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13句话


来 源:新民晚报(ID:xmwb1929) 邓小平,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代伟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997年2月19日,他在北京与世长辞。不幸的消息也牵动了世界的神经,华人华侨...
来 源:新民晚报(ID:xmwb1929)
邓小平,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代伟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997年2月19日,他在北京与世长辞。不幸的消息也牵动了世界的神经,华人华侨及各国政要、国际友人等纷纷表达缅怀之情。
今天,是邓小平逝世25周年,我们特别整理出邓小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13句话”,带您一睹伟人治国之胸襟、改革之气魄。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上世纪70年代末,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欲出版一套世界领袖丛书,邓小平的文集被列入了计划之内。这不仅得到了中方同意,邓小平还允诺要亲自写序。
邓小平与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总经理罗伯特·马克斯韦尔
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欣然命笔,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为题,为《邓小平文集》写了序言。
他满含深情地写道:“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一向淡于著书立说,之所以爽快地答应是因当时的改革开放才刚起步,世界对封闭了几十年的中国还不了解,这将有助于外国人重新审视中国。
这句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话语,表达了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是邓小平一生人格情怀的真实写照。
“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对热衷于发号施令、说空话而不为群众干实事的领导作风进行了严肃批评。
他强调指出:“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从根本上指出了干部领导应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从今天来看,这句话依然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
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同志的这次讲话后来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倡议成功地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984年1月24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他游览城市也访问渔村,感受颇深。
邓小平在深圳国商大厦楼顶眺望城市
同年6月9日,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说: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掷地有声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为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注入了全新的意义。
“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年1月29日,南行途中的邓小平来到珠江冰箱厂,当听说这个乡镇企业小厂在7年间产量增加了16倍,排名全国第一,并出口到东南亚国家,他高兴地说:
“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
1992年,南行
今天,“发展才是硬道理”早已深入人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这一思想始终不渝的坚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提出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这年的9月26日,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时,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他明确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他在1988年的一次讲话中又进一步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此后,中共十四大肯定并发挥了这一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振兴科技。
全国科学大会后,邓小平接见会议代表
事实胜于雄辩。邓小平不但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还早早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不管黑猫白猫,
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猫论”要回溯至上世纪60年代。1962年,一些农村地区为了应对饥荒和自然灾害,自发产生了包产到户、责任田等各种各样的生产形式。这些变化,在党内引起较大争论。
是年7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邓小平认为,哪种生产形式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
他引用四川谚语:“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本是四川农村的一句俗语。后来渐渐被化用为:“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双猫图》
据说,邓小平家中也挂有一幅《双猫图》,画上有遒劲有力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画者是被誉为“江南猫王”的著名画家陈莲涛。
1985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这句话又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猫论”的影响至此扩大到世界。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986年1月17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说:“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1989年6月9日,他又指出:“80年代初建立经济特区时,我与广东同志谈,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但今天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
1992年初邓小平又在南行的谈话中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
1992年初邓小平南行
总的来看,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主要包括: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
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最早是1978年9月20日,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
随后,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邓小平再次提出了“先富”的思想,当时的提法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部分人”,包括“企业、地区、社员”,邓小平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
1978年,邓小平在天津视察
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完整表述了共同富裕的构想:
“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这一重要论述,打破了分配领域里的“左”的思想枷锁,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大二公”的平均主义。
“主权问题
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那年刚通过洋枪利炮战胜阿根廷的撒切尔夫人携马岛大捷余威雄心勃勃地称,中国收回香港会带来灾难性影响,要维持香港的繁荣,必须由英国来管理它。
邓小平则针锋相对,明确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当时的谈判气氛十分紧张,邓小平出奇的强硬让撒切尔夫人在走下人民大会堂台阶时,仍脸色凝重、心神不宁,还不小心摔了一跤!那么只好按邓小平的话来做了!
邓小平同志斩钉截铁的论调,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气魄、力量和决心。
1984年12月19日,邓小平同志出席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字仪式,正式确认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从综合国力来看,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远不如现在的中国。
所以,邓小平当年在主权问题上的强硬表态,让我们现在更加有底气地说:主权问题,绝不可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在谈到台湾问题时,他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这次谈话,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2年,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
1982年9月24日,面对“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邓小平据理力争,谈判中他表示: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后,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继续保持香港繁荣。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
关于此次会谈,坊间有很多说法很有意思,比如,邓小平曾说,如果英国不同意归还香港,中国军队今天下午就可以将香港收回……
总之,邓小平的底气和决心加上“一国两制”的创想,促成了香港的顺利回归。
虽然邓小平最终没能实现去“回归后的香港看看”的心愿,但25年后的今天,香港一如他所愿繁荣安定,且有活力、有底气。
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完全做得到的。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
一百年不统一,
一千年也是要统一的。”
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同胞时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作这样的承诺。……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我们的下一代要记住这一点。”
他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相继回到祖国怀抱,在保持原有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持续的繁荣。
小平同志同样也说过,要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台湾问题。
两岸关系这些年来,起起伏伏,但大家始终都没有忘记邓小平说过的话: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中国领导人热爱足球是出了名的,邓小平也不例外。
1985年8月11日,首届国际足联16岁以下柯达杯世界锦标赛的闭幕式在北京举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在工人体育场接见当时的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时,向在座的国家体委领导同志传达了邓小平关于足球的指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1973年,在先农坛观看足球比赛后接见双方运动员
这是这句话第一次被广泛报道。
其实在此前的1979年1月,邓小平在接见体委领导时就说过:“增加‘娃娃’的事,要专门写个报告,要包括军队在内……足球不从娃娃抓起,是搞不上去的。”
另据曾在国家体委担任领导的荣高棠回忆,邓小平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曾作过类似的指示。
其实,不单是足球,学任何一门技能都是有窗口期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越早越好。
邓小平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只是没想到,理应最得益的足球运动,反而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大于喜悦。
好在,现在有了另一位更喜欢足球的领导。中国足球有了新的希望。
邓小平逝世25周年纪念——他的伟大在于:对内不折腾,对外有谋略
作者:严锋编 辑:哲学之路(ID:zhexuezhilu)小平的可贵,就是对内不折腾,对外韬光养晦,死死抓住这几十年难得的国际环境,果断把中国推上了一个台阶。研究历史的人总喜欢说历史的必然,个人只是被历史推动。这种观点非常平庸,而且特别不符合中国国情。有一种说法,认为邓小平搞改革开放只是历史的偶然,假如当时没有邓小平,其他领导人也会搞改革开放。这样的看法似乎立不住脚。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改革开放。虽然是顺应大势,但改革是否必然,是否会有那样的力度魄力,是否会用这种形式,这个速度、规模,那就不好说了。看看东边的邻居,他们未必没有改革呼声和历史必要性,几十年了,改了个啥?今天的人,根本无法想象文革刚结束时整个社会思想僵化到什么程度。当时如果没有小平出来,最多就是回到50、60年代文革前的路线,当然会比文革10年务实,小修小补,但今天这种全面开放、市场经济那是想都不用想。再合理的历史趋势,假如没有人以坚定意志强力推动,那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历史大潮,稍纵即逝,奔流不回。看中国近代以来一些关键节点,都是阴差阳错,与机遇失之交臂。小平的可贵,就是对内不折腾,对外韬光养晦,死死抓住这几十年难得的国际环境,果断把中国推上了一个台阶。如果当时磨磨叽叽,优柔寡断,拖到今天虎视眈眈的川普时代,再想开放也不成了。小平的意义恰恰是超越了僵化的意识形态话语。他是个注重实际的人,他知道中国最关键的不是说,而是做,为老百姓要的是里子,而不是面子。所以他说不争论,他的策略是,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留给未来。有些事情是争论不出个所以然的,是争论不出生产力的,是争论不到综合实力的。没有一个国家是靠打嘴仗胜利的。197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小平做了一个讲话,题目叫《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别小看这个看上去普通的标题,其实包含了这之后中国惊天巨变的基本原力。历史是合力,但历史也需要杠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三句话有着丰富的潜台词、高度的政治智慧、无穷的后续可能性。就这三句话,除了小平,别人想也想不到,想到了也不敢说,说出来也没用。百万读者都在读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 05/17 【重磅开启】2026年入学同济经管专业学位招生发布会邀您参加!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