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思政风采展 | 复旦大学《高等电磁场理论》


前言为进一步强化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研究生课程思政优秀做法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中国研究生》杂志,面向...
为进一步强化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研究生课程思政优秀做法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中国研究生》杂志,面向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广大研究生群体宣传“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今天,“研究生课程思政风采展”专栏推出第五篇——复旦大学《高等电磁场理论》。
《高等电磁场理论》课程是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是面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微电子等相关专业的学位基础课。《高等电磁场理论》教学团队在金亚秋院士的总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这个目标,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精心设计思政融入点,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课程简介课程团队课程负责人金亚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出版了14 部中英文专著,获国家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科技功臣”、光华科技一等奖、国家图书奖等十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团队所在“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曾获得“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上海市模范集体”。课程主讲老师叶红霞,是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和电波传播分会委员,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70多篇,曾获复旦大学巾帼创新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所指导的学生曾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国际电磁建模竞赛二等奖,多个学生获得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奖。
课程主讲老师刘鹏,担任《计算物理》编委,研究成果被选为IEEE TGRS、Int. J. Numer. Model封面论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年“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Ulrich L. Rohde最佳论文奖”。
课程思政设计负责人徐丰,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快报(GRSL)副主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完成人)、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青年成就奖、美国SUMMA研究生奖金、德国Hildegard Maier研究基金、IEEE Transaction GRS最佳论文前三名等。发表英文专著1部(Wiley),中文专著1部,SCI论文50多篇,领导《机器学习》思政课程建设,完成对应课程的编程教学实验平台开发、课程讲义和实验样例。
课程实验设计负责人王海鹏,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高级会员、电波科学学报编委、Frontiers in Remote Sensing编委,长期担任IEEE国际地球科学及遥感协会会议技术委员会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电波分会会员。军委装发指导、航天系统部主办的 “天智杯”人工智能挑战赛中连续两年获3项冠军,参与《机器学习》思政课程建设。
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面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微电子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团队积极发挥“科研育人”的价值,在课程知识传授中以著名电磁学科学家事迹为例,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专题知识应用方面充分结合国家重大项目和科研任务设计实验,鼓励每位学生将课程实践与学术课题相联系,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信念;在工程应用方面结合当前国际局势以及电磁场在国防、深空探测等方面的应用,鼓励学生为国防事业和民族复兴做贡献。课程内容总体设计本课程分《高等电磁理论一》和《高等电磁理论二》两部分,采取课堂讲授、仿真实验和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注重科学性、思政性、理论性、实践性的深度融合。按照每个章节的专业授课内容匹配相应的思政融入点,在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等多层面开展思政教学。课程实验和实践项目设计注重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行业需求中提炼与课程知识点对应的系列专题,将知识讲授与专题训练、项目实践等相结合,营造严谨治学、踏实做事、勇攀高峰的学术风气,锻炼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投身国家伟大复兴事业中。
丰富的课程素材本课程围绕教学大纲框架结合国内国外教材组织教学PPT,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经典,利用金亚秋院士在MIT求学时期的习题手稿梳理专题操练素材,讲述金亚秋院士刻苦求学、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故事。金亚秋院士在北大求学期间夜里也坚持偷偷看书学习;即使是在广西山沟里做工人时期,他依然利用接触一线机器设备的机会,一边看机械原理,一边研究机器,为厂里搞了很多设备技术革新;金亚秋作为中科院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学习,1987年,怀揣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金亚秋,毅然回国,来到复旦大学,瞄准了星载遥感技术的前沿发展,开拓我国电磁波物理与空间遥感的基础科学研究。本课程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的学位基础课,注重培养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科研问题中,获得诸多科研成果:侯晰月和郭倩获2020、2021天智杯冠军,何娟获2021国际应用计算电磁学会议优秀论文奖,岳冬晓和宋倩获2020国际无线电联盟青年科学家奖,眭韵获2020全国导航年会优秀论文,张洋洋获2019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优秀论文奖等。金亚秋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徐丰、王海鹏获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团队所在“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上海市模范集体”、 “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 、IEEE GRSS最佳团体奖、“复旦大学十佳教师团队”等称号。
图文|复旦大学
编辑|王斯后
责编|雅琨
转载 |中国研究生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