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房育輝、李晉 l 后疫情时代的政策建议


Building a Strong Post-pandemic Recovery 后疫情时代的政策建议 ▶▶▶ 房育辉教授 港大经管学院教授 (管理及商业策略、经济学) 李晋教授 港大经管学院教授 (...
Building a Strong Post-pandemic Recovery
后疫情时代的政策建议
▶▶▶
房育辉教授
港大经管学院教授
(管理及商业策略、经济学)
李晋教授
港大经管学院教授
(管理及商业策略、经济学)
迄今为止,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疫情还远未结束。尽管病毒仍在世界各地肆虐,香港仍需依赖严格的旅游限制和检疫措施来阻止病毒变种的流入,但我们建议政府,应提早研究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并根据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从而让本港经济得益。
不少国家已有类似的计划,例如新加坡成立了一个后疫情经济复苏工作组。该工作组由国家发展部长李智升(Desmond Lee)和PSA国际集团首席执行官Tan Chong Meng担任主席,带领来自公私营部门的21名成员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提出建议。其中包括反对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并特别强调新加坡须保持对全球人才和技能开放的态度。。
疫后复苏 人才争夺战
全球经济正转型为以知识和创新为主导,各个国家对具备合适技能和创造力的人才需求日益俱增,因此世界各地对人才的抢夺正在加剧。立法会秘书处资料研究组于2019/2020年第二期的研究简报中指出,香港的人才引进计划成效并不理想。报告提及,香港的高生活成本削弱了其所支付的高薪的竞争力:若将不同地区的薪酬按汇率转换成美元来进行对比,香港高级专业人士的年薪在国际上并不特别有吸引力;若以所在地区的生活成本为参考,香港的薪酬甚至比内地和新加坡同行低。另一个阻碍人才来港的原因是,香港在各项全球宜居性调查中总体得分不高。其他因素包括环境质素、生活质素以及外籍人士配偶和子女能获得的支援。因此我们建议香港政府提出政策以增加房屋供应,从而控制楼价和租金。这不仅有助吸引更多专业人士来港,为香港经济作出贡献,亦有助降低在港营运公司的薪酬成本。
疫情也改变了市民的工作方式。例如,愈来愈多公司允许员工远程工作(例如在家工作),这意味着企业在香港招聘时亦要把那些不愿搬迁至香港的外地求职者考虑在内。因此,我们不难想像,港企需要和其他地区的对手(例如新加坡)争夺这一类人才。远程工作的普及将改变城市争夺人才的方式。
在新常态下,政府必须制定具体政策吸引人才来港工作,因为以这种模式工作在某些行业很常见。政府也须决定应否吸纳大量选择居住海外的人才为香港公司工作。
目的导向监管策略
过去十年,日新月异的技术已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以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长足进步,加强了公司了解并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金融科技(FinTech)也颠覆了消费、传统银行业务、借贷和投资的运作方式。多年前政府出于善意而写下的监管规则,到今时今日可能已成为绊脚石。因此,监管方式需要与时俱进。学院最近于《2021年香港经济政策绿皮书》中,就强调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制定以目的为导向(Fit-for-purpose)的监管法规的重要性。
据《南华早报》2019年3月21日的报道,2018年有关香港的士司机的投诉达到新高,超过11000宗,相较过去十五年多了超过一倍。我们认为,引入竞争可对的士司机施加压力,是提高服务质素的有效途径。尽管香港人口在过去26年增长了23.5%,但自1994年以来,香港政府并没有颁发任何新的的士牌照,这意味着的士司机不需要改善服务质素,也能继续接载乘客。若优步(Uber)等交通网络公司(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mpany)平台能进入市场,的士便需要面临来自私家车的竞争。即使消费者委员会提出,「为了降低进入壁垒并促进创新,建议减少对网上叫车服务的规范要求。」但时至今日,私家车司机在香港提供收费服务仍属违法。
为了增加的士与网上叫车服务之间的竞争,我们在政策绿皮书中提出的一项建议是,政府应出售经营交通网络公司的特殊牌照,持有这类牌照的公司能合法地提供私家车乘车服务。为减轻它们与的士之间的冲突,政府可以限制每个公司旗下车辆的数目,每日乘车次数,或只允许旗下车辆于特定时间载客。销售这些牌照的部分或全部收入可以转给现有的士牌的持有者,以减轻这些公司对现有持牌人造成的损失。因此,网络叫车服务所遇到的来自的士持牌人的阻力就会减少。如果交通网络公司能为乘客和司机创造可观的价值,那么它们应在支付给予的士持牌人的补偿后,依然保持盈利。笔者亦留意到近期,交通网络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2021年8月20日,优步宣布收购香港的士应用程式,收购后优步同时为的士和私家车司机提供服务。
我们坚信交通网络公司、的士行业相关人士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三赢。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尽快制定政策把交通网络公司合法化及加以规管,而不是将此事无限期地搁置。我们意识到下一个颠覆性的技术或商业模式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政府应该在其出现之前,在监管方式上做出变革。例如,近年来,愈来愈多患者使用远程会诊或在线医疗谘询。尽管患者并非与医护人员共处一室,但其体验可能未必逊于当面会诊。鉴于香港医生短缺,愈来愈多患者可能会从香港以外的地区获取远程会诊服务。因此,对于海外医生通过互联网向香港居民提供谘询甚至开药方是否合法的问题,政府应尽早研究并采取行动。
我们会在后续文章继续探讨后疫情时代与经济复苏有关的话题,并根据我们的见解提出其他政策。我们希望我们的政策建议有助于提升香港的竞争力,使本港经济在疫情后强劲复苏。
参考:
Commonwealth Enterprise & Investment Council, "Singapore's post-COVID-19 recovery plan and Commonwealth," 24 May 2021
HKU Business School, Hong Kong Economic Policy Green Paper 2021
Mayur Shetty, "Solve. Care partners HealthLink to bring cross-border telemedicine to India," The Times of India, 17 Sep 2021
Research Office, Legislative Council Secretariat, "Research Brief Issue No. 2 2019 – 2020"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Complaints against Hong Kong's taxi drivers hit record 11,000 in 2018 with bad driving, longer routes and overcharging among gripes," 21 Mar 2019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 05/17 【重磅开启】2026年入学同济经管专业学位招生发布会邀您参加!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