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日本企业为何要从美国退市


作者@肖敏捷,恒正资本代表合伙人兼首席经济学家@来源:财新网 决定从美国退市有各种原因,例如上市维持成本过高。更关键的是,美国投资家通过东京市场直接投资日本上市公司越来越方便,可选择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作者@肖敏捷,恒正资本代表合伙人兼首席经济学家@来源:财新网
决定从美国退市有各种原因,例如上市维持成本过高。更关键的是,美国投资家通过东京市场直接投资日本上市公司越来越方便,可选择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所以企业也就没有必要漂洋过海去美国上市了。
临近牛年年末,传来滴滴从美国退市,是否诱发其他在美上市中国企业纷纷退市,以及中美监管部门如何处理此事等等消息,在海外市场轰动很大,各种说法也满天飞。身在东京的笔者作为旁观者相信,中美当事者有足够的智慧能让此事平安过渡,但是我们确实在面对一个历史的转机。虽然以后还会有中国企业去海外上市,但是已经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回归中国市场,准备上市的中国企业选择在北京或上海、深圳上市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且不论美国今后是否会严格管控中国企业在美上市,如果中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也越来越大,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众所周知,中国企业去海外上市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殊选择,回归母国市场既是人之常情也是合理选择。笔者之所以敢提出这个看法是因为日本企业也曾经走过这条路。
回顾历史,第一家赴美上市的日本企业是索尼。1958年12月索尼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后,1961年6月先是在美国店头市场发行预托证券(ADR),1970年9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索尼之所以选择去美国上市,最主要的动机是扩大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因为虽然上市时索尼已经是一个成立20多年的公司,但是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企业在美国的知名度还是非常低的。另外,筹集外汇也是纽约上市的主要目的。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固定汇率时代,对日本企业来讲外汇还是非常稀缺的资源。
实现纽约上市后的索尼果然如鱼得水,产品迅速打入美国市场,而且通过兼并收购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到了80年代,索尼收购美国具有象征性的摩天大楼和唱片公司全球知晓。最鼎盛时期,连乔布斯都考虑过把苹果公司卖给索尼。当然泡沫经济崩溃后索尼也走过很艰难的路程,但以70年代纽约上市为契机,索尼成为日本企业中最成功的国际化企业是不容否定的。
继索尼之后,松下电器也在1971年实现纽约上市,之后包括银行、保险公司、汽车制造也大多通过ADR的方式在美挂牌,到了1999年在美挂牌交易的日本公司多达100多家。80年代中期日本泡沫经济日益膨胀,欧美投资家对日本股票的兴趣也开始增加,所以在美挂牌的目的主要是出于时差等考量为美国投资家提供便利。
但是2012年4月和2013年4月,日立和松下电器先后宣布从美国退市,现在大约只剩40家日本企业仍然坚持在美上市。这些公司之所以决定从美国退市有各种原因,例如上市维持成本过高。更关键的是,美国投资家通过东京市场直接投资日本上市公司越来越方便,可选择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所以企业也就没有必要漂洋过海去美国上市了。
海外投资家直接投资东京市场越来越方便,这句话写起来毫不费力,但是为此日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巨大的努力。
泡沫经济崩溃之前,虽然大家天天喊要让东京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但是日本的股票市场是一个非常封闭落后的市场。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跟美国的差距实在太大。英语也成为一个很大的障碍,金融界能够讲流利英语的人才凤毛麟角。记得当时办公室偶尔接到一个老外电话,大家都开始玩击鼓传花不愿接听。不但如此,从交易制度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等都是原汁原味的日本式。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政府开始痛定思痛下决心改革,1996年桥本首相启动的日本版“金融大爆炸”,还有2000年左右小泉首相的放管服改革,给日本的金融资本市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银行证券公司从市场退出,上市公司也开始采用国际会计标准和季报等信息披露制度。“金融大爆炸”背后有来自美国的压力不言而喻,但跟改革之前相比,东京股票市场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市场参与者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每天东京证券交易所发表的成交金额来看,海外投资家已经占到60%左右,可以说已经有决定性影响力。既然东京市场如此热闹,谁还愿意埋没在浩瀚的美国股市里呢?因此放弃在美上市对日本企业来讲是非常合理的选择。
至于中国企业扎堆去美上市,从当时中国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海外投资家对中国企业的认知程度来看,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举动。上世纪90年代,笔者在香港工作期间也接触过不少中资上市公司,坦率讲也许是日本券商的智慧和笔者的智商完全不能跟美资大鳄们相比,看到他们为国企打造的非常完美漂亮的赴美上市规划,可以说是只能目瞪口呆、膜拜得五体投地。
当年我们在为日本投资家推荐中国股票时,首先要费半天时间讲A股、B股、H股、红筹股有何区别,要讲什么叫VIE架构,客人还没有了解到公司的业务内容已经被整晕了。虽然有关中国企业上市的框架设计也许是全世界最复杂的,但从内心感谢华尔街的精英们能够在很多条件限制下为中国企业实现海外上市开辟出一条新路,中国企业赢得了快速发展的时间和资金的支持,海外投资家投资也有了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果的平台。
日本证券分析师协会的朋友说,中国每年考取CFA资格的人数要比日本过去100年加起来还多。笔者没有具体考证过,也许有点夸张,但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壮大是举世公认的。接下来是能不能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让更多海外投资家能够更便捷地参与中国证券市场。实现了这点,至于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回娘家还是继续留美,仅仅是一个微观判断而已。谨慎保守的日本走过的这段历程也许有一些参考价值吧。
百万读者都在读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4 2025年博士入学末班车!香港岭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博士(DAIS)项目招生发布会