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研究生颂百年(92) | 空天报国,新中国航天史的谱写者和见证者——戚发轫院士

教育部学位中心
2021-07-05 16:11 浏览量: 4544

今天

百校研究生颂百年

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我们接过@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接力棒

为您讲述

戚发轫院士“空天报国”的故事

本期学生讲述人

王 璨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硕士研究生

北航研究生宣讲团讲师

校史故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学校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先导,强化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学校文化育人,传承创新。学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和“开放包容、务实担当”的北航文化,以三代北航人的“长鹰志”“中国心”“陀螺梦”凝聚共识,以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打造空天报国精神标识

迈入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自信,自觉把办学精神与服务国家使命融为一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北航梦”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物故事

戚发轫:新中国航天史的谱写者与见证者

01人物简介

戚发轫,1933年出生,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航1952级校友,宇航学院名誉院长。我国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中国知名空间技术学家和卫星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他多年来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国际宇航界与中国在航天领域合作打下了基础。

“我这一生只做过一次选择,就是在1952年大学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北航的飞机系。那时我们还没有航天专业,对这个选择我终身无悔。”——戚发轫

02“为航天事业做点奉献”

戚发轫院士高中的时候正好是抗美援朝,他说抗美援朝对他的教育很大。当时他在大连,美国的飞机经常到东北各地轰炸,但是就不到大连去,因为大连有苏军在,有强大的空军,不敢来。

另一方面,我们志愿军的伤员都通过船从朝鲜前线运到大连,因为当年苏军有军事医院来治疗、抢救。伤员从船上被抬到码头,由苏联医生检查、分类后再送到各个医院去。看到我们自己的伤员被美国的飞机扫射、轰炸,缺胳膊少腿,惨不忍睹,所以戚发轫院士那时候就下决心,为了让国家空军不强大受欺负,他一定要去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在这么一种背景情况下,到1952年的时候,正好全国统一招生,他如愿进入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工艺专业学习。

在戚发轫院士读书那几年,他们没有校舍,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却在艰苦的条件下很勤奋好学,因为他那个时候心中有一种动力,就是要为航天事业做点奉献。

03“一切都要靠自己,靠不了别人”

1957年9月,从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戚发轫被分配到刚成立不久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为研制导弹和火箭而成立的研究院,时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给他们主讲《导弹概论》。

当时,因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苏方撤走了专家,拿走了资料,而且提供了很多不准确的数据。

“当年为了解决有无问题,要自力更生靠自己。”戚发轫等人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于是,在一穷二白且面临技术封锁的严峻形势下,他们咬紧牙关,坚持自主研发,攻克了众多难以想象的难关。

“1962年,首次发射东风2号导弹时,因为经验不足,失败了,当时很受打击。当年我们的领导讲,失败是成功之母,总结经验再干。我们到04年就发射成功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人家不会永远帮你,要靠自己。”戚发轫院士说。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航天精神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讲一个故事,但是核心在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戚发轫说,“一切要靠自己,靠不了别人。”

1968年正在从事运载火箭研制工作的戚发轫院士,经聂荣臻元帅亲自批准,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航天十八勇士”之一。

当时没经验、没资料,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试验条件更是简陋无比,研制过程十分艰难。戚发轫院士被推选为卫星总体的技术负责人,也是试验队队长。他们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都是创造条件搞试验。为了保证卫星的高可靠性,只要能在地面上做的试验他们都尽一切可能去做。

东方红一号卫星一共做了18项地面试验。在做卫星天线试验时,戚发轫院士和他的同事四处“侦察”,在科学院力学所里找到了一间可以利用的破旧库房。因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4根3米长的天线是收缩式的,上天后要靠自旋甩开,轻了甩不开,重了又会甩出去,地面试验既需要一定的场地又很危险。

于是,他们只能在破库房里兵分两路:身手矫健的一路爬上房梁,骑在上面观察。戚发轫和下面的一路则拿块包装箱盖子挡着自己,从木头的裂缝里往外观察。

1970年4月24日,诞生于艰难之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终于在苍茫大漠之中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飞上了浩瀚太空。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而这颗卫星的重量,比那4个国家首发卫星重量的总和还要重,并在信号传递、温控系统等方面,都有所超越。

图 |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戚发轫和同事们一起欢呼

04“载人航天,人命关天”

1992年,党中央正式批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随后载人飞船立项,戚发轫院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

那一年戚发轫已年届花甲。但由于人才断层——经过实践锻炼的人,基本上都是像他一般大的岁数;中间隔一段就是很年轻的人,他们学历很高,思维活跃,但是没经过实践锻炼。因此领导希望他来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

除了年龄因素,令戚发轫院士倍感压力和顾虑的还有,载人航天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对可靠性、安全性要求特别高。“我去苏联看过他们发射载人飞船,发射时总设计师是要签字的,表示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安全地把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就在想,将来送我们自己的航天员上天之前,我能说这句话、签这个字吗?”

面对国家需要,戚发轫院士还是挑起了这个重担。“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为国防建设、为强国作奉献是我们一辈子的目标。现在国家需要了,虽然面临着很多挑战,也有很大风险,但我还是服从组织的决定。”

一上任,戚发轫便做了四件大事:一是组织研制队伍,以老带新;二是拿出设计方案,在保证航天员相对舒适的飞行环境基础上,降低飞船返回的难度;三是组建试验基地,北京航天城由此应运而生;四是建立规章制度,保障飞船分系统和设备的研制协同进行。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2001年1月10日,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飞船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也有了新的提高……

图 | 神舟一号发射时戚发轫(左二)在指挥现场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飞行14圈,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由此,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图| 戚发轫(左)和航天英雄杨利伟亲切交谈

05“我是国家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戚发轫说“国家需要飞机我就学航空,需要导弹我们就研制导弹,需要运载火箭、卫星我们就研制运载火箭、卫星,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 他将国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一生致力于国防建设,用行动表达着爱国之情。87岁的他仍在努力践行自己曾经说过的“我是国家需要的一块儿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如今,他作为航天精神的传播者,以切身经历告诉新一代的年轻人要铭记中华民族光荣的苦难的历史,要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团队、爱我们的岗位。爱国并非神秘、高不可攀的,把我们的智慧、把我们的时间、把我们的能力献给自己的岗位,每一个人把工作搞好了,国家强大了,这就是爱国。

图 | 戚发轫院士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讲的《一堂好课》

以戚发轫院士为代表的一代老航天人,他们身上展现着中国航天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传承老一辈人的航天精神,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北京师范大学,

下一段党史故事由你们讲述

活动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发起主办单位:《中国研究生》编辑部

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本期主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本期承办单位:航小研工作室

内容 |航小研工作室编辑 |马亚男责编 |雅琨

转载 |中国研究生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