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5年,哪些人才最值钱?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阶段,文化、社会和技术的板块已经在改变和重塑世界,人才越发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根基,因此,采用快速灵活应变的人才战略才是必要之举。
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今天与你分享怎样把握未来趋势,并及时调整战略的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作者 |周陆戚
来源 | 笔记侠(ID:Notesman),略有编辑
在职场,每个人有三条发展曲线:抛物线(大起大落)、波浪线(起起落落)、上升曲线(波浪式上升)。
(图源:为示意图,来源网络)
想要避免大起大落或者起起落落,希望波浪式上升,就要选择正确的方向,持续进化。
“人生靠康波”,“选择比努力重要”,在不确定性和焦虑盛行的时代,职场人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保持稳定的高速发展?
在埋头苦干的同时,职场人也需要抬头看宏观、看市场,才能未雨绸缪,步步领先。
其一,看宏观,预判1-5年的趋势,进行技能积累和行业选择,稳中求进,未雨绸缪;
其二,看市场,在风起云涌、快速变化的人才市场之中,守正出奇,把握机遇。
01
人才的K型分化:
选择与努力同样重要
今年,科锐国际连续第十年发布《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报告,显示出人才市场一大趋势:K型分化。什么意思?
简单说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要么选择成为往上走的强者,要么就在宏观环境变化中,被迫转型。
往下:某些传统行业或岗位,在政策和技术的更迭中,不得不面临转型、缩减甚至是锐减。
过去的2021年,不仅面临疫情和国际关系的动荡局势,国内诸多行业也像大型建筑工地一样尘土翻飞。据人才薪酬报告:
教培行业迎来大地震,少儿培训、少儿思维、搜题等APP需求下行;
地产大洗牌,民企中高层管理,如地产城市总、项目总等岗位面临精简缩编;
互联网行业告别高速发展,全面调整、优胜劣汰,各类岗位裁撤素质和技术不够过硬的员工。
往上:强者愈强,愈加抢手。
在经济新常态之下,对于真正“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产业数字化转型、自主科技领域国产替代……除了技能型人才,企业也迫切需要复合管理型人才,带领企业在新的时代披荆斩棘,他们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既要懂业务,又要懂管理,还要看得懂行业和战略,并且有执行能力,能够配合组织将战略落下去。
那么,未来5年,什么类型的人才能快速发展?而哪些行业和职位,需要未雨绸缪、加速转型?
02
都有哪些机会?
3大“向上”趋势
1. 国产替代趋势加速,自主创新尖端人才向上
新的全球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创新驱动领域如芯片、生物医药、新信息技术领域等供需失衡,造成高端人才抢夺大战。如下图所示:
(图源:《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科锐国际)
或许你没有在这些赛道,但这至少给我们两个启示:
① 追风口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市场需要的是专精特新的硬实力,或者战略判断和复合经验,这都需要长期的积累。
② 市场变化迅速,但总体趋势是自主创新、价值创造。曾经不吃香的如集成电路等专业,在过去两年平均收入翻倍增长。
具体来看,芯片、生物医药等技术创新领域的人才供需失衡。如芯片供应持续紧缺,薪酬表现为各职能全线上涨。
CPU/GPU领军人物、异构计算的人才,AI芯片研发总监年薪均超过200万,设计类职位依然处于涨幅最快之一,跳槽涨幅可多达50%。
(图源:《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科锐国际)
在生物医药领域,创新产品加快上市步伐,药物研发管线持续扩展,人才建设挑战巨大。不仅是研发中的关键职能和中高层骨干,甚至包括研发基础层的临床监查员人才,缺口不断加大。行业流动性也居高不下。
一些新兴产业赛道也急速发展,布局新型人才。比如2021年元宇宙概念火热,由元宇宙概念衍生的元宇宙游戏制作人需求开始显现,并且薪酬高于普通游戏开发者50%以上。
同样,这些本身增速很快的行业也在成为资本的香饽饽,所以这类技术企业的其他辅助部门,如销售、营销等也将获得快速发展。
2. 高增速向高质量转型,数字化相关需求全线增长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后的第四轮经济长周期,“高增速”转向“高质量”发展。各地政府和企业更注重稳中求进、专精特新,着眼长周期构筑新增长极。
避免增长大而不美,大而不强,大而不久,一些互联网赛道受到反垄断法、强化游戏监管,“双减”靴子落地,房地产进入全面调控阶段,并由此带来教培行业的被迫裁员潮、互联网行业的人才外溢、地产行业的精简缩编。
同时,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迎来政策提振和行业机遇,各行业数字化相关岗位人才需求全线增长。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关键,以新兴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以融合型人才为支撑,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像近日出台的“东数西算”大型国家工程,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更合理地分配东西部算力需求和供给。
因此,着力发展之下,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和实践、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数据运营相关技术专家的岗位需求猛增。
3. “VUCA”时代不确定性增强,跨界复合型人才更吃香
外界充斥着黑天鹅事件,企业在稳固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纷纷谋求跨界转型,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下沉或进军新市场。所以,多元化的背景和综合素质,是企业考察中高管人才的重要维度。
(图源:《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科锐国际)
从具体行业来看:
工业互联网领域既具备云计算的专业技术背景,同时又熟悉生产制造流程的人才,另外,各种层次的专业技术、企业管理等人才需求量较大;
在金融领域,供应链金融人才细分需求明显、跨界融合突出,行业研究类岗位则需要懂技术、深入行业、同时又具备专业金融知识的人才;
在农业领域,新型农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则主要围绕跨产业融合、智慧农业岗位;
在泛娱乐领域,生态搭建及相关业态复合型管理人才稀缺;
房地产虽然面临持续裁员,总职位量相比去年急剧减少,但既懂业务,又懂行业前瞻性分析、业务规划的高质量复合人才依旧受到热捧。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愈发显著,企业越来越需要既有企业原有相关行业经验,同时又具备新领域能力,能够同时覆盖不同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03
需要做哪些准备?三大锦囊!
也许你并没有在上文中提及的热门岗位,但是,宏观环境和行业巨变同样会影响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选择,时代已然和你(以及未来的你)息息相关,你绕不开宏观环境和行业巨变。
所以,我们提出三大建议:
1. 产业互联网和数字化大发展,未来5年急需垂直行业经验与数字化技能的深度结合
数字化的机遇在于各行各业、人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还没有完整的定义或成熟的解决方案。所以,无论在企业内部,或是在企业服务、技术服务公司,都有机会。将数字化思维、技术与企业架构和业务逻辑相结合的人才,则能够把握住这个行业级机遇。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行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分布在营销端的全域流量运营,或供应链端的管理系统,林林总总,但是很多都是数据孤岛,无法落地,大多数都交了学费。
因此,数字化的路并不好走,而且也是“长路漫漫”。这个时候,关键的是复合型人才,包括CTO(首席技术官)、CPO(首席产品官)、CIO(首席信息官),而CTO和产品经理、业务经理是否融合,将影响企业的发展。
在一家上市公司,有一个网管,通过不断地倾听内部各部门的各种需求,然后通过学习和长期探索实践,最后帮助他们公司成功地搭建了一个符合内部需要的数字化系统,最后晋升为CTO。因为他带着服务的理念和协同的意志,最后帮助公司破旧立新。甚至,他后来都能跟着业务人员一起去客户那里,为客户讲解如何做数字化转型。
所以,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基层的员工,都有机会在这股大潮中把握住机会,甚至获得新的生态位。无论是对于技术或底层逻辑的理解和学习,还是数字化理论和实践框架探索,都能够赋能职业生涯发展,同时也促进企业的发展。
信息化、数字化的融合人才、解决方案人才,甚至销售人员、服务人员,都在面临数字化的融合、挑战、甚至取代。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数字化技能和思维,最好的时机要么五年、十年前,要么就现在。
2. 长期修内功,丰富和提升管理经验,适当突破舒适区,进行不同类型企业的经验积累
从资本端来看,前二十年追风口的投机主义已经不再奏效了;从用户端来看,前十年利用流量红利、快速增长的打法也不再适用了。企业的增长在面临新的挑战,亟需复合型人才来应对新挑战。
职场人也需要回归到本质价值,修炼内功,创造新价值:
其一,积累更综合的经验,在有条件的时候突破舒适区,才能持续拥有竞争力、不被取代;
国企、民企和外企,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赢得增长“一招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能够不断突破舒适区,扩展战略视野、形成管理方法论,是迈入下个增长阶段的必经之路。
其二,跟不同领域的人和事跨界学习,形成更广阔的视野和战略定力。
越是跨界学习,越能看到不同的维度。比如一个财务人员,如果期望更好的发展,一定要跳出财务看财务,跳出公司看公司,跳出行业看行业,很多体系内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体系化的知识来帮助解决的,从而实现了跃迁。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2007年,陈生强加入京东集团,担任京东商城CFO,他每月参与经营分析会的时候,不仅能从数据中展示出企业经营现状,还能看到数据中隐藏的机会和挑战。
2013年,他又从京东商城CFO转型为京东数科CEO,融会贯通财务、业务、战略,如果仅局限于会计人员的思维,他是无法进行三位一体的统筹高度。
连高手都在不断拥抱时代趋势,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底层素养,优化自己的思考方向,进行跃迁,对于每一个这个时代浪潮上的人,当面临经济换挡、企业转型,更需要打开自己,更谦逊地学习、打开自我和拥抱新知。
3. 长期关注行业和人才市场变化,做好长期规划,积累软性实力,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当宏观和行业环境都趋于动荡,一味地埋头苦干已经不够了,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目前所在赛道的发展趋势,抬头看看人才市场的变化,未雨绸缪、长期规划。
明智的职场人应该摒弃浮躁,修炼内功,增强自身抵御外部风险的韧性。我们面临的新时代趋势,终身学习、超越自我才能跟上时代大潮。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