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关键是激励机制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MBA(FMBA)
2021-08-19 22:55 浏览量: 2202

作者:何佳@来源:何佳唠嗑

关键是激励机制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8月17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消灭剥削,实现人人平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所有创始者的信仰,无数革命先烈为之前赴后继,英勇献身,最终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的今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承诺。

一、70年的伟大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整整70年了。在这70年中,我们经历了两场深刻的经济大改革。第一次是1953年到1956年,我们用4年时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使得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次是从1978年到现在,已经用了40多年时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应该说,大约到了2005年的时候,非公有经济已经从经济总量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当然中国的国有经济在重要的核心产业依然占据垄断地位。我们可以把第一次大变革看成是一次疾风暴雨式的改革,或者是一次“一步到位的改革”,而第二次大变革可以被看成是“渐进性改革”。70年间的两场巨变,涉及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而这两场巨变不同的展现模式有着很深刻的历史背景。这两场巨变的第一场是以所有制变革为目的,第二场是以转变发展模式为目标。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并没有建立一个可行的对农民的激励机制,再加上为了快速工业化,国家用农业反哺工业使得城乡差别和工农业差别日益增大。此外,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的后期形成了浮夸之风,加上大跃进的冒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事件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单从经济角度讨论,基本上就是一个相对公平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相对公平可以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而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激励个体去完成整体的发展目标。虽然社会主义制度是按劳分配制度,但是如何度量劳动力的贡献是不太容易的。我们国家当时是按照干部的等级和资历给干部定工资级别,对工厂的工人也是按照资历和经验定工资级别,在农村给农民定工分也有一套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用今天的话来讲,都不是市场化的薪酬制定标准,因此也很难做到按劳分配, 同样也很难激励人们去努力工作。我对这一点也是有亲身体验的。1971年我初中毕业去了黑龙江建设兵团,一个半军事化的国有企业。我们所有人的待遇都是一样的,干好干坏都不受影响。为了提高效率,连长要求我们每两个人结成对子一起干活, 搞“一帮一,一对红”。其实这个办法也没有啥用,身体好的那个多干些,身体差的那个少干些, 当然干少的那位够意思的话,也许会把家里寄来的糖果饼干分给干多的那个吃点。总的来讲,公有制能够比较好的解决公平问题,但是弄得不好就会造成吃大锅饭,导致出工不出力,影响生产的发展。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激励机制。

1976年长达10年的文革结束了。对于“文化大革命”的10年,在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到:“文革的10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历史证明“文革”的论点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论点对中国当时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执政党当时的目标,就是要依靠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超英赶美,但是在文革结束时,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比以前更大了。尽管中国的GNP从1965年的1716亿元到1978年的3624亿元 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穷,技术相对落后。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改革开放是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们的第二次变革,即改革开放的难度似乎不小,现在看来可能比第一次变革,即社会主义改造的难度要大得多,这个难度已经体现在改革的时间长度上面。这次变革已经进行了四十多年,已经是第一次变革用时的10倍,而且至今还在艰难地继续,估计还要继续很多年。为什么这次改革这么难?即使是增量改革部分也不容易更不用说存量改革了,这又是为什么?在基于这次改革和上一次改革对比的基础上,我的理解是这次改革的难点和特点追究其根本就是改革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要牢记执政党的初心和使命,要在对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做全面和重大的市场化改革,这需要时间和耐心,更需要策略,所以这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国的渐进性改革实践产生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以“实事求是”为精神实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旨在打破精神桎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思想的总汇。邓小平希望在保证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必须自始至终占有统治地位的前提下,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进而达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在我看来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一个巨大的激励,激励我们大家到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搏击向前并且发家致富,如同当年打土豪分田地激励了农民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任何时候解放生产力的核心是要有激励机制,我们的渐进性改革要坚持下去的核心问题也是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另外,任何总目标的实现都要分阶段去完成,历史上中国革命分成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也分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其他阶段,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政策,不同的激励机制,不同的做法。但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尤其是金融资本作为杠杆的加入,是很容易造成贫富不均的。在实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如何转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主要的问题还是如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主要的差别在哪里

早期对公有制的理解大体上就是计划经济,而私有制大体上就是市场经济。我们从一个比较特殊的角度去看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差别,也就是理解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差别。所谓计划经济就是有一个中央计划者,安排所有的资源投入和统一的生产计划。而所谓的市场经济,就是经济个体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自行决定生产计划。1983年去美国留学不久,我就读到一篇上世纪60年代发表的经典文献,这篇论文证明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可以建立一个一一对应的同构。也就是说,对应一个市场经济,我们就可以构造一个计划经济,两者可以有同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样的投入,同样的产出。反之,对应一个计划经济,我们也可以构造一个具有同等性质的市场经济等等。当然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没有考虑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问题。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就是一部分人知道真实信息,而另外一部分人并不知道。所谓道德风险,就是某些人可以用刻意的行为去影响事情的结果,而另外一些人无法确认这个结果是本来应该有的还是由于某些人的刻意行为所导致。而激励机制主要就是用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的。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市场经济有可能比较好的通过激励机制的设计来解决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等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和道德风险带来的行为。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同构的分析方法,对后来的金融研究影响也是很大的。在用均衡定价模型去研究资产定价时,我们往往把很多投资者的效用函数线性加权组合,构造成一个所谓的具有代表性的投资者,而他的效用函数就是那个很多效用函数加权叠加而成的。我们又假设有很多这样的投资者代表,从而形成竞争态势,由此可以应用市场出清条件。由于投资者代表是同质的、他们拥有一样的效用函数、一样的资源禀赋,因此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简化很多步骤,从而求解资产价格决定方程以及资产价格的动态变化。这些都是金融经济学的考虑和论证方法,是讨论资产定价的核心因素,而在这个过程中所用的数学只是一种证明和推导的工具。这对理解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同构的表述也是有用的。同构只是表明对应一个市场经济你可以构造一个计划经济,反之亦然。但是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每个投资者或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给定的,而计划经济的计划者的效用函数也是给定的,所以前者通过加权不一定能对应到后者。更重要的是个体的效用函数是不容易观察到的,即使用反演方法也不容易。

市场经济确实会带来分配不公平,甚至过度的贫富差距的问题。资本的出现,尤其是金融资本的出现会使得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按照马克思的分析,资本的增值都是来源于剩余价值;按照现代金融理论,资本的增值也可能是来源于风险补偿,是由于承担了较高的风险而带来的较高的价值。但是在实际中,我们看到的一些公司和个人的资本的高速积累,是任何风险都无法解释的。在中国,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在高度竞争的行业中的公司,可以在短短的几年当中,迅速的成为一个有千亿元甚至上万亿元规模的公司,这是很难用风险补偿的理由来解释的。

总的来讲,我们在过去70年经历了各种发展阶段。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较好的保持了相对公平。但是由于激励机制的缺乏,经济体系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吃大锅饭和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盛行,严重影响了个体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激励机制相对到位,发展的速度也许会快些,但是贫富差距也会迅速拉大,公平性的问题就非常突出。平衡相对公平和较快发展,这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以及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大国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激励一致性机制举例

通过市场提高生产力,主要是来源于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关于用激励机制的设计来解决道德风险是有很多讨论的。一个经常提到的机制叫做激励一致性机制。激励一致性机制是指通过一个机制设计可以让人努力工作,而这个人努力工作不是被强制的,而是他在这个机制下的最优自我选择。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机制的主要含义:有个企业家找到一个项目,需要投资100元。拿到初始投资之后,企业家可以以他的行为来影响项目效益。简单地说,如果企业家努力工作,项目效益是120元,企业家付出的成本是10元;如果他不努力工作,该项目的效益是105,他的成本是3。这个企业家要做的选择是,最大化(工作所得—工作成本),可以把(工作所得—工作成本)看成是他的效用函数。我们假设企业家的工作成本,无法观察到,因此无法打包进整个项目。另外,我们假定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是5%。我们有两种融资方式,一种是股权融资,即外部投资者应占有该项目的份额f。另一种是债权融资,投资者给企业家100元,希望将来得到105元。请分析那种投资方案可以获得资金?先考虑股权融资方案。如果投资者假设企业家会努力工作,于是项目的产出是120元,由于投资者的回报要求是105元, 那么f是0.875,即105占120的比例。那么企业家是否会努力工作呢?给定上述考虑,企业家会比较他努力工作和不努力工作时的结果,做一个最优的选择:如果他努力工作,他的收益是0.125*120-10= 5元, 不努力工作,他的收益是0.125*105-3= 10.125元, 因此不努力工作是他的最优自我选择。当然这个计算投资者也会做,于是投资者就要修改企业家会努力工作的假设。但是如果投资者假设企业家不会努力工作,那么f=1, 在这个情况下,企业家就白干了,肯定就回家休息了。因此股权融资不可行,也就是说在这个情形中,股权融资不是一个有效的激励一致性机制。那么债权融资呢?投资者借给企业家100元,要求企业家还他105元。企业家会做同样的考虑:如果他努力工作,他得到(120-105)-10=5元, 如果他不努力工作, 他得到(105-105)-3 =-3元, 因此,努力工作是他最优的选择。在这个例子里,债务融资是可行的,也是一个有效的激励一致性机制,企业家会努力工作,投资者可以得到5%的回报。由于融资可行,这个不错的项目就可以运行。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为什么在这里股权融资不可行而债权融资可行,其实债权融资相当于一个包干,把投资者的钱还掉了剩下的就都是企业家的了。而股权融资,投资者是要和企业家按比例分享提成的,但是工作成本确实是企业家自己承担的。我们也可以考虑把融资问题换成薪酬问题。这个例子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企业改革初期,大包干的形式常常被采用。

在实践工作中情况是千变万化的,由于市场经济比较灵活,有利于设计各种激励一致性的机制,便于解决道德风险的问题,可以做好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生产力。而计划经济往往不够灵活,从而在很多方面是一刀切的处理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体系内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道德风险问题。国有企业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企业链条太长,一个孙子公司的董事会往往既有父亲公司派驻的股东董事,也有爷爷公司派驻的股东董事,这常常导致汇报线路很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在国有企业中探讨设计各种激励一致性的机制,应该也是国企进一步改革的重要内容。另外,我们的资本市场一直努力地要成为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一个有多种融资工具的资本市场。虽然不少目标已经达到,各类市场也已经建立,交易和融资规模也不小,但是我们的资本市场在实际上还就是只具备一个单一的融资功能,并没有真正去着力解决经济体系内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道德风险问题。所以我们已经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还是远远不到位的,通过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提高生产力。

四、金融稳定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稿指出“会议强调,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意义十分重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在我2020年出版的《中国金融体系主要矛盾与稳定发展》一书中,提出了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矛盾是金融问题的全局性和渐进性改革的局部性。这个矛盾会导致渐进性改革的结构性套利机会并且扭曲定价体系,从而形成金融不稳定的基础。2021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可以认为是从实践上开启从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转向共同富裕。在这个重大的转折过程中,中央和各地方会出台很多办法和措施。其中的一些办法和措施也许并不配套,或者是不到位或者是过度,所有这些会在实践中被逐步纠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办法和措施有可能导致新的结构性套利机会,加剧金融不稳定,对中国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最近在反对资本无序扩张的过程中,引起资本市场股价的大幅波动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五、小结

这个公众号的关键词是:千里走单骑,看尽天下事。我整整50年的江湖闯荡,从东海之滨到乌苏里江畔,从太平洋西岸到东岸,从香江到北京,全靠心中的激励。毛泽东思想指引我奔赴北大荒和屯垦戍边,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为中华腾飞而留洋,江泽民三个代表指引我去中国证监会和深交所工作,胡锦涛和谐理论指引我为培养大批学生以及实现小康而努力,习近平新时代理论指引我焕发革命青春再战20年。我心中的激励就是要继承先辈的荣光,为后代做好榜样,但是家庭的利益一定是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激励机制是成事的关键。

2021年8月18日 何佳

作者:何佳

中国第一个FMBA项目创始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与数学双硕士;现任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上海北外滩金融研究院院长、信熹资本董事长;曾任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领军教授,先后担任中投证券、中信证券、东英金融、同方集团、天津银行等境内外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曾作为知识青年到北大荒屯垦戍边,并被推荐进入黑龙江大学数学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地质部工作。

欢迎各位关注何佳唠嗑公众号

百万读者都在读

何佳:A 股为什么是另类投资产品?

邱晓华内部演讲:我们正迎来用资本市场代替房地产市场的时代

梁建章: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过度补课的难题

黄奇帆最新讲话:能把猪吹起来的,往往不是正常的风

【悦享新年】FMBA奇妙书单(附链接)

2021,每个人都了不起

吴晓波:未来十年,我们所认为的能力将荡然无存

中国宏观展望:2021

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正式落地

人间真实!北京,全国最早醒来的城市…

秦朔:创新何太急

这场病毒放大器

人最大的本事,就是靠谱

财政到底有多紧?

负利率时代的泡沫、掠夺和危机!

全球货币再宽松:一次无法降落的飞行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崛起 | 哈佛教授TED演讲

中国最赚钱的公司,要开始去库存了!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静悄悄:你能挺过多少坎,就能成多大事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杠杆的轮回,众生的焦虑

50句惊艳世人的电影台词:请原谅我戳痛了你所有记忆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