窑火产生变化的窑变一般,釉色的变化重塑了陶瓷的意义。重塑或许需要漫长的、不断尝试的、不断探索的过程,但我们相信未来不远的终点即将到来。景象新生,将至再塑,我们齐聚设院,置身于四年沉淀最终的成果之中,就让我们怀着对未来的期盼和希冀,欣赏这次的“景象”之旅吧。参展作品ExbitionWorks01“重塑·景象”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展视觉形象设计

作者:刘佳维 叶祥刚 何志浩 李馨指导老师:郭玉川

设计说明:以 “重塑·景象” 的概念为基础,提取窑变中釉色的变化过程作为主视觉图形呈现,线性平面图形为辅。釉色的变换充满了不定性和探索性,象征着设计艺术学院设计上的不定性和多元性,以及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和尝试。重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对毕业设计展览的整体视觉设计来体现我们重塑的过程,作为重塑的开端,希望设计艺术学院的学生可以在未来将设计艺术学院重塑得更加美好。根据“重塑”这个思路,我们延续了之前的概念。总概念为“重塑·景象”,分概念分别为“解构当下”“明日展望”与“多元探索”。主形态精简为一种“窑变釉”。将釉色这个不定性的形式作为设计的载体,用釉色的不同形态来表现不同的概念,体现对设计艺术学院不同的设计思考。分概念的图形分别结合不同的含义进行设计:解构当下主题中,主图形分别提取了传统陶瓷形态:梅瓶、陶罐。明日展望当下主题中,主图形分别提取了星球、人工智能形态,寓意对未来的展望,未知的探索。多元探索主题中,主图形分别提取了微观植物细胞、神经元细胞形态,寓意设计学院在各个领域的探索,在设计思维上的进一步创新。同时表达了设计艺术学院多元化发展的理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02“请福”文创品牌设计

作者:区炜昕王倩林刘议遥徐宇指导老师:赵一鹤

设计说明:“图必有意,意在吉祥”,传统吉祥纹饰作为广大人民的情感载体,承载着广大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请福”文创品牌设计展以传承景德镇经典陶瓷纹饰的再设计为出发点,从色彩和造型入手,将其与现代流行艺术风格进行结合,以达到文化设计推广的目的。通过海报、书籍、衍生品及展览等与现代潮流融合创新,让陶瓷纹饰与现代设计有更多的结合碰撞,探索出其新的视觉元素及功能符号。使更多人能认识传统景德镇陶瓷纹饰,让其在现代设计领域能够有更多的拓展的同时,也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03“色釉——陶瓷釉料博物馆”品牌视觉设计

作者:段安宁牛晓娣朱钰琪指导老师:邹庆云

设计说明:中国瓷都,世界瓷都,景德镇陶瓷天下闻名。关于陶瓷,釉是陶瓷美丽的嫁衣,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关于釉料,上釉工艺是古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的一种,上釉是瓷器制作时必须要进行的步骤,是指将釉料磨成釉浆然后在成型的坯体表面施釉,可以让瓷器光滑通透,流光万彩。关于这些,我们开始了我们的创造,色·釉——陶瓷釉料博物馆应运而生。我们致力于将研究以及介绍釉料包括釉料的制作过程工艺、上釉的过程和流传下来的几种上釉方法、陶瓷釉料烧制的过程步骤等,同时对釉料方面的知识进行科普,使得大家对釉料有所了解。我们的主旨意在传播釉料文化,让更多人了解瓷器,了解景德镇。也希望这门艺术能更好的更全的传承下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04幻色物态——颜色釉文化视觉概念展

作者:曾婧华黎王子豪 牛玉婷指导老师:李营伟

设计说明:颜色釉的烧制是最难把握的工艺,俗语云“窑变无双”。颜色釉瓷的呈现不被人们所控制,量少质优,艺术价值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景德镇陶瓷极具地方特色,由于大众对于颜色釉瓷这一陶瓷种类的认识不是十分准确,我们旨在通过“颜色釉文化视觉概念展”,将颜色釉文化用现代的媒介形式表现出来,从视觉层面引导大众了解颜色釉背后的文化及现代设计手法,来传承和发扬景德镇颜色釉陶瓷文化,弘扬经典艺术。本次毕设立足于对颜色釉的历史、工艺、社会价值、审美志趣方面进行了探索、分析与总结,通过海报、书籍、标志等设计形式来引领大众走进颜色釉的幻彩世界,延续其中华艺术审美趋向的同时,努力实现颜色釉瓷文化艺术的扩展及实践运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05“御窑问瓷” —— 御窑厂概念主题展

作者:廖懿文 王禹容 仲崇威 林蕾指导老师:李营伟

设计说明:御窑,以国家之财力,尽天下之资源,聚全国之巧匠,集士人之智慧,曾经烧造出不可计 数的精美绝伦的瓷器。御窑瓷器经皇宫兴替传承,以不同方式流传,如今已经成为全民共有共 享的国家财富、文化遗产,更成为全世界共有共享的文化财富、艺术珍品。我们希望从年轻一 代的角度出发,传承和保护御窑厂的历史文化 ,对“御窑厂”进行研究和推广,并将其中的故 事与精神,通过现代的表现形式,传达给大众,设计出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兼具现代审美 意趣的优良作品,并以此引起大众对“御窑厂”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御窑问瓷——御窑厂概念主题文化展”以传承和弘扬景德镇御窑文化为基调,围绕御窑厂的 发展历史、建筑特征,重要人物、匠心精神、创新理念、探索求知等方面进行设计,主要通过 LOGO、 海报、书籍及展览形式等方面,让更多年轻一代认识和感受到“御窑厂”独特的艺术魅力,为 陶瓷业的延续和创新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让“御窑文化” 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喜爱,从而得 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06

“里弄里”视觉文化书籍设计

作者:肖娜丽杨淏然张禄指导老师:赵一鹤

设计说明:

《里弄里》这本书不仅仅是在用记录的方式呈现里弄的现状,而是同样作为我们所面对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变迁,以及其所滋生出来的相互交杂缠绕的社会空间问题。里弄如同其他城市建设中某种特定类型的城市化问题一样成为了典型的历史。无一例外,这是在城市双创双修背景下必然的产物,但也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记录的历史城市问题。一个被存留在书籍和记忆中的里弄里到底是我们在适应它的存在还是它在适应我们的存在。书籍采用的是线装的装帧形式,材质上,选取了蒙肯纸,与木匠原色相近,给人古朴自然的感觉。书中大量采用了喷漆、里弄的视觉元素,采用肌理和喷漆相结合来表现里弄给我们的特殊感受将喷漆、肌理的效果与每个章节的主题元素相结合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更加贴合书籍的文章结构脉络。为了更好的让读者阅读了解真实的里弄,实地调研了多个历史文化区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素材,通过对照片的拼贴、叠加等处理可以让读者更能身临其境体会真实的里弄。还加入了信息图表的设计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获取信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07“景象”书籍设计及推广

作者:高虎 邹宇航 梁连军 谢斯婷指导老师:赵文琰

设计说明:

“我觉得对每本书,尤其是手工书来讲,准确地表达出每一本的性格,才是设计师最应该做的工作。----龚心宇”,一本好的手工书籍不仅要从书籍形式和外观上吸引打动读者, 还要经得 “耐人寻味”,同时还需要设计出书籍的形式美。书籍被孕育出来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作者的知识,他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交流的媒介,是他们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同时手工书籍相比于传统书籍的优势在于其传达的信息的趣味性,与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可以让读者通过与书籍上内容交互的方式去更好的理解。

对于景德镇巷弄的景象与瓷的工艺进行记录,希望根据第一视角观察与记录,思考所看到的,探究背后的故事。运用根据场景有感而发的文字,一是让读者可以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可以欣赏和领略巷弄中独特的人文气息,而不是阅读许多繁杂的介绍性文字,希望这种“第一视角”的主观感受可以引发读者自我的判断与思考,让读者可以引起兴趣从而真正去亲自了解与探究景德镇的巷弄与文化。

而我们将我们看到在到后面探究的过程分为三大主题-“目之所及”即在弄堂中留心看到的景象;“随机事见”即我们在每次去弄堂偶然撞见的事情;“见所为究”即根据我们所看到的事物进行探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08“时来窑转”插画设计及应用

作者:张欣雨 张峻峰 喻珂 邬梦莹指导老师:陈静

设计说明:

随着时空演变而随之变化的窑的外型作为这次的主题。“时来窑转”,其寓意便是如此,从时空的视角去俯视历代柴窑,从龙窑到马蹄窑,再从葫芦窑到镇窑,其外形的形形色色,变化多端,不仅是景德镇文化的呈现,更是奇妙的视觉体验。

景德镇窑的发展是景德镇的制瓷业的发展的重要载体,景德镇的历史名窑不仅仅在国内是名声赫赫,即便是放在全世界,仍是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景德镇不同时期的窑也有着不同的变化,它们不仅涵盖了几百年来景德镇精湛的制瓷工艺,更是融汇了上千年全国各地的制瓷工艺,有很长的一段发展史,因此也有很多内容及元素可以提取出来让,让大家通过我们的作品了解到不同时期的柴窑的形态演变,跟着时间线,来了解到不同时期窑的外型变化,通过插画的方式去分享我们眼中各个时期柴窑的风采,使得大家能够感受到景德镇窑的韵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09毛仔-景德镇特色小吃品牌推广设计

作者:李姝玥林忻玥尹程茹荀皓伦指导老师:李营伟

设计说明:

“毛仔小吃”是景德镇的老字号餐馆,以经营地道的本土小吃闻名;也是景德镇特色小吃的保护单位,“毛仔”创立于1926年,其在“ 景德镇特色小吃”的保护传承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即以保存手作传统小吃为名,以家族传承为依托,薪火相传。

本次毕设旨在通过对“毛仔”的品牌形象的推广与升级,使更多的人能够认识“毛仔”,了解景德镇的特色小吃,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以增强“毛仔”的发展动力。在品牌战略中融入时尚的元素,不断推出满足年轻人口味的产品,在品牌树立和品牌打造过程中要抓住年轻消费者眼球,让其了解“老字号”,从而打造赢得年轻人喜爱且时尚的餐饮小吃品牌。由于受众群体主要是将已有的品牌进行视觉、品牌迭代处理,因此,首要的设计方向是让品牌符合当下的年轻一族时尚品味,其次不失其作为百年老店的品牌形象。

其次推广品牌,将品牌视觉做到足够的推广。诸如除去日常餐饮类的刚需所用的物品:筷子,工作服饰,餐具以外,我们还考虑设计了一些当今年轻群体比较喜好的签类卡片,小型KV物料等,以增加品牌的横向跨度和互动性和吸引年轻人群体的喜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10景风遗韵——非遗文化宣传及推广

作者:刘丽晨傅钦怡王练娜指导老师:赵文琰

设计说明:

本次毕业设计的基调采用了文化感较强的新中式设计风格,颜色选择中国红、橘色等暖色系为主。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标志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周边文创设计。我们整体在形式上结合多钟多样的非遗文化特点,例如将乐平剪纸的镂空形式与海报相结合。通过提炼非遗元素的方式更好地展现非遗文化,在具有形式感的同时,将传统的文化以多元的方式呈现,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1

作者:李雨婷 刘诗洁 颜密指导老师:魏文卿

设计说明:

瓷业行话是一个古老,年轻人不知道的,我们通过自己的设计,用年轻人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设计传播。所谓行话,就是某个行业经常使用的术语。而有些行话外行很难听得懂,这也是阻碍行话发展的问题之一,于是我们通过插画与字体的结合方便人们有效地理解行话含义。行话往往地方色彩很浓,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提取了景德镇的元素。例如,从配色上,我们结合“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粉彩、青花、玲珑、颜色釉”的色彩,采用渐变的形式达到新的视觉感受。从图案上,提炼了瓷瓶的图形通过解构的技法进行字体设计。从传播方式上,我们使用投影仪来展示插画动态视频,用现代化的手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美感。我们希望运用丰富绚丽的色彩,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去表达我们对瓷业行话的态度,对这个极具历史积淀的文化进行一个创新,为它注入新的生命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 End -

投稿&联系我们

xywtg123@163.com

来源 |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微信公众号

编辑 |姚梦嫄

审核|计颖曹远亮马秀薇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