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敬爱的老爸高尚全——金子一般闪耀的最后时光
来源 |學人Scholar编者按: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高尚全先生于2021年6月27日因病去世。为致敬毕生满怀信念,将满腔热血倾注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这位旗帜性人物,此处转载高尚全女儿何薇女士的作品,以表达对高老深切缅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沉重的火车头急促地喘着粗气,迟缓地、无奈地、不舍地、孤独地转动着涉越了千山万水的车轮,最终冲破了黑暗,驰向那个温暖清亮的地方……那一刻,世界寂静,一切安然无声,唯有我的心跳像脱了缰绳的烈马狂奔。我什么都不顾,驾驶着汽车一路疯狂地去追逐那列远去的火车,因为驾驶那火车的是我仁慈睿智的老爸。
我多想再一次握牢他宽厚温暖的手掌,看着他智睿仁慈的眼睛,听他诙谐幽默的声音。我知道这也许是最后一次,错过了就是终生!直到红灯和警车把我彻底阻拦在十字路口,绝望的泪水喷薄而出,心被撕成碎片,化成无数片鲜红的花瓣,一瓣瓣地飞向老爸将要去的天国。2021年6月27日下午3点01分,这人世间我至亲至敬的父亲高尚全,永远地离开了我!老爸驾驶的那列火车,曾经开辟畅通过无数隧道桥梁,连接无数城市乡村,高山大河变成坦途,戈壁荒漠充满生机。。。
而这一天,老爸终于为自己开了一回车,他要休息了,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休息一下。也许这个时候,我可以好好说一说我的老爸,把我心里的老爸说出来给大伙儿听。老爸虽然糖尿病II型超过三十年了,但这些年他都坚持每天有规律的起居饮食,适量运动,均衡营养,特别是保持着平和宽容、积极乐观、终生学习的心态,他一直都是我们心目中身心健康、才思敏捷、充满正能量的老爸。当他挽起袖子,让我们捏捏他小臂上鼓起的肌肉时,不得不让人冲着老爸翘大拇指!
注 | 3月12日,高老在国家体委尝试一种职能增肌、促进循环的运动穿戴设备。
老爸今年92岁了。刚过完年,他的身体状况突然一反往常,体力严重衰退。平日六点准时起床的他,一天比一天起得晚;每晚一分钟不落下的新闻联播,逐渐地因为疲困而放弃;一向以“超级内存”而著称的大脑也时不时出现“断片”;往日多层次、逻辑严密的复杂语言表述,不知不觉被单一而重复的内容所取代;向来对餐食重质守量的老爸,拿着筷子的手开始抖动不止,食欲大减;一生要强自立的老爸,开始需要靠步行器、靠亲人的搀扶才能“走屋串室”,需要靠我和妈妈帮他穿衣脱鞋、洗漱坐卧,直到帮他喂食……这一切的变化仅仅发生在春节后短暂的一个半月里,我和妈妈心疼如锥!
注:2020年12月31日傍晚,高老在朝阳糖尿病医院住院期间带病修改新书书稿。
去年8月和11月,老爸曾二次入住协和医院检查身体,结果均未提示有任何重大疾病的指征,所以我和妈妈就将注意力专注在对老爸血糖的调整和监控上。为此,我多次请教糖尿病专科医院的王执礼院长。从严密而高频的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摄入量,到饮食结构、生活起居等诸多细节,王院长都给予了我专业细致的指导和意见。根据我对老爸的身体状况、特别是语言功能退化的描述,王院长当时最担心的是由于血糖的起伏不定而导致对脑神经的损伤。他强烈建议我尽快带老爸去做脑部核磁的检查,以免出现不可逆的脑细胞和脑神经的损伤。记得4月5日在与王院长沟通后的当晚,我立马回家,赶在老爸睡觉前软磨硬泡地劝说他去医院做检查。老爸开始觉得我小题大做,但最终奈不过我的执拗,第二天一早就被我和妈妈拖去了协和医院抽血化验、脑部核磁,并特意看了脑神经内科门诊。那位细心的医生在诊断老爸脑细胞和神经是否受损的过程中问了许多问题,其中在被问到当天的日期和女儿的生日时,老爸想了良久,最终缓缓地说出了答案,结果都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老爸在四天前刚刚在家为我过完生日),这令我和妈妈忧心不已。
注 |今年父亲节何薇给老爸的节日问候。高老颤微微地摸着照片露出了笑容!
最后,为了判断老爸是否思维清醒、是否已出现老年痴呆的症状,医生请老爸自主造句并亲手写在白纸上。这时出乎所有人的意外,老爸不假思索,立即脱口而出说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个字,而后老爸握起笔,颤微微地、艰难地但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这句话,在场所有人无不动容!我当时心里止不住嘀咕:老爸呀老爸,都什么时候了,您都衰弱成这样了,还想着为人民服务!您就不能有一刻为自己着想吗?!我当时内心里是这样埋怨而又心疼着老爸的,但我也深知这句在许多人看似标语式的口号,其实早已融入老爸的血液,刻入他的骨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的信仰,更是他一生呕心沥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不要浪费国家宝贵的医疗资源
4月6日上午是老爸自春节身体每况愈下以后,我和妈妈陪他首次去协和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要等到当天下午才能出来,我就提议借着等待结果的机会,索性再给老爸多做几项检查。没想到老爸当场用微弱的语气严肃地批评我和妈妈:不要小题大做,不要浪费国家宝贵的医疗资源!我当时心里很委屈,心里隐隐觉得老爸的身体肯定是出了问题,不做个全面检查怎么能找到症结呢!但老爸坚持原则的劲头是任何人拗不过的。我只好作罢,送老爸回家休息。
下午,我迫不及待地返回医院去取检查结果。结论是:老爸的脑细胞既出现局部缺血又有微小出血点矛盾并存的情况,所幸没有出现我们最担心的、不可逆的脑细胞损坏,这多少让人安心了些许。不过出血和缺血并存的问题着实令医生为难了良久,最后的建议是让我们严密监控老爸的血糖保持平稳。同时,内科门诊一位年轻医生解读当日空腹抽血的结果,指出老爸的CRP炎症指标明显高于去年11月底同一指标近30倍,但考虑到老爸的年龄和糖尿病史,医生认为这一指标虽高,尚属正常范围,于是给老爸开了一周的消炎药,让他一周后来院复查。我的心里充满担忧,回家后和妈妈制定了一个高频监控老爸血糖的计划。
在我的潜意识里总觉得问题就出在那个炎症指标。我随后咨询了其他的医生朋友,他们建议老爸急需进一步确认炎症的病灶以及炎症的性质,他们认为一般性的消炎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于是试着说服老爸再回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结果当然是被老爸拒绝了!他的理由依然很简单:不要浪费国家宝贵的医疗资源!有更多的病患需要医生治疗!
注 | 4月2日,高先生开心为女儿何薇过生日
一周后到了复查的日子,老爸因忙于两个即将召开的改革会议,以及他过去一年多倾注心血写作的一本新书的修订而未去复查。这期间,老爸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但他仍风雨无阻地坚持每天早上去单位工作半天,直到4月16日因下肢无力,他从工作了十数年的座椅上摔落地面,被秘书和司机抱回家时,我和妈妈心疼地“强行”将老爸送进了朝阳糖尿病专科医院。在王院长和医护人员悉心的护理监控下,老爸的血糖最终得以稳住(对此,我和妈妈感恩不尽),但是他再也无力去修改他随身携带的书稿了。4月19日,王院长拿着一叠老爸的验血报告,焦急地对妈妈说:高老的肝功能指标都不正常了,CRP炎症指标相较十天前的数值又翻了一倍!他建议我们立即回到协和做全面检查。4月20日下午,我和妈妈推着老爸的轮椅回到了协和医院。内科当班的一位高年资医生看着老爸在朝阳糖尿病医院做出的血检报告,古井无波的眼神中略过了一丝异样,医生在手诊老爸的身体时,双手触碰到老爸左耳下方的一块鼓包。随后她开出的检查单全是围绕着这块鼓包和肝脏进行影像检查。看着老爸左耳后面被发现的鼓包,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满心的内疚感顿时腾腾生起,我好后悔自己那么粗心,居然没注意到老爸衣领和头发下隐约掩盖住的鼓包!在老爸被推进核磁影像室的空档,我径直跑回了医生诊室,医生看到我一脸的急迫,婉转地告诉我她很担心那块鼓包是远端转移了的癌症!癌症二字冲破我的耳膜,把我所有的意识顿时凝固住了!医生拉我坐下,安慰我:目前癌症的病灶和程度还需要等待影像结果,明天一早再安排一个增强型CT进一步确认。
随后的时间里,我故作平静地坐在妈妈身旁,暗自神伤,最终结果没出来之前,我不想让妈妈和老爸有任何一点点的心理压力,哪怕能多拖延一天也好啊!晚上六点多钟,老爸一脸疲惫地从核磁影像室出来,我实在不忍心让老爸在北京交通高峰期间堵在路上透支体力(单程至少要一小时),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再从家折腾回医院,于是提议当晚在医院的急诊留观病房休息一夜,结果老爸再一次拒绝了我,理由仍然是:不要浪费国家宝贵的医疗资源!那天的家庭晚餐我终生难忘,我在心里暗暗祈愿:“老爸呀老爸,您一定要好起来,这一定不是您在家里最后的晚餐!”老爸那时的体力和精力,在经过了大半天的检查和来回车马劳顿后,本应是进到家就会躺在床上睡觉的。可那天的晚餐,老爸强忍着病痛和疲劳,一直坐在餐桌旁。我和妈妈轮流一口一口地给老爸喂着饭菜和鸡汤,看着他倔强地香香地咀嚼,我们既宽慰又心疼。我专门给老爸拍了一段视频,留下他慈祥的音容笑貌(视频见下方)。当我唤着老爸看向镜头时,他给我留下的灿烂笑容将永远铭刻在我心里。这么多年,老爸对我这个女儿从来都是不吝惜笑容和疼爱的,那天晩上在餐桌上老爸给我的疼爱,令我日后每每想起,都泪流满面。以后的每一个日夜,老爸的爱都会温暖我心,令我思念,给我力量!坦荡安然,直面生死!4月21日是特别难熬的一天!头一天夜里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无数个念头在脑海里闪过:第二天的增强CT后,万一老爸的检查确认是不治之症,我该如何面对?妈妈若是情绪激动、接受不了,我该如何稳定她的情绪?要不要对老爸隐瞒病情?九十多岁高龄的老爸会有怎样的反应?。。。各种场景在我脑海中如过山车般闪过。我默默告诉自己:爸妈年事已高,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崩溃,我必须坚强!我必须要让妈妈精神上有依靠!让老爸能安心养病!21日一大早,我强压着内心的忐忑不安,准备好老爸平常日子的早餐--鸡蛋、牛奶、面包、苹果统统带上车,和妈妈一起送老爸去医院。老爸的增强CT检查进行了近一个小时,我的内心像大海的浪潮,起伏跌宕。我祈祷老天最终还我一个健康的老爸!老爸被推出影像室时,我连忙冲上前去递给他早已备好的早餐。老爸虽然非常虚弱,但还是给了我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坚强的眼神。会诊的医生没有直接给我们答案,但已经安排好了老爸的住院事宜,要求老爸立即住院。起初,老爸还嘟囔着要赶紧回家抓紧修改书稿,不愿意留在医院。刚巧其中一位医生是老爸的嘉定老乡,还是同一中学的忘年校友。老乡“哄”老乡:“您不彻底检查一下,把身体养好,怎么能改书稿呢?“ 老爸最终不置可否,被医生和妈妈陪着推进了住院大楼。注| 病重的老爸需要大量的睡眠提高免疫力。每晚最令我安心的事就是拉着老爸的手、头靠头地枕着,然后待他熟睡后再离开床旁。
疫情期间,医院的病房管理特别严格和细致,规定病人只能有一位家属陪护。妈妈是协和退休的医护人员,当仁不让地承担起陪护老爸的责任,老爸也离不开妈妈。我只能做个“打杂工”,给爸妈取送日常生活用品。当天下午三点多,接到妈妈压抑不住的哭诉:“老爸被确认是癌症晚期,肝胆胰腺已多器官占位病变,并远端转移到了淋巴!“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眼泪喷涌而出,眼前全是模糊。我哽咽地劝妈妈一定不能告诉老爸,一定不能在老爸面前哭,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平静地陪护好老爸。
三天后老爸住院的医护团队召集我们家人到医院全面介绍老爸病情,并签署各种知情同意书。随后,我要求替换妈妈进院陪护老爸,我不能让也是高龄的妈妈身心继续受煎熬。尽管我知道自己的医护知识远远不够,服侍病人又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但我就是挂念老爸,我想尽一切努力分分秒秒地陪着老爸,让他开心让他安心。
自打我进入病房陪护老爸,每天令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告知老爸病情?用何种方式告知他?要说到什么程度?要采取何种治疗方案?。。。很幸运,老爸的主管医生和医护团队非常专业、细致、且富有人情味。他们给我和妈妈仔细耐心地分析了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各自的利弊、风险和疗效,供我们做最终决定。其实,鉴于老爸的癌细胞已多处转移,放疗和手术已然不适用,只剩化疗了,但是他们对化疗疗效的评估是:只有平均疗效30%的一半不到,可风险却更大。比较了各种方案后,医生们觉得保守治疗、营养支持或许更适合老爸。医生们同时建议:每天给老爸做各种检查,注射多种针剂,老爸是一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智者,他不可能不明白,应该告知他实情,这样他还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我们认同医生的意见,但直接面对老爸,应怎么开这个口呢!
4月27日上午,主治医生走进病房,和我一起对老爸说:高老,我们要和您谈一谈您的病情。老爸微微抬起波澜不惊的眼睑,平静地回应:好啊,我一直在等着你们给我说一说呢。
我在一旁紧紧地握着床栏、使劲咬着嘴唇,眼泪不听话地流淌着。直到医生婉转地讲完病情,离开病房以后,老爸才转脸看向我说:“薇薇,你把知道的情况详细告诉我,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在他信任而严肃的直视下,我怎能瞒骗他、我又怎能瞒骗得了他?!我情不自禁牢牢地握着老爸的双手,迎着他的目光,把残酷的病情和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一字一字说出来。我清楚地看见老爸仅仅是眼神隐隐一丝闪动,嘴角抿了一抿。看着我断了线的泪水,老爸怜爱地望着我,用力握着我的双手摇动着,仿佛在安慰我,给我力量:“好女儿,没事的,不要怕,听天由命!” 在我情绪稍微缓和下来以后,老爸坦然地笑着对我说:“我选择保守疗法,不要再浪费医疗资源了!”
后来我不知多少次回想起老爸面对病魔的平静、坦然和勇敢,从心底里敬佩老爸。这是他一生面对艰难困苦和重大选择的一贯态度。老爸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勇士!我为这样的老爸骄傲不已!女儿薇薇
2021年7月2日
*附 各界人士送别改革老人高尚全,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等敬送花圈
7月9日上午11时,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高尚全同志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刘鹤、温家宝等数百名各界人士前来送别。高尚全老会长于6月27日下午三点零二分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九十二岁。高老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工作,1999年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他一生崇尚改革,被称为“改革老人”,改革开放以来参加了6次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高尚全也是近16年来,继薛暮桥、马洪、于光远、杜润生等之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又一颗陨落的巨星。
刘鹤、温家宝等各界人士送别高尚全
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9日上午11时,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高尚全同志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数百名各界人士顶着烈日前来送别。
高尚全同志送别仪式图源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4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80余位省部级领导通过不同形式对高尚全老会长离世表示哀悼或赠送花圈。刘鹤、何立峰和温家宝、马凯、周小川等一早来到灵堂吊唁,另有央行、发改委等部委的现任及前任负责人前来与高老告别,张维迎、李曙光等与高老交往较多的知名学者也到场送别。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栗战书、汪洋、韩正、王岐山、王晨、刘鹤、陈希和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温家宝、张德江、俞正声、李岚清、吴官正、李长春、罗干、贺国强、张高丽、尤权等敬送的花圈在灵堂东边依次摆放。
各界人士敬送花圈
图源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另外,肖捷、梁振英、杨传堂、李斌、何立峰、王兆国、回良玉、曾培炎、李源潮、马凯、李铁映、张平、胡启立、王忠禹、黄孟复、张梅颖、李金华、郑万通、陈宗兴、李海峰、周小川等也敬献了花圈。献花圈的还有易纲、郭树清、胡德平、毕井泉、杜导正、江小涓、许善达、林毅夫等。任正非、袁亚非、姚振华等不少企业家也以个人或企业的名义敬献了花圈,摆在灵堂外面。
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工作
据中新网消息,6月27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发布讣告,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高尚全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6月27日下午三点零二分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九十二岁。
高尚全同志病逝讣告
图源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公开简历显示,高尚全(1929年9月—2021年6月27日),汉族,生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195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研究员、教授,高级经济师,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工作。
1982年起任国家体改委处长、副局长、中国体改研究所所长,1985年至1993年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1999年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另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官网显示,高尚全曾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办公室主任、国务院住房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研究协调小组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预委会和筹委会委员、经济小组组长,世界银行顾问,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参加6次中央经济文件起草的“改革老人”
值得一提的是,高尚全一生崇尚改革,被称为“改革老人”。
高尚全 |图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高尚全与改革的结缘早在1956年,当时他就提出了企业要有自主权的建议。
1956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企业要有一定的自治权》一文,旁边还配发了一幅名为《“必要”的手续》的漫画,这便是出于高尚全之手。该图文意在表示:如果企业自主权过小,中央主管机关集权过多过细,不仅会限制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给国家造成很大的人力、财力浪费,助长官僚主义。
该文章发表之后迅速引起企业界和各有关部门的关注。高尚全大受鼓舞,经此一事,他算是与改革结下了“前缘”。
高尚全 |图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改革开放以来,高尚全参加了6次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一次是十五大报告,两次是中央关于五年计划的建议,3次是3个三中全会的决定,即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前,他又两次向中央提出建议,都涉及改革的核心议题。
高尚全出版了多部专著,他在2018年出版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思考》中曾表示:“我已经88岁了,为什么仍然要朝九晚五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就是希望能够帮助新时代的改革开拓者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有更多的方法可以适用。改革是我这一生的追求,也是我这一生的牵挂。唯愿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直到永远。”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陨落的巨星
高尚全是近16年来,继薛暮桥、马洪、于光远、杜润生等之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又一颗陨落的巨星。
“市场经济拓荒者”薛暮桥
薛暮桥(1904年10月25日-2005年7月22日),原名雨林,江苏无锡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首届中国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市场经济拓荒者”,亲身参与中国两个经济体制建设,是新中国第一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官员之一。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38年至1942年,任新四军教导总队训练处副处长,写了通俗著作《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成为培训新四军干部的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秘书长兼私营企业局局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全国物价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2005年7月22日,中国经济学家薛暮桥去世。
“为市场经济正名者”马洪
马洪(1920年-2007年),中国经济学家,1920年5月生于山西定襄。中共十二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和研究工作,在经济改革、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战略、工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等研究方面有丰富的成果。积极倡导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从中国国情出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主持的《2000年的中国》是制定七五计划和长远规划的主要参考文件。2007年10月28日14时15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马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于光远
于光远(1915年7月5日-2013年9月26日),原姓郁,名锺正,入共产党后改名于光远。上海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经济研究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致力于哲学、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研究和推进其发展的组织活动,并积极参加多方面的社会活动。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初抗日战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学部委员。1964年任国家科学委员会副主任。1975年以后历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2000年担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名誉院长等职。于光远于2013年9月26日凌晨3点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8岁。2018年12月18日,获“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智库建设40人”。
“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
杜润生(1913年7月18日-2015年10月9日),原名杜德,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人。1932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群众组织抗日反帝同盟会和社会科学家联盟。1934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文史系。193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杜润生是党内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农村改革重大决策参与者和亲历者,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他一直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他多次向中央谏言,主张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5年参与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的推广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10月9日晨6点20分,杜润生先生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102岁。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杜润生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农村改革的重要推动者。【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财新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网、南方日报、新京报等】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文转载自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F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